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移民海外,扎根「大蘋果」;
他們先後加入「紐約華文作家協會」,
賞析文學,相聚相攜,走過移民歲月的歡欣與艱苦;
延續華文文學種子,寫下人生的本質、趣味與觀想。
《人生的加味》是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的第三部合集,由五十位作家記述個人生活裡獨特的體驗,引發真醇美好的「加味」,全書洋溢著對生的禮讚、趣的追索。五十二篇散文依題材分成六大類,包含:思親懷故的「深情好美」;品評文創的「浸潤藝文」;熱衷嗜好的「興好怡懷」;烹餚品茗的「樂食樂飲」;遊歷奇境的「逸遊尋馨」;以及體悟生命幽微的「感悟餘甘」。本書作家以紐約的視野,描繪人性普遍的經驗,觸發各地讀者的共鳴,同享海外華文創作的成果。
作者簡介:
編者/石文珊
台大外文系畢業,多倫多大學戲劇系博士。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並曾任教於聖若望大學,開設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曾為加拿大戲劇期刊Modern Drama擔任助理編輯,紐約《世界日報》報導、翻譯教育題材,並擔任紐澤西州《漢新月刊》文學獎評審。曾參與編輯紐約華人作家協會文集《情與美的絃音》。
編者/李秀臻
台灣輔仁大學大傳系畢業,紐約州立大學碩士。現任紐約華文作家協會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理事及永久會員。曾任記者、編輯、雜誌創辦人、北美華文作協網站編輯;曾獲海外華文著述獎報導寫作類首獎。作品收入多本文集,著有《風雲華人》;參與編輯《縱橫北美》、《紐約風情》、《情與美的絃音》、《千里之行》等文集。
章節試閱
【我的閣樓書房/趙淑俠】
歐洲一般民房的特色是高高長長窄窄的一小幢,上面一個尖尖的頂,遠看宛如小教堂,不像美國的平民住宅,多半往寬處發展,看上去是平平的一片。
我家的這一幢,一共不算大的五間房,分布在三層樓內,再加上地下室和車房,就得算四層,其「修長」的程度可想而知。第三層除了貯藏庫,只有一間面積廣闊的閣樓屋。初搬來時一共兩口人,用不了許多地方,就把它空著,後來孩子出生,人口增多,才漸漸派上用場。先是置放閒雜東西,再做燙衣室,最後終於沾上文化氣息,升級為書房。原來的書房在二樓,玻璃門外的陽台對著斜斜的小山崗,視野美好,光線充足,強似冬冷夏熱的屋頂間。書房由二層升到三層,套句官場的術語說,是明升暗降。閣樓間的牆壁是斜的,為了利用地形,特製了高矮不同的幾個書架,畫冊放這邊,小說放那邊,古文類放上邊,某類又放下邊,最初頗是有條不紊,每本書各居其位,往後越買越多,看過書又懶得歸還原處,就弄成了密度太稠擁擠不堪的混亂局面。如今是地上、椅子上、書架書桌上,無處不是東一堆西一堆,儼然七八座大山。
搬到樓上有些年了,最初卻得不到我的認同,寫稿情願在別處。每天早上諸事既畢,就坐在飯廳裡放縫衣機的小茶几上寫起來,很多文章便是那麼出產的。直到有一晚去關閣樓間那兩扇不算大的窗子,忽見一輪淡淡的素月高懸於漫著薄霧的天空,茫茫靜夜像是深不見底的海洋,透著極度的陰霾和沉鬱。對面山頭上的兩盞信號燈,有如洪荒時代太古獸的眼珠子,火似的從無邊的蒼灰裡閃出兩點殷紅,詭秘得叫人的思想追不上。
我被這份動人心弦的淒美所震懾,初次發現這個高踞閣樓之上的簡單書房有其特殊的一面。於是捨飯廳而登三樓,回歸書房。回到書房,才愈體會到書房的可愛,愈體會到她的可愛,就愈是離不開她,迎接在晨靄中升起的旭日,東邊天上一片紅雲,滾圓的大太陽正冉冉地往上爬,春天有鳥語,夏天有蟲鳴,秋季多風,吹得樹上的枝葉也會唱歌,冬天的太陽跟人一樣怕冷,懶洋洋地不肯出山,要磨蹭到很晚才露面。
早上打開窗子,看到的總是那盞尚未熄滅的路燈。燈光自然不能跟陽光比,但比黑暗著人喜歡。一年四季三百六十天,出去旅行的日子不算,每天的生活總是從推開書房的窗戶開始。左側依窗的寫字台,比放縫紉機的小桌大了八倍,笨重得彷彿十個壯漢也休想動它一動。這是一家奧國朋友移居英國時送給我的,據說是在他們家傳了三代的古董,已近百年歷史。每天早晨像做功課一樣,把大人孩子打發走了,我便坐在這張老舊的寫字台前,或讀或寫,享受孤獨的時光。
孤獨的時光,也就是與自我相擁得最緊密的時光,或可說是心靈最得到舒展,解放的時光。心靈解放原是現代人吵得最響亮的口號之一,然而要真做到卻很難,那麼多的衝擊、得失、物欲、外在的引誘和內裡的掙扎盤踞在心頭,揮之不去,移之不動,時代的本身就阻擋著現代人心靈的發揮。心靈之被禁錮是現代人普遍的感覺。
(......下略......)
