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科學與藝術的分水嶺
向奧立佛薩克斯致敬之作
文學與藝術作品的欣賞有許多面向,多樣的題材與表現方式,足以讓閱聽者涵泳其間,樂此不疲。蔡振家所謂的「另類閱聽」,倒不一定是因為這些藝文作品本身有多麼另類,而是因為採取了不太尋常的閱聽方式:病理觀點。
本書所探討的疾病以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嗓音異常)為限,因為這些疾病跟表演藝術的關係較為直接。既以「另類閱聽」為題,自然無意對於表演藝術作品提出「唯一」的詮釋,而是拋出一些跨領域的研究議題或思考方向。
人人都會生病,沒什麼大不了。然而,當蔡振家提到《牡丹亭》的主角杜麗娘可能患有躁鬱症、作曲家沃爾夫的藝術歌曲可能跟他的神經梅毒有關,這種說法不免引起一些藝文人士的反感。另一方面,當他在課堂上提到搖滾歌手柯提斯(Ian Curtis)患有癲癇時,學生粉絲們倒是紛紛點頭,興致盎然。
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棘手的原因並不是缺乏治療的手段,而是「很難決定要不要治療」,因為,開藥抑制了輕躁的症狀,恢復健康之後,藝術家便有可能失去靈感的泉源——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某些情況下,身心健康與藝術才華就是這樣的關係。
本書的寫作,深受薩克斯的多本著作所影響,希望能夠兼顧病理、生理、藝術評論,以及社會文化敘事。書中有些註腳篇幅較長,側出旁枝、另闢議題,這種作法參考了薩克斯《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等書,可以算是蔡振家「向大師致敬」的嘗試。
本書探討的議題分為四個範疇:
(一)藝術家的疾病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對於創作與表演究竟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疾病為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帶來創作靈感,成為表演藝術「風格化」的助力,通往各種奇幻、極端的藝術境界。這些虛擬的世界,足以讓健康而平凡的閱聽者「心嚮往之」。
(二)病態的美學在舞台上呈現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只是忠實地把症狀演出來嗎?表演藝術如何再現疾病?
舞台上的疾病,常常只是一個可供發揮的題材,它們並不是藝術的終點。本書藉由跨劇種、跨文化的比較,重新思考各個藝術品類的本質。
(三)生理學與病理學為了分析表演藝術作品中的種種病態,必須納入知性而客觀的自然科學視角。本書中述及一些神經╱精神疾病與音聲異常、大腦與發聲器官的功能,並以演化生物學稍加串連敘述——誠如生物學家所言:少了演化思維,生物學簡直一點意義也沒有。
(四)閱聽行為與社會歷史視角想要探討藝術的演化、藝術與社會的互動,當然不能忽略世人對於藝文作品的認知與接受,而當我們站在社會、歷史的視角來俯瞰表演藝術與醫學時,各學科之間╱之中的歧見也為之浮現,彼此對話。
作者簡介:
蔡振家,1971年生於臺灣雲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臺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臺大醫學院耳鼻喉部從事博士後研究。
自2006年9月迄今,擔任臺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戲曲音樂、生物音樂學、心理聲學、音樂聲學;教學興趣以跨領域課程為主,近年開設「地方戲曲音樂」、「音樂聲學與文化型塑」、「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等通識課程。
蔡振家一向醉心於傳統藝術文化,看到金庸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所描寫的蘇星河與函谷八友,總讓他心嚮往之。自從在1999年拜讀了神經科醫師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名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之後,讓他對於東、西方傳統藝術中的疾病,燃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便開始「另類閱聽」的探索。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朱迺欣(林口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
