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作者托爾金畢生所寄,最初也是唯一的愛情故事作品。
更早於魔戒中遊俠亞拉岡與精靈公主亞玟的交往聯姻
《貝倫與露西恩》與《胡林的子女》、《剛多林的陷落》為中土世界「三大傳奇」
傳奇故事的核心,中土世界的起點,愛情史詩的原型
世間至美的愛情詩篇,精靈公主與凡人相戀之淒美神話
故事發生於中土第一紀元,更早於魔戒背景的第三紀元,托爾金中土世界最古老的史詩傳說。凡人貝倫與出身不朽的精靈公主露西恩相愛,然而這份愛情卻無法得到精靈王辛葛的認同。為使貝倫知難而退,辛葛提出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從初代黑暗魔君魔苟斯身上,奪回一顆精靈寶鑽。它促使貝倫與露西恩一同立下了流傳後世的不朽功績,亦是日後中土世界所有傳奇神話演變的核心。
貝倫與露西恩的愛情史詩,是托爾金創造的瑰麗中土世界最重要的故事之一。它位列中土遠古時代的三大傳說,亦是那宏大故事背景的組成之初,更是《精靈寶鑽》必不可缺少的基石,同時在作者生命經驗中,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夫婦合葬墓碑上鐫有「貝倫與露西恩」之名。
編者克里斯托福.托爾金做出了全新的嘗試:將故事元素從大背景中抽取出來,利用作者本人在不同創作階段寫出的一系列文稿,對人物與情節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和對比,從而向讀者展示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在數十年的光陰中所經歷的演變全貌。
在家母去世之後那一年,也就是家父去世的前一年,他給我寫了一封表達錐心喪偶之痛的信,希望把「露西恩」銘刻在墓碑上她的名字底下。並回憶了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源於何處——在約克郡的魯斯附近,她曾在一小片開滿了野芹花的林中空地上翩然起舞,「她就是後來成為《精靈寶鑽》首要部分那個故事的源頭」。
——克里斯多福.托爾金
作者簡介:
J.R.R.托爾金(J.R.R. Tolkien)
英國文豪,天才的語言學家,生於1892年1月3日,1925年開始擔任牛津大學教授。他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中洲世界史詩,影響至為深遠的是《霍比特人》和《魔戒》。這兩部鉅作,被譽為當代奇幻作品的鼻祖。1972年3月28日,托爾金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的大英帝國指揮官勳章。
托爾金於1973年9月2日在牛津逝世。托爾金身後,其作品聲名未減,至今已暢銷2.5億餘冊,「魔戒三部曲」在英國水石書店和第四頻道合辦的票選活動中被選為20世紀之書,並獲亞馬遜網路書店票選為兩千年以來最重要的書籍。
編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托爾金(Christopher Tolkien)
J.R.R.托爾金的小兒子,托爾金文學遺產執行人,整理編輯有《精靈寶鑽》《胡林的子女》以及十二卷本《中洲歷史》等作品,曾為《魔戒》繪製地圖。
繪者簡介
艾倫.李|Alan Lee
英國插畫大師,生於1947年。尤擅水彩與鉛筆素描,曾為眾多文學經典創作插圖。以《伊利亞特》獲得英國童書最高榮譽格林納威獎;以《哈比人》獲得世界奇幻大會年度最佳藝術家獎。他的插畫是托爾金筆下宏大世界的視覺化基礎,得到全世界讀者與影迷的承認和熱愛。憑借為電影《魔戒》作出的卓越貢獻,榮膺2004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譯者簡介:
