發展兒童的「超我」(superego)是家庭對於個人教化的主要功能。
家庭是個人社會化第一個單位,也是最重要的單位。
生於家庭,顯於社會。家庭,是生涯教育的起點,也是所有教育的出發點。
★本書從家庭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展開全面式的探討,說明如何從家庭教育乃至個人生活循序漸進地落實現代化、人文化、適性化的教育活動。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葉至誠校長、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葉立誠老師,首次聯合撰著,各從專業領域說明如何培養生活素養,以此邁向有品德、有品味、有品質的人生。
家庭生活是:凝聚親人溫情以為創造血脈相連的天地;
學校生活是:琢磨璞玉以為發展自我造福人群的準備;
社會生活是:傳承文化以為孕育相輔相成的和諧社會。
家庭如果能充分發揮「中流砥柱」的角色,
將能讓我們的社會充滿希望,這也是社會面對今日家庭的期待。
《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是探討與研究「家庭與家人等相關事務」的諸種生活教育及管理工作,以家庭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開展,涵蓋精神與物質基本技能的層面,統整家庭生活、消費與管理、環保教育、生命教育、兩性教育、工作與休閒、合作與自主等內涵,以使學生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消費抉擇能力、資源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與關懷尊重能力、多元思考與價值判斷能力,落實人文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以促進個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及社會的祥和與關懷等方向,以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
作者簡介:
葉至誠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經歷:高考勞工行政類科及格
世新大學專任副教授
實踐大學專任副教授
現任: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
主要著作:《社會福利概論》、《社會工作概論》、《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老人福利服務》、《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老人福利國際借鑑》、《老人長照政策》、《農村社會工作》、《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活》、《族群社會工作》、《社區高齡健康促進》、《年金制度與社會保障》、《老年社會學》、《社區長期照顧》、《從小康計畫到共好社會》
葉立誠
學歷:英國中央英格蘭大學(UCE)研究所藝術史及設計史碩士
經歷:教育部委辦《技職教育百科全書》服飾學理類主筆
新北市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總體課程審查委員
客家委員會「百搭客裝」全國服裝設計大賽評審長
現任: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兼出版組組長
實踐大學《今日生雜誌》總編輯
主要著作:《服飾行為導論》、《映象藝術》、《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服飾美學〔典藏二版〕》、《中西服裝史》、《臺灣服裝史〔典藏二版〕》、《臺灣服飾流行地圖服裝史》、《二十世紀臺灣服飾變遷之研究》、《客家小小筆記書009 服飾篇》、《刺客繡:臺灣客家傳統刺繡展專刊》、《造型設計》、《臺灣顏、施兩大家族成員服飾穿著現象與意涵之探討》
章節試閱
【第一章概說】
前言
家政是家庭事務的管理工作,屬於一種專業。家政學是研究家政的學科,隸屬於社會科學的領域。以研究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互動,並以提升個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質為目標。家政教育關心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統合國民日常生活經驗,充分將學習與生活經驗統整,使得能自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乃至於地球村,逐步擴展,進行系統性、層次性的融入及統整,以提升更好的生活品質。
壹、家政的意義
