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宗教領袖單國璽樞機主教生前的最後一篇文章「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在八月二十二日單樞機過世後,網路熱烈不斷的轉載、令人震撼;許多報章雜誌也討論這篇文章傳達的大愛和智慧。
在這篇文章中,單樞機赤裸見證晚年重病纏身時,因為屎尿失禁的窘境而讓他剝除榮譽、頭銜、地位、權威、尊嚴,回歸赤子之心的天路歷程。
台灣的第一位樞機主教單國璽,在剛剛獲教宗同意退休的八十三歲之際,卻被檢查罹患了肺腺癌。當單樞機得知罹癌時也是十分驚愕,但經祈禱之後,以不憂不懼的心情面對——從「為什麼是我?」轉成「為什麼不該是我?」進而把癌當成天主的「禮物」與「天使」,在生命餘年繼續奉獻他一生的愛:化癌為愛,用愛告別,用愛見證生死,用愛挑戰極限,用愛活出希望。他藉由數百場的「生命告別之旅」走透全台各階層,由天主教的樞機主教成為撼動台灣人心的宗教領袖。
這本書是單樞機在生命的最後三年書寫成的回憶錄。
在這本書中,單樞機娓娓述說童年時期的小霸王、正值中日戰爭的青少年,以及為什麼會成為神父。往後二十多年的神父陶成歲月,單樞機的學習精神與智慧,一點一滴造就他成為稱職的神父——也是頂尖的人物。
將近六十年的傳教生涯:從令人欽佩的神師、接任徐匯中學校長成為著名的教育家、接手光啟社,比經理人更專業而轉虧為盈,到成為花蓮教區和高雄教區的種種政績,以及站上國際舞台榮膺樞機主教的成就與光彩,讓他不只是神父,而是值得國人學習的榜樣。
每一位接觸過單樞機的人,都為他的無私關懷、誠懇細心及絕佳的記憶力所感動與震撼。這本書讓我們看到單樞機之所以為單樞機,以及他的靈修歷程,他對天主的愛、對人的愛,在他身後仍然不減。
本書除了收錄「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這篇最後的公開信之外,同時亦訪談八月二十二日當天陪伴樞機的人,整理出「樞機的最後一天」、樞機為了自己的殯葬彌撒預錄的證道辭,以及樞機最後這些年的慕道班朋友的感念文章。
本書特色
★單國璽樞機主教歷時三年親自撰寫的回憶錄
作者簡介:
單國璽樞機主教
一九二三年於河南省濮陽縣出生,年輕時加入耶穌會,一九五五年在菲律賓碧瑤晉鐸。一九六三年來台後先在彰化靜山擔任初學導師,後陸續接掌徐匯中學校長、光啟社社長。一九八○年二月任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一九九一年六月任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並多次擔任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一九九八年一月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擢升為樞機,成為台灣地區的第一位樞機主教,也是華人第五位獲得此榮銜者。
二○○六年八月進行體檢時,發現罹患了非小細胞肺腺癌。在休養一年後,二○○七年八月起,進行走遍全台灣的「生命告別之旅」,透過與各界人士對談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分享信仰生活、鼓勵病患及安慰其家屬,並為天主無限的大愛作證;六年來演講兩百多場、超過十萬人聽講。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病逝於耕莘醫院,享年九十歲。
章節試閱
親情綿綿無盡期
