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靜物動起來,
風景停下來。
每天大家都在談藝術,但是何謂藝術?又從何定義?或藝術始終不被定義?一位創造藝術作品的藝術家跟藝術有關嗎?倘若無關,如何創作?如果有關,他能自在的創作嗎?畢卡索曾說:「我花了四年學習像拉斐爾那樣作畫,卻花費了終身的時間,才畫得像個孩子。」所以什麼是藝術?
關於彥甫,他是藝術家,亦是明星,身分無法界定一個人,唯有心緒、態度才得以看見人的本質。世界無限寬廣,我們永遠在前進的路上,藉由「藝術家YEN FU」與「明星郭彥甫」的內在掏掘、反省與自我對話,引領讀者取得現實與夢想、心與欲望之平衡。本書剖析他的人生抉擇所帶來的思索與改變,他在想什麼?怎麼思考?怎麼判斷?怎麼決定?重新審視日常思維,這是持續進化的練習,以更貼近的姿態、更誠懇的思考,理解真正的自我。
作者簡介:
郭彥甫 KUO YEN FU 一九七九年生。現為藝術創作者、創意表演家與演員。二○○五年以音樂偶像團體出道,作品跨足音樂、主持、戲劇表演、時尚模特兒等各領域。年輕時對藝術創作充滿了天分、偏好與見解,對自己而言,藝術是繁忙世界裡最寧靜平和之處。而後、為了實踐個人長年的夢想,毅然決然放棄過往累積的演藝資歷與舒適圈,全心緒投入藝術,埋首創作,在美學之路上,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標誌與品牌,以作品與世界溝通、互動,期望自己恆持藝術的觀點,並落實於生活。
章節試閱
畫途的啟蒙年代 小時候常去外公家裡玩,那是小到將板凳當成桌子的年紀,外公總是騎著老偉士牌機車,載著我和哥哥去北投泡溫泉、到馬場玩沙,也是在馬場的時候,發現自己迷上這結合力與美的龐然大物,骨骼、肌肉、馬蹄鐵敲在地上的清脆聲響……讓心中產生奇妙的感覺,不知道是什麼,但我確定是興奮的。有一天開始想拿筆記錄當下的感覺,不用文字表達,而是自然地以線條方式反射出內心想傳遞的符號,從此,我發現這一生離不開繪畫了,居然可以將喜好厭惡放進白色的天地中,或許某天會有所不凡,因為我找到了能夠和自己對話、對視的媒介。 求學階段裡我的強項是體育,但自己的另一面依然癡迷於繪畫,畫課本、畫考卷、畫餐巾紙、畫桌布……只要是白紙,總想為它裝填上另一個世界。國中時的某天,美術老師給了一張圖畫紙與一張宣紙,要我代表學校參加美術比賽,我沒多想,用兩種畫法畫了同一主題,結果得了獎。學業成績不好的我,突然覺得自己跟其他同學不太一樣了,畢業時也有保送美術班的機會,因為家庭因素而無法如願,只好拎著一雙跑鞋踏入田徑的世界,但是那顆嚮往繪畫且充滿欲望的心,在高中時完全爆發開來,也迷戀起畫中的邏輯與理論……至今。 體育訓練在求學過程中占滿了生活,跑到吐、跑到地上爬……這些過程都深深感受過,但是當時也因而畫了大量運動員作品,迷戀其肌肉與線條,也研究運動員的心理與生理狀態,以及施力、鬆放等體態的呈現。因此,運動員階段對於後來的我,無論是在繪畫與技法上的奠基,或是面對所有困難與抉擇的心理素質強化,皆有相當大的助益。 持續在環境中學習 一路上持續摸索,不曾間斷,看到長輩的茶具上有龍與鳳凰的圖騰,就拿計算紙臨摹細節,接著又畫起電視裡的端午龍舟;也會因為一個新題材,延伸至其他相同原理的對象,例如四隻腳的動物是從馬開始的,再聯想到牛、狗、貓等等,國小我是班上負責壁畫比賽的美術小老師,從小便開始著迷於畫筆與紙之間的合作。 記得童年時的電影看板都是手繪的,搭公車時我會默默觀察每一家電影院的畫風,以及誰畫得最像,當時很好奇那麼大的木板如何能捕捉海報比例?