「家政」(Home Economics)與家庭關聯密切,家政是理家相關的事務。Home是「家」的意思。Economics著重於「經濟」意涵,強調的不僅是在經濟的基礎上來持家,同時推而廣之為經世濟民。是以,經濟不單指經費、資源、財貨,尚且包括了管理、教育、規範作為。其目的為:從容面對錯綜複雜的個人、家庭、社區、及其環境的交互關係,積極應付生活中價值觀與判斷抉擇的問題,並能以多元思考以解決面對挑戰。家政教育教導人們能統整理性與感性,統合科學性的知識與理性的判斷、人文藝術知識與感性的美學、生活情趣及人文關懷,以期「學得生活中的應對與技巧」,「習得謀生的技能與專業職能」,「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安定為目標」。
「家政」是一整合性強而實用性高的專業課程,學習者從家政教育活動中,學習基本生活知能,體驗實際生活,增進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質。以食、衣、住、行、育、樂等「家庭生活」為核心。「家政教育」的學習目標為:
一、 了解日常生活管理、家庭生活的活動,充實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能。
二、 加強對日常生活的關懷,維繫與自己、他人及環境間的和諧關係。
三、 陶冶能改善家庭生活及建立幸福家庭的信心、志趣、作為與理想。
「家政」係整合上述學習領域知能及實踐價值教育、消費教育、環境教育、性別教育、休閒教育及生活藝術等活生生的生活教育。研究家政學的目的和意義不僅在於促進家庭發展,而且在於促進社會發展。美國出版的《新時代百科全書》中指出家政學這一知識領域所關切的,除了透過種種努力來改善家庭生活外,還要促進社區、社會、國家、國際、人類的發展。
貳、家政的內涵
「家政」關心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而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光靠科技或工具性的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它所涉及的問題,大多是與個人、家庭、社區、及其環境有相互關係,生活中充滿了價值觀與判斷抉擇的問題。因此,作為教育中的學習議題,家政課程的兼具「理性」與「感性」特質,對於整合各學習領域的知能,使落實人文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的學習活動。受到Brown與Paolucci(1979)等學者的倡議,使家政教育朝向:
第一、引導性:能啟蒙個人自我形成的圓熟。
第二、合作性:啟發與人合作、參與、改善。
第三、目標性:制定社會目標及達成的方法。
叁、家政教育的發展沿革
家政教育的目的以培養國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周全思考、理性判斷與創造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的現代國民。家政教育發軔於十九世紀中葉的德國,德國鄰近的瑞士、瑞典、挪威、丹麥及英國也都接連發展。面對日益繁複的個人、家庭、社區、及其環境的交互關係,並非單一邏輯思考能加以解決的,兼具工具性、溝通性、詮釋性及自主性的知識,以提升家政領域於多元價值觀下的突破,確保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能自主自律的生活,建構一個從容有餘、人人安適的社會。
家政教育的發展於美國雖然起步較晚卻發展迅速,成為首先於大學中設立專門學系培養專業家政人才的國家。
一、美國的家政教育的沿革及發展
1.一八六二年美國政府正式通過立法並提供資金來鼓勵社會各級學校廣泛開設家政教育課程,高校成立家政系。
2.一八七四年,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率先設立了家政文理學院,正式創辦開設家政學系。
3.一八九○年美國大專校院和高中廣泛開設家政學課程。
4.一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美國家政學會在華盛頓特區成立。
5.一九二四年美國大學家政聯合會指出:「家政應該包含一切有關家庭生活的安適與效率的因素,其主題是有關應用科學、社會科學與藝術等,以解決家庭治理及理家有關問題的綜合學科。」
6.一九三○年,美國家政學界搜集了大量資料,以充實家庭生活教育,並研究家庭所需物品與服務的改進。家政課程的重點從操持家務逐步轉到家庭消費上,家政學的內容也由「如何去做」轉變為「為什麼那樣做」;家政學不僅研究個人與家庭生活的問題,還研究家庭問題所涉及的國家和國際方面的問題。
7.美國家政學會於一九五九年年會中,發表家政是知識與服務的領域,主要透過下列途徑加強家庭生活:
(1) 教導個人與改善家庭生活。
(2) 改善家庭經營方式與服務。
(3) 研究個人與家人需要的變化及滿足需求的途徑。
(4) 改善社區、國家及世界的整體環境,使家庭生活更趨完善且舒適。
8.一九六○年代美國興起了家政的新概念,認為:「家政是研討人類發展與環境的科學」,並主張修改學科名稱,改用人類發展學(Human Development)一詞。
9.美國家政學會於一九九四年正式更名為「美國家庭與消費科學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AAFCS)。該學會提供會員在人類發展行為、居住環境、食物與營養、服裝與紡織品及家庭資源管理等方面協助。
二、日本的家政教育的沿革及發展
1.始於十九世紀末。
2.明治維新後西方文明及家政教育思想相繼進入日本。
3.一八九七年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設立家事專修科。