我是家中的獨生子,從小便集父母、家族、親友等人的千種寵愛於一身。父親做事比較理智、冷靜、嚴肅,很少流露情感,但是我知道他深深地愛著我,並將家族未來的希望都放在我身上。母親性格比較開朗樂觀,喜歡款待客人,慷慨救助貧困。為這個緣故,親友鄰人都很喜歡和她往來。母親非常疼愛我,我的衣服、布鞋、棉被等,都是她親手縫製的。因為小學時就在縣城內住校,只有寒暑假纔能回家和家人團聚。第一學期非常想家,父母去學校看望時,常想和他們一起回家。住校生活漸漸習慣了,並且結識了許多同學玩伴;寒暑假結束離家時,雖然有些離愁,但一想起學校中的同學玩伴,離愁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母親卻不容易忘懷,有一次兩個妹妹偷偷地告訴我說:「你每次回城內住校時,母親就難過得好幾天不思飲食,在家中到處尋找你的腳印和所留下的東西。」
使我終生難忘的和父母離別,是我去北平加入耶穌會的那一幕。父親知道,我這一去,他寄託在我身上的家族期望和傳宗接代全部落空。為此,我辭別父親離家時,他難受得說不出一句話,悶坐家中。我了解父親當時的心情,便請兩個妹妹陪伴他,不要出門送我。含淚向父親揮別時,熱淚奪眶而出,心中強烈地預感這是我們父子在現世的永別。果真,一年後父親便與世長辭了。
反而母親表現得非常堅強,她堅持要獨自送我一程。到了村外的岔路口,我勉強母親止步。這時母親淚流滿面,哽咽著對我說:「兒啊! 天主既然要你,你就去吧! 天主自會照顧你父親和我以及你的兩個妹妹。」這時我的眼淚如同決了堤,再也忍不住了,也說不出一句安慰母親的話。心中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是我們母子在現世最後的離別。預感果然成真,離家三十三年返鄉探親時(一九七九年),纔知道母親與世長辭已經三年了。
我雖然從小學就離家住校,每年寒暑假結束返校時,都有些離家的傷感,但和這次去北平加入耶穌會離家時相比,卻大不相同。這次有股強烈生死別離的預感,心如刀割,一方面有父母家人親情的強力拉扯,另一方面有天主無限大愛的牽引,兩股愛情拔河一般似乎將我撕裂,最後天主的大愛獲勝。含淚向母親揮手告別,騎上單車向北離去時,我不敢再看母親一眼。走了約一公里,在另一岔路口轉彎時,回頭一看,母親還站在原處望著我。離家雖然已逾一甲子,但午夜夢迴,母子生死別離的這一幕,還不時重演,醒來時枕頭往往被淚水所浸溼。
到了北平之後,雖然和父母家人還住在同一個省分內,兩地距離也不超過五百公里,但是卻被兩個敵對的政權分別統治,信件不通,音訊斷絕,連父親逝世的消息還是數年後在海外輾轉得知。離家時,中日八年戰爭剛結束不久,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出國時,內戰方興未艾,整個中國大陸正發生有史以來最劇烈的政治變更。新政權建立之後,一切以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發起許多驚天動地的大運動:例如「大躍進」、「破四舊」、「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實行公社」、「文化大革命」等。「宗教」那時不但被定位是「人民的鴉片」和應該剷除的迷信,而且還被定位是「反革命勢力」,尤其具有國際性的天主教更被定位是私通外國的反動集團。在國外聽到國內許多無辜善良的老百姓冤枉而死。自然也會想到自己的母親和家人親友的安危。
離家三十三年,和家人音信斷絕,雖然相信天主會照顧他們,但是血肉之心還時時焦慮掛念母親和家人。因此,養成皺眉頭以及憂愁滿面的習慣。別人以為我性格嚴肅,待人冷漠。其實誰懂得我內心當時的掛慮和憂傷呢? 只有每日在祈禱中向天主傾訴。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華國峰執政時,大陸略微開放一些。有一天忽然接到母親的一封信,大意是說:三十多年沒有見面了,非常想念,希望我能盡快回家一趟。她並且舉例說:最近有旅居美國多年的鄰居曾回國探親,現已平安返回美國了。正在此時,我也接到了教宗任命我作花蓮教區主教的通知。我便請求教宗暫時不要公開發表我任命,讓我先回鄉探親,以後再公佈。回鄉以後,纔知道母親已經逝世三年了,她給我寫的那封信原來是我的兩個妹妹偽造的。她們請我原諒,並且告訴我:母親逝世時,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給在國外的我寫信就能構成被鬥爭的罪名。另一原因是怕我知道母親過世的消息之後,不願再回家。她們也很想念我,為此善意地寫了那封偽信,希望能見我一面。
