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本質是什麼?它如何從尊重藏傳佛教的「內亞帝國」,演化為用經世儒學自救的「近代東亞帝國」,再演化為一個叫「中國」的民族國家?
製造出「中華的混迷」的帝國又如何被「中華」史觀所吞噬?
華夷思想的大明.「中外一體」的大清.被「中華主義」支配的中國——包括台灣、琉球、韓國在內的,充滿矛盾和對立的現代東亞,如何處理乾隆皇帝的巨大遺產?
東北亞的梟雄、努爾哈赤率領的滿洲人國家,越過長城而征服漢人,建立了大清。大清之所以能擁有廣大領土,並非因為是「中華文明」的代表者,而是因為獲得藏傳佛教支持,才能治理西藏與蒙古。大清的本質是「內陸亞洲的帝國」而非「中華帝國」。
然而,當十九世紀西方列強抵達東亞時,帝國面臨到必須轉變為「近代主權國家」的難題。在清末的混亂中,民族國家「中國」的樣貌隨著排滿的思想逐漸浮現,但究竟「中國」該具有怎樣的型態,始終莫衷一是。
在如此「混迷」的狀態中,東亞最大的國家,從「內陸亞洲帝國」演化為「近代東亞帝國」;從多元文化的帝國發展成「中華」社會的近代國家。如今,東亞國際社會的矛盾與緊張關係,皆來自這個叫做「中國」的國家不完全的轉型過程。
■「內亞帝國」的大清皇帝們如何看待帝國內的多元文化? 大清之所以可以統合相當於今日「中國」領土範圍的根據是什麼?
大清皇帝除了熟悉儒學之外,同時也深諳「藏傳佛教文化」。在蒙古人眼中,滿洲皇帝身為保護佛教的「博格達‧徹辰汗」的同時,也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雍正皇帝在《大義覺迷錄》中明言,滿洲人對漢人來說確實是來自「外國」,但是人性與能力的不同,不會因為民族或文化不同而有差異,創造出儒學與漢字的「華」比較優越的想法並沒有根據。在他看來,大清統治的正當性已超越了「華夷思想」。
在滿洲人成功開創的「滿洲和平」(Pax Manchuria)之下,誕生了「中外一體」的概念,將漢人生活的土地與滿洲人的故鄉、內亞的藩國合併為服從大清皇帝的帝國領域。相當於今日中國領土加上蒙古的廣大範圍,因此出現。然而大清帝國的龐大版圖不是「漢字與儒學」的中華所達成的統一!也並非靠「中華文明」所支撐,而是因為滿洲皇帝身為藏傳佛教的保護者!
■「大清帝國」如何在近代轉變為「中國」? 「華夷思想」中的「天下」在近代如何重組為國際秩序下的「東亞」世界?
傳統以陸地為中心的東亞帝國,存在如下的對立關係:華夷思想V.S.反華夷思想(實力主義)、儒學V.S.佛教、漢人V.S.遊牧民族。大清雖然整合了這些對立關係,而打造出中華政治傳統所追求的「天下」之極致,但是自從鴉片戰爭之後,天下秩序因為來自東亞海域的主要威脅而逐漸瓦解。
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之亂的時代,也是經世儒學家們崛起的時代。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清末新政,都意味著滿洲皇帝開始因應這一變局,並依賴曾國藩和魏源所代表的政治核心菁英的知識背景和意識形態。大清正是從此時代開始,才急速地、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一個「中華帝國」。
就這樣,近代化的西歐列強帶來的各個主權國家完全擁有彼此對等立場的國際秩序,使得以大清皇帝為中心的「天下」重整為「東亞」。故「內亞帝國」逐漸轉型為「近代東亞帝國」。而它最後變成「中國」之名,則是外交使然。
英國在牽涉到大清藩屬的問題上進行交涉時,經常會以「中國主權(Chinese Sovereignty)」為前提來表示尊重,因此「中國(China)」的排他性國家主權,就必須要能遍及包含藩屬在內的整塊版圖。當清國於一八八四年在新疆施行了省制(建省),意味著「大清」作為內亞帝國而一手打造的國家體制,事實上已在洋務官僚的思想裡消失;相反地,建造在近代主權國家意義上的「中國」則已趨近完成。既然英國在與清國進行外交交涉時,已使用「China」來稱呼清國,那麼剩下的,就也只是將國號從大清正式改為「中國」的簡單問題。
不過,這反而也意味著今日作為一個整體的近現代中國,並非是自古以來的「中國」或「中華民族」的國家,而是借用了西洋觀點而創造出的「中國」。
■ 現今熟悉的「東亞」是不證自明的概念嗎?台灣是「東亞」的一份子嗎?