4.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將民主思想列入家政教育內,以便改革家庭觀念及家庭生活方式。家事科改為家庭科。
三、我國家政教育的沿革及發展
1.從數千年以前黃帝時期嫘祖教民養蠶、紡織、製衣起,女性在家庭的角色就已奠基,也是家事工作最早的發源。
2.中國自古便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女教、家政的典籍。
《禮記》中所載之婦德(道德操守)、婦言(言談舉止)、婦容(容顏禮儀)、婦功(持家技能)等。
《女誡》內容闡述如何當個「三從四德」的女人,是最重要的皇家教材,一直沿用到清朝,其影響相當深遠。
《顏氏家訓》隋朝顏之推所著。
《女論語》唐代宋若莘、宋若昭姊妹合著。
《朱子家訓》清初朱柏廬所著。
3.清朝中期,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提倡維新運動的有志之士,力興女學。
4.一八四四年英國傳教士愛德西(Aldersey)女士,在寧波設立了第一所女校,其課程為一般家事範圍並且重視女紅及刺繡。
5.一九○三年頒布「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女學教材應以《孝經》、《四書》、《列女傳》、《女誡》、《女訓》及《教女遺規》等為主。
6.一九○六年正式把女子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制。
7.一九○七年頒布「女子學堂章程」及「女子師範學堂章程」,其中「女紅」一科是政府公布家政課程的起源。
8.一九一九年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院設置家政系以培養專門人才,此乃中國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第一所設立家庭管理之學校。
9.一九二六年北京大學(原燕京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原福建協和大學)、原輔仁大學家政系等相繼成立。
10.一九五三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系成立,為國內第一所家政系。
11.一九五八年私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成立。
12.一九六二年,中國文化大學創立家政研究所。為國內第一所家政研究所。
13.二十世紀九○年代中期,大陸浙江、吉林省分別有三所大學設置家政專業的大專學歷課程,使停頓逾四十餘年的家政專業學歷有重大突破。
家政是一門生活應用科學,在臺灣的家政課程內容相當廣泛,教育著眼「關懷典範」的理念,旨在以「關懷倫理」促進個人、家庭、社區及環境的整體發展,並滿足其彼此間的相互需求。以「關懷倫理」整合實證科學知能與人際的和務實的日常生活知能,使賦予學習者具備解決日常生活經常性的問題,使知識不離行動、理智不離情感。家政教育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尊重個性發展,激發個人潛能;涵泳民生素養,尊重多元價值;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因此,除了課程教材融會貫通之外,更應不斷充實及更新自身職能,以因應社會趨勢。
隨著社會的變遷,科學知識的積累,我國家政教育的興革,採用批判科學的觀點加以建構,批判科學觀點能促使個人與家庭反思科技與社會文化對其所造成的影響,透過對話溝通機制,產生啟發性的、意識覺醒的、批判反思的、理性思考與判斷之自律解放性行動,投入社會參與。家政教育以「三E」為思維─「賦權增能(empowerment)」、「啟蒙(enlightenment)」、「解放(emancipation)」的行動,教育模式的特點為問題取向,著重於分析生活情境,以解決社會問題,產生批判可行的行動,進行價值評斷(洪久賢,1999)。強調的是人與自我、人與他人,或人與社群間,互為主體。家政教育統整理性與感性,統合科學性的知識與理性的判斷、人文藝術知識與感性的美學、生活情趣及人文關懷。藉著批判思考的質疑、反省、解放與重建的能力與態度,不斷的反省,以培育自主的個人,不受內外在不合理的壓迫,重建一個兼顧自律且和諧的新生活,建構真正自由的社會。
【第一章概說】
前言
家政是家庭事務的管理工作,屬於一種專業。家政學是研究家政的學科,隸屬於社會科學的領域。以研究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互動,並以提升個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質為目標。家政教育關心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統合國民日常生活經驗,充分將學習與生活經驗統整,使得能自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乃至於地球村,逐步擴展,進行系統性、層次性的融入及統整,以提升更好的生活品質。
壹、家政的意義
「家政」(Home Economics)與家庭關聯密切,家政是理家相關的事務。Home是「家」的意思。Economics著重於...
