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650
優惠價: 65 折, NT$ 423
當新聞報導的公正性與準確性,被按讚數、推文與分享次數取代
我們對新聞還能抱持怎樣的期待?
★ 前《紐約時報》總編輯現身說法,四大媒體產業秘辛全揭露
★ 在網路普及、資訊爆炸的時代,新聞產業將往何處尋找全新藍海?
◆◆◆ 【看看你的個人特質最接近哪個新聞媒體?】◆◆◆
1. 你搭火車抵達一個陌生城市,正在車站搞不清楚方向時,你將會:
(A)試著尋找指示牌,或是詢問站務人員 (請至第2.題)
(B)立刻拿起手機查詢Google地圖 (請至第3.題)
2. 當你搭上了前往景點的公車,此時你會:
(A)用手機查詢景點附近的餐廳,還有網路的食記 (請至第3.題)
(B)跟旁邊的乘客聊天,分享彼此的目的地 (請至第4.題)
3. 終於到了景點,壯麗的風景美不勝收,此時你會:
(A)先拍照,並在臉書打卡,發IG限時動態 (你屬於:BUZZFEED)
(B)先看好風景區的平面圖,找出最佳的遊覽路線 (你屬於:《華盛頓郵報》)
4. 旅程平安賦歸,你想記錄下這次愉快的經驗,你會選擇:
(A)不特別記錄,之後看臉書或IG上的回顧就好 (你屬於:Vice媒體)
(B)用筆寫下,記在有點老舊但仍耐用的筆記本上 (你屬於:《紐約時報》)
──────────────────────
◆《紐約時報》
你有點老派風格,喜愛傳統與穩定,堅持自己的風格與品味。《紐約時報》創立於1851年,是獲得最多普立茲獎的報社,專業的新聞品質一直是美國知識菁英的首選。《紐約時報》樹立古典新聞的典範,堅守新聞報導與業務廣告之間的獨立性,更努力推出令人驚豔的數位新聞。即使如此,報紙的銷量人不斷下滑,新聞與廣告間的防火牆已逐漸傾頹。
◆ BUZZFEED
你追求流行、永遠走在趨勢前頭,重視同儕意見、喜愛分享。BUZZFEDD早期靠著許多「騙點閱」的標題,吸引文章瘋傳、創造大量流量而崛起,更發明讓人難以分辨是原創內容還是廣告的新形態「原生廣告」,引起許多爭議,但也讓其他媒體爭相模仿。臉書流行後,BUZZFEED將重心放在其上,近年因臉書演算法調整,流量下滑、獲利減少,內容不得不開始往調查性報導的方向調整。
◆《華盛頓郵報》
你擁有滿腔熱血,看不慣社會中許多不公義的事情,希望打破權貴的高牆。《華盛頓郵報》創立於1877年,同樣是聲譽卓著的報社,以揭露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水門案」名噪一時。2013年,Amazon公司的貝佐斯買下《華盛頓郵報》,成為《華盛頓郵報》的新主人,正式宣告迎接網路時代,但外界也憂心報導的公正性與中立性是否會受到網路的侵蝕。
◆ Vice媒體
你特立獨行、與眾不同,討厭傳統的社會規範,勇於突破框架。Vice雜誌以前衛的獨立藝術、地下文化為內容主軸,吸引大量的年輕人,使其在眾多老牌雜誌中能脫穎而出。顛覆性的內容雖然引起熱議,但也常讓廣告商卻步。近年則往個人經驗為主的採訪式報導來調整,並開始關注社會性議題。
-------------------------------------------
▍數位化衝擊 ▍
Google、臉書、IG、Youtube出現,資訊的提供方式更多元化、數量也爆炸性的成長,人們不再依靠新聞作為資訊的來源;加上假新聞充斥,操控新聞的傳言不斷,在外在威脅與內在劣勢的包圍下,新聞產業陷入衰退的深谷,亟欲找出重振之道。
▍四大媒體公司 ▍
作者以傳統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兩大報社,以及BuzzFeed網站和從雜誌起家的Vice媒體集團等,兩新兩舊的四家美國媒體公司為主軸,深入訪談領導者、記者、編輯、技術人員等相關人士,從公司發展歷史開始娓娓道來大眾傳播產業的榮耀與難題,以及產業未來的選擇與命運。
▍新聞產業的未來 ▍
未來的新聞產業,將是在新聞獨立/尋找財源、節省成本/投入資源、提供資訊/娛樂大眾、追求流量/追求品質之間找尋平衡點。新聞產業不會消失,但一定會改頭換面。
本書特色
★作者長期在新聞產業耕耘,提供最炙手可熱的親身經驗,以及第一線新聞從業人員的精采故事。
★全書文字犀利、機鋒處處,除詳實記錄外,也針砭時事、產業利弊,並坦白個人在新聞業奮鬥多年的心路歷程。
★人手一機的時代,你從何處吸收資訊?當資訊量超過負荷,你如何做選擇?當假新聞充斥氾濫,你如何判斷事實真偽?