所謂「東亞」,以戰後日本普遍的定義來說,就是指圍繞著東海的日本、中國、朝鮮半島等歷史上共同擁有漢字文化、農耕文明的地區。但,這個熟悉的「東亞」概念,真的是不證自明的嗎?是否有普遍認知的「東亞」形象存在?
至少朝鮮半島的人們,就對這個概念敬而遠之。他們長期警戒著這種以中國和日本為中心所形成的區域意識,認為這是否定朝鮮半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特質。故,朝鮮半島一般會使用「東北亞」這一用語。另外,在談到「東亞」地區合作時,為何總是只有日本、韓國與中國?為何同樣擁有開放的政治經濟的台灣總是不在考慮範圍內?每每在針對「東亞」而議論時,「筆者都會對今日擁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實現經濟、社會高度發展與民主化的台灣,感到一種難以清楚其定位的不協調感。」(作者語)
作者認為,台灣社會之所以難以納入「東亞」的輪廓中來談論,原因之一是台灣在歷史上所持有的「邊陲」特性,或者稱之為文明「交叉點」特性。台灣,原本就處於馬來文化圈的「邊陲」,後來因漢人的移民,又增添了漢人社會「邊陲」的特性。到了近現代,它也是現代日本或美國影響力所能觸及的「邊陲」。不過,台灣人不只保持著這種「邊陲」特性,還反過來將它加以利用,使得台灣正如「交叉點」這個詞彙的含義般,交織了各式各樣的要素,發展成一個獨特的社會。
作者認為,上述問題都必須回溯到大清帝國的歷史──不屬於「東亞」的滿洲人建立了大清,並吞沒了漢人的領土,形成一個巨大的帝國。接著,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者雖然厭惡、否定滿洲人的支配,但仍以對自己有利的解釋方式,把滿州人建立起的帝國整體當作「中國史的範圍」、「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因此才演變成這樣的結果。所以,以「東亞」的地區印象來討論「東亞」各種問題的方式,很可能存在著對歷史認知的不透澈。用以漢字文化為首的「中國文化」,假設各國間存有相似社會結構的「東亞」常識,無法真正認識具有多元地理、歷史發展條件的「東亞」與「中國文明」。
■ 「萬里長城」、「天安門」所象徵的歷史真實是?「何謂中華?」是直至今日依然無法解決的大哉問!現代中國最大的矛盾是什麼?改變觀看「中國」之眼!
清國的歷史,從在奉天(瀋陽)宣布建國以來,歷經充滿曲折轉變的兩百七十餘年後,畫下了句點。不過,在混亂與迷失之中丟給漢人知識分子「何謂中華」的大哉問,以及在巨大危機中將其所創造的「傳統」與近代互相結合等,直至今日都持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對於歷經十九世紀經世儒學薰陶後的官僚知識分子來說,清、中國、China三者相同的意象,早已通過「乾隆皇帝神聖版圖」的一體性,以及清國與西洋間的外交而不證自明。在帝國滅亡後,取而代之的便是「中華民族」的國民共同體概念。此一概念是為了填補現實與理想的嚴重差距所試圖創造出來的,具有「多民族性質的單一民族」的想法。然而,在這種認知架構的形成過程裡,蒙古人與西藏人並未參與其中。
不管是西藏問題、維吾爾族問題,還是近年摩擦愈來愈明顯的香港、台灣問題,都是中國單方面強調「中華」愛國主義的聲音所致。因此不得不說,中國的做法,與大清在強盛時期的做法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偏差。這樣的國家,實在難以稱之為大清的繼承者。
象徵「悠久、強大中國」的「萬里長城」,與象徵「權力、專制」的「天安門」,在經過清末期的混亂後依然聳立,並且意象更為強化。中國在這幾十年間走過的路,似乎可使我們更加確信,清末出現的各種課題中,除了逐漸達成物質上的滿足外,其餘各方面的問題,皆仍走在半路上。
對於清國,以及取代了清國的近代國民國家──中國,我們究竟該如何評價才正確?倘若這個充滿矛盾對立的近代東亞地域,今後真要成為一個互相合作的地區,我們又有什麼樣的途徑可走?這些文明史層面的課題,是一個新舊並陳的跨時空問題。
====================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台灣該如何正確理解清帝國?以及台灣身處今日「東亞」何種位置?都必須追溯「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這一主題,從中找到答案。
本書的啟示是:
從康熙征服台灣到光緒割讓台灣,是一段作為「內亞帝國」的大清據有台灣,及在近代國際關係體系中轉型為「近代東亞帝國」的大清放棄台灣的歷史。作者認為,如此跳出中華的羈絆,在內亞史和東亞史的框架下才能找到「台灣的定位」。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8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遊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作者簡介:
平野 聰
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專長亞洲政治外交史,研究領域為中國以及東亞的近代史、民族主義和國家統合問題。主要著作除了本書之外有《「反日」中國的文明史》(筑摩新書,2014),以博士論文出版的著作《清帝國與西藏問題──多民族統合的成立與瓦解》(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獲得同年度的「三得利學藝獎」(思想‧歷史部門)。
審定、導讀者簡介
蔣竹山
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專長清史、新文化史、全球史。著有《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蔚藍,2014)、《人參帝國:清代人參的生產、消費與醫療》(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裸體抗砲:你所不知道的暗黑明清史讀本》(蔚藍,2016)、《This Way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蔚藍,2016)。
譯者簡介:
林琪禎
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學術博士,現為和春技術學院專任副教授,內容力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譯有《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等。
章節試閱
序章
台灣的定位?
