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中,阿姜查對西方佛子的影響無人能及,他的教法如此普及的關鍵為何?無他,清晰與親切且受用而已。但這對不同文化背景與佛教傳承的人來說,卻是最容易親近佛法的路徑,從本書就可以一窺阿姜查開示魅力的究竟。
阿姜查常說:「起初人們先聞法,但是還不懂得思惟;接著他開始思惟,但是不會修行;修行後,尚未見到法的實相;見法後,則依然未能證入。」
這構成了本書的架構--聞法、思法、修法、見法、證法、傳法。這也正是一般人修行的道路,阿姜查將此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組練習或儀式而已,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這也是阿姜查的開示善巧方便的地方,總是於不經意間將弟子導向解脫。
他認為語言是一種幫助理解的工具,要聽得懂才有意義,所以他不直接談經典中超越世俗名言的深奧智慧,因為透過讀誦艱深的經典可能只得到概念,卻可能錯過真正的修行,他認為我們應該盡量救治盲人的眼疾,而非只是告訴他顏色。就如佛陀所說:「我只教導兩件事,即苦與苦的止息。」不需要一直描述涅槃等名相。他的教法中也不主張對一般人來說玄之又玄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因為沒有透過世俗名言如何能與眾生教學、溝通或解釋事情呢?他關切的是修煉的過程,而非證悟的結果;重點在於幫助眾生清除障礙,以便讓他們看得更清楚。因此書中遍布他隨手引來的狗、芒果、雞、稻田與水牛等最通俗、最具體、最適合聽者的內容,來說明一般人不易了解的經典術語。
他在本書教導各種正念與禪定的傳統修法時,總是盡量不提定境或開悟等特殊經驗。他認為禪定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端坐檢視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為了降伏與拓展內心。那是讓我們解脫束縛、停止鬥爭、放下執著與隨遇而安的方法。因此,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需要學太多,只需要貫徹一些簡單原則即可。所需要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然後勇往直前而已。
書中也提到幾個常被提到問題,如修行就是該獨自躲在深山中,與人隔絕不相往來嗎?但阿姜查卻認為世間是藉由認知而超越,而非經由逃避。人們可以藉由世間的感官接觸中尋獲智慧。如此既可以揭露自身的習氣,又可以觀察到痛苦產生的方式。所以他說:「如果哪裡又熱又麻煩,那就對了,那裡就是修行的好地方。」
另外,本書也提到了阿姜查非常注重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佛教的持戒和行善,這些常叫一般人排拒,誤認為那是一種緊箍和恫嚇。從不要人們迷信與盲從他的阿姜查直接了當第指出,倫理與道德的目的在於創造一顆寬鬆的心,與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可幫助行者調整心性,為禪修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觀全書,讀者會發現,佛法就是幫助人們見道的善巧方便。「法是用來生活的」--這也就是本書的真諦:證道者僅只是坐著,縫衣服,所達到的境界,也遠高於未證道者修習好幾小時的禪坐。
作者簡介:
阿姜查(1918-1992)
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13歲出家,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開始拖缽行腳,尋師訪道。1948年在森林中與20世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姜曼相遇,獲得重要的啟發,改變了他的修行方法。1954年回到家鄉烏汶省巴蓬森林,追隨者日多,於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頭陀行與禪定體驗,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吸引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其中包括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保羅‧布里特(Paul Breiter),阿姜‧阿默爾(Ajahn Amaro),甘比羅法師等。著作:《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等書。
相關著作:《森林中的法語》
譯者簡介: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
譯作:《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禪是心靈妙境》、《佛陀的聖弟子傳》等。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阿姜查
優惠價: 8 折, NT$ 256 NT$ 320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中,阿姜查對西方佛子的影響無人能及,他的教法如此普及的關鍵為何?無他,清晰與親切且受用而已。但這對不同文化背景與佛教傳承的人來說,卻是最容易親近佛法的路徑,從本書就可以一窺阿姜查開示魅力的究竟。
阿姜查常說:「起初人們先聞法,但是還不懂得思惟;接著他開始思惟,但是不會修行;修行後,尚未見到法的實相;見法後,則依然未能證入。」
這構成了本書的架構--聞法、思法、修法、見法、證法、傳法。這也正是一般人修行的道路,阿姜查將此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組練習或儀式而已,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這也是阿姜查的開示善巧方便的地方,總是於不經意間將弟子導向解脫。
他認為語言是一種幫助理解的工具,要聽得懂才有意義,所以他不直接談經典中超越世俗名言的深奧智慧,因為透過讀誦艱深的經典可能只得到概念,卻可能錯過真正的修行,他認為我們應該盡量救治盲人的眼疾,而非只是告訴他顏色。就如佛陀所說:「我只教導兩件事,即苦與苦的止息。」不需要一直描述涅槃等名相。他的教法中也不主張對一般人來說玄之又玄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因為沒有透過世俗名言如何能與眾生教學、溝通或解釋事情呢?他關切的是修煉的過程,而非證悟的結果;重點在於幫助眾生清除障礙,以便讓他們看得更清楚。因此書中遍布他隨手引來的狗、芒果、雞、稻田與水牛等最通俗、最具體、最適合聽者的內容,來說明一般人不易了解的經典術語。
他在本書教導各種正念與禪定的傳統修法時,總是盡量不提定境或開悟等特殊經驗。他認為禪定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端坐檢視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為了降伏與拓展內心。那是讓我們解脫束縛、停止鬥爭、放下執著與隨遇而安的方法。因此,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需要學太多,只需要貫徹一些簡單原則即可。所需要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然後勇往直前而已。
書中也提到幾個常被提到問題,如修行就是該獨自躲在深山中,與人隔絕不相往來嗎?但阿姜查卻認為世間是藉由認知而超越,而非經由逃避。人們可以藉由世間的感官接觸中尋獲智慧。如此既可以揭露自身的習氣,又可以觀察到痛苦產生的方式。所以他說:「如果哪裡又熱又麻煩,那就對了,那裡就是修行的好地方。」
另外,本書也提到了阿姜查非常注重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佛教的持戒和行善,這些常叫一般人排拒,誤認為那是一種緊箍和恫嚇。從不要人們迷信與盲從他的阿姜查直接了當第指出,倫理與道德的目的在於創造一顆寬鬆的心,與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可幫助行者調整心性,為禪修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觀全書,讀者會發現,佛法就是幫助人們見道的善巧方便。「法是用來生活的」--這也就是本書的真諦:證道者僅只是坐著,縫衣服,所達到的境界,也遠高於未證道者修習好幾小時的禪坐。
作者簡介:
阿姜查(1918-1992)
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13歲出家,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開始拖缽行腳,尋師訪道。1948年在森林中與20世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姜曼相遇,獲得重要的啟發,改變了他的修行方法。1954年回到家鄉烏汶省巴蓬森林,追隨者日多,於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頭陀行與禪定體驗,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吸引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其中包括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保羅‧布里特(Paul Breiter),阿姜‧阿默爾(Ajahn Amaro),甘比羅法師等。著作:《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等書。
相關著作:《森林中的法語》
譯者簡介: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
譯作:《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禪是心靈妙境》、《佛陀的聖弟子傳》等。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