作者序
我國深受中華文化的薰陶,重視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又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實體,還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家庭也是人類第一個學習接觸的場所,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也是治國的大經。要實現儒家倫理關於「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局面,必須從健全家庭做起。家政教育的落實將積極促成國民生活素養的提升,正如同Hooft(1995)所強調的:「生活素養」將自我表現擴散於人類存在的各個層面,包括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所構成的生物的、知覺的、心靈的整體情境脈絡中。爰此,《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的主要內涵,正是落實家政教育,以及傳授現代化的家政知識,進而具有促進家庭、社會進步、和諧與團結的積極性作用。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社會形態和家庭結構功能的急劇變化,父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與角色日趨重要。強調教好每個家庭,等於教好社會。有良好的家政教育,才能有良好的家庭,社會才能繁榮進步,國家民族才能富強康樂。因此,如何發揮家政教育的功能,使家庭成員以一種新的觀念、新的態度和新的做法來經營家庭,乃是學校及社區於推動家政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所以,「家政教育」是肩負了生活素養的重大責任。
本諸「學校為學生而辦,學生為學習而來」,學校教育強調以莘莘學子的教養為核心,期盼發揮技職教育「陶冶具備專業素養的現代公民」,以為安身立命,是筆者所服務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辦學超過半世紀以來所追求的目標,並且以此努力作為學校教育能夠「典範永續」的標竿。由於敏惠醫專學制係銜接國中義務教育及專業技能教育,除提供「一技之長」,以為發揮所長,有鑑於《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認為,「財富集中的原因之一,在於富人的教育機會與資源遠高於低所得族群;教育是解決貧富差距最重要的藥方。」更須強調「人文素養,社會關懷」的全人教育,得以培育具備專業素養的現代公民。
「素養」(literacy)一辭原本的意思就是平素的修養,重視價值內涵。《漢書.李尋傳》:「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素養所指稱的包括具備基本學科知識,將其運用在生活以及工作的問題解決能力,除了能力的考量外,也包括品格修養、人文藝術。素養不只重視知識,也重視能力,更強調態度的重要性。素養是個體為了發展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成員,結合食衣住行育樂體驗,培養會自我觀照,提升生活品質與儲備生命能量,享受生命之美,涵泳生活素養。爰此,借鑑我國大儒朱熹所推動「書院教育」,及美籍教育學者杜威(John Dewey)「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落實生活教養,體現「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期盼生活教育自灑掃庭除,應對進退中,身體力行。是以學校的環境維護工作自創校以來皆由師生親力親為,每天皆有上午、下午兩次「掃除時間」,自勞動中培育「整潔,禮貌,尊師愛校」,落實「飲水思源,孝順父母,尊師重道」教育信念。
「培育擁有人文素養,以邁向有品德、有品味、有品質的人生,能過有意義生活並增進社群福祉。」積極自「三品三生教育-生命有品格,生涯有品質,生活有品味」中落實生活素養,以體現「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期精進,將生命教育列入專一同學學習領域,並且鼓勵學生組成社團深入中小學及社區進行,如:「百人志工」、「送愛偏鄉」、「社區彩繪」、「兒童健康夏令營」等志願服務,自身體力行中孕育敦厚心靈。
教育是涵泳心靈,變化氣質的人文工程。尤其青年學子肩負時代傳衍的社會期待,人們常以「今日青年決定明日社會」說明青年學子素養的關鍵角色。在敏惠大家庭裡,我們塑造每個孩子都是位有教養的學子,這是教育的時代使命。也是恢弘英國學者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於「人生學校」所倡議「人生學校的創立宗旨是要重新定義知識,打破知識的既有窠臼並貼近人們的生活。就是要傳授大學應該教育人們的事情:幫助青年學生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至於迷惘,以及當中的智慧。」
中華民族向來重視家庭制度,故歷來有「國之本在家」、「家齊而後國治」的說法,因而在傳統上均以家庭為基礎,運用中國固有的倫理道德以培育子女的人格,進而求得家庭的和樂、社會的安定。父母親在家庭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諸如管理家務、管教子女等。一個好的家庭的建立有賴於盡責的父親及賢慧的母親。所以有好的父母親方能有好的家庭,也能培育出健全的子女,創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家政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著重於培養現代公民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教育是開展國民潛能、培養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歷程。家政教育關心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統合日常生活經驗,充分將學習與生活經驗統整,使學習者能自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乃至於地球村,逐步擴展,進行系統性、層次性的統整,以提升更好的生活品質。
家政教育的課程規劃隨著專業知能的快速積累,本書尚有諸多不足之處,尚祈教育先進及讀者方家不吝賜正,用為精進。
葉至誠葉立誠謹序
我國深受中華文化的薰陶,重視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又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實體,還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家庭也是人類第一個學習接觸的場所,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也是治國的大經。要實現儒家倫理關於「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局面,必須從健全家庭做起。家政教育的落實將積極促成國民生活素養的提升,正如同Hooft(1995)所強調的:「生活素養」將自我表現擴散於人類存在的各個層面,包括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所構成的生物的、知覺的、心靈的整體情境脈絡中。爰此,《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的主要內涵...