------
【小劇場的滋味/石文珊】
年輕時讀歐美劇場史,總會佇足在六、七十年代紐約的小劇場運動那一章,反覆閱讀,心生嚮往,總想有一天能親身體會。話說當時百老匯以商業掛帥,不復提供舞台藝術的創新空間,然而恰逢全球風起雲湧的反戰、女權解放、反傳統等激進思潮,竟破發衍生出具有社會參與性、前衛風、反商業的小劇場。
史家更提到,具有實驗精神的紐約小劇場徹底打破了過去的舞台成規。有的戲不按寫定的劇本演出,有的模糊了觀眾席與舞台的界限,有的在街頭即席登場,更有發揚草根理念的政治秀等。表演場地也鑽天入地,進入地下室、咖啡座、公園樹林、河畔荒地、廢棄工廠、停車場,強調與「環境」的互動。響噹噹的劇團有「活劇場」(The Living Theater)、「辣媽媽」(La MaMa)、「表演團」(TPG)、Robert Wilson的後現代演出等,培養出創造力與破壞力同樣旺盛的演出和理論,將劇場推上當代文化批判的舞台,成為參與、變革的一種力量;戲劇不再只是娛樂,而能進入公眾議題的領域裡尋找觀眾,甚至挑釁看客,活化了舞台與社會、人生的弔詭關係。
在留學生涯的九十年代初,我曾從外地來到紐約「朝聖」,買上七、八張戲劇季的套票,密集觀摩。當時為了省錢,坐上十二小時的火車來到大蘋果,求爺告奶的蹭宿於在地人的家裡,儉省吃喝,刻苦步行,上城下城跑劇場、做筆記,散了戲還要徹夜跟懂戲的朋友討教。因為年輕,雙眼明亮,心胸開闊,不管一場戲的藝術素質如何,只要能跟現場的觀眾同呼吸、共體驗,一種社群感油然而起,覺得這就是劇場的社會實踐了。
沒想到十年後搬來紐約,我對小劇場的熱勁消退,彷彿某種迷思自動解構,更可能就是年紀大了,趨向保守。不再想絞盡腦汁看一些抽象難懂的舞台表演,也排拒演員打破台上台下那條看不見的界線,「邀請」觀眾上台一起「完成表演」;寧可安穩當個局外人,冷眼旁觀台上人生。加上有些小劇場空間侷促簡陋,冷氣失調,暑天裡演出,台上台下汗流浹背,臭味相投,著實辛苦!
於是只看經典劇目、精致製作、或由知名演員領銜的演出,期待它們在保守中帶有創新。然而即使精挑細選,仍有失望時刻。一次興沖沖去「曼哈頓劇場」看澳洲明星Cate Blanchett與法國女優Isabelle Huppert主演荒謬劇《女傭》(The Maids),是法國的遊民邊緣人作家Jean Genet 二戰後的經典作。明星與名劇的效應,帶來了滿座的風光,然而看完後感覺有點堵悶。雖是名牌組合,又有昂貴的劇院和舞台設計加持,演員卻風格不合,口音牴觸,人物的荒謬感和存在焦慮無法釋放,多媒體的效果也突兀做作,以至舞台空有星光點點,原作中的階級批判、隱含暴力、同性愛的相濡以沫,都被「和諧」掉了。難怪當時有一位劇評家說Genet若有知,會在墳墓裡作嘔!
