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燕、齊──三支分別來自內亞和東北亞的古老民族
因東亞的諸夏體系而被捲入地緣政治的漩渦
幾度強盛、幾度衰亡,意外牽動著東亞大陸的歷史走向一部關於晉、燕、齊的帝國沒落與民族建構史
★先有晉,才有周!?為何說來自內亞的晉國,竟然是商、周的共同始祖?
★韓、趙、魏三家分晉,表層是卿大夫僭越諸侯,本質是東亞派與內亞派決裂?
★燕雲十六州=台灣,遼=美國,宋=中國?千年前的燕國史早已解答今日兩岸難題?
★沒有土著萊人的武力和冶鐵術,齊桓公就無法稱霸,讓齊國成為領先諸夏的半島之國?
■晉:內亞勢力在東亞的最前線
──商、周的共同始祖
在傳統史書中,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受封而有晉國,也就是「先有周,才有晉」。但劉仲敬打破既定認知,指出「中國」是內亞(指長城以北地區)勢力征服「東南亞」(指長江以南地區)邊緣地帶後所形成的一個殖民區,而「商」、「周」其實都是從內亞的「晉」所分化出來的殖民政權,所以是「先有晉,才有周」!原來,最初的「晉」是指來自內亞、被漢字記載為「晉」的古老遊牧民族,他們帶著內亞先進的戰車與青銅器進入東亞,並展開殖民統治。
而被史家作為春秋與戰國分界的韓、趙、魏「三家分晉」,表面上是卿大夫僭越權位,奪取諸侯權力,但實為晉國內部的內亞勢力和東亞勢力大決裂。親內亞派成為後來的趙國、中山國,親東亞派則為韓國、魏國;所謂「趙國多名將、魏都最壯觀、韓國最弱小」,韓國甚至是六國中第一個被秦國所滅的國家,這和劉仲敬「親內亞而強盛,親東亞則羸弱」的觀點不謀而合!
為何晉國如此強盛?連周天子都得看晉文公的臉色?關鍵在於晉國控制了通往內亞的鄂爾多斯高原,可以持續獲得內亞的先進技術和物資,因此領先東亞各國數個世紀。一直到清帝國時期,晉商仍因掌握這條商業通道,得以將各地物產(特別是茶葉)出口到俄羅斯和歐洲,充實國庫,儼然是「皇家御用商人」。
■燕:來自東北亞的霸主
──從帝國的邊疆到東亞的心臟
遠古時代,遼東半島、膠東半島、朝鮮半島三者構成環渤海文化圈,而燕國不只是環渤海文化圈的繼承者,更是東北亞勢力在東亞的橋頭堡。從文明等級來看,東北亞雖然略遜於內亞,但仍領先東亞/中國這塊窪地,例如燕國比中原諸國更早使用內亞的青銅器;而當青銅器隨著殷商傳入東亞時,燕國早已開始零星地使用鐵器。
從中古到近世,是燕國的沒落和再起,反映出東北亞勢力取代內亞勢力、成為東亞新霸主的歷史進程。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內亞宇文氏、滿州慕容氏和燕國段氏彼此征戰;唐帝國時期,燕國的平盧節度使率領滿洲武士挑戰盧龍節度使安祿山及旗下的內亞武士;五代十國時期,燕雲十六州成為遼、金、宋、蒙古、明各政權搶奪的戰略要地。劉仲敬將「遼-國-宋」比喻成「美國─台灣─中國」,巧妙指出三者「同床異夢」的地緣政治關係。
因為位於內亞、東亞、東北亞的邊疆,是內亞和東北亞勢力進入東亞/中國窪地的必經通道,所以燕國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它也因此成為掌控東亞大陸的權力中樞,從元、明、清一直到今日,燕國故都北京仍是東亞大陸的心臟,持續影響著東亞國際局勢。
■齊:在東北亞與東亞之間拉鋸
──半島之國的崛起與崩解
齊國與燕國系出同源,都是上古環渤海文化圈的繼承者。周滅商之後,周王室將姜太公封於齊國,以姜太公為首的周室貴族與齊國土著萊人合作,建立起「齊-萊聯合國家」(齊-萊二元性)。憑藉萊人卓越的軍事、冶鐵和造船技術,齊國成為雄霸一方的半島之國;齊桓公得以崛起,就與萊人的支持密切有關。然而,齊桓公的稱霸卻也讓齊國捲入東亞諸夏/中原的外交體系,使齊國逐漸脫離東北亞文化圈,墜入東亞/中國窪地的深淵。
漢帝國征服以後,齊國仍因掌控鹽、鐵的生產而富裕,是帝國最重要的經濟命脈。漢初的「七國之亂」(帝國視角的說法),正是由齊國各地諸侯所發起的反抗,足見齊國的強盛。亂平以後,在官方刻意打壓下,齊國地方豪族與菁英階級才逐漸衰弱,直到永嘉之亂以後,在內亞、東北亞勢力捲土重來之際,齊國才得以再次崛起(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等政權陸續建立)。
到了近代,作為控制渤海與黃海進出東海、及內亞和東北亞勢力通往海洋的齊國,仍是各方爭奪的重點地區,只是這次加入了新的競爭對手──身為西方列強的英國、德國,甚至連日本也試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接收膠東半島,齊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據「民族發明學」,重新詮釋大一統的東亞史
──東亞會再次迎來多國並列的「諸夏國際體系」嗎?