每每在針對「東亞」而議論時,筆者都會對今日擁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實現經濟、社會高度發展與民主化的台灣,感到一種難以清楚其定位的不協調感。在談到「東亞」地區合作的話題時,為何總是只有日本、韓國與中國?為何同樣擁有開放的政治經濟的台灣總是不在考慮範圍內?
當然,這或許與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概念脫不了關係。日本透過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接受了清帝國的割讓,開始殖民統治台灣。後來又因為敗戰,將它歸還給大清在國際法上的後繼國家──中華民國。從那之後的台灣問題,基本上應由中國內戰分裂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雙方來解決,日本並無置喙的餘地。只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持續主張「中國只有一個,理應統一」的話,台灣便仍是「中國的一部分、東亞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台灣社會之所以難以納入「東亞」的輪廓中來談論,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台灣本身在歷史上所持有的「邊陲」特性,或者稱之為文明、文化上的「交叉點」特性。台灣,原本就處於馬來─玻里尼西亞文化圈的「邊陲」,後來因漢人的移民,又增添了漢人社會「邊陲」的特性。到了近現代,它也是現代日本或美國影響力所能觸及的「邊陲」。不過,台灣的人們不只保持著這種「邊陲」特性,還反過來將它加以利用,使得台灣正如「交叉點」這個詞彙的含義般,交織了各式各樣的要素,發展成一個獨特的社會。
在台灣社會中擁有壓倒性人數的,是說漢語、寫漢字的漢人。不過,台灣的儒學並不像中國、韓國、日本那樣,對於地區或者事實上的「國家」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台灣自古信仰佛教、膜拜守護海洋的女神「媽祖」,近代以後,基督教信仰也相當盛行;民間信仰的活躍,有時甚至可以「狂熱」來形容。而在政治社會的立場方面,即使交織著自「獨立」到「統一」的各種議論,但它還是成功以事實上的「國家」之姿獲得了安定與發展。因此,要將有極高多樣性的台灣社會,想像成類似中國大陸、韓國或者明治時期的日本等,是個受到「拘泥於正統原則」的儒學家支配的社會,或許過於輕率了。
跨越特定「國家」與「民族」的框架
以使用漢字為首的「中國文化」為中心,假設各國間存在著一個具有相似社會結構的「東亞」,那麼對台灣這種立基於多樣化地理、歷史要因上的「特殊」要素,就很難給予一個準確的定位。同樣地,這點也可套用在「東亞」與「中國文明/中國史」的觀點中。以往皆被視為「落後西方的」或是「少數民族的」人們,特別是蒙古、西藏、突厥裔穆斯林等「中國的少數民族」,他們在歷史上,亦綻放了明顯與漢字文化迥然不同的獨特高度文化。因此,對這樣的一群人,我們真的能夠單純以「位在東亞邊陲的少數民族」來一語蔽之嗎?
筆者認為,在思考橫亙於「東亞」的各種問題時,絕對不能將「東亞」給人的印象當作「常識」,更不能安於「中國史」、「日本史」、「韓國史」的框架。即使它們個別皆對「東亞」做了陳述,但其內容卻也往往給人一種不過是沿著自己國家、民族的立場來做解釋與重新建構的狹隘印象。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更妥善地說明包含了各式各樣觀點的地區史呢?就筆者的淺見,至少我們應該以誕生出這些彼此矛盾主張的土壤為中心,思考為什麼在這塊「地區」會出現這些矛盾與對立?若不想再產生對立,我們要從這過程中汲取哪些教訓?做到這幾點後,或許我們才有辦法跳脫國家、民族的框架,以對等的立場,來討論「東亞」問題——如今,它正站在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與對立的十字路口。
接下來,本書將要呈現前近代的「東亞」──或者該說是在廣大的亞洲裡,曾經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清帝國的輝煌史,以及其悲壯的毀滅過程。這樣的過程,或許會讓我們在思考這個區域中的對立與糾葛時,獲得許多提示吧。至於筆者是否能夠成功地說完這段旅程中的所有故事,就交給各位讀者加以判斷了。
序章
台灣的定位?