★翻開本書,提供一個思考的契機,靜下來好好地想想:我,需要看到什麼資訊?我,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各界推薦
▍專文領讀 ▍
林照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公正推薦 ▍
方君竹│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
王怡人│「JC趨勢財經觀點」版主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矽谷阿雅│前臉書產品經理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胡元輝│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張鐵志│VERSE創辦人、社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為了讓讀者真正了解美國新聞產業的生存命脈,本書作者非常精準地找了BuzzFeed、Vice兩家新媒體公司,來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知名老報紙PK。光是四個主角登場,就已經搶盡風頭。作者的書寫與學者不同,本書敘事呈現清晰的事件脈絡,文字溢散多汁的細節,翻譯成中文後依然保存原味。美國原本嚴肅的新聞媒體轉型歷程,頓時成了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
──林照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所有新聞媒體工作者和所有關心新聞媒體的讀者,都很值得花上一點時間(好啦,很多一點)好好從第一頁閱讀這本書,從中瞭解,我們現在認知的新聞媒體環境是如何在過去這二十幾年中慢慢型塑成現在的樣貌。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該死的好看……一本超棒的書!
──《紐約時報》書評
某種程度上講,艾布蘭森的書是寫給新聞界的一封情書……但是這些情人節禮物與她對高階管理者們的尖銳評價一起送達。
──《華盛頓郵報》
作者簡介:
吉兒‧艾布蘭森(Jill Abramson)
現為《衛報》專欄作者、哈佛大學資深講師。曾任《紐約時報》總編輯,為該報一百六十年歷史中第一位擔任此職位的女性;也曾於《華爾街日報》擔任資深編輯,在新聞產業耕耘超過二十年。曾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並獲得富比士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殊榮。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公家機關,於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專職從事筆譯十餘年,以財經、商管、社會、心理為主,用養孩子的心情對待每一本譯作。
近期譯作有《金融創造文明》、《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向上管理‧向下管理》與《經濟學A-Z速查指南》等等。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優惠價: 65 折, NT$ 423 NT$ 650
當新聞報導的公正性與準確性,被按讚數、推文與分享次數取代
我們對新聞還能抱持怎樣的期待?
★ 前《紐約時報》總編輯現身說法,四大媒體產業秘辛全揭露
★ 在網路普及、資訊爆炸的時代,新聞產業將往何處尋找全新藍海?
◆◆◆ 【看看你的個人特質最接近哪個新聞媒體?】◆◆◆
1. 你搭火車抵達一個陌生城市,正在車站搞不清楚方向時,你將會:
(A)試著尋找指示牌,或是詢問站務人員 (請至第2.題)
(B)立刻拿起手機查詢Google地圖 (請至第3.題)
2. 當你搭上了前往景點的公車,此時你會:
(A)用手機查詢景點附近的餐廳,還有網路的食記 (請至第3.題)
(B)跟旁邊的乘客聊天,分享彼此的目的地 (請至第4.題)
3. 終於到了景點,壯麗的風景美不勝收,此時你會:
(A)先拍照,並在臉書打卡,發IG限時動態 (你屬於:BUZZFEED)
(B)先看好風景區的平面圖,找出最佳的遊覽路線 (你屬於:《華盛頓郵報》)
4. 旅程平安賦歸,你想記錄下這次愉快的經驗,你會選擇:
(A)不特別記錄,之後看臉書或IG上的回顧就好 (你屬於:Vice媒體)
(B)用筆寫下,記在有點老舊但仍耐用的筆記本上 (你屬於:《紐約時報》)
──────────────────────
◆《紐約時報》
你有點老派風格,喜愛傳統與穩定,堅持自己的風格與品味。《紐約時報》創立於1851年,是獲得最多普立茲獎的報社,專業的新聞品質一直是美國知識菁英的首選。《紐約時報》樹立古典新聞的典範,堅守新聞報導與業務廣告之間的獨立性,更努力推出令人驚豔的數位新聞。即使如此,報紙的銷量人不斷下滑,新聞與廣告間的防火牆已逐漸傾頹。
◆ BUZZFEED
你追求流行、永遠走在趨勢前頭,重視同儕意見、喜愛分享。BUZZFEDD早期靠著許多「騙點閱」的標題,吸引文章瘋傳、創造大量流量而崛起,更發明讓人難以分辨是原創內容還是廣告的新形態「原生廣告」,引起許多爭議,但也讓其他媒體爭相模仿。臉書流行後,BUZZFEED將重心放在其上,近年因臉書演算法調整,流量下滑、獲利減少,內容不得不開始往調查性報導的方向調整。
◆《華盛頓郵報》