於是依舊鍾情小劇場,反倒常能有意外驚喜。千禧年後的紐約小劇場已不復當年的硝煙味與顛覆性,許多劇團回過頭來發揚傳統舞台藝術,創作好劇本,翻新老劇目,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俾使劇場不凋零。不久前約了朋友一起去看一齣瑞典劇,網上訂票價才十元,思忖不好看也不會太心疼。劇場位居蘇活區的「HERE藝術中心」,是網上圈選為紐約市前十五名最佳的「外外百老匯」劇場。它在九十年代成立,旨在提供新劇團、新秀作家一個試煉的園地;優秀的戲劇在此發跡後,就能找到更大的舞台,吸引更多的觀眾。
走進劇場,發現它真是名副其實的小──簡直就是個黑盒子!
(......下略......)
【我的閣樓書房/趙淑俠】
歐洲一般民房的特色是高高長長窄窄的一小幢,上面一個尖尖的頂,遠看宛如小教堂,不像美國的平民住宅,多半往寬處發展,看上去是平平的一片。
我家的這一幢,一共不算大的五間房,分布在三層樓內,再加上地下室和車房,就得算四層,其「修長」的程度可想而知。第三層除了貯藏庫,只有一間面積廣闊的閣樓屋。初搬來時一共兩口人,用不了許多地方,就把它空著,後來孩子出生,人口增多,才漸漸派上用場。先是置放閒雜東西,再做燙衣室,最後終於沾上文化氣息,升級為書房。原來的書房在二樓,玻璃門外的陽台對...
作者序
【推薦序 樂獻我趣增味人生/趙淑敏】
早若干年站在原鄉眺望海外,都曾把異域視作華族文化文明的沙漠。幾十年過去情況大有改觀,中華文化的春風已飄飛到世界各個最偏遠的角落。但是就華文文學這一範疇而言,卻仍是處在沙漠之中。但幸好,幸好啊!沙漠中常有撫慰旅者憩心安身的青青綠地,就似美國幅員雖大,還有華府、紐約、洛城、舊金山、休士頓、波士頓等這樣聚人的「綠洲」存在。
啊!當全球被籠罩在疫症精神實質圍攻迫壓的氛圍下,一處漠中綠野上,那孤獨的花兒又開了!就在整個社會正困頓於灰暗的心情、擔憂的眼目愁苦無措地疑測著,這讓人不安的病災到底是因這地球上的子民又得罪了哪位神靈肇致,疫禍哪年哪月可了時,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的這些成員卻並未懷憂喪志,心存著三分戒懼七分悲憫,在閉關中的這個當兒,悄悄地為讀者朋友們完成了助大家於平淡生活中添加一味的活兒。紐約作協繼前年的《紐約風情》與舊歲的《情與美的絃音》之後,今年又將推出這第三本會員文集《人生的加味》。
這不是例行公事的成績展覽,也不是宣示「我們在這兒」的顯擺,而是一些離開故土移居異鄉的文學種子,仍願為為延續華文文學的創作生命又一次貢獻心力的群體參與和自我砥礪。
此一無有任何資源的支撐僅由數十「個人」組成的會,與母土的同類團體相比,資歷實在不長,不過二十九年,但大家並未因實質奧援的匱乏而辜負了那點讀書人的使命感與自我的期許,再難我們也要撐下去,於是咬咬牙也就撐下來了。這群人中有在原鄉筆耕數十載曾獲榮頒各種文學大獎的長青樹,也有在新土長出不久便品嚐各類競獎愉悅的新苗,但他們的心志有一點是相同的,為個人的篤愛書寫創作,也為續我華文寫作的生命而創作,儘管發表路上今日遠非昔比,荊棘遍野,蕪地難拓,但又何妨,僅盼望將來後人細數前人事時,大紐約的那一夥在世界七大洲的同類族中,仍成為必然存在曾努力發耀眼之光的群屬。
就是這樣的一本會員的作品。人會為生存的拚搏所奴役,也會因疾病折磨而懈怠,還會因年華積累催逝了奮鬥的能量,更會因心灰意冷而磨喪了對自我的期許與銳志,但這一組合,老幹新枝,前行鼓勵後進,新銳不欺宿舊,大家齊步向前同心合力,今年他們又推出每個人為素淡味單的俗常生活添色加味的招數以饗大眾,除了滿足自己的創作願望,如果還能讓讀者在為生計的拚搏之餘,增添一些輕鬆或一點啟發,那就是這些寫作者的心願達到了。