每每在針對「東亞」而議論時,筆者都會對今日擁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實現經濟、社會高度發展與民主化的台灣,感到一種難以清楚其定位的不協調感。在談到「東亞」地區合作的話題時,為何總是只有日本、韓國與中國?為何同樣擁有開放的政治經濟的台灣總是不在考慮範圍內?
當然,這或許與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概念脫不了關係。日本透過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接受了清帝國的割讓,開始殖民統治台灣。後來又因為敗戰,將它歸還給大清在國際法上的後繼國家──中華民國。從那之後的台灣問題,基本上應由中國內戰分裂出的...
推薦序
從內亞帝國到近代東亞帝國,「清」的本質是什麼?
文──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這本八旗即將在十月出版的《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不是一般的大清帝國通史,而是一本清帝國的政治外交史。如果一般讀者想透過本書對清帝國的歷史有通盤的理解,應該會有點失望,因為這本書的主題,是從當代東亞政局的角度去思考大清帝國的興衰,政治外交才是他的焦點。因此,在這本書中,社會結構、地域、宗族、日常生活、民間信仰、城市、消費文化通通不見了。這樣的視角其實與作者的政治學訓練背景有關。
本書作者平野聰教授,台灣讀者應當很陌生,就連明清史學界也未必對他熟悉。平野聰是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專攻東亞的政治外交史。與一般日本治清史的歷史學者不同,他的博士學位是東大的法學博士,博士論文題目是〈「皇清的大一統」與西藏問題〉(2002)。在此基礎上修改後,二○○四年經名古屋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改為《清帝國與西藏問題:多民族統合的成立與瓦解》,此書曾獲得該年的「三得利學術獎」。他的著作並不算多,歷來的專書有這次收在「興亡的世界史」第十八冊的《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2007講談社,2018講談社學術文庫),以及二○一四年的《「反日」中國的文明史》。
作者擅長思考當代東亞的政治外交議題與過去歷史的連結。他認為「東亞」的概念不是固定不變且有普遍認識的,因此提到東亞時都加了上下引號,以「東亞」顯示。作者認為在思考「東亞」各種問題時,絕不能將「東亞」印象當作是一種常識,更不能落入「中國史」、「日本史」、「韓國史」的框架。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更妥善地說明各種觀點的地區史呢?平野聰認為,至少應當以誕生出這些彼此矛盾主張與發想的土壤為核心,來思考為什麼這些區域會出現這些矛盾與對立?若要避免,該怎麼在這個過程中記取教訓?唯有如此,才能跳脫民族國家的框架,以對等的立場,來討論這史上前所未有的「東亞」問題。
本書重點就在探討前近代「東亞」,或者廣大的亞洲裡,曾經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清帝國的輝煌史及悲壯的衰敗過程。在二○○七版的後記中,作者提到,這本書是以他二○○四年的博士論文、「亞洲政治外交史」大學課程,以及一些市民講座為基礎,修改而成。作者探討的重點和一般的清史著作不同,他關注的重點在於,大清帝國是如何從一個內陸亞洲帝國轉化為近代東亞帝國,以及如何從多元文化的帝國發展成「中華」社會的近代國家。整本書的書寫策略就是集中在作者的老本行──清帝國的政治外交史。到了二○一八年文庫本的後記,作者更明白地透露出,這書本質上就是透過儒學、藏傳佛教、近代主義等不同文明相互衝突的觀點,來述說清帝國的盛衰枯榮過程。
◎何謂「東亞」?從複雜的歷史認知談起◎
一開始,作者就從當下的問題引導大家進入清帝國的世界。對清帝國而言,什麼是「天下」?什麼是「世界」?什麼時候又變成「中國」,作者都有其獨特的觀點。所謂「天下」變成了「世界」,而「世界」也從「天下的中心」轉為「世界的一部分」,這種我們今日的稱呼,有一定範圍劃出地區的國家──近代中國,便是在晚清才誕生的。此後,被稱做「中國史」的新歷史觀被創造出來,並開始置入、排序過去的所有事件。要瞭解現在的局勢,就必須將歷史場景拉回到大清帝國的發展史來看。
平野聰認為,當今稱做「東亞」的地區,仍遺留著過去至今的歷史認知問題,並處於要選擇共存還是對立的巨大十字路口。二○○五年,中國、韓國的民族主義者為了阻止日本成為國際社會的代表性存在,使得「東亞」充滿激烈的反對運動。這不僅限於「東亞」,也擴散到整個國際社會。換言之,今日的「東亞」陷入一種只要國家、地區的交流越是擴大,就越可能激化相互對立的局面。
對於「正確的歷史認識」是由誰決定的?平野聰的看法是,真正有意義的,是探究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的「正確說法」出現,以及在各種不同主張、議論的背後,究竟有什麼主要原因存在。此刻需要的,不是讓對方接受另一方所主張的,而是有一種能夠在腦海中真實浮現「共存」與「對立」兩種概念的歷史想像力。