你擁有滿腔熱血,看不慣社會中許多不公義的事情,希望打破權貴的高牆。《華盛頓郵報》創立於1877年,同樣是聲譽卓著的報社,以揭露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水門案」名噪一時。2013年,Amazon公司的貝佐斯買下《華盛頓郵報》,成為《華盛頓郵報》的新主人,正式宣告迎接網路時代,但外界也憂心報導的公正性與中立性是否會受到網路的侵蝕。
◆ Vice媒體
你特立獨行、與眾不同,討厭傳統的社會規範,勇於突破框架。Vice雜誌以前衛的獨立藝術、地下文化為內容主軸,吸引大量的年輕人,使其在眾多老牌雜誌中能脫穎而出。顛覆性的內容雖然引起熱議,但也常讓廣告商卻步。近年則往個人經驗為主的採訪式報導來調整,並開始關注社會性議題。
-------------------------------------------
▍數位化衝擊 ▍
Google、臉書、IG、Youtube出現,資訊的提供方式更多元化、數量也爆炸性的成長,人們不再依靠新聞作為資訊的來源;加上假新聞充斥,操控新聞的傳言不斷,在外在威脅與內在劣勢的包圍下,新聞產業陷入衰退的深谷,亟欲找出重振之道。
▍四大媒體公司 ▍
作者以傳統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兩大報社,以及BuzzFeed網站和從雜誌起家的Vice媒體集團等,兩新兩舊的四家美國媒體公司為主軸,深入訪談領導者、記者、編輯、技術人員等相關人士,從公司發展歷史開始娓娓道來大眾傳播產業的榮耀與難題,以及產業未來的選擇與命運。
▍新聞產業的未來 ▍
未來的新聞產業,將是在新聞獨立/尋找財源、節省成本/投入資源、提供資訊/娛樂大眾、追求流量/追求品質之間找尋平衡點。新聞產業不會消失,但一定會改頭換面。
本書特色
★作者長期在新聞產業耕耘,提供最炙手可熱的親身經驗,以及第一線新聞從業人員的精采故事。
★全書文字犀利、機鋒處處,除詳實記錄外,也針砭時事、產業利弊,並坦白個人在新聞業奮鬥多年的心路歷程。
★人手一機的時代,你從何處吸收資訊?當資訊量超過負荷,你如何做選擇?當假新聞充斥氾濫,你如何判斷事實真偽?
★翻開本書,提供一個思考的契機,靜下來好好地想想:我,需要看到什麼資訊?我,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各界推薦
▍專文領讀 ▍
林照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公正推薦 ▍
方君竹│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
王怡人│「JC趨勢財經觀點」版主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矽谷阿雅│前臉書產品經理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胡元輝│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張鐵志│VERSE創辦人、社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為了讓讀者真正了解美國新聞產業的生存命脈,本書作者非常精準地找了BuzzFeed、Vice兩家新媒體公司,來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知名老報紙PK。光是四個主角登場,就已經搶盡風頭。作者的書寫與學者不同,本書敘事呈現清晰的事件脈絡,文字溢散多汁的細節,翻譯成中文後依然保存原味。美國原本嚴肅的新聞媒體轉型歷程,頓時成了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
──林照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所有新聞媒體工作者和所有關心新聞媒體的讀者,都很值得花上一點時間(好啦,很多一點)好好從第一頁閱讀這本書,從中瞭解,我們現在認知的新聞媒體環境是如何在過去這二十幾年中慢慢型塑成現在的樣貌。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該死的好看……一本超棒的書!
──《紐約時報》書評
某種程度上講,艾布蘭森的書是寫給新聞界的一封情書……但是這些情人節禮物與她對高階管理者們的尖銳評價一起送達。
──《華盛頓郵報》
作者簡介:
吉兒‧艾布蘭森(Jill Abramson)
現為《衛報》專欄作者、哈佛大學資深講師。曾任《紐約時報》總編輯,為該報一百六十年歷史中第一位擔任此職位的女性;也曾於《華爾街日報》擔任資深編輯,在新聞產業耕耘超過二十年。曾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並獲得富比士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殊榮。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公家機關,於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專職從事筆譯十餘年,以財經、商管、社會、心理為主,用養孩子的心情對待每一本譯作。
近期譯作有《金融創造文明》、《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向上管理‧向下管理》與《經濟學A-Z速查指南》等等。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