石中歌
資深托迷,又名Ecthelion、噴泉。熱愛托爾金教授筆下那個名為阿爾達的世界,長年累月迷路其中,且樂不思返。
杜蘊慈
國立臺灣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畢業。著有歐亞絲路紀行《地圖上的藍眼睛》、《達里溫.孤山》。喜愛閱讀民族史詩、傳說,歐亞草原歷史地理。
鄧嘉宛
專職譯者,英國新堡大學社會語言學碩士。從事文學與基督教神學翻譯工作二十餘年,譯有《魔戒》、《精靈寶鑽》、《胡林的子女》等五十餘種作品。喜歡一個人有書有貓做伴的生活。
章節試閱
關於精靈
精靈最初問世乃是在一處遙遠之地(帕利索爾),在名為「甦醒之水」奎維耶能的湖畔。從那地,他們接到維拉召喚離開中洲,渡過大海,前往位於世界西邊的諸神之地——「蒙福之地」阿門洲。那些接受召喚的精靈,在「獵神」維拉歐洛米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橫越中洲的偉大旅程。這群精靈被稱為埃爾達,是「參與偉大旅程的精靈」,即高等精靈,不同於那些拒絕召喚,選擇中洲作為家園與歸宿的精靈。
翻越藍色山脈的埃爾達並沒有全部渡海離去。那些留在貝烈里安德的精靈被稱為「灰精靈」辛達族,他們的至高王是辛葛(意思是「灰袍」),他坐鎮多瑞亞斯(阿塔諾爾)的「千石窟宮殿」明霓國斯,施行統治。渡過大海的埃爾達也不是全部留在維拉之地,其中一支大宗族——諾多族(「博學者」)返回了中洲,他們被稱為「流亡者」。
推動他們反叛維拉的首要人物是芬威的長子,精靈寶鑽的製造者費艾諾。芬威當年曾率領諾多族精靈離開奎維耶能,但彼時已被殺害。家父的原話是:
大敵魔苟斯垂涎這三顆寶石,他毀掉雙聖樹,竊走精靈寶鑽攜往中洲,將它們嚴守在桑戈洛錐姆的堅固要塞中。費艾諾違逆維拉的意志,率領多數族人放棄了蒙福之地,流亡前往中洲;因他出於驕傲,打算憑藉武力從魔苟斯處奪回精靈寶鑽。
此後便是埃爾達與伊甸人[人類中,精靈之友的三大家族]對抗桑戈洛錐姆的無望戰爭,他們最終被徹底擊敗。
在他們離開維林諾之前,發生了令中洲的諾多族精靈歷史蒙羞的恐怖事件。當時,第三支加入偉大旅程的宗族——泰勒瑞族生活在阿門洲海濱,費艾諾要求他們把引以為豪的大批船隻交給諾多族,因為沒有船隻,如此大隊人馬就不可能渡海前往中洲。泰勒瑞族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
於是,費艾諾率領屬下攻擊了「天鵝港」澳闊瀧迪的泰勒瑞族,將船隻強行奪走。那場戰鬥被稱為「親族殘殺」,很多泰勒瑞族在那場戰鬥中遭到殺害。《緹努維爾的傳說》提到了這一事件,稱之為「諾姆族在天鵝港的殘暴行徑」
諾多族返回中洲不久,費艾諾就陣亡了。他的七個兒子統治了貝烈里安德東部的遼闊地區,領土位於多松尼安(陶爾-努-浮陰)與藍色山脈之間。
芬國昐(費艾諾的異母弟弟)是芬威的次子,他被尊為所有諾多族的至高君王。他與長子芬鞏統治希斯路姆,該地位於雄偉的「黯影山脈」埃瑞德威斯林山脈的西側與北側。芬國昐在與魔苟斯單獨決鬥時犧牲。圖爾鞏是芬國昐的次子、芬鞏的弟弟,他是隱匿之城剛多林的建立者與統治者。
芬威的第三個兒子,芬國昐的弟弟、費艾諾的異母弟弟在早期文稿中名叫芬羅德,後改為菲納芬。芬羅德/菲納芬的長子在早期文稿中名叫費拉貢德,但後來改為芬羅德。他受到多瑞亞斯的都城——輝煌華美的明霓國斯啟發,興建了地下要塞納國斯隆德,他因此得名「洞穴之王」費拉貢德,因此早期文稿中的「費拉貢德」等同於後來的「芬羅德.拉貢德」。
納國斯隆德的大門開在位於西貝烈里安德的納洛格河的峽谷壁上,不過費拉貢德的領土幅員遼闊,東抵西里安河,西至在埃格拉瑞斯特港口入海的能寧河。但是,費拉貢德在後來改稱索隆的死靈法師夙巫的地牢中遭到殺害,於是菲納芬的次子歐洛德瑞斯繼位成為納國斯隆德之王,如本書所述。