某次偶然發現在汀洲路有幾位畫電影看板的師傅,特別搭公車前往,從旁靜靜看著師傅拿一張海報對折再對折,攤開後成了九宮格,然後在大塊木板也畫上九宮格,一個一個畫進去,用這種方式打稿子,對當時的學習有很大的躍進。課堂上我總是直盯黑板前方,老師一定覺得我是認真的學生,其實我是盯著黑板上方的國父遺像,當作繪畫題材。我也臨摹歷史課本上的歷史人物,像是邱瑾、宋教仁、陸皓東、劉銘傳等人,另外,包括世界各國國旗、各式汽車標誌都相繼成為畫作題材,這時也學到當時常見的POP廣告式繪畫,無形中一點一滴都在為往後的繪畫生涯奠定基礎。 像孩子般繪畫的時光 小時候,姑姑是家族中最鼓勵我畫畫的人,最看重我的繪畫天分。印象很深刻的是,姑姑拿了一本內含世界各大水彩名家的畫冊給我臨摹,還送了一盒櫻花牌水彩,對當時的我來說,就像現在的女孩獲得名牌包一樣珍貴! 由於很常繪畫,工具消耗得很快,沒有多餘零用錢隨時更換新的水彩筆及美術用具,後來甚至克難地用鐵絲、膠帶固定筆桿與刷毛來保護水彩筆,洗筆時也不能完全浸下,只能把筆毛洗一洗、捏乾,防止筆頭掉落。我就用這一支筆畫遍了當時的偶像巨星張學友、劉德華……最高紀錄一天畫十三個小時沒有吃飯!直到稍微長大一點,存了一些錢,才開始買好一點的水彩紙,但還是非常節儉,每一頁都畫得滿滿的才換下一頁,畫完也捨不得撕掉,一直珍惜著所有的資源。 回想起這段記憶備覺珍貴。我不覺得辛苦,對我來說,繪畫是極為療癒和享受的,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很值得。這也影響到現在的我,時常回想起小時候在家畫畫的感覺,所以創作的時候我也會播放小時候聽的音樂,希望狀態可以一直停在那個時光中,那一段單純而快樂時光。 遺憾的是,姑姑因病很早就離開我們了,離開前她更慎重交代我不能放棄繪畫。我時常想著她,我想自己應該沒有虧負她的叮嚀,希望她在天上看著我,可以感到欣慰。 艱困的環境是重要養分 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很大,父親長年做生意,常常不是很成功,累積不少債務,我們很常搬家,有過一年搬了七次的紀錄,曾南遷嘉義住過兩年,也曾住過客廳有一個大洞的違建……以致內心是自卑的,在學校裡常覺得什麼都比不上其他人,正因此我們兄弟從小挺乖的,也會幫忙家務,長大後就一股腦地想賺錢解決家中經濟問題、減輕負擔。 我自認是一個老靈魂,只是被綁在小孩的身體裡,自幼的想法、思維便很老成,而有迫不及待要趕快長大的念頭,也清楚要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有好的未來。我的第一份打工是在超市,後來也當過餐廳服務生、牛肉麵店店員、便利商店店員、藥物實驗對象、臨時演員……那幾年裡,賺錢的機會都不放過,但也沒有停止對繪畫的摸索,雖然仍未想過成為藝術家,這些生活經驗卻都是日後珍貴的寶藏。 打了很多工,主要也想盡快融入社會與體會職場生態,大學暑假的時候,體育系同學有很多打工機會,而我另一項武器是繪畫,用手繪POP海報在大街小巷發放給家長,這是一段有趣的經驗,也迎來很多工作機會,從那時起,我就極有敏銳度地去增加自身價值,以及不被取代的企圖心。 我的家,我的她 從二○一四年到今天,在藝術這條路上,給我很大力量的,是我的太太,而我們也在二○一四年決定共度一生。 