回家後,親友鄰居一知道我要到父母坟上祈禱,便來安慰我,和我一起前往。長輩存活者寥寥無幾;小時的玩伴同輩大半尚在人間,但不到六十歲已老態畢露;四十幾歲以下的晚輩大多不相識。一眼望去整個村莊似相識又感陌生,三十多年物換星移,人事皆非,恍如隔世。一到父母墓前,立刻跪倒在地,涕不成聲,默默祈禱良久。兩個妹妹和許多親友陪我一起落淚,最後大家將我扶起。這時唯有宗教信仰能夠安慰我,因為我相信:有朝一日我還能夠和父母親友在天堂相聚,那時再也沒有戰亂不安,再也沒有疾病、分離、眼淚和死亡;在那裡永享親情綿綿無盡期,偕同父母親友共同分享天主無窮的大愛和永恆的生命與圓滿的幸福。
愛的誓約:三聖願
武俠小說中的忠義之士,志同道合友誼情深,為了達成除暴安良的共同目標,歃血為盟結為兄弟,團結合作生死與共,誓不反悔。耶穌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生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望福音十五13)。耶穌為拯救我們,不但為我們捨掉了性命,而且還為我們忍受了最殘酷的十字架苦刑慘死。因了祂無限大愛的感召,祂的許多弟子和後世的信徒,甘願獻身給祂,度祂所度的生活,從事祂所喜愛的工作。耶穌的生活、精神和工作是那樣的豐富美滿,我們渺小的人,只能按照我們的限度效法祂某些方面的一點,例如祈禱、克己、貧窮、獨身、服從等美德。為這個緣故,在教會中漸漸地興起許多修會、團體等組織,例如隱修會特別強調效法在安靜中祈禱、克己、作補贖的耶穌,方濟會特別強調效法貧窮的耶穌,耶穌會特別強調效法服從的耶穌。
獻身於耶穌基督的人大都矢發三個誓願,也稱為「三聖願」,即神貧、貞潔和服從。在此我願簡略地介紹耶穌會兩年初學之後,我所矢發的三個誓願如下。
(一)神貧聖願
人類罪惡的主要禍根之一是貪婪。為滿足在現世享樂的慾望,很多人不擇手段聚歛財富,利用欺騙、詐取、豪奪、剝削、搶劫等違反天良的行為,達到致富的目的。有了財富,有些人便為所欲為,盡情享樂,度驕奢淫佚的靡爛生活,因此,其他罪惡也會跟隨而來。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為改正人的貪心和享樂主義,並為補贖人類因貪婪所犯的種種罪惡,便誕生在荒野凄涼的山洞中,在襁褓中便隨父母逃往埃及作難民之子。返國後,便隱居在偏僻窮困的山村納匝肋,度木匠之子的生活。
耶穌曾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瑪竇福音八20;路加福音九58)耶穌所說的「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是預言祂死在十字架上時,將是赤身裸體懸掛在空中,好似是上天不收,下地不留,真正達到一絲不掛貧無立錐之地,死無葬所,還是靠善心的阿黎瑪特人若瑟將祂的遺體「安放在為自己於巖石間所鑿的新墓穴內」(瑪竇福音二十七60)。
耶穌如此極端地擯棄財富,是為導正世人對財富的價值觀,而不要誤把現世當天堂。人不是現世財富的主人,只是它的管理人,應將財富當作救人愛人的工具,引導人歸向天國的階梯,而不是誘導人蹈入地獄的通道。為這個緣故,天主特選了一些人放棄世間的財富,效法耶穌度貧窮的生活。這就是神貧聖願的來源。