這樣篤誠勤力的獻心書寫,質樸求好的心願善念值得推介給華族同一道上的文字新朋舊友。是為推薦。
------
【主編序 加味的散文,散文的加味/石文珊】
去年春末,紐約華文作家協會出版了成立近三十年來的第二部會員創作合集──內容豐盛、裝幀典雅的《情與美的絃音》。當時我不過是個半路加入的文編,跟著資深的趙淑敏老師、李秀臻會長一起學編書;她們背後做了大量的功課,發了不少內功,把「架子」搭好(按陳九的說法),然後將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送入最適合的位置,使整本書明麗協調、文采生動。淑敏師尤其嚴格把關文字,每篇文章閱讀多次,有意見必跟作者討論,相信被「點名」的作者都上了一堂扎實的寫作課。因為基礎打得好,後面的作業順水推舟,全無疙瘩,文集圓滿地出版了,並且在台灣的各大書店、網上上架。到了年底,淑敏老師又發話了,要打鐵趁熱,將第三本合集推動起來呀。這次,輪到我和秀臻一起上陣。平時我在學府裡教散文和小說課程,但實際要策劃一本散文專輯時,卻感覺得從零學起!
首先訂下一個寬泛的主題,邀請會員們投稿。我們作協的文友,半數已達熟齡,一來人生重擔放下,可以追求性靈相屬的文藝創作,二來人生經驗已頗有積累,議論抒情時更顯豐富的底蘊。其餘文友正值「年富力強」,把寫作當作一種正職之外的精神事業,追求卓越,勤於投稿出版、參加賽事。不管熟齡盛年,大家的共同志向就是用母語寫作;寫故鄉情,寫新鄉事,以文會友,互相鑑賞。筆耕是個人默默努力的成果,常是寂寞的,在英語國度裡以原鄉母語書寫更是移民生涯裡的小眾活動,有時連家人也看不懂。因此這本集子讓寫手們共襄盛舉,走到群體來,既呈現個人特色,又彼此有互文關聯,展現紐約三州地區華文創作的丰采。
「人生的加味」這個題目的靈感,來自於文藝大師豐子愷在三十年代寫的一篇散文──〈兒女〉。在文中,豐子愷解釋了對孩童的關注和興味,尤其是兒童的「心眼」純真無罣礙,可以直接感受事物的本質,不受常規或俗見的框架限制。他以自己稚齡的幾個孩子為例,生動描述他們在鄉間庭院樹下吃西瓜的樣子,大些的孩子各自以數學計算、詩歌唱和的方式表達這個經驗,但三歲的小兒子卻「搖擺著身子……發出一種像花貓偷食時候的ngam ngam的聲音來」抒發暢快和滿足。在父親眼裡,這是一種先於語言、不拘人為理性形式的「音樂的表現」,帶有天然原始的節奏與旋律,洋溢著生之原力。豐子愷珍惜這種純質,常以童心為寫作和繪畫的對象,並時時意識到世故塵勞、敷衍規矩的成人不復初心,實已「殘廢」。這種時刻以稚兒澄淨心眼直觀生活百態的體會,就是大師的「加味」。
如今華文裡「加味」一詞不太習見,然在日文裡卻常用,是「考慮、衡量」之意。雖然令人納悶這兩個漢字如何引申出此義,但如果結合「添加滋味」與「考慮衡量」兩層意思,則可得出饒有深意的解讀:生命添加了新味,並思量這個加味帶來的滋養和體悟。就像豐子愷在三十年代繁榮的上海,敏銳感受到珍貴的「童心」能帶給凡俗勞頓的都市人原創力的啟發。而我們處於更加複雜忙碌的當代社會,時時直面生活中百味雜陳的「加味」,不妨停下腳步體察一下這個味兒,存之於心,衡其奧義。