菲納芬的另外兩個兒子安格羅德和埃格諾爾是其兄芬羅德.費拉貢德的臣屬,他們居住在多松尼安,俯瞰北邊廣闊的阿德嘉蘭平原。芬羅德.費拉貢德的妹妹加拉德瑞爾則在多瑞亞斯與王后美麗安同住良久。美麗安(在早期文稿中被稱為「格玟德淩」,還有其他拼法)是一位邁雅,她是擁有偉大力量的神靈,取了人形,與辛葛王一同居住在貝烈里安德的森林中。她是露西恩的母親,埃爾隆德的母系祖先。
在諾多族返回中洲後的第六十年,多年和平告終,一支奧克大軍從安格班蜂擁來犯,卻被諾多族徹底擊敗並殲滅。這場戰役被稱為「榮耀之戰」達戈•阿格拉瑞布,但眾位精靈王族引以為戒,設下「安格班合圍」,這道防線維持了將近四百年之久。
「安格班合圍」終結於一場隆冬深夜發起的恐怖突襲(雖是突襲,但策劃已久)。魔苟斯釋放出一道道烈焰洪流,自桑戈洛錐姆奔流而下。多松尼安北邊青蔥翠綠的阿德嘉蘭大平原被燒成一片荒蕪不毛的焦土,從此更名為「令人窒息的煙塵」安法烏格礫斯。
這場災難性的攻擊被稱為「驟火之戰」達戈.布拉戈拉赫。彼時惡龍之祖格勞龍力量已經長成,首次從安格班出動,不計其數的奧克大軍湧入南方。多松尼安的兩位精靈領主連同貝奧一族的大多數戰士都慘遭殺害 。精靈王芬國昐和其子芬鞏帶著希斯路姆的將士,被迫退到位於黯影山脈東側,大河西里安發源之處的堡壘艾塞爾西里安(西里安泉)。黯影山脈這道屏障擋住了烈焰洪流,希斯路姆和多爾羅明未曾陷落。
驟火之戰次年,芬國昐在絕望憤怒之下,孤身匹馬前往安格班,挑戰魔苟斯。
關於精靈
精靈最初問世乃是在一處遙遠之地(帕利索爾),在名為「甦醒之水」奎維耶能的湖畔。從那地,他們接到維拉召喚離開中洲,渡過大海,前往位於世界西邊的諸神之地——「蒙福之地」阿門洲。那些接受召喚的精靈,在「獵神」維拉歐洛米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橫越中洲的偉大旅程。這群精靈被稱為埃爾達,是「參與偉大旅程的精靈」,即高等精靈,不同於那些拒絕召喚,選擇中洲作為家園與歸宿的精靈。
翻越藍色山脈的埃爾達並沒有全部渡海離去。那些留在貝烈里安德的精靈被稱為「灰精靈」辛達族,他們的至高王是辛葛(意思是「灰袍」),...
作者序
在一九七七年《精靈寶鑽》出版之後,我花了數年時間研究這套作品的早期歷史,並且寫了一本我稱之為《精靈寶鑽的歷史》的書。後來,這本書(稍經縮減)變成了《中洲歷史》頭幾卷的基礎。
一九八一年,我終於給喬治.艾倫與昂溫出版社的董事長雷納.昂溫寫信,向他介紹了我過去在做,當時仍然在做的工作。那時,我告知他這本書長達一九六八頁,厚達十六‧五英寸,顯然不適合出版。我對他說:「如果你真見到這本書,你就會立刻明白我為什麼說它無法用任何可以想像的方式出版。」關於原文考訂和其他內容的探討過於詳細、瑣碎,篇幅則令人望而生畏(而且還會變本加厲)。我編寫這本書,部分出於盡職敬業帶給自己的滿足感,同時也因為我想知道這一整套構思到底是如何從最初的源頭演變而來的。……
「如果這種探討真有前景,我想盡可能地確保,將來任何對J.R.R. 托爾金『寫作史』的研究,都不會弄錯它的真正演變過程,以至於變成無稽之談。家父很多文稿的混亂無序與棘手本質,簡直怎麼形容都不為過(改動一層疊一層地寫在同一頁手稿上,要緊線索卻寫在歸檔文稿中隨處可見的零散紙片上,文本寫在其他作品的背面,手稿順序錯亂、分散擱置,有些地方的字跡近乎或完全不可能辨認)。……
「理論上,我可以根據《精靈寶鑽的歷史》編成很多本書,可行的選擇相當多,還可以排列組合。例如,我可以選『貝倫』為題,用最初那個『失落的傳說』、《蕾希安之歌》外加一篇討論傳奇演變的文章來編一本書。如果這樣的計畫真能敲定,我多半不會一舉刊出全部失落的傳說,而更希望把單獨一個傳奇故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實體來對待。但若是這樣,詳細解說會有極大難度,因為不得不過於頻繁地解釋故事在別處,在其他未曾發表的文稿裡是何面貌。」