陳芳英(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謝豐舟(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蕭自佑(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陳佳利(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
傅裕惠(劇場導演、資深劇評人)
曾念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精神醫學科臨床助理教授)
吳佳璇(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一致推薦
推薦序
■ 表演藝術作品中的滑稽突梯或者癲狂,可否用大腦疾病來詮釋?在這本新書中,作者蔡振家提出了許多新奇的觀點,諸如杜麗娘的躁鬱症、作曲家沃爾夫的藝術歌曲與神經梅毒,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疾病與美學的關連。
傳說中的因陀羅網,以珠玉交絡為網線,珠珠明澈,互相映照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學問之道亦當如是,每一種學說,每一種體悟,都彼此交參,互涉互入而無罣礙,故而境界無窮。
屈指流年偷換,認識振家先生,倏忽竟已將近二十年。看著他在物理、戲曲、音樂、醫學間,往復出入,對各項專業全力以赴,治學勤懇,卻又充滿創發與想像力,涵蘊漸深,而論述益篤。以振家先生的治學經歷觀之,確乎是從事跨界研究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素來喜讀振家先生的文章,不論學術論文,或閒筆雜文,在在處處靈光閃動,可以引起許多面向的聯想。而振家先生自云本書緣起,是在一場有關「聲帶疾病與大腦疾病的劇場表現」的演講時,有了初步的構想。那正是我在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班課堂上,和學生討論發音與演唱的問題後,特別邀請對此論題頗有研究的振家先生來做的演講。如今細讀其《另類閱聽》書稿,感受尤深,期待早日印刷出版,讓更多人分享書中黠識慧心。
本書從「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voice disorder)兩端切入,討論表演藝術。作為書中主要討論對象的各項表演藝術,是我素來喜愛、關心和研究的重點。在此不擬重述書中內容,而是拈出我覺得深具意味的點,略述一二。
在大腦疾病方面,本書的論述主要分成三大重點。
其一,是藝術家的疾病,以及疾病對作品的影響。其二,是劇中人物的疾病,包括裝病。劇中「病人」,如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的歌劇《伍采克》(Wozzeck),中,因追求知識,終至躁狂偏執的醫生,及為賺錢養家,充當醫學實驗品,竟而瘋癲殺妻的伍采克;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的經典劇作《欲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有幻聽與幻視等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症狀的女主角白蘭琪;京劇《乾坤福壽鏡》中《失子驚瘋》一折的胡氏。裝病的如京劇《宇宙鋒》不願嫁給秦二世,兩度裝瘋的趙豔容;湘劇《馬陵道》躲避師弟龐涓追殺,遂而裝瘋的孫臏。不論真病還是假病,演出時除了化妝、服裝的配合改變,更發展出不同甚或違背「正常」表演的方式,以特殊、扭曲,以及跨越戲曲行當程式的表演來呈現。
這個部分振家先生分析得非常精彩,他指出,如《伍采克》裡,貝爾格在音樂上設計了由帕薩卡里亞(passacaglia)主題及其二十一個變奏來表現,艱深、學究式的帕薩卡里亞舞曲與十二音列技法的音樂形式,使得瘋癲場景的效果相當驚人。而傾向寫實表演的舞臺劇或電影,演員常為了融入角色,演出劇中人物的病變,導致自己也陷入精神疾病的危機,心力交瘁。