對他而言,「東亞」不是個不證自明的概念。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對於「東亞」各國幻滅的態度,其源頭來自於對「東亞」架構的重視及期待,是期待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所產生的心情。說明了日本人與「東亞」架構之間所不可分的關係。當今日本人腦中所浮現的「東亞」形象,未必與中國、韓國人相同。「東亞」概念已無法涵蓋「東北亞」歷史。中韓的邊境問題,則是在不屬於漢字文化圈的騎馬民族生息空間與朝鮮半島間相互接觸所產生的。這個問題是非漢字文化的國家或區域的相互關係,因此,也無法從「東亞」印象加以探討。
由於《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原書的預設讀者是日本人,作者特別關注日本人怎麼看待這些問題。日本人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首先,不屬於「東亞」的滿洲人建立了清,併吞了漢人的領土,形成一個巨大的帝國。接著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者雖然厭惡並否定滿洲人的支配,但仍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在解釋,把滿洲人建立起的帝國當作是「中國史的範圍」、「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因此才有這樣的演變結果。或許,日本人習慣以「東亞」的地區印象來討論「東亞」各種問題,就存在著對歷史認識的障礙。
有關台灣在這段歷史發展中的角色,作者也在導論中提到。他認為台灣社會很難納入「東亞」的框架來討論,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在歷史上所特有的「邊陲」特性,也稱為文明、文化上的交叉點特性。
透過本書內容的一些關鍵字,也可以看出與其他相類似主題著作的不同,像是:東亞、華夷思想、萬里長城、中華帝國、內亞帝國、盛京、內亞色彩、種族滅絕、地政學、藏傳佛教、準噶爾、轉輪聖王、滿洲和平、中外一體、外八廟、金瓶摯籤制度、廣東制度、近代東亞帝國、萬國公法、國際關係、國家主權論、中國、近代國民國家等等。
我上述的觀察,也可以在日本學界的看法中找到。目前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任教的山崎岳教授,曾在二○○七年的一篇明清史研究回顧中如此評價平野聰:「平野聰《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是一部啟蒙書,作者是清朝王權論方面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無論好壞,作者的個性在書中表露無疑,與以往的關於『清代中國』的概要性著作相比,其內容大不相同,地政學的宏觀敘述方式也是其魅力所在。」
◎內亞帝國的視角與地政學的觀點◎
就我而言,這本書有以下幾點特色是值得台灣讀者關注。
一、政治外交史的關懷:這不只是一本歷史書,也是一本透過歷史來反思當代東亞各國政治外交發展的書。作者的現世關懷層面相當濃厚,行文常夾議夾敘,處處可見透過歷史來看當代東亞的國際關係;有時也會反過來透過當代的現象來提出對歷史的觀察。像是第二章提到「轉輪聖王」所牽涉的北京與拉薩時,作者就認為,當代的北京和拉薩兩者兼有國際關係的思考模式存在,因此討論「中國主權」還是「西藏主權」都是毫無意義的。平野聰認為,不論是好是壞,去思考原本由「大清在政治、軍事上帶有模糊要素的統治方式」,與「連皇帝都牽涉其中的藏傳佛教世界」所巧妙融合出的狀況,究竟是經歷了何種因果關係,才造就「主權」與「主權」,抑或是「中華」與「獨立文化」相抗衡的結果,對我們去瞭解清帝國的興亡,這些才是必要的。
此外,在導論,作者提到自己在一九九○年參加東京大學講座時,中韓兩國留學生針對高句麗問題展開激烈辯論的往事。之後甚至引發成政治問題,起因於中國根據歷史研究成果,將高句麗王朝定位為「中國的地方王朝」,並試圖寫進教科書中。這背後的意圖是,一旦朝鮮半島發生動盪,在韓國主導下,雙方統一的話,這個地區有可能出現歸屬問題,因此中國才會將高句麗王朝放進以中國的支配為基礎的「中國史框架」中。
有時,平野聰在論述時很容易帶入個人的主觀立場與情緒,這在一般日本的學術著作中較為少見。在談到雍正皇帝與《大義覺迷錄》時,更直接表明:「筆者長年懷著『建立於華夷思想的歧視性帝國,真的能夠具備將不同人們結合的魅力嗎?這種事在歷史上是存在的嗎?』的疑問,於是第一次看見雍正皇帝對華夷思想做出如此鮮明的批判時,便不禁令筆者大喊快哉。」
二、內亞帝國的視角:本書所關注的清帝國並不是台灣讀者所熟悉的漢中心觀的中華帝國,而是採取內亞帝國的視角。作者認為,大清從一開始就是以「內亞帝國」的姿態崛起,並在後來發展擴大,絕非一般日本人所認為的像是「東亞的中華帝國」或「歷代中華帝國的最後王朝」之類的國家。最有力的證明是,就是大清一手打造的版圖,即是現代的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承繼下來的領土。
透過清帝國與蒙古、西藏及新疆的互動,作者主張,若認為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在這些區域開花結果,並經歷各王朝的更替後,成就了近代中國,這是一種相當短視、只看結果的想法。因此,單純地將清帝國看做是「中華帝國」是有問題的。這之中的有些論點是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在中國史框架下建構出來的,進而強調這些是「不可分割的領土」與「理當統一的領土」。作者提醒我們,若真要瞭解這箇中的複雜性,就要去理解這些與漢字、儒學不是一個文化圈的人們,在清帝國時究竟是如何與大清產生聯繫的?