初定這個主題時,我們設想「熟齡」會員盡了人生義務後,終於能夠全心專注嗜好才藝,正享受閒情逸致,關注養生健康,在各類新學習中體驗生之趣味。「年富力強」的文友則在職場、教養兒女、運動競技、遠征山水各方面鑽研精進,日新又新。徵稿的結果卻出乎意料,不拘年齡性別,各有追求:有退休者重新投入社會,推動環保永續、收養流浪動物,活躍於社區;也有少壯者面對病痛、轉換職場跑道、重拾舊藝、駐足觀想人生。原來人生並沒有一定的程序,走到哪裡,都有不同的人生「加味」,隨時駐足體會,付諸文藝,就能留住趣味。
本書依題材和風格將文章分成六類──感謝趙淑敏老師的修辭命名,包括:書寫故人緣、親情深的「深情好美」;刻畫文藝創作與欣賞的「浸潤藝文」;描述熱愛的興趣和嗜好的「興好怡懷」;分享烹餚品茗經驗的「樂食樂飲」;徜徉大自然和遊歷心得的「逸遊尋馨」;以及體悟人生幽微況味的「感悟餘甘」。當一篇篇文章歸類入座,剎那間各得其所,彼此呼應,同時又釋放出獨特的文氣和聲腔,將種種人生的「加味」展現得曼妙多姿。
華文散文自從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即是一個強打的文類,其影響力和流通量超過其他書寫形式,不但是華語文學,也是當今世界文學中一道獨有的風景。它的篇幅短小精悍,形式不拘,題材有容乃大,幾乎事事都能入題;可議論,可抒情,能載道,亦能言志。非虛構性的本質使它在刻畫時代、社會、個人面貌時,具有高度的真實性。散文在二十、三十年代的中國達到極盛,除了商業印刷媒體大興之外,還因為當時知識份子藉著文學提倡個性解放、社會啟蒙、引進現代性等,提升了它整體的文化地位。學者吳漢汀(Martin Woesler)稱華語散文是「時代思潮的快照」,就是因為它在表現個人感知時,同時反映社會和生活的原質風貌;不像讀小說必須詮釋虛構的角色和情節背後的主題意涵,也不像讀詩歌必須克服音律節奏、晦澀修辭的限制。散文率直自然、真情實感的語言讓讀者直擊作者內心,得到共鳴的愉悅。
一篇好散文幾乎無一例外的講究文字,並有自己的風格、聲口。早在民國初年白話散文仍方興未艾時,作家周作人便提倡「美文」,鼓勵作者學習英國小品文的優美雍容,寫出「藝術性」的語言,表現作者獨有的個性,因為「個性是個人唯一的所有,而又與人類有根本上的共通」。百年之間,散文基本上維持同樣的標竿。
文學家季羨林也評說,散文不能「鬆散」,隨筆也不堪「隨便」;必須構思和推敲,苦心經營章法,讓文字飽含真性情,不刻意、不矯飾。作家袁瓊瓊在甄選2015年度台灣最佳散文集時提醒年輕寫手要「講究鍊字」,找到自己的「腔」,因為散文跟個人的文氣和人品都息息相關。她將寫散文與小說對比,強調散文語言反映作者的性情與質地:「小說,就算是第一人稱的小說,作者要置身事外;而散文正相反,就算是敘說別人的故事,在書寫身外之事,身外之物,作者必定在其中。」曾擔任文學副刊編輯的作家南希(也是本書的作者之一)更在〈我認為好散文是這樣的〉精闢指出,優秀的散文家能經營作品形式,懂得剪裁,出挑好細節,並含「感情的純度與濃度」,使文章洋溢著「個人的印記」。
我們這本文集的文章裡多篇可說達到「讀其文如見其人」的親切自然;娓娓道來中流露個人的真性情和生活味,令人如沐春風。廚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中貼切描述這種合拍的交流,就像「冬天坐在火爐邊的扶手椅上,夏天穿著浴衣啜著茶,那麼自在自由地與好友閒談;如果將這些話語謄寫到紙上,就是一篇好散文了。」這樣的神交,見於幾位已離開本會、仍筆耕不輟的文友,如劉墉、孟絲、陳漱意、章緣、江漢等,繼上一部文集再度慷慨地供稿,讓我們親炙其美好的個性和才情。會員中的多位資深作家,如趙淑俠、趙淑敏、叢甦、王渝、周勻之、陳九、顧月華、梅振才等,也不遺餘力投稿贊助,其圓熟渾厚的筆力蘊含經典性的質感。
