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留住吳哥,現在您可以擁有了一本值得您首選且珍藏的入門專書!吳哥的一切,尤在建築雕刻的紋理之美,是東南亞文明最勝的代表標的,更是東南亞登上人類世界文化遺產極致高峰的「天際線」!作為世界文化村的吾輩,應有勇氣與驕傲,走進她,認識她,品味她,就從這本門道書開始吧!──林保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無論是新手上路,抑或是故地重遊,你手上的這份文字正因為你的需要而存在。即使你從未造訪吳哥,我相信吳哥的精緻、宏偉與世故,一定能深深撼動你的感官。──謝哲青(藝術史學者、節目主持人)
◎吳哥是知性與審美的寶庫,即使臥遊都可以獲得意外的驚奇與滿足。
──吳繼文(作家、出版人)
◎去吳哥要帶著心走,到吳哥要帶著書走。唯有心與書都齊備,亙古的石頭才會充滿生命。心在你那裡,書則在這裡,推薦給你。
──馬繼康(世界遺產領隊、作家)
◎曾經去過吳哥二十多次,對於每個石頭上的雕刻記憶猶新,更因此打開了對於印度教神話的認識;如今能看到這本詳盡的導覽全書,相信能讓前往的旅人更容易理解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工頭堅(「欣旅遊」、「一次旅行」總編輯)
◎太生動、太精采、太扎實了。這是一本世界級的吳哥指南,中文世界從未出現過的吳哥文化、宗教、藝術深度之旅。
──陳穎青(《老貓學出版》作者)
【專文推薦】
謝哲青(藝術史學者、節目主持人)
【行家好評強推】
林保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邱博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吳繼文(作家、出版人)
馬繼康(世界遺產領隊、作家)
工頭堅(「欣旅遊」、「一次旅行」總編輯)
辜雅穗(「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陳穎青(《老貓學出版》作者)
■推薦序
跟著澄澈的歷史之眼,一窺吳哥的精緻、宏偉與世故
--謝哲青(藝術史學者、節目主持人)
我在寮國琅勃拉邦的東部小城,在荒煙蔓草中,找尋塵封的流金往事。就在百年前,他也是以熾烈的好奇與熱忱探索中南半島,這位來自法蘭西東南方蒙貝利亞爾的語言學家、博物學家,身後乏人問津,當我來到他永恆的安息之地,蓬生的野芒幾乎淹没了大半園區。我在斑駁的石碑中探尋蛛絲馬跡,透過指尖,我感受到消蝕在風吹雨淋下的文字。我拿出空白的紙張拓摹碑文,被時間遺忘的名字躍上紙面,亨利・穆奧(Henri Mouhot, 1826 - 1861),與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 1813 - 1873)、籌組印度考古探勘團,發現鹿野苑、那爛陀、桑奇大塔的亞歷山大・卡寧厄姆(Sir Alexander Cunningham, 1814 - 1893),及第一位抵達坦干依喀湖的西方人理察・弗朗西斯・伯頓(Richard Francis Burton, 1821 - 1890),並列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探險家之一。
亨利・穆奧,與同時代的生物學家華萊士、達爾文相同,對生命科學與真理懷抱宗教信仰般的誠摯,透過環遊世界的方式,探索生命形式演進的可能。根據可靠史料顯示,亨利・穆奧於1859年重新發現消失在雨林中的古王國,是無心插柳的美麗錯誤。「吳哥」(Angkor),中世紀最傑出的古文明,在亨利・穆奧的文字出版推動之下,重回世人的關注。廿一世紀的遊客,大多感嘆於吳哥與大小寺院的工藝雕琢,無論是在壁上舞動的吉祥天女,或是史詩《摩訶婆羅多》中驚心動魄的末世大戰,每個觀照都絲絲入扣,引人入勝。
當你更了解吳哥文明所處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你會更驚艷於高棉人以自然為先的生存之道。方圓將近三千平方公里的都市聚落,婆羅門化的上部座佛教是吳哥文明的生活體現:象徵世界中心須彌山,君權與神權合而為一的偉大建築吳哥(Angkor Wat)、表現精巧絕倫細緻手工的班迭絲雷廟(又稱女王宮,Banteay Srei)、融合自然與人工完美意象的塔普倫寺(Ta Prohm)、存在著神祕微笑的王族頭像,以及細膩手法刻畫風土生活的壁畫,最讓我流連不已的巴戎寺(Bayon),甚至是淤塞的巨大人工湖……在在令喜愛古美術與建築工藝的旅行者,低迴忘返。
給後世最重要的啟示,在於高度發展的吳哥文明,為何走向破敗衰亡?連年的兵燹狼煙,九到十二世紀緩慢卻影響深遠的氣候變遷「中世紀溫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再加上政治金融系統的崩解、高棉人對土地與水資源過度開發,都是導致吳哥文明頹圮的因素。走在這些經過歲月風霜淘洗過的磚牆石堆,每個人都應該去深思箇中耐人尋味的歷史進程。
走訪吳哥文明,除卻坊間及網路吃喝玩樂的旅遊訊息,我們更需要一雙澄澈的歷史之眼,以清晰的考據帶我們重返現場,鉅細靡遺地審視每個我們可能忽略的片段,透過蘊之的文字,你會發現作者對歷史獨特的觀點。
無論是新手上路,抑或是故地重遊,你手上的這份文字正因為你的需要而存在。即使你從未造訪吳哥,我相信吳哥的精緻、宏偉與世故,一定能深深撼動你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