目錄
序言
簡介
第一章概說
前言
壹、家政的意義
貳、家政的內涵
叁、家政教育的發展沿革
肆、家政相關的職業發展
第二章家庭教育
前言
壹、家庭教育的意義
貳、現代父母的角色
叁、家庭教育的內涵
肆、品格教育的重要
伍、家訓:諸葛亮家書
第三章現代家庭與家庭政策
前言
壹、現代家庭的變遷
貳、家庭政策的定義
叁、家庭政策的內涵
肆、家庭政策的方向
第四章現代消費與家庭經濟
前言
壹、消費的主要意涵
貳、消費行為的解析
叁、現代社會的消費
肆、家庭經濟學內涵
第五章飲食與健康
前言
壹、食物的主要分類
貳、食物的健康元素
叁、好食物有益健康
肆、影響健康的飲食
第六章食品添加物
前言
壹、食品添加物的使用
貳、食品添加物的分類
叁、食品添加物的管理
肆、有害的食品添加物
第七章幼兒保育
前言
壹、教保工作的意義
貳、人格發展之理論
叁、家庭對兒童影響
第八章生活素養
前言
壹、禮教社會的重要
貳、教養作為的重要
叁、生活教養的體現
第九章服飾文化
前言
壹、服飾文化的意涵
貳、服飾文化的展現
叁、服飾文化的結構
肆、服飾的流行理論
伍、服飾文化的規範
第十章服飾美學
前言
壹、美學教育的內涵
貳、服飾美學的風尚
叁、服飾流行的特徵
肆、現代人的服飾觀
第十一章環境生態
前言
壹、國際社會與地球環境
貳、生態環境與風險社會
叁、現代社會的環境汙染
肆、環境維護與人類生存
第十二章社區生活
前言
壹、現代社會的社區生活
貳、社區類型與社區發展
叁、社區意識與社區參與
肆、社區總體營造的主張
第十三章福利服務社區化
前言
壹、高齡者的福利需求
貳、老人社區化的規劃
叁、老人福利立法重點
肆、福利社區化的作為
第十四章大眾傳播與社會發展
前言
壹、傳播的載體
貳、媒體的特徵
叁、媒體的種類
肆、傳媒的功能
第十五章網路與資訊
前言
壹、網路社會的實況
貳、資訊社會的特色
叁、資訊社會的影響
肆、網路的資訊傳播
伍、網路與公共輿論
第十六章個人與社會的互動
前言
壹、人際互動
貳、社會互動
叁、社會秩序
肆、交流行動
第十七章學校教育
前言
壹、運用教育以突破環境
貳、現代社會的道德教育
叁、教育興革與社會文化
肆、終身教育與社會發展
第十八章終身學習
前言
壹、終身教育的意義
貳、終身教育的目標
叁、終身教育的目的
肆、終身教育的重要
伍、終身教育的作為
第十九章職業陶冶
前言
壹、專門職業的濫觴
貳、專業倫理的要素
叁、專業倫理的行為
肆、專業倫理的守則
第二十章休閒生活
前言
壹、休閒生活意涵
貳、休閒的重要性
叁、休閒活動展望
主要參考書目
序言
簡介
第一章概說
前言
壹、家政的意義
貳、家政的內涵
叁、家政教育的發展沿革
肆、家政相關的職業發展
第二章家庭教育
前言
壹、家庭教育的意義
貳、現代父母的角色
叁、家庭教育的內涵
肆、品格教育的重要
伍、家訓:諸葛亮家書
第三章現代家庭與家庭政策
前言
壹、現代家庭的變遷
貳、家庭政策的定義
叁、家庭政策的內涵
肆、家庭政策的方向
第四章現代消費與家庭經濟
前言
壹、消費的主要意涵
貳、消費行為的解析
叁、現代社會的消費
肆、家庭經濟學內涵
第五章飲食與健康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