三、地政學看清初:從地政學角度,平野聰認為,至明的極盛期,漢人地區的高生產力與白銀在國際間的高流通量所帶來的鉅額財富,滿足了明帝國透過經營朝貢貿易來作為「天下之主」、「中華」的自負心態。在此同時,也引發了倭寇襲擊、豐臣秀吉出兵朝鮮、薩摩藩實質掌控琉球、鄭氏父子割據台灣,以及明在北方與女真、蒙古的對立,乃至後金的崛起。這些都顯現這個號稱「中華正統」的帝國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與文化活絡。
直到康熙皇帝的遷海令,一方面掌控了沿海區域及至東海海域世界的人與物交流的孔道,也堵死吳三桂等漢人地方勢力的坐大,並將蒙古、西藏與大清之間的內亞關係視為是最要的事務。平野聰認為,大清開始支配漢人區域,代表漢人社會從「東亞」的中心轉變為內亞的邊陲地帶,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大清都是以內亞帝國的姿態在統治帝國。
◎大清維繫版圖的關鍵所在,從藏傳佛教談起◎
四、藏傳佛教的關注:由於大清與西藏關係是作者的研究專長,這部份的論述佔了全書相當大的篇幅。作者認為,在大清還是內亞帝國時,西藏是所有遊牧民族篤信的藏傳佛教中心,而在牽制受到朱子學、華夷思想這種原理主義所影響的漢人,表示出「即使不是漢人,也能擁有美好文化」這點上,藏傳佛教是很好的範本,是最能夠給清帝國展現特色,也是穩定帝國的基礎之一。
平野聰還特別強調,清帝國的發展,主要是透過皇帝將內亞人民與漢人結合起來,其結果與「中華帝國」無關。反而是信仰佛教的滿洲人在拉攏蒙古人的騎兵兵力作為同盟者的過程中,被捲入角逐藏傳佛教守護者寶座的內亞競爭。
五、維持巨大版圖的關鍵:平野聰認為,清帝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有巨大的版圖,是由於皇帝針對各民族、文化的情況,做了不同的考慮與處理才得以實現。換句話說,清皇帝不會強加特定的價值給這些民族,而是貫徹尊重各宗教文化所產生的社會型態。這點其實與近年來的美國學界的「新清史」學界所說的論點極為相似,其實,正本清源,日本才是新清史學派的鼻祖,很早就從關注滿文資料及邊疆問題著手來研究清帝國,所以與以往傳統的漢化觀點不同。只是美國的新清史「四書」這幾位學者在此基礎上,做了更細緻的研究。
六、從內亞帝國到國民國家的轉變:作者在最後一章探討大清如何從一個內亞帝國轉變為國際關係體系裡的東亞國家的經過。作者認為,由於東海海域發生世界局勢的變動,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政治介入後,使得清帝國的發展從內陸亞洲完全轉向東亞這個層面。受到鴉片戰爭的衝擊而開始的洋務運動以加強海軍,以及之後的甲午戰爭的失利,引發了激烈的民族主義,大清才開始由帝國走向主權國家時代。
◎評價大清帝國,先摒除「比較文明」的看法◎
總體來看,作者在探討清帝國如何從一個內亞帝國轉變至進入近代東亞史的國民國家的過程中,時時刻刻在喚起閱讀這段歷史的讀者們,要切記在面對現實狀況時,能夠以冷靜、深刻的角度去思考國家或社會的命運發展古今大多一致。平野聰特別強調,他堅信唯有讓公民去學習世界史,去瞭解各帝國、各文明的演變,才是東亞各國,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不二法門。
最後平野聰在結論強調,我們究竟該如何評價這個大清帝國,以及這個取代清帝國的近代國民國家中國?唯一的解答,應該在於東亞各國的民眾應該先摒除自己是「比較文明」的看法,讓過往與「文明之間的距離」不再成為國與國之間的問題,放下成見,相互接納,務實地累積交流成果,才是未來需努力的方向。