幸蒙天主召叫,進入耶穌會。在兩年初學完畢之後,經耶穌會長上許可,我於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宣發三聖願。「神貧」聖願,是三聖願的第一願。「神貧聖願」不但斬斷了物欲的糾纏,感到內心的自由,而且更能和貧窮謙卑的耶穌接近,更能效法祂那種一貧如洗的生活。神貧使我隨遇而安,能住在都市現代化的建築中,也能住在山上原住民的草寮內;能與總統將相部長等顯貴同席,也能和原住民共享地瓜和小米粥,一切均為達成牧靈福傳的目的為準則,如同耶穌有時接受富人的盛宴款待,有時也與窮人共住。
一向度團體生活,吃大鍋飯,我從來不挑剔飲食。神貧使我珍惜一切資源,不浪費任何可用之物。一件衣服穿到不能再穿時為止,有些已穿了二、三十年,還在使用中。神貧使我愛惜每樣日用品,原子筆用到寫不出字時纔肯放棄,許多廢棄的文件背面是我起草稿的寶貴資源。神貧使我更重視環保,與大自然接近,愛惜天主所創造的每一樣東西。神貧使我常常滿足,並時常讚美感謝天主。神貧使我更關心窮人,盡心盡力解決窮人的問題。總之,神貧使我擺脫物慾,心靈更自由,更能接近貧窮謙卑的救主耶穌基督和祂所關心喜愛的弱勢族群及窮人。
(二)貞潔聖願
「貞潔聖願」是耶穌會士在做完兩年初學之後,所矢發的「三聖願」中的第二願。藉著這個聖願,初學修士願意將自己的身心以及全部感情生活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天主,效法祂那降生成人的聖子耶穌基督,終生度貞潔獨身的生活,以便更能榮主救人,而無後__顧之憂和家室之累。
耶穌會士在聖依納爵的心目中,應該是耶穌君王的精銳機動部隊,負有衛護教會傳播福音的艱巨使命,隨時待命,派往最艱巨、戰火最激烈的前線。他們為基督神國開疆擴土,甘願終生奉獻身心,度貞潔獨身生活,猶如俠客義士不顧身家性命,為達成榮主救人的神聖使命,而犧牲自己的家庭天倫之樂。
「貞潔聖願」還有更高更深一層的神秘意義,就是愛的盟約。天主聖子因無限大愛降生成人,為救贖人類甘願度貞潔獨身的生活,最後受盡種種痛苦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的確「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望福音十五13)。耶穌特別召叫一批親密的朋友,願意他們也度祂所選擇的貞潔獨身生活,分擔祂救贖人類的使命。「貞潔聖願」就是被召選的耶穌之秘友和祂所訂立的「愛的盟約」。在「愛的盟約」內,基督無限的大愛能將祂密友對婚姻、家庭、親情、天倫之樂的小愛化成為對天主的子女—特別是窮人、弱勢者以及被忽視的社會邊緣人—之大家庭的無私大愛。有此大愛的力量支持,度貞潔獨身生活的各種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三)服從聖願
「服從聖願」是「三聖願」中的第三願,也最困難和最崇高的聖願,因為它要求會士豪無保留地將自己最寶貴的自由、意志和智慧都藉此聖願奉獻給天主。當初離家修道時,我便下定決心:要作一個百分之百奉獻犧牲的耶穌會士,效法小學校長隆其化神父,更願意追隨救贖人類的耶穌基督,祂為補贖並為改正人類驕傲、自大、猖狂、蠻橫、違犯天主的誡命的罪過和惡習,便貶抑空虛自己,正如〈斐理伯書〉所說:「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服從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理伯書二6~8)。耶穌不但在生死重大的事件上完全承行天父的旨意,而且在待人接物以及日常生活的細節上,也以天父的旨意為準則,承行天父的旨意就如日常吃飯養活生命一樣,「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望福音四34)〈若望福音〉記載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時最後的一句話:「完成了。」(若望福音十九30)「完成了」就是完成了父的旨意,完成了父所交給祂救贖人類的使命和工程。