至於戲曲,則藉由劇場約定的破壞、戲曲程式的錯置,傳達出一種違反邏輯的效果。如《馬陵道》的孫臏,以老生造型融合丑角神態來詮釋他的率真性格及裝瘋的段落。《宇宙鋒》除了利用眼神、水袖、步伐,造成緊張感和疏離性,唱腔也採取了「扭曲」的方式,作者特別拈出「反管」唱腔的使用,並加申論,展現他對音樂與戲曲雙方面的造詣。所謂「反管」唱腔,是藉著指法的改變,將胡琴空弦的首調唱名移動了四度音程,在原來的板式上變化旋律,通常只固定用在悲痛絕望、鬼魂托夢,以及瘋癲狀態之中,也就是作者強調的,反管唱腔,乃是用來象徵異常的精神狀態。
其三,則是作者根據劇中人物行為,「診斷」出劇中人物的疾病。這種「以假當真的診斷與另類詮釋」,想必是作者極為關心的和有興趣的,於是一再「重訪藝術經典」,指出如京劇《托兆碰碑》楊繼業的憂鬱症、崑曲《牡丹亭》杜麗娘的躁鬱症(manic–depressive disorder),和戲曲中(如臺灣亂彈戲《蟠桃會》)孫悟空的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
這些診斷與詮釋,自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還是要非常「謹慎」。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名劇《馬克白》(Macbeth)中馬克白夫人不斷洗手的強迫症,之所以被中外學者或一般讀者接受,是因其指涉非常明確,而其他的「診斷」若有疑義,即使可以「自圓其說」,在情理上,則未必人人服氣。曾聽振家先生幾度談到,有關杜麗娘罹患躁鬱症的說法,似乎引起一些人(戲劇學者或喜歡杜麗娘的閱聽大眾)的不以為然,我個人雖然可以接受振家先生的詮釋,卻也可以理解有些人無法認同的心境;就像關於孫悟空的表演特色,振家先生認為「其靈感可能不是來自猿猴」,而是「可能跟妥瑞症有關」。其論析或許自我圓足,但我是否完全信服,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音聲異常」部分,再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寫作。戲曲研究者對演員塑造人物時採用的音聲特質、演員自身特殊或病態的嗓音,雖然也都十分關注,納入論述,但通常只能從演唱技巧、風格著墨。振家先生近年治學,兼及醫學的探索,除了理論閱讀,也實際參與實驗,並觀察臨床治療,本書後半論及嗓音的幾篇文章,都能從醫學的角度切入,從聲帶的構造、聲音的雜質、某些病態的嗓音特色如煙嗓,及角色行當如銅錘花臉和架子花臉的不同用嗓方式,一一深入解析,可以說為戲曲中異常聲音型態的研究,開前所未有之局,是相當珍貴的的角度和成果。我已迫不及待想指定學生閱讀、學習。
此外,有一個純屬我個人關心的議題,〈假嗓、煙嗓子的文化〉一文,提及我最喜愛的指揮家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 1930–2004)在一九七五年錄製歌劇《蝙蝠》(Die Fledermaus)唱片時,決定由假聲男高音里波夫(Ivan Rebroff, 1931–2008)擔任俄羅斯王子一角,這部分的分析相當到位。不過,小克萊巴一九八六年錄製《蝙蝠》時(出版為DVD),則選擇次女高音法絲賓德(Brigitte Fassbaender, 1939–)演唱俄羅斯王子,法絲賓德仍以女聲演唱,並不等於中國戲曲的坤生模仿男性的聲音,這個人物和聲音之間的關係,似乎還可再多談幾句。
另類閱聽,雖似微波初起,其間卻有千頃深浪。如果各個專業學門,已反覆深掘,行到水窮處,那麼,我們期待著如因陀羅網、珠影交映的跨界研究再創新局,於是坐看雲起。
撰文 ∣ 陳芳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朱迺欣(林口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
陳芳英(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謝豐舟(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蕭自佑(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陳佳利(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
傅裕惠(劇場導演、資深劇評人)
曾念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精神醫學科臨床助理教授)
吳佳璇(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一致推薦
推薦序
■ 表演藝術作品中的滑稽突梯或者癲狂,可否用大腦疾病來詮釋?在這本新書中,作者蔡振家提出了許多新奇的觀點,諸...