然而,本書這樣的特色雖然強調了政治外交史的脈絡,卻忽略了其餘社會文化史及全球史的面向。讀者若想要進一步在此基礎上對大清帝國的歷史有更深入的瞭解,以下幾本著作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像是上田信的《海與帝國》(商務,2017)就特別從海洋、物、環境與地理的視角觀看明清帝國;而哈佛帝制中國史系列最後一本《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台大出版中心,2013),作者羅威廉更談到當代西方史學研究中,有關清帝國的研究如何從「社會史轉向」、「內亞轉向」到最新的「歐亞轉向」(強調生態史、世界史)。作者在書中既談帝國擴張、盛清文化、士紳、族群、人口,也談商業中的都市化、朝貢貿易與經營革新。
此外,由於平野聰所談的政治外交史,較多是皇帝的王權與對外政策,對於宮廷涉及的有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羅友枝的《最後的皇族:滿洲統治者視角下的清宮廷》來補充(八旗,2017),裡頭對於宮廷的物質文化、社會結構、家族政治、皇族女性、奴僕、祭典及禮儀都有深入探討,是瞭解大清帝國的宮廷社會文化史不可不讀的好書。
最後,近年來新清史的成果逐漸受到大家重視,也引發相當多的討論,關於這方面,劉鳳雲、劉文鵬合編的《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中國人民大學,2010)可視為是這方面的代表,但論述的多為美國與中國學者的作品,平野聰的《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的中文本出版,或許可以為這方面的論戰,帶入近二十年來日本學界的大清帝國研究成果,進而開啟另一個面向的對話。
從內亞帝國到近代東亞帝國,「清」的本質是什麼?
文──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這本八旗即將在十月出版的《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不是一般的大清帝國通史,而是一本清帝國的政治外交史。如果一般讀者想透過本書對清帝國的歷史有通盤的理解,應該會有點失望,因為這本書的主題,是從當代東亞政局的角度去思考大清帝國的興衰,政治外交才是他的焦點。因此,在這本書中,社會結構、地域、宗族、日常生活、民間信仰、城市、消費文化通通不見了。這樣的視角其實與作者的政治學訓練背景有關。...
目錄
序章_「東亞」的疑點
◎黃帝紀元與神武紀元間的漫射
現代社會與春節/橫濱中華街的「黃帝紀年」/誰來決定「世界的時間」?/韓國、日本的時間與「正統」/統括的歷史與分割的歷史/從「中國史」來看中國與近代日本的聯繫/原本並無界限的中國文明/「天下」概念的崩壞與近代中國的成立/立基於「借鏡」上的「傳統」
◎隨著經濟發展而產生的逆流
「東亞合作」的機遇與陰影/「自由」與民族主義/民主化與自由化後就能冰釋嫌隙嗎?/「正確的認知」由誰決定?/想像歷史的必要性
◎「東亞」是不證自明的概念嗎?
「同文同種」地區意識下的產物/「東亞」形象有個普遍認知嗎?/「東亞」概念無法涵蓋的「東北亞」史/台灣的定位?/跨越特定「國家」與「民族」的框架
第一章_從華夷思想到大明帝國
◎「萬里長城」的存在意義
皇帝權力的象徵──天安門/建築物與政治/橫亙東西的萬里長城/發生於內亞大門「張家口」的悲劇/虛幻飄渺的長城/西出陽關/河西走廊的作用/萬里長城在今日的意義
◎何謂華夷思想?
各個社會中的平等、不平等與近代國際秩序/「東亞」傳統社會中的不平等/華夷思想與漢人的形成/「文化」與「漢化」/儒學思想中的「華夷」/朱子學的形成與問題所在/以「淫祠」「邪教」為名的壓迫/科舉制度的成立與宗族結合/科舉制度裡的「公」「私」矛盾
◎中華帝國──明的朝貢貿易系統
長江、黃河,以及北方的草原/名為「元」的帝國/朱元璋與明的建立/「中華帝國」的階層構造與朝貢貿易/受到恩惠的朝鮮與琉球/陽奉陰違與假朝貢/與蒙古的摩擦
第二章_內亞帝國
◎大清的興起
女真人與努爾哈赤的崛起/大清的興起與「終結」之地──撫順/八旗制度與後金建國/統一南蒙古/清澄的盛京──瀋陽展現出的統治理念
◎明的瓦解與清遷都北京
朝鮮的屈辱/明末的悲劇/入主北京/辮髮與流血/鄭成功與吳三桂/從地政學角度看清初時代/從悲劇中創造出的「傳統」