本書是劉仲敬「逆轉的東亞史」系列作品之一,從晉、燕、齊國的起源談起,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跳脫傳統的中國框架,建構專屬晉、燕、齊民族的歷史。
劉仲敬以「民族」為核心,重新詮釋大一統的東亞帝國史,進而挑戰梁啟超當年發明的「中華民族」概念和以此為基礎的中國史建構。他指出,如果你堅持認為有所謂的「中華民族」,那就像堅持在今日建立一支「歐洲民族」一樣,充滿矛盾。他認為,歐洲民族國家的歷史和演化邏輯,已為本世紀和未來的東亞大陸提供了一個相當明確的答案。那麼,東亞會再次迎來諸夏體系嗎?不論未來如何發展,一部逆轉的東亞史依舊值得讀者深思。
==================================
劉仲敬‧民族發明學講稿系列
【民族發明學的世界史】
《叛逆的巴爾幹:從希臘主義的解體到斯拉夫主義的崩潰》
《歐洲的感性邊疆: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如何抵制法蘭西理性主義》
《中東的裂痕:泛阿拉伯主義的流產和大英帝國的遺產》
【民族發明學的諸夏史】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逆轉的東亞史(2):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逆轉的東亞史(3):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
《逆轉的東亞史(4):非中國視角的上海(上海自由市篇)》
《逆轉的東亞史(5):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
作者簡介:
劉仲敬
長於新疆,而獨以川人自屬。嘗操宋慈故業,而自授史學。刀下閱屍,筆下著史。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致力於用憲制演化的角度研究歷史,並投入民族發明的推廣。他在大眾史學及網路場域擁有巨大影響力,其學說被支持者稱為「阿姨學」。現為旅居美國的自由作家。
本書為其最新系列「逆轉的東亞史」(民族發明學的諸夏史)作品之一。另有「民族發明學的世界史」系列作:《叛逆的巴爾幹》、《歐洲的感性邊疆》、《中東的裂痕》,此系列透過劉仲敬獨特的民族建構理論,深入分析中歐、東歐、巴爾幹以及中東等地區,是如何從帝國或封建王國的體系演化成近代的民族國家。
另外,尚著有「近代史的墮落」系列作(《晚清北洋卷》、《國共卷》、《民國文人卷》),此系列透過近代東亞地區重要歷史人物之生平,闡述東亞文明的歷史特性;《經與史》、《遠東的線索》為重新解釋內亞和東亞古代歷史關聯性、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格局與演變的經典作品;《文明更迭的源代碼》則是關於「阿姨學」的思想脈絡、及對世界各種文明和歷史的探討。
除了著作等身,劉仲敬還譯有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英國史》、湯瑪士.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的《麥考萊英國史》等西方歷史學經典作品。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內亞面對東亞的最前線和輸液管〉
晉文化是內亞文化在歐亞大陸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或者東亞大多數時期的主要殖民者。它和東亞或者中國的關係,從歷史上來看就差不多與阿富汗和印度的關係是一樣的。從國土面積來說,儘管阿富汗比印度小一些,但卻是印度大多數王朝和征服者的出發點和輸入來源。在歷史最早的黎明時期,內亞文化和東亞文化的分界線就在晉南,但不是今天的山西和河南邊界,而是今天的中條山 。大致上來說,中條山以南屬於中國文化,屬於考古學家稱為仰韶文化 、後岡文化 的地區。在中條山以北,包括今天很大一部分的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榆林的那一小部分,屬於考古學家稱為老虎山文化 、朱開溝文化 、李家崖文化 的所在地。這些名詞都是某一個遺址發掘的地點,名詞並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它的實質內容就行了。簡單地說,它們是廣大的外伊朗文化嶄露頭角、「雛鳳清於老鳳聲」 的第一個體現。這支文化深入東亞,直接刺激了最早的中國政權——殷商王朝的產生。