章節試閱
書摘1
關於大腦疾病的文學再現,必須一提的經典作品是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的小說《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這部小說以村莊「馬康多」的變遷為主軸,裡面有段情節敘述該村居民罹患了一種疾病,此症先會讓患者的童年記憶逐漸消失,接著抹除物品的名稱與概念,最後是親友的身分和自我的知覺。二○○九年刊登在神經學期刊《腦》的一篇論文指出,《百年孤寂》所描寫的這個疾病,正是語意失智症(semantic dementia)。在神經學家尚未正式為這個疾病命名之前,馬奎斯不僅已經對其症狀做出了正確的描述,而且小說裡村民對抗疾病的方式,在現今的語意失智症患者身上也看得到。
我覺得這篇論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居然在醫學期刊大談魔幻寫實主義(magical realism)!這些任職於「記憶與老化中心」的科學家強調,魔幻寫實主義小說家並不是將周遭的真實人事複製到作品裡面,而是攫獲了真實背後的一縷神祕氣息,「神祕並未降臨至小說所再現的世界,而是在它背後躲藏著、悸動著」──日常物品皆有名字,不足為奇,而馬奎斯以令人驚異的方式探索這件事的神祕性,小說情節與大腦疾病若合符節,這不免讓我聯想到,神經心理學的奠基者盧力亞(Alexander R.Luria),也把神經學中某些個案研究的敘事,稱為「浪漫的科學」。
書摘2
指揮家伯恩斯坦曾經指出,《幻想交響曲》是西方音樂史上第一個對於迷幻藝術(psychedelia)的探險,因為白遼士譜寫此曲的部分靈感,來自於他使用鴉片的經驗。伯恩斯坦在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大行其道的一九六○年代發表這樣的談話,言下之意似乎是:「使用迷幻藥來輔助音樂活動的小夥子,你們聽好了:白遼士才是你們的祖師爺!」
從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所描寫的鴉片之旅相當細膩,全曲五個樂章層次分明,呈現出譫妄(delirium)的各種狀態。由鴉片所導致的譫妄,除了會讓白遼士產生多變的妄想與幻覺之外,還會造成定向感缺乏、情緒激動或呆滯、認知改變等。《幻想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夢幻、熱情」為奏鳴曲式,剛剛從理性進入幻境;第二樂章「舞會」沉浸於美夢之中,愛人身影忽隱忽顯;第三樂章是抒情的「原野景色」,末尾漸趨縹緲,遠方傳來隆隆雷聲,蒼茫大地,一片孤寂,作曲者彷彿失去了時空定向感。到了第四樂章「前進斷頭臺」、第五樂章「安息夜之夢」,全部都在描述負面情境:行刑臺上身首異處,墮入地獄群魔亂舞。
白遼士原本是為了舒緩牙痛而使用鴉片,上癮之後,不僅造成一些精神上的問題,而且也有了許多奇特的體驗;種種幻象所導致的音樂靈感、愛情所衍生的固定樂念,在白遼士的組織、編輯之下,成為一首結構井然的交響曲。由此可見,在歐洲古典音樂的創作過程中,幻想力與理性應該要兩者兼具,缺一不可。
書摘3
杜麗娘在〈驚夢〉(劇場習稱〈游園、驚夢〉)中所表現出的紛飛思緒與色情妄想(erotic delusion),以至於當晚輾轉難眠、興奮多話,都與輕躁的症狀頗為類似;至於〈尋夢〉之後的抑鬱與死亡,則類似於重度憂鬱的症狀。從種種跡象看來,杜麗娘應該可以視為第二型躁鬱症的患者。
劇作家湯顯祖在《牡丹亭》的「題詞」中寫道: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熟悉明代「理學」與「心學」之爭的學者認為,此處的「情」不僅是男女之情,更是「順乎自然的人性,是封建理學的對立面」。但若從精神醫學的角度觀之,在杜麗娘身上所體現的,或許並非只是順乎自然的人性,而是「菜花黃,人癡狂」的情感異常。
書摘4
臨床觀察顯示,妥瑞症患者經常具有急智的本領,風趣的言談中,還會伴隨一些不禮貌的黑色笑話,因此有時被旁人認為是不夠社會化的行為。其實妥瑞症患者並無惡意,只因他們有著異於常人的認知型態。在《蟠桃會》此戲的最後,齊天大聖與楊戩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由於兩人在武藝上不分勝負,大聖乃轉而嘲笑楊戩,說他的妹妹愛上了凡間男子,成為仙界笑柄。這種衝動好鬥、胡亂把別人私事拿來開玩笑的態度,也與妥瑞症患者的認知型態類似。孫悟空豐富的肢體動作、稚氣未脫的性格,雖然以猴精的傳說來包裝它、將它合理化,但追根究柢,也許妥瑞症患者才是這位亂世英雄的真正原型。
書摘1
關於大腦疾病的文學再現,必須一提的經典作品是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的小說《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這部小說以村莊「馬康多」的變遷為主軸,裡面有段情節敘述該村居民罹患了一種疾病,此症先會讓患者的童年記憶逐漸消失,接著抹除物品的名稱與概念,最後是親友的身分和自我的知覺。二○○九年刊登在神經學期刊《腦》的一篇論文指出,《百年孤寂》所描寫的這個疾病,正是語意失智症(semantic dementia)。在神經學家尚未正式為這個疾病命名之前,馬奎斯不僅已經對其症狀做出了正確的描述,而且...