因為成長環境的影響,讓我在感情上顯得缺乏自信,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了,哪有資格戀愛?也沒有認真戀愛,覺得配不上任何人,不值得被愛,在這之前我還擁抱不婚主義,沒想過要結婚。然而,在一次朋友餐會上遇見她,因為她的笑容而被觸動了,好像回到最純真般的模樣,好熟悉也好陌生(我就是那麼奇怪)。那時候家裡經濟狀況比較穩定了,心裡出現了想保護她的感覺,保護她好像也等於保護自己。當然她對我很好、很體貼(這時才知道什麼是體貼),當時還在主持外景節目,許多日常小事的照顧,讓我非常感動,因而有了家的感覺!她也讓我感覺到被需要,更讓我的心安定下來、不再漂浮。於是兩年後,便向她求婚,我有很強烈的直覺,錯過她,再也碰不到第二個人。 一路以來,我始終不曾放棄的就是——相信自己。時間停停走走,世界不斷在變化,但是我從未停下畫筆與思索,情願付出時間、熱情與決心,為了走入那幅色彩鮮豔、意象豐盛的夢的畫作,這未必是一條成功之路,但是我的心卻已經比許多人更為富有。 峰迴路轉的自學派 「想法不會一開始就成形,它是片段式的,要去做了之後才會漸漸成形。」 畢卡索曾說:「我花了四年學習像拉斐爾那樣作畫,卻花費了終身的時間,才畫得像個孩子。」藝術家追求的是生命的起點與終點的過程,他會這麼說是因為人長大之後的包袱越來越多,越來越不能單純地作畫。換個角度說,這也是藝術家可貴之處,在創作過程中尋找自己,完成一些未能圓滿的遺憾。 小時候的我便展現繪畫天分,除了是班上的美術小老師、學藝股長,也常常代表學校比賽、得獎,然而,藝術培養的過程需要金錢支援,家境不允許我就讀美術班,才慢慢往另一方向前進。 大學時,我保送體育系並順利念完,由於無法將跑步當作職業,加上負擔家計,各種打工奔波,一切只能靠自己,可想而知在現實殘酷的情況下,不可能去想繪畫這件事,只能先把自己和家庭顧好,用正向、樂觀的心情,等待任何機會。 藝術的80/20法則 很多人好奇,為何你不開課教大家繪畫?這跟過往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我不會是一個好的老師,我也教不會你如何畫一個石膏像與蘋果。比較可行的方式是透過幾堂課的時間,我讓聽課的人愛上繪畫,自然就會去學習了,無論網路、書籍,現在有很多學習的方法,真的愛上了,創作將成為一生的寶藏。 我在藝術中也觀察到80/20法則:繪畫的人當中,80%的人成為畫家;只有小於20%的人最後能成為藝術家。是80或是20完全在踏出那一步時,就已經決定了,無論如何,真心喜愛而投入都會有好的結果。 有些藝術家花80%的時間思考與觀察、20%的時間做出作品;不少人問我一天花多少時間創作時,我都直接回答:我沒有在畫的時候,都是為了下筆那一刻做準備,思索才占時間的最大比例,創作不只限於在做,而是做什麼與為何做,這類的問題不停地在轉換順序。 繪畫是我的呼吸,不要用壓力綁架它 過去我會在出外景時,拿著速寫簿到處畫些什麼,那更像是在記錄,工作之餘我不覺得累,反而是一種完全的放鬆,心情像是呼吸到新鮮空氣般的清新。 我在家中是很特別的存在。除了姑姑之外,家人都覺得我怪怪的(坦白說我也這麼覺得,尤其是跟同學相處之間),爸爸甚至說過:「如果你再畫畫,就把你的手綁起來!」我拿起報紙就會自然地尋找文藝版面或是廣告,我也不知在找什麼,有時候會覺得,一個人對什麼有興趣,好像有點是與生俱來的。 作品的出現,對我來說,有時候是眼睛一開一闔之間,美景需要好的心境,自然會呈現出像作品般的愉悅。我像個海綿一樣,大量吸收與思考。