也要提及多位「少壯派」會員;他們是文學獎的得獎者和投稿人,作品頻繁發表於報章、雜誌、網頁,而且常是左手寫詩歌、報導,右手寫散文、小說的「多棲」作者,如邱辛曄、海雲、應帆、唐簡、梓櫻、湯蔚、常少宏、霏飛等。期待他們不斷為海外華人創作給力,增益移民文學多元的樣貌和潛質。
從這五十二篇散文的個人敘述裡,「人生加味」的旨意得到了豐富的開展與充實。有數篇散文道出作家的創作符碼,靈魂依歸。比如趙淑俠寫她在歐洲的個人書房裡讀書和寫作,度過「與自己相擁得最緊密的時光,或可說是心靈最得到舒展,解放的時光」,令人不由得想起伍爾夫(Virginia Woolf)所說的「自己的房間」──一個女性的書寫空間可以孕育多少優秀的文學作品;從這個書房出發,趙大姐已出版了超過四十部作品集了!叢甦也回顧自幼在讀寫之中得到心靈與思想的拓展,終身不輟,儘管對寫作的「追求和痴戀有單相思的苦痛和孤獨」。旅居上海的章緣從學跳拉丁舞,體會到肉身演練觸及感性的深層重塑了自我,開啟寫作的新高境界。常少宏中年重拾書寫,宛若邁向人生新旅程,以《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抒發無怨無悔之志。
在其他寫手們的追求裡也有類似悟道得道的過程,讀來雋永有趣,滋味醇厚。趙淑敏醉心合唱,從少年時代追述到盛年,在音樂中習得與人圓融和合、歌詞感性的觸發、寄託故人情誼。顧月華回顧幾回與文友泡茶品茗,吉光片羽,字字珠璣,讀來有茶的幽香裊裊騰昇,喚起溫潤的靜好歲月。曾慧燕鍾情於淘寶古董,鍛煉出「火眼金睛」及好直覺,終究體會能捨能捐、物歸原主的善念。黎庭月寫做八寶鴨,文字乾淨耐讀,節節推進,刀(筆)功硬是要得!江漢寫煮飯記念家人,廚藝中蘊含至情至性,動人無比。
最後,對人與萬物的終極關懷總能在碌碌人生中帶來深刻的加味。不管是書寫父女親緣(劉墉)、父子知交(邱辛曄)、母子貼心扶持(周興立),或是祖輩的孺慕之情(海雲),都帶來一種集體性的共鳴感,牽動我們心房。筆友的通信也印證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美好傳奇。劉馨蔓描述少年筆友在失聯後,互相在對方生活的地方發生巨大災難時,竭力探聽彼此安危,中年後再享當年神交時的心靈親密。濮青則寫她與已故作家三毛的奇緣,兩人隔著大洋和沙漠,卻在第一封彼此的信籤裡遇到了精神上的孿生姐妹,如三毛給她的回信所說,「不相信世界上有人能把我讀得透徹如此。也許妳是對的,妳是另一個我,我是另外一個妳。」最後,異文化的相遇也總令人心暖。李玉鳳追憶半個世紀前與一位加拿大老太太在日本的一面之緣,超越文化、語言、年齡差異的友誼,在對方贈與的香水中留下記憶的芬芳。鄭啟恭生動白描個性獨特的老美同事,冷靜旁觀的筆尖中帶著深厚的同情、風趣和悲憫。
其他精彩的散文篇章,還望讀者一一欣賞、體會、鼓勵。感謝趙淑敏老師為本書擔任顧問和導師,她嚴謹認真的態度與豐富的學養是編書論學的傳藝人,也是我們內心裡可以學習做人處事的良師。作協會長李秀臻編輯經驗豐富,並是報導文學的作家,她圓融謙和,英明大度,善於領導團隊,與她一起共事多幸運!黎庭月曾是專業編輯,也是我們的新會員,這次請她充當校對,實為大材小用,希望多讀到她的好作品。
最後,感謝台北的秀威資訊再度為紐約作協量身定制這本文集。在全球蒙受新冠病毒威脅、紐約尤遭重創的殘酷春天,主編杜國維與團隊仍維持進度,推進編務,其專業素質,讓我們深自慶幸它在疫情控制良好的台灣印製出版!