在初學院第一次做一個月神操時,我最大的收穫是尋到了我終生的神修路線和目標,就是「承行主旨」。努力修練在任何環境中,任何事件上,特別在長上的命令的背後常常努力看到天主的旨意。在認清了天主的旨意後,從內心接受並竭盡心智,全力以赴,盡量更完美地完成天主藉長上的命令或藉職務及責任的要求所顯示的旨意。由我在修會六十多年的經驗可以總結地說:「服從聖願」不但沒有妨礙我的自由,反而使我獲得了內心更大的自由,不為一己之自私、偏好、人情、惰性、尋舊、畏懼、怯懦、驕傲等偏情所羈絆,能無憂無懼地和天主的無限美好自由意志相契合。
在「生命告別之旅」的演講中,常有聽眾問我:「六十多年常聽從別人及教會的命令和工作安排,這樣是否有傷害你的人格尊嚴和埋沒你的才能?」我常回答說:「正相反!不但沒有傷害我的人格、埋沒我的才能,反而提昇了我的人格,挖掘出我從沒有想過的一些才能。」
我常以因服從長上的命令而放棄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歷史博士學位,而去羅馬研究神修學為例。如果當時我堅持去哈佛,新的省會長大約也不會強迫我去羅馬,因為我有他前任的正式許可,並且已準備了四年之久,正在辦理去美國的簽證手續。但是服從聖願使我看出天主的旨意,便棄哈佛而去羅馬。這一服從改變了我一生的工作崗位。假如我堅持去哈佛,學成後可能終生作一位教授。去了羅馬完成學業之後,不但當過初學導師、修院院長,而且還擔任過中學校長、光啟社社長、花蓮及高雄二教區主教、主教團主席,羅馬教廷傳信部、宗教交談、大眾傳播、亞洲主教會議籌備及善後委員會等委員、亞洲主教會議總報告人等職務。最後,更沒有想到被教宗擢升為樞機主教,參與普世教會中樞的重大決策。假若讓我自由選擇,上述的許多職位都會排除在我的夢想之外。
因服從而接受上述職位,常使我滿心羞愧,只能抱謙卑的心用〈聖詠〉向天主感恩讚頌說:「你從塵埃裡提拔弱小卑微,由糞土中舉揚窮苦的人,使他與貴人紳士共席,與王侯將相同起同坐。」(聖詠一一三7~8)
按照慣例,耶穌會士發願的時候,他同會的弟兄偕同他一起唱聖依納爵在《神操》(N.234)中「獲得愛情的默觀」祈禱詞:「主,請收納我的全部自由、我的記憶、我的悟司、我的整個意志、以及我所享用和所佔有的一切。主啊,凡此種種皆祢所賜,今歸還於祢,屬祢所有,任憑祢隨意安排措施。求祢賜我單單愛祢和祢的恩寵。有此二者,我心已足,別無他求。」
這是多麼慷慨激昂的誓詞和愛的盟約呀!我每日至少三次默唱這首愛的誓詞盟約,我已將這首愛之歌的拉丁文牢記在心,早晨醒來時默唱一次,彌撒後謝聖體時默唱第二次,第三次是入睡之前。每次唱這首愛的誓詞,每次都感到心情激昂,增加新的力量和恩寵,使我生活在天主的無限的大愛中。
三願所要求的犧牲便成馨香祭品,每日和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死亡一起奉獻給天主聖父,以補償我個人和整個人類的罪債,並求天主降福整個聖教會以及普世人類。
親情綿綿無盡期
我是家中的獨生子,從小便集父母、家族、親友等人的千種寵愛於一身。父親做事比較理智、冷靜、嚴肅,很少流露情感,但是我知道他深深地愛著我,並將家族未來的希望都放在我身上。母親性格比較開朗樂觀,喜歡款待客人,慷慨救助貧困。為這個緣故,親友鄰人都很喜歡和她往來。母親非常疼愛我,我的衣服、布鞋、棉被等,都是她親手縫製的。因為小學時就在縣城內住校,只有寒暑假纔能回家和家人團聚。第一學期非常想家,父母去學校看望時,常想和他們一起回家。住校生活漸漸習慣了,並且結識了許多同學玩伴;寒暑假結束離家...