當時我說,我會欣然依照我所建議的方式,編寫一本題為「貝倫」的書,但「問題是它該如何組織,才能做到無需編者過度干涉也能讓人把書看懂」。
當年我寫下這些話,是在如實表達我對出版的看法。我曾以為那根本不可能,至多像我提議的那樣,選擇一則單獨的傳奇,「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實體來對待」。現在看來,我所做的與此全然無異,雖然我根本沒想到三十五年前自己在信中對雷納•昂溫說過的話——我已經徹底忘了那封信,直到本書幾乎完成的時候,我才偶然看到了它。
然而,我的原始構想和它之間有實質上區別——大背景的不同。從我提出原始構想到現在,關於第一紀元或遠古時代的巨量手稿,有很大一部分已經以嚴密、詳細的形式編輯成冊,並出版了,主要收錄在《中洲歷史》十二卷中。那個我貿然向雷納•昂溫提出,專門出一本「貝倫」故事演變集作為可能的出版選擇的想法,在當年可以讓大批不為人知且外人閱讀不到的文稿得見天日。但在今天,這本書已經不能提供哪怕一頁不曾出版的原始作品了。既然如此,有什麼必要再出版呢?
我會努力提供一個(必然很複雜的)答案,或好幾個。首先,那些已經編輯成冊的書,有一方面的目的在於恰當地呈現文稿,以展示家父那種顯然不尋常(實際上常常是外部壓力導致)的創作模式,借此發掘出一個故事所經歷的一系列發展階段,並驗證我對證據的解釋。
與此同時,《中洲歷史》裡的第一紀元,在那些書中是被作為雙重意義上的「歷史」來構思的。它的確是一部歷史,一部關於中洲眾生和大事的紀事,但它也是一部在過去歲月中不斷變化的文學構思的歷史。因此,貝倫和露西恩的故事綿延多年,在若干本書裡出現過。此外,由於這個故事變得與緩慢演變的「精靈寶鑽」傳奇息息相關,並且最終變成了其中的關鍵部分,它的發展變化也被記錄了在一系列主要涉及整段遠古時代歷史的手稿中。
由此可見,單把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看作一份成熟的記載,要在《中洲歷史》裡循其軌跡,並非易事。
在一封寫於1951年,經常被引用的信中,家父稱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是「《精靈寶鑽》的核心故事」,而他對貝倫的評論是:「身為凡人的亡命之徒貝倫,在露西恩的幫助下(她雖貴為精靈公主,也不過是個少女),成功做到了所有大軍和勇士都未能做到的事——他闖進了大敵的堡壘,從鐵王冠上取下了一顆精靈寶鑽。他因而得以迎娶露西恩為妻,達成凡人和不朽種族之間的第一次聯姻。
「這樣一個英雄奇譚浪漫故事(我認為它美麗又富有感染力),本身只需要非常浮泛的背景知識便能被人接受。但它在整套故事中又是根本的一環,脫離了它在其中的位置,便剝奪了它的完整意義。」
其次,我編輯本書也有雙重目的。一方面,我力圖把貝倫與緹努維爾(露西恩)的故事分離出來,使之獨立成篇,且要(在我看來)儘量沒有歪曲。另一方面,我希望展現出這個基本故事在漫長年歲中的演變。我在為《失落的傳說》上卷撰寫的前言中,是這麼評論故事中的變化的:
在中洲歷史的歷史當中,演變幾乎從來不曾通過徹底的摒棄達成。不同階段的微妙轉變要常見得多,也正因此,傳奇的發展(例如納國斯隆德的故事和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建立聯繫的過程,儘管《失落的傳說》中已經出現了這兩者,但雙方之間的聯繫卻完全無跡可循)看起來就像在不同人群當中流傳時所經歷的,如同眾多頭腦、歷經諸多世代的產物。
本書的一項關鍵特色,就是用家父自己的語言來展示貝倫與露西恩的傳奇的發展變化,因為我編輯本書的方法,是從長年累月寫就的更長的散文與詩歌手稿中選取一些段落。