作者序
文學與藝術作品的欣賞有許多面向,多樣的題材與表現方式,足以讓閱聽者涵泳其間,樂此不疲。本書所謂的「另類閱聽」,倒不一定是因為這些藝文作品本身有多麼另類,而是因為採取了不太尋常的閱聽方式:病理觀點。
人人都會生病,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當我提到《牡丹亭》的主角杜麗娘可能患有躁鬱症、作曲家沃爾夫的藝術歌曲可能跟他的神經梅毒(neurosyphilis)有關,這種說法不免引起一些藝文人士的反感。另一方面,當我在課堂上提到搖滾歌手柯提斯(Ian Curtis, 1956–1980)患有癲癇(epilepsy)時,學生粉絲們倒是紛紛點頭,興致盎然。
藝文作品的功能,往往是提供一個虛擬的空間,讓閱聽者遠離平凡單調的日常生活。藝術天地的「非常態」,有時候便以病態的方式呈現。藝術家除了觀察生活周遭的病人、自己藉酒撒瘋或是裝病,有些藝術家也可能真的生病了,而生病狀態所帶來的異常體驗,經由一番巧思,稍加處理之後,也可以成為創作的靈感。神經科醫師朱迺欣曾經指出,《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珈珞(Lewis Carroll, 1832–1898)可能患有偏頭痛,因此,小說中所描述的身體變形、俯墜感等,應該都是珈珞的真實感受。
藝術家跟運動員值得尊敬的原因之一,或許就是他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行為。藝術家跟運動員讓自己的身心狀態傾向某種極端,在閱聽者面前發光發熱,長久下來,卻得付出健康的代價。從這個角度來看,樂器演奏者跟球類選手的運動傷害,根本原因十分類似;而運動員與禁藥的關係,也讓人聯想到某些藝術家跟類固醇、大麻、鴉片、尼古丁、酒精的關係。臺大醫院精神科的廖士程醫師曾經告訴我,他覺得最棘手的一類病患,就是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棘手的原因並不是缺乏治療的手段,而是「很難決定要不要治療」,因為,開藥抑制了輕躁(hypomania)的症狀,恢復健康之後,藝術家便有可能失去靈感的泉源——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某些情況下,身心健康與藝術才華就是這樣的關係。
筆者一向醉心於傳統藝術文化,看到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所描寫的蘇星河與函谷八友,總讓我心嚮往之。自從在一九九九年拜讀了神經科醫師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名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之後,讓我對於東、西方傳統藝術中的疾病,燃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便開始「另類閱聽」的探索。在西方古典音樂的領域中,具有精神疾病的作曲家並不算少數,如: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等人,相信許多讀者都耳熟能詳,但是,文學家暨書畫家徐渭(1521–1593)、民間歌手陳達(1906–1981)等人的疾病,相關研究便十分有限。
明代才子徐渭,在詩、文、書、畫等方面皆有極高的成就,他的《歌代嘯》被認為是戲曲史上罕見的荒誕劇傑作。徐渭常被拿來跟梵谷相提並論,因為他們都是精神異常的曠世天才。徐渭曾經數度發狂,也嘗試過自殺,他四十五歲時在幻聽的折磨之下自殘,拔出牆上的鐵釘刺入耳道。徐渭四十六歲時誤殺繼妻,下獄七年,六十三歲時開始酗酒,此後便出現幻視的症狀。關於徐渭的精神疾病,已經有科學家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然而其疾病與創作之間的關係,還有待不同領域的學者合作研究。