不論正在畫畫的主題內容是什麼,這時候我是安靜、放鬆的,就像在休息,偶爾會讓人覺得冷漠,只因為我在畫裡。 學習有時很像一把雙面刃,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會把一個人框架住,進而失去探索的原動力。我的學習總是從自己做實驗開始,遇到需要解答時,我會去翻閱書籍或是在網路上尋求答案。例如海浪很難畫,我會先畫個三、四遍,再不行就開始尋求解答。快速的方法,少了自我探索的過程,過程才是學習最關鍵的時刻,有人會覺得很鐵齒、自以為是,但這的確會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方法(風格就是這樣來的)。 我曾經在咖啡店看到一整間的展示畫作,乍看下有很多精緻作品,反覆看過之後,我會被其中幾幅樸拙的作品給吸引,有時候本能的直覺最單純、純粹,相對之下其他反而像是計算出來的作品。所以,何不給自己多點可能性?這是我學習觀看的訓練之一。 白色怎麼畫?畫黑色就會出現白色了,黑色也是如此。這是我理解創作的方式,在繪畫裡,我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誰都很難侵入或佔領,我就是用這樣的邏輯思考去辨別很多事。 自學派學生也有功課要作 繪畫就是一件跟光打交道的事。 繪畫與光有極大的關係,從印象派開始,畫家們走出戶外寫生當時被權威評論為不入流,也不是在之前沒有藝術家畫出光線,而是印象派老大哥們更在意當下的光與影而不是經過設計而來的光線,也就在那時繪畫與現場的光線便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一天我發現到這個關鍵,並非因為看了什麼書而是在我的實驗中意外的發現,這時候我的畫開始明亮了起來,也開始不把畫面畫得很滿卻也能夠表現出質地與質感。這就是自己的發現,很開心。 除了觀察之外,創作也與思想習習相關。因為好奇心一天一天增長,越來越多的思考題目在腦子裡打轉,偶然間看到愛因斯坦的學習過程與他解釋世界的理論,於是哲學性思考出現在我胡思亂想的腦子裡,常常波濤洶湧四處亂竄,我也透過這樣亂想的過程去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為何我是我?我從何而來?越想越寬闊,創作也越無邊無際了。我要強調自己不是專家,更無法說明相對論的道理,但是我願意、也能夠了解相對論的意思。一切都是好奇心使然,因為思考才想去學,創作自己的「甫氏繪」! 我的學習很自我,有時候也很封閉。不建議仿效我的方式!我真的不太一樣,除了坐在畫布前,生活中所有時間都是為了下筆的那一刻在做準備。我的準備包含思索每個創作階段中每一個系列的差異、精神、概念是什麼?什麼能動搖、什麼得保留……這一類問題都是我每一天的拉扯與平衡,作品不會重複過去!當下都是最好的,而過去就過去了,我不會留戀,因為我們都跟著時間一直往前走著。
畫途的啟蒙年代 小時候常去外公家裡玩,那是小到將板凳當成桌子的年紀,外公總是騎著老偉士牌機車,載著我和哥哥去北投泡溫泉、到馬場玩沙,也是在馬場的時候,發現自己迷上這結合力與美的龐然大物,骨骼、肌肉、馬蹄鐵敲在地上的清脆聲響……讓心中產生奇妙的感覺,不知道是什麼,但我確定是興奮的。有一天開始想拿筆記錄當下的感覺,不用文字表達,而是自然地以線條方式反射出內心想傳遞的符號,從此,我發現這一生離不開繪畫了,居然可以將喜好厭惡放進白色的天地中,或許某天會有所不凡,因為我找到了能夠和自己對話、對視的媒介。 ...