如此一來,那些描寫詳盡或戲劇般直觀的段落也得以重見天日,它們曾被埋沒在海量的,以文風簡明扼要為特色的「精靈寶鑽」記載中。故事中甚至還能發現一些後來徹底消失了的情節,貝倫、費拉貢德和同伴們扮成奧克,被死靈法師夙巫(初次在故事中出現的索隆)盤問的過程就是一例,還有故事中登場的那位可怕的貓王泰維多——泰維多這個角色的文學生命雖短,卻顯然值得留意。
最後,我要引用我的另一篇序言,就是為《胡林的子女》(2007年出版)所寫的那篇:
不可否認,有極大一批《魔戒》讀者全然不瞭解遠古時代的傳說,只聽說它們文體陌生,晦澀難懂。
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洲歷史》相關幾卷呈現出的面貌,極可能具有令人望而生畏的一面。這是因為,家父的創作方式本質上就充滿疑難,而《中洲歷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努力理清這團亂麻,(表面上像是)借此將遠古時代的傳說展示為一系列不斷變動的創造。
我相信家父在解釋一個傳說中某個被拋棄的元素時,可能會說:我最終發現,情況不是那樣;或者,我意識到那個名稱並不正確。變動儘管存在,但不應被誇大,因為仍有偉大、本質的內容恒定不變。但我在編輯本書時,的確抱著這樣的希望,那就是它能展現:一個歷經多年變化與成長的中洲古老傳奇的創作經過,是如何反映了作者搜尋一種更符合他所渴望的神話表現方式的歷程。
我在1981年給雷納•昂溫寫信時已經意識到,如果我把題材限制在組成《失落的傳說》的傳奇當中的一個,那麼「詳細解說會有極大難度,因為不得不過於頻繁地解釋故事在別處,在其他未曾發表的文稿裡是何面貌」。事實證明,《貝倫與露西恩》這本書準確驗證了我的預測。我必須找到某種解決方案,因為貝倫與露西恩並非橫空出世,孤立存在於空蕩蕩的舞臺上,與朋友和敵人一同生活、相愛並死去。因此,我採用了自己在《胡林的子女》中用過的解決方案。我在為那本書寫的序言中說:
因此,從家父自己的說法來看,假如他能寫出符合期望中篇幅的最終定稿,他無疑會把這三部屬於遠古時代的「偉大傳說」(「貝倫與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以及「剛多林的陷落」)視為自身足夠完整的作品,不必瞭解那部得名《精靈寶鑽》的傳奇的浩繁內容就可閱讀。另一方面……《胡林的子女》這個傳說與遠古時代精靈和人類的歷史息息相關,必然會大量提及源自那個更龐大的故事的事件與背景。
因此,我「對遠古時代接近尾聲之際的貝烈里安德,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居民進行了十分簡略的介紹」,並且提供了「一份包含文中出現的全部名稱的清單,每個名稱都附有簡要的說明」。在本書中,我經過調整、縮減,沿用了《胡林的子女》中那份簡略的介紹,並且同樣提供了一份文稿中出現的全部名稱的清單,不過在這份清單中,名稱說明的性質不拘一格。這些補充材料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只是為了在讀者需要時提供協助。
我還要再指出一個問題,就是名稱的頻繁變化。寫于不同日期的文本包含不同的名稱,精確一致地追蹤這些名稱的先後順序,無助於本書的目的。因此,我沒有就此遵循任何規範,只區分了某些個案中的舊名和新名,但對其他個案,我出於各種原因未加區分。有相當多的個案,家父在日後,甚至很久以後會改動手稿裡的名稱,但不見得一以貫之,例如,Elfin被改為了Elven。我對這類個案選定了統一的形式——以Elven取代Elfin,以Beleriand取代了早期的Broseliand。但對其他個案,我將兩者都加以保留,如Tinwelint/Thingol、Artanor/Doriath。