擅長演唱恆春民謠的陳達,六十二歲時被音樂學者史惟亮和許常惠發掘,以【思想起】一曲聞名於世,歌聲蒼老甘醇,舞臺上自彈自唱的即興表演,行雲流水,似乎永無止歇。陳達約在六十八歲時出現了精神疾病的症狀,常聽到有人罵他的聲音。一九七八年之後,熟識陳達的文化界人士多半知道他的精神障礙,他唱歌時也有持續不停的現象。一九七九年,陳達被警察以「路倒精神病人」的身分送至醫院,被診斷為「腦血管硬化伴隨腦細胞退化」,治療之後雖有改善,但陳達仍在兩年後因車禍過世。精神科醫師陳永興認為,陳達晚年被推上舞臺,四處亮相,這個嶄新生活與其精神疾病的關聯雖然難以證實,但文化界人士在對待民間藝術工作者時,「如何保存其純樸自然的發展?這是值得有心人深思的。」
除了藝術家的疾病之外,表演藝術作品對於疾病的描寫也相當多樣,值得深入分析。受限於筆者的閱聽經驗,本書對於前衛藝術的著墨較少,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其他文章中發現一些跟疾病有關的論述。
本書的結構類似於明清傳奇,上下兩本分別探討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上本的小收煞為〈亂世英雄的病史——兼論配角〉,下本以〈大學生與碩士生對於「病態歌聲」的聆聽反應〉壓軸。最後一篇文章〈朝向「怪誕」與「病態」的表演美學〉,站立於科學與藝術的分水嶺上,遙望表演大師,可以算是全書的「餘韻」,寄寓著筆者拋磚引玉的心願。
文學與藝術作品的欣賞有許多面向,多樣的題材與表現方式,足以讓閱聽者涵泳其間,樂此不疲。本書所謂的「另類閱聽」,倒不一定是因為這些藝文作品本身有多麼另類,而是因為採取了不太尋常的閱聽方式:病理觀點。
人人都會生病,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當我提到《牡丹亭》的主角杜麗娘可能患有躁鬱症、作曲家沃爾夫的藝術歌曲可能跟他的神經梅毒(neurosyphilis)有關,這種說法不免引起一些藝文人士的反感。另一方面,當我在課堂上提到搖滾歌手柯提斯(Ian Curtis, 1956–1980)患有癲癇(epilepsy)時,學生粉絲們倒是紛紛點頭,興致盎...
目錄
陳芳英推薦序—坐看雲起
朱迺欣推薦序—創作,腦病,與缺陷人生
謝豐舟推薦序—音樂與大腦
蕭自佑推薦序—跨領域的另類發聲
陳佳利推薦序—並非如您所見
作者序—站在分水嶺上,遙望
凡例
疾病為什麼會出現在舞台上?
以假當真的診斷與另類詮釋
創作靈感與大腦疾病
作曲家的梅毒
從瘋狂場景管窺歌劇與戲曲的特質
瘋癲症狀與戲曲程式
跨劇種與跨行當的「踰越」
孫悟空的妥瑞症
杜麗娘的躁鬱症
亂世英雄的病史——兼論配角
令醫師皺眉的表演者嗓音
聲帶的奧祕,水知道
嗓音中的雜質
京劇花臉的「銅錘」與「架子」
憤怒.吼叫.脊椎穩定性
從PER SONA到PERSONALITY
假嗓、煙嗓子的文化
大學生與碩士生對於「病態歌聲」的聆聽反應
朝向「怪誕」與「病態」的表演美學
後記
附錄:《另類閱聽》第一個副產品—記「浪人創造社」創社始末
圖表出處
參考資料
陳芳英推薦序—坐看雲起
朱迺欣推薦序—創作,腦病,與缺陷人生
謝豐舟推薦序—音樂與大腦
蕭自佑推薦序—跨領域的另類發聲
陳佳利推薦序—並非如您所見
作者序—站在分水嶺上,遙望
凡例
疾病為什麼會出現在舞台上?
以假當真的診斷與另類詮釋
創作靈感與大腦疾病
作曲家的梅毒
從瘋狂場景管窺歌劇與戲曲的特質
瘋癲症狀與戲曲程式
跨劇種與跨行當的「踰越」
孫悟空的妥瑞症
杜麗娘的躁鬱症
亂世英雄的病史——兼論配角
令醫師皺眉的表演者嗓音
聲帶的奧祕,水知道
嗓音中的雜質
京劇花臉的「銅錘」與「架子」
憤...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