◎前所未有的版圖與藏傳佛教
是甚麼填補了明與近代中國間的落差?/藏傳佛教的發展與格魯派/達賴喇嘛政權的誕生/順治皇帝與第五世達賴喇嘛的會見/準噶爾的崛起/因「放蕩的達賴喇嘛」而起的危機/前所未有的版圖與「轉輪聖王」
第三章_盛世下的隱憂
◎雍正皇帝的苦惱
皇帝們「利用」了佛教?/在「中華」與佛教的夾縫間/雍正皇帝與奏摺制度/理藩院與軍機處/雍正皇帝的獨裁/杜絕奢華風氣/追求「滿洲人」的本質
◎批判歧視的《大義覺迷錄》
暗潮洶湧的反滿思想/曾靜的儒家政治期望論/推翻華夷思想──雍正皇帝的審問
◎逐漸崩解的驕傲
「中外一體」的新時代與近現代中國的原型/乾隆皇帝時代/乾隆皇帝與「國語」/逐漸廢弛的勇武與「十全老人」的悲哀/紫禁城與「堂子」/萬里長城下的猜忌/焚書與「平等」
第四章_徬徨的儒學家與神聖的武力
◎籠罩布達拉宮的巨影
閃耀的青藏高原/承德的「外八廟」──乾隆皇帝的大伽藍/與第六世班禪喇嘛的會面/朝鮮使節的冷漠視線/廓爾喀的入侵/成立金瓶掣籤制度/與中國共產黨抽籤
◎蛻變為經世儒學
「中華」的變質/何謂考證學?/顧炎武心中的矛盾──為何非得認同滿洲人?/瓦解的「盛世」/白蓮教之亂與嘉慶皇帝/於停滯時代中開花的經世儒學/日本的「經世」/被神聖化的乾隆皇帝與大清版圖──作為巨大轉捩點的魏源《聖武記》/鴉片戰爭與「重建人心」/屯田論中的「近代」徵兆
第五章_圓明園的啟示錄
◎東西文明的相遇
乾隆皇帝的祕密花園/廢墟的故事/實學的共鳴/禮儀問題
◎英國的亞洲政策與鴉片戰爭
「廣東體系」的形成/是帝國主義的壓迫,還是外交關係?/英國與清的接觸──博格爾與馬戛爾尼/鴉片貿易的關係圖與鴉片戰爭/通商口岸與租界
◎太平天國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曲折
客家與禁慾──洪秀全的王國/烏托邦的教訓/鄉勇與新一代的漢人官僚/第二次鴉片戰爭
◎洋務運動時代
北京條約與對等外交關係的開始/同治中興與洋務運動/洋務的極限與灑下的種子
◎近代東亞史的序幕
「天下」的終結/填補國家主權空隙的爭奪戰/「近代中國」與乾隆皇帝的遺產
第六章_通往春帆樓的荊棘道路
◎走在近代史的傷口上
站在下關,遙想李鴻章/充滿怨念的獨立門/捨棄朝貢國立場
◎「適應」萬國公法
走向主權國家時代/天津教案/英俄大博奕的升溫與對清的陸上交易線/馬嘉理事件與對英國看法的轉換/襲擊西藏的厄運/從佛光普照的聖地,成為「黑暗地帶」
◎未知國家「日本」的出現
「邊疆的喪失」/未知國家──日本/琉球王國的一國二主/從琉球王國變成琉球藩/出兵台灣/琉球處分
◎清法俄的情勢緊張與曾紀澤的國家主權論
俄羅斯的東進與南進/伊犁條約/清法戰爭/曾紀澤與近代主權國家「中國」的誕生
◎朝鮮問題與甲午戰爭的醞釀
地區秩序轉換的悲劇/朝鮮與日本的上下關係/江華島事件/清積極的朝鮮政策/壬午兵變/不合時宜的清帝國主義/從甲申事變到巨文島事件/東學黨起義/決裂
終章_未完成的清末新政
◎自強的波瀾
優勝劣敗的噩夢/三國干涉/中俄密約──滿鐵的起源/「戊戌變法」的失敗/日本──孕育近代中國的搖籃
◎義和團事件與日俄戰爭的衝擊
義和團事件/清末新政的起步與「武士道」/日俄戰爭帶來的思想衝擊/過熱的立憲爭論/清末新政的意義
◎瓦解
蒙古與西藏的情勢/何謂「中華民族」?/排滿的邏輯/孫文與中國革命同盟會/辛亥革命
後記
學術文庫版後記──未完待續的清末
參考文獻
年表
主要人物略傳
序章_「東亞」的疑點
◎黃帝紀元與神武紀元間的漫射
現代社會與春節/橫濱中華街的「黃帝紀年」/誰來決定「世界的時間」?/韓國、日本的時間與「正統」/統括的歷史與分割的歷史/從「中國史」來看中國與近代日本的聯繫/原本並無界限的中國文明/「天下」概念的崩壞與近代中國的成立/立基於「借鏡」上的「傳統」
◎隨著經濟發展而產生的逆流
「東亞合作」的機遇與陰影/「自由」與民族主義/民主化與自由化後就能冰釋嫌隙嗎?/「正確的認知」由誰決定?/想像歷史的必要性
◎「東亞」是不證自明的概念嗎?
「同文同種」地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