作者序
【自序】畫中視野 藝術創作對我來說,是一場面對自己與誠實以待的盛宴,而這場盛宴就是一段生命。宴會裡不時端上些不合適自己的菜,同桌也會出現和自己不對盤的人;我們每個人帶著好奇心匆匆赴宴,最終如何從容退場?這是一門哭著笑或笑著哭的大學問。 在我的作品中永遠探討一個議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藝術大師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當年幫一位女士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畫肖像,其女是他的大收藏家,畫完之後女士說:「我覺得你畫得不太像我。」畢卡索說了一句名言:「放心!您會越來越像這幅畫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哲學家。我們習慣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不曾用對方的角度看看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你不承認的,但會不會那才是你的真正面貌?很值得思考。 我們與周遭你、我、他之間的關係,牽引著人的思緒,其中思緒有正負兩面,負面將導致現代人的心走向貧乏、潰堤……如何化負面為正向?觀看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不是批判自我,而是永遠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將會得到更多原諒;世界越複雜,必須化繁為簡方能使其自在,試著多花點時間看看自己,將會有非凡的收獲。世界如此美好。
【自序】畫中視野 藝術創作對我來說,是一場面對自己與誠實以待的盛宴,而這場盛宴就是一段生命。宴會裡不時端上些不合適自己的菜,同桌也會出現和自己不對盤的人;我們每個人帶著好奇心匆匆赴宴,最終如何從容退場?這是一門哭著笑或笑著哭的大學問。 在我的作品中永遠探討一個議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藝術大師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當年幫一位女士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畫肖像,其女是他的大收藏家,畫完之後女士說:「我覺得你畫得不太像我。」畢卡索說了一句名言:「放心!您會越來越...
目錄
前言 畫途的啟蒙年代 持續在環境中學習 像孩子般繪畫的時光 艱困的環境是重要養分 我的家,我的她 畫中視野 是明星也可以是藝術家 風格,其來有自! 探索心中最深層的渴望 人生RESET!重新決定未來 不是只有夢想 重新決定自己的未來! 峰迴路轉的自學派 藝術的80/20法則 繪畫是我的呼吸,不要用壓力綁架它 自學派學生也有功課要作 出現髮夾彎,徘徊在現實與理想之間 藝術怎麼讓你活下去 正面的思維與樂觀的態度很重要 真誠做自己,同理對待人 別讓「表我」成為人生主軸 以真誠的品格,優雅回應世界 一面稱作郭彥甫的濾鏡,看清挫折與讚美的真義 正向的心念可由自己選擇 學會聽真話,讚美也可能是毒藥 走吧!以行動映證生命的真諦 關於生活與工作的幾個隨想 關於早晨的靈光 關於壓力與瓶頸 關於生涯 關於工作態度 關於夜晚的眼淚與流言 我的創作方式是讓靈魂與思想恣意延伸 「郭彥甫」風格背後的故事 作品的意義留待觀眾挖掘與詮釋 我心目中的展覽 做一個決定!打破僵化的人生 以敏銳本質,採集郭彥甫的創作大數據 落實靈感,穿越創意與創作的疆界 打開對知識的胃納,餵養藝術也為藝術而活 跨越舒適圈的知識與意識 有了知識更不能缺少行動 每個人都有優勢,卻不能靠勢! 關於束縛與恐懼的幾個詰問 關於職涯的相提並論 關於教育和際遇 關於強悍意志的體現 關於現實與擔憂 關於變老與死亡 給自己自信,同時更要尊重他人 從藝術中看見尊重 主觀與客觀之間,我選擇良善 建立寬厚與謙卑兼備的觀點 專注於創造自己的意義 自媒體的時代更不能迷失自我 郭彥甫與你的現在進行式
前言 畫途的啟蒙年代 持續在環境中學習 像孩子般繪畫的時光 艱困的環境是重要養分 我的家,我的她 畫中視野 是明星也可以是藝術家 風格,其來有自! 探索心中最深層的渴望 人生RESET!重新決定未來 不是只有夢想 重新決定自己的未來! 峰迴路轉的自學派 藝術的80/20法則 繪畫是我的呼吸,不要用壓力綁架它 自學派學生也有功課要作 出現髮夾彎,徘徊在現實與理想之間 藝術怎麼讓你活下去 正面的思維與樂觀的態度很重要 真誠做自己,同理對待人 別讓「表我」成為人生主軸 以真誠的品格,優雅回應世界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Windows / Mac 電腦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手機/平板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 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