------
【會長序 珍貴禮物/李秀臻】
《人生的加味》是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的第三本會員文集,來自兩岸三地的作家會員們,在創作之路孜孜不倦,結合眾人之力,厚積薄發,2018年首次出版散文集《紐約風情》,2019年繼續推出《情與美的絃音》,今年再接再厲結集本書《人生的加味》。在題材和內容方面,希望帶給讀者們不同視角與多樣化的閱讀領受。
漫長的人生之路,一段際遇、某個當下、或曾經興起的情懷、感悟,成了生命裡添滋加味的「珍貴禮物」。霏飛巧心栽培多肉植物,盡享滿庭的燦爛嬌妍;燕姐收集古董,從撿漏中驚奇地發現了「走寶」;陳九老師和飼養魚動了真情;章緣從拉丁舞找到解放身體甚至下筆的自由;趙淑敏、顧月華、石文珊等老師從唱歌、品茗、畫畫中,擴展興趣,提升生活;劉墉老師挽著女兒步入教堂婚禮後寫的一封信、濮青老師和三毛的魚雁結緣、海鷗和昔日戀人的意外重逢……各種人生況味在作家們的生花妙筆下,緩緩釋放,餘味無窮。
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在2020年的今天早已銳不可當。研究與評論海外華文文學的學者、專家大有人在。文學著作在許多重要的圖書館也多有收藏。在台灣的大型書店,赫然可見海外華文文學的書籍專區,有亞洲的、歐洲的、美洲的華人作品等等。旅居美國的名作家、曾任北美華文作協網站主編的姚嘉為說過:「海外華文文學在文學上的特質是:充滿思鄉懷舊之感,又充滿進取開拓的勇氣。較於母國文化,更為開放,易吸收國際文化的影響。而這種文化養分則培養出多姿繽紛、清麗芬芳的海外華文文學。」對於中華文化的延續與發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隨著網路時代的崛起,人們的注意力和時間,被各種自媒體、社交平台、app應用軟體、電子遊戲等等瓜分佔據,它們有著更多聲光色的吸引力、唾手可得的方便性,及更快更新的資訊供應量,人們買書看書的心思被分散、轉移了,有謂三更有夢書當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卷多情似故人的那種閱讀樂趣與裨益,希望能多找回來,在忙碌、壓力大的生活中別忘了與書多親近,沉澱心靈,充實內在。我想那也是作家們持續努力寫作所希望見到的重要反饋。
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的成員中,有許多在華文世界聲名大噪的作家,也有在寫作路上穩定前進、及初露頭角的文友,二十九年來,這個文學家庭始終維持以文會友,相互砥礪的融洽氣氛。多位老師如趙淑俠、趙淑敏、王渝、叢甦、周勻之等,像是我們的大家長給予提攜與指引;九五高齡的散文大師王鼎鈞先生、聖若望大學亞研所李又寧教授更不時關愛和鼓勵。這本文集我們再次獲得昔日會友以文章化為支持的力量,如名作家劉墉、孟絲、陳漱意、章緣、劉馨蔓、名電台主持人江漢等等,在此特別致謝。
本書的主題,來自石文珊教授的靈感。會友們來稿踴躍,匯集成冊。石教授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學有專精,又才情橫溢。幾年前她加入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熱心參與,獻策獻力。誠摯感謝她接下主編重責,在繁忙的教學和備課工作之外,犧牲休息時間嚴謹編審稿件。衷心謝謝趙淑敏教授,她雖年事高身體孱弱,絲毫不減對作協的愛護之心,在我們請託下擔任指導顧問,並為本書作精采的推薦序。這次的校對加入了生力軍黎庭月女士,具有豐富編輯經驗的她,勘誤認真仔細,全書更臻完美多虧有她。感謝台灣的秀威出版社杜國維主編及所有編輯的辛勞,這是本會與秀威的第二次合作,秀威多年來對海外華文作家的支持,已贏得美譽,在此也致上敬意。
【推薦序 樂獻我趣增味人生/趙淑敏】
早若干年站在原鄉眺望海外,都曾把異域視作華族文化文明的沙漠。幾十年過去情況大有改觀,中華文化的春風已飄飛到世界各個最偏遠的角落。但是就華文文學這一範疇而言,卻仍是處在沙漠之中。但幸好,幸好啊!沙漠中常有撫慰旅者憩心安身的青青綠地,就似美國幅員雖大,還有華府、紐約、洛城、舊金山、休士頓、波士頓等這樣聚人的「綠洲」存在。
啊!當全球被籠罩在疫症精神實質圍攻迫壓的氛圍下,一處漠中綠野上,那孤獨的花兒又開了!就在整個社會正困頓於灰暗的心情、擔憂的眼目愁苦無措地疑測...