上古時期的遠東可以分為四大部分:東南亞、內亞、東北亞和中國。中國就是仰韶文化和後岡文化所在的那些住在地洞裡面的居民,內亞文化則是住石頭房子的居民。這一點在朱開溝和李家崖的史前居民身上,也就是最古老的晉人、今天晉人的直接先輩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歷史黎明時期,他們的建築物在今天遠東大陸的四種居民當中是排第一名的,比起東南亞各邦習慣使用的那種竹木樓更結實,比起東北亞各邦經常使用的那種夾雜著土牆的石頭房子更好。他們是純粹的石頭建築,大面積、長距離地修建石頭碉堡和石頭圍牆。按照當時的標準來看,他們的遺址應該是攻不破的。他們有堅固的石頭圍牆,並不像滿洲那些遺址(例如興隆窪遺址),不太重要的地方就用土摻進去。他們要麼依山紮營,要麼在後方沒有山崖的地方修築連綿不絕的石頭牆以組成防線,遺址內部的房子也多半是石頭做的。相反地,南方仰韶文化和後岡文化的居民則是普遍住在地洞裡,用木杆搭一些籬牆和茅草棚子就開始過日子。此時,兩者之間的文明落差已經產生出來了。
同時,最古老的晉文化也體現了敘利亞文化的特徵,例如它的祭祀儀式(它用牛骨、羊骨占卜的方法),體現了巴比倫文化的特徵。敘利亞文化的祭祀方式,與後來《聖經˙舊約》裡描繪的迦南人的祭祀方式很相似。後來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系的一神教興起以後,把他們的祭祀儀式概括地稱之為摩洛(Moloch)崇拜 ,稱他們是殺嬰兒的人,因為他們的祭祀會以嬰兒為獻祭。以色列人以此作為迦南人的罪名,當作以色列人消滅他們的正當理由。所以《聖經˙舊約》上說,耶和華命令以色列人消滅那些搞淫祠 的迦南人。所謂的淫祠包括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因素:第一就是用嬰兒當作祭品;第二就是他們的神廟有類似後來狂歡節的一些因素,有點像後來希臘的酒神節 ,在特定的節日當中,所有參加節慶活動的人都可以放下平時的禁忌,搞各種派對、群交之類的活動。後來羅馬人和迦太基人打仗的時候也說,迦太基人像他們的祖先腓尼基人一樣,也喜歡以嬰兒為獻祭,只不過年深日久,人們富裕了、不那麼虔誠了以後,貴族家庭就開始把自己的嬰兒藏匿起來,不拿去給祭司獻祭,而用平民家庭的嬰兒代替。迦太基人快要被羅馬人打敗的時候,情況緊急,就有人跳出來說,迦太基之所以國運不濟,都是因為你們不再像古人那樣虔誠,於是強迫當政的貴族把自己的嬰兒也拿出來獻祭 。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打敗仗了。羅馬人和以色列人說這句話當然是為了抹黑他們的敵人,但是這些話在考古學研究當中也是得到了證實。
敘利亞文化向東,一直延伸到內亞。我們所知的內亞文化,是上古時期西亞文化的直接繼承者,或說是它的延伸。因為內亞和東亞的文化都比西亞晚,內亞比西亞晚至少一千或者一千五百年,甚至可能晚三千年,而東亞又要比內亞晚一千到一千五百年,所以內亞文化等於是西亞文化的學徒。今天的考古學家在塔里木的小河遺址和其他遺址所發現的祭祀儀式,和《聖經》上描寫的迦南人的祭祀儀式是非常相似的:首先,他們用嬰兒獻祭;第二,嬰兒獻祭的數目是很少的。可以推測,他們真的是為了宗教目的而獻祭,而且很可能像迦太基那樣,要用最高貴的家庭或者最高貴的祭品才能夠得到神明的歡心。秦也是內亞文化的一個分支,秦穆公死後,以三良為祭 。這件事被寫進《詩經》裡,描寫了三良在穆公死後即將被獻祭的景象 。國人因為感到惋惜,所以甘願用一百個人把他們贖回來,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神明要的不是一百個平民,而是三個最傑出的勇士。這是西亞和內亞文化獻祭的普遍習俗。另一個習俗較晚產生,估計已經是在蘇美、巴比倫文化比較成熟的時候才產生出來,就是用各種甲骨占卜的技術,用得最多的是牛羊的肩胛骨,但也包括烏龜殼。這種風俗也普遍出現在河西走廊的齊家文化 和古老的晉文化當中。可以這麼說,晉文化的兩個特徵──精英獻祭,以及用牛羊肩胛骨占卜的技術,清楚地表現出他們最早的祖先來自西亞。