綜上,本書雖然來源於《中洲歷史》,目的卻完全不同。必須強調的是,它並非那十二卷書的輔助。本書是一項嘗試:從一部豐富與複雜程度都非同小可的龐大作品中,提取一個故事元素,但那個故事——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本身一直在演變,並且在變得更契合歷史大背景的同時,發展出了新的關聯。決定那「一整個」古老世界的哪些部分應當包括,哪些應當排除,只能依靠個人判斷,結果也常常值得商榷。在這樣的嘗試中,「正確的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一般來說,我傾向於保證清晰的一面,克制解說的衝動,因為我擔心破壞本書的主要目的與方法。
我已經步入人生的第九十三個年頭,(不出意外的話)我基於家父生前泰半不曾發表的文稿所編的一長串作品,將以本書作結,它本身也確有特殊之處。我之所以選擇這個傳說,是出於紀念的目的,因為它在家父的人生中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他對他稱為「最偉大的埃爾達」的露西恩與凡人貝倫的結合,對他們的命運以及他們的第二次生命,曾有專注深刻的思考。
它在我的人生中也有悠久的歷史,因為在我聽過的故事當中,第一個我能真正憶起其中的某個元素,而不是單純記住了講故事那一幕畫面的就是它。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初,家父曾不依賴任何文稿,口頭把它或它的片斷講給我聽。
那個我至今猶記的故事元素是我想像中狼的眼睛,當它們一隻又一隻地現身在夙巫黑暗的地牢中時。
在家母去世之後那一年,也就是家父去世的前一年,他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她時,他表達了錐心的喪偶之痛,還寫了他希望把「露西恩」銘刻在墓碑上她的名字底下。如本書的引述,他在那封信中回憶了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源於何處——在約克郡的魯斯附近,她曾在一小片開滿了野芹花的林中空地上翩然起舞。他說:「但是故事脫離了正軌,我被拋下了,而我無法去鐵面無情的曼督斯面前懇求。」
在一九七七年《精靈寶鑽》出版之後,我花了數年時間研究這套作品的早期歷史,並且寫了一本我稱之為《精靈寶鑽的歷史》的書。後來,這本書(稍經縮減)變成了《中洲歷史》頭幾卷的基礎。
一九八一年,我終於給喬治.艾倫與昂溫出版社的董事長雷納.昂溫寫信,向他介紹了我過去在做,當時仍然在做的工作。那時,我告知他這本書長達一九六八頁,厚達十六‧五英寸,顯然不適合出版。我對他說:「如果你真見到這本書,你就會立刻明白我為什麼說它無法用任何可以想像的方式出版。」關於原文考訂和其他內容的探討過於詳細、瑣碎,篇幅則令人望而生...
目錄
■ 序
關於遠古時代的說明
貝倫與露西恩
緹努維爾的傳說
《神話概要》選段
《蕾希安之歌》選段之一
諾多族的歷史
《諾多史》選段一
《蕾希安之歌》選段之二
《諾多史》選段二
《蕾希安之歌》餘下的故事情節
精靈寶鑽征戰史
《諾多史》記載中的貝倫與露西恩的歸返
《失落的傳說》之瑙格拉弗靈選段
日出與日落之星
■ 附錄
《蕾希安之歌》的修訂版本
■ 名詞列表
■ 序
關於遠古時代的說明
貝倫與露西恩
緹努維爾的傳說
《神話概要》選段
《蕾希安之歌》選段之一
諾多族的歷史
《諾多史》選段一
《蕾希安之歌》選段之二
《諾多史》選段二
《蕾希安之歌》餘下的故事情節
精靈寶鑽征戰史
《諾多史》記載中的貝倫與露西恩的歸返
《失落的傳說》之瑙格拉弗靈選段
日出與日落之星
■ 附錄
《蕾希安之歌》的修訂版本
■ 名詞列表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