目錄
推薦序 樂獻我趣增味人生/趙淑敏
主編序 加味的散文,散文的加味/石文珊
會長序 珍貴禮物/李秀臻
【輯一 深情好美】
劉 墉:爹地不會哭──給新婚女兒的一封信
王 渝:圓光
邱辛曄:追憶和父親一起的日子
周興立:只為快樂才流淚──日記一則
海 雲:折
劉馨蔓:那一年我們十三歲
李玉鳳:鮑朗特夫人的禮物
鄭啟恭:史黛拉最後的生日午餐
海 鷗:重逢
【輯二 潤沁藝文】
趙淑俠:我的閣樓書房
叢 甦: 「我長大了以後……」──一個偶爾塗鴉生涯的啟步
梅振才:詩味人生路
孟 絲:和風細雨書飄香
濮 青:浪漫的回響
應 帆:偶爾京劇
石文珊:小劇場的滋味
常少宏:我為什麼喜歡寫字?
王芳枝:敲叩那扇陌生的門
【輯三 興好怡懷】
趙淑敏:合唱──紀念那美好有歌的日子
周勻之:我的心靈安慰劑
陳 九:我的「魚水」情懷
章 緣:拉丁舞作者的自白
曾慧燕:我的「撿漏」趣事
霏 飛:「肉盲」變形記
彭國全:釣
石文珊:畫中日月長
張鴻運:網球札記
【輯四 樂食樂飲】
顧月華:茶事記趣
南 希:紐約早餐
趙汝鐸:生活中的詩情、墨韻、茶香
湯 蔚:年夜飯和金蛋餃
黎庭月:三「好」
江 漢:廚房中的流動
【輯五 逸遊尋馨】
蔚 藍:靜靜的愛默湖
李 曄:感悟大自然之神韻
梓 櫻:有這麼一群人
紅 塵:咪咪愛看電視
唐 簡:雨,一直下著
吳麗瓊:萬聖節三二一
顧美翎:留影
麥 子:賽珍珠永遠的遺憾
俞敬群:七個鳥窩
【輯六 感悟餘甘】
陳漱意:一起走路的夥伴
李秀臻:失而復明──視網膜手術記
唐 簡:十二月,聖誕節的月份
蕭康民:雲淡風輕
王劭文:用智慧超越侷限
鄭衣音:下一步
悠 然:警員說我逃票
趙洛薇:剪影
陳肇中:科學說不清楚的事
馬慕玲:暮年的自省自勵
推薦序 樂獻我趣增味人生/趙淑敏
主編序 加味的散文,散文的加味/石文珊
會長序 珍貴禮物/李秀臻
【輯一 深情好美】
劉 墉:爹地不會哭──給新婚女兒的一封信
王 渝:圓光
邱辛曄:追憶和父親一起的日子
周興立:只為快樂才流淚──日記一則
海 雲:折
劉馨蔓:那一年我們十三歲
李玉鳳:鮑朗特夫人的禮物
鄭啟恭:史黛拉最後的生日午餐
海 鷗:重逢
【輯二 潤沁藝文】
趙淑俠:我的閣樓書房
叢 甦: 「我長大了以後……」──一個偶爾塗鴉生涯的啟步
梅振才:詩味人生路
孟 絲:和風細雨書飄香
濮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