根據傳說,殷周兩系都是古夏的不同分支,而古夏就位於朱開溝文化和李家崖文化所在的地方,以鄂爾多斯和晉北為中心,緩慢地向晉中傳播,傳播到南方接近中條山一帶的時候就停止了,再往南就是仰韶文化和之後的陶寺文化 。順便提一句,陶寺文化非常精確地對應著傳說中的堯舜,而傳說中的堯舜、陶唐所在的地方恰好就是陶寺所在的汾水下游地帶,這個地方就是內亞文化和東亞文化的分界線。內亞文化處於殖民者的地位,東亞文化處於被殖民者的地位,而且因為殖民和被殖民的關係,還產生了殷商這樣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東亞第一代文明。最古老的夏從外伊朗的河中地區開始,一路延伸到鄂爾多斯,最後延伸到晉國,後來的殷周都是夏文化的繼承者。夏文化其實就是最古老的晉文化,因為夏這個地方本來就在晉國的汾水流域。夏文化是殷周兩系的共同祖先,但他們之後的發展有所不同。
(摘自第一章 內亞面對東亞的最前線和輸液管〉
〈第一章 內亞面對東亞的最前線和輸液管〉
晉文化是內亞文化在歐亞大陸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或者東亞大多數時期的主要殖民者。它和東亞或者中國的關係,從歷史上來看就差不多與阿富汗和印度的關係是一樣的。從國土面積來說,儘管阿富汗比印度小一些,但卻是印度大多數王朝和征服者的出發點和輸入來源。在歷史最早的黎明時期,內亞文化和東亞文化的分界線就在晉南,但不是今天的山西和河南邊界,而是今天的中條山 。大致上來說,中條山以南屬於中國文化,屬於考古學家稱為仰韶文化 、後岡文化 的地區。在中條山以北,包括今天很大一部分的...
目錄
【晉族國家篇】
第一章∣內亞面對東亞的最前線和輸液管
晉:夏、商、周的共同起源
中國人是食人族?解析殷商的食人文化
瓦房店學:技術停滯不前,導致文明衰退
名為「人口滅絕」的大洪水向中國襲來
殷商推動「一帶一路」,遭致鄰國集體撻伐
第二章∣從封建主義到民族主義
令殷商聞風喪膽的「鬼方」
掌握多國外交與內亞通道
三家分晉:內亞派與東亞派的決裂
漢趙帝國:晉文化真正的繼承者
第三章∣帝國沒落與民族復興
胡漢之別不在血統,而是政治組織的差異
中國的三省六部制具有強烈的內亞體制精神
孕育東亞和東南亞文化的乳房
第四章∣內亞衰微時代的反恐建國鬥爭
蒙古帝國:最後的內亞征服者
明帝國:導致晉國社會全面倒退
打造白銀帝國:富可敵國的晉國商人
近乎晉國之父:閻錫山
晉國陷入東亞政治漩渦的開始
「沒有祖國,你什麼都不是」
【燕族國家篇】
第五章∣東北亞的邊疆
燕:上古時代的理想國
東北亞版《三國志》:宇文氏、段氏、慕容氏
在安史之亂中重建燕國
第六章∣帝國詛咒和民族構建
內亞勢力在中國:盧龍節度使
燕雲十六州=台灣,遼=美國,宋=中國
宋帝國短暫統治下的黑暗時期
第七章∣新舊殖民主義與民族復興
燕京:帝國的權力中心
帝國首都的詛咒效應
發明幽燕西亞民族
【齊國篇】
第八章∣東北亞和東亞的緩衝國
齊:領先諸夏的半島之國
「齊-萊」二元性
從齊國降為齊郡,被迫成為東亞的一部分
漢帝國的殖民統治術
第九章∣王國、藩鎮與行省
種族民族主義VS.文化民族主義
齊魯相爭:濱海之國和內陸之國的衝突與融合
齊國再起:西方勢力打破保守僵局
【晉族國家篇】
第一章∣內亞面對東亞的最前線和輸液管
晉:夏、商、周的共同起源
中國人是食人族?解析殷商的食人文化
瓦房店學:技術停滯不前,導致文明衰退
名為「人口滅絕」的大洪水向中國襲來
殷商推動「一帶一路」,遭致鄰國集體撻伐
第二章∣從封建主義到民族主義
令殷商聞風喪膽的「鬼方」
掌握多國外交與內亞通道
三家分晉:內亞派與東亞派的決裂
漢趙帝國:晉文化真正的繼承者
第三章∣帝國沒落與民族復興
胡漢之別不在血統,而是政治組織的差異
中國的三省六部制具有強烈的內亞體制精神
孕育東亞和東南亞文...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