作者序
自從二○○六年罹患癌症以來,很多熱心的朋友為我出了不少書,有的是親自訪問我,有的是訪問認識我的朋友、同學及同事,有的是參考我的文章或是已經出版的書,直到二○一二年八月,已經出版的總共有七本。
這些作者或出版社完稿後都有把作品送過來給我,只是我一直忙著東奔西跑,持續在進行生命告別之旅演講行程,我對他們很有信心,也相信這些書都寫得很好,只是,難免總是會有些細微的出入。例如,光是我的生日就有四種版本。
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情。只是我想要趁著自己記憶還清晰,頭腦、手腳都還靈光時,用自己的雙手寫下自己的生平故事。三年前就開始動筆寫我的回憶錄,只是我經常出去演講,行程很滿,斷斷續續地寫著,遲遲沒有完成,去年底癌細胞又開始不安份了,中斷了書寫。今年五月動了電腦刀,住院三個星期的時間,再度提筆把最後五個章節完成。
在書寫自傳的過程中,內心裡有很多感動與感激,覺得自己這一生受到天主無微不至的照顧,祂好像一個大藝術家,用充滿關愛與智慧的眼神,看著我這個小孩子成長。小學想當醫生,天主卻有不同的想法,就把我給「打壞」,重新塑造,讓我的眼界看得更寬廣。
中學時想做工程師,疏通及修復運河,化解華北的旱災及水災,讓人民免於天災之苦;天主覺得這樣的格局太小,又再一次把我給打碎了,利用那些碎渣重建,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我,讓我加入耶穌會,從「精神」層面來改革。後來我從事教育工作時,鼓勵很多學生去當醫生、工程師,比我一個人去做的效果大很多,驗證了天主自有祂的計畫與主張,而且都是從更大的視角出發,也對我有最好的安排。
在求學的最後階段,原本我一心一意想要研究中西文化,計劃去哈佛進修;後來新的「上司」曾經做過神學院院長,對我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認為我更適合去培育年輕修士。培育年輕修士的工作做了八年之後,天主再一次把夢想打破,把我送到徐匯中學去當校長,讓我發揮教育的功能。六年後,天主又發派給我新的任務,這回更是截然不同的全新領域—光啟社,雖然對大眾傳播一竅不通,仍然秉持著發願時的「絕對服從」,就這樣去英國留學,有了短暫的學習。在光啟社做了三年,對媒體生態及大傳領域有了粗略的了解,讓我一輩子受用無窮。
接下來就是展開主教生涯。天主先送我去花蓮,跟花東地區原住民建立起很好的關係,居住了十一年多,原以為會在那裡終老,一九九一年又被調到高雄,一直延伸到屏東地區的南台灣也有不少原住民,就這樣定居在高雄,完全沒料想到退休前竟然升為樞機主教,進入核心,幫助教宗治理全世界。
回想這一路走來,天主常常把我打碎,然後再給我製造一個更大更新的夢想,原來,這也是一種淬練與試驗,讓我在各個領域裡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了多元化而且全方位的學習之旅。在天主無限大愛包圍下,給我更好的安排,讓我可以服務更多的人。不僅如此,在每個不同階段天主也會給我很好的人,安排各方面的專家來協助我,讓我可以做得更好,由衷地感謝天主,以及這些朋友們。
很感激愛我的朋友為我寫的書。寫這本自傳的用意很單純,純粹只是補充沒提到的地方,或是可能因為我傳達得不夠正確,才會導致一些書寫上的錯誤,這不是他們的錯。也藉由這本書,表達天主對我的恩寵,以及我對朋友們的感激。
二○一二年七月九日,於耕莘醫院E棟1321 病房
自從二○○六年罹患癌症以來,很多熱心的朋友為我出了不少書,有的是親自訪問我,有的是訪問認識我的朋友、同學及同事,有的是參考我的文章或是已經出版的書,直到二○一二年八月,已經出版的總共有七本。
這些作者或出版社完稿後都有把作品送過來給我,只是我一直忙著東奔西跑,持續在進行生命告別之旅演講行程,我對他們很有信心,也相信這些書都寫得很好,只是,難免總是會有些細微的出入。例如,光是我的生日就有四種版本。
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情。只是我想要趁著自己記憶還清晰,頭腦、手腳都還靈光時,用自己的雙手寫下自...
目錄
〈前言〉看似平凡卻是非凡
〈最後的公開信〉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
〈自序〉我的恩寵與感激
第一部 我的童年
.自幼千種寵愛集一身
.成了自我中心的小霸王
.母親的一枚銅幣
.聖召的種子
.初領聖體,請耶穌進到心中
.領受堅振,勇敢為信仰作證
.深刻的宗教經驗
.小學生活的點滴
.捨己救人的隆其化校長
.死亡的滋味
.立志當醫生
.一顆子彈從我的耳旁擦過
.百年罕見的大旱災
.解除婚約
.攻讀哲學,準備當神父
.親情綿綿無盡期
.離家修道一甲子
第二部 神職的陶成
.加入耶穌會
.三十天神操
.愛的誓約:三聖願
.一年的文學,兩個國家三個地方
.在菲律賓繼續攻讀哲學
.菲國試教,初次為人師
.在碧瑤攻讀神學
.永恆的司祭
.晉階大考:會士們的最後審判
.最後一年的卒試
.第一個任務:宿霧聖心中學的教務主任
.因肺結核到碧瑤療養
.歐洲之旅
.在法國的一些見聞
.拜訪著名傳教士的故鄉
.在義大利的都林和亞維立亞納
.羅馬進修
.會說話的聖地
.我最熟悉的幾位聖人
.拜訪聖依納爵的故鄉
.我認識的教宗
.在耶穌的故鄉朝聖
.奉派至戰亂中的越南
第三部 福傳與牧靈
.初到彰化靜山
.參加耶穌會第三十一屆大會
.建立基督服務團
.接掌徐匯中學
.到南投山區客串牧人
.接掌光啟社社長
.回大陸探親
.就任花蓮教區主教
.當了十八年的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進入輔大董事會
.接任高雄教區主教
.籌備真福山
.請求教宗為中華一百二十位殉道真福宣聖
.心繫蘭嶼
.紅袍加身,晉升樞機主教
.籌畫亞洲主教會議
.退休與絕症
.生命告別之旅
◆附錄一:樞機的最後一天
◆附錄二:在自己的殯葬彌撒中的講道辭
◆附錄三:慕道班紀實
◆附錄四:財團法人天主教單國璽弱勢族群社福基金會
◆附錄五:大事年表
〈前言〉看似平凡卻是非凡
〈最後的公開信〉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
〈自序〉我的恩寵與感激
第一部 我的童年
.自幼千種寵愛集一身
.成了自我中心的小霸王
.母親的一枚銅幣
.聖召的種子
.初領聖體,請耶穌進到心中
.領受堅振,勇敢為信仰作證
.深刻的宗教經驗
.小學生活的點滴
.捨己救人的隆其化校長
.死亡的滋味
.立志當醫生
.一顆子彈從我的耳旁擦過
.百年罕見的大旱災
.解除婚約
.攻讀哲學,準備當神父
.親情綿綿無盡期
.離家修道一甲子
第二部 神職的陶成
.加入耶穌會
.三十天...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