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靠舊地圖去探索新世界。」──愛因斯坦
100張EarthTime全新地圖,
看懂世界怎麼了?未來會怎樣?我們該怎麼辦?
全視角解析人類過去的決策所帶來的結果,
了解多重風險匯聚時代的現狀與趨勢,
提供不確定年代中,最有憑有據的生存行動方略。世界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迅速改變,
新冠疫情爆發更加劇了改變的速度與力道。
面對各種未知與變動,我們急需新的地圖來確認方向,
看懂全球局勢,重新計算風險,
釐清在各種威脅與機會下,如何反應才能生存下去。
100張EarthTime全新地圖,
融合500多萬張衛星影像與2000多筆數據圖層,
真實呈現最新地球樣貌,提出未來可能趨勢,
你將全面看見世界如何被改變,未來又將如何演變;
你將明白自己面對了哪些嚴峻的生存挑戰,並獲得解決方法;
你將走出驚慌焦慮,帶著新的理解與洞見,在不確定中穩定前行。
新冠肺炎的爆發,迫使全人類同時經歷多重變革,
這場傳染病雖突顯了全球化的某些優點,
但也暴露了各種體制上的問題,惡化了不平等,
舊時的確切急速瓦解,衝突、憤怒與前景堪慮,讓人們痛苦又費解。
儘管人類總是生活在不確定中,
但人類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時候,
由單一世代所做的決定,對後世的存亡影響重大。
早在文字發明前,人們就開始利用地圖理解世界,
然而誠如愛因斯坦所說:「你不能靠舊地圖去探索新世界。」
我們急需新地圖協助確認方向,走向更確定的道路,邁向更好的命運。
全球化發展專家伊恩.高丁與政治經濟學家羅伯特‧穆加,
融合了衛星成像技術與大量數據,
用100幅地圖勾勒出最新地球樣貌,
涵蓋科技、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醫療等層面,
視覺化呈現世界的過去、現在與可能的未來,
釐清在各種威脅與機會下,人類如何行動才能生存下去。
我們正進入未知的領域,
這100張地圖提供了迫切需要的觀點,讓判斷有所依據,
協助我們在不確定的年代中更具適應力,擁有持續前進的智識與力量。
【好評推薦】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融和迷人的地圖與引人注目的分析,描述人類所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並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幫助我們駕馭複雜的未來。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令人讚嘆……這本書會在我的荒島書單上!100張引人入勝的地圖與豐富的敘述,讓全球趨勢一目了然,再加上作者精煉的分析,是重塑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時,最好的指導與啟發。
──馬丁.芮斯(Martin Rees),英國皇家天文學家
收到書稿的那天晚上,我本來打算先粗略翻一下就好,但精采的內容讓我無法自拔,就這樣熬到凌晨一點。本書採用的綜合方法讓我印象深刻,以如此清晰的方式解釋了因果關係,是一本真正值得大眾關注的著作。
──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第四次工業革命》作者
作者簡介:
伊恩.高丁
Ian Goldin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專攻全球化與發展理論,創辦了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曾擔任前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經濟顧問、世界銀行副總裁。其在發展層面卓越的貢獻,獲法國政府授予爵士稱號,並為聯合國、歐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和世界經濟論壇等組織提供重要建議。高丁同時也是一名國際知名講者,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TED、Google時代精神(Google Zeitgeist)發表過數次演講,著有二十二本書與三個BBC系列。
羅伯特.穆加
Robert Muggah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政治經濟學者,是全球公認的安全、移民、城市和新科技議題方面的專家,為國家政府、地方政府、科技公司、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銀行、以及世界經濟論壇提供重要建議。他是伊加拉佩智庫(Igarapé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該組織致力於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實踐安全與正義,是屢獲殊榮的國際智庫;他還創立了SecDev集團,專注於數位風險與網絡安全。羅伯特著有八本書,獲得多項學術獎項,為TED進行多次演講,也定期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演說。
EarthTime影像提供
機器人科技教育實驗室
The Community Robotic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Empowerment Lab(CREATE Lab)
探索具有社會意義的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發展。EarthTime的靈感來自機器人科技教育實驗室的願景,即促進數據素養、激發有意義的對話、以及使數據民主化,人人都能取得。透過以視覺化證據顯示人類過去決策的結果,EarthTime可以讓決策者做出更明智、更有前瞻性的選擇。
譯者簡介:
趙睿音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喜歡文字和毛線的一切。譯有《大腦裡的珍・奧斯汀》、《漫遊伊莉莎白女皇的英格蘭》、《窮忙》、《時尚受害者:時裝工業奪命圖鑑史》等書,目前致力於推廣編織英文。
作者序
2020年最初五個月裡,新冠肺炎擴散到一百八十八個國家,超過八百萬人確診,其中四十萬人死亡,佔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就像本書中所收錄的其他地圖一樣,新型冠狀病毒地圖突顯了我們彼此互相連結的方式,還有我們在二十一世紀如何面對著共同的威脅和機會。
2020年初,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被限制外出,左邊這張以鮮紅色與黑色呈現的地圖,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公司所製作,追蹤這個百年以來最嚴重病毒的演變。一看就令人害怕的地圖提供新冠肺炎感染及死亡人數的即時統計。疾病爆發的速度震驚全球,但病毒本身卻並不令人意外。多年來,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許多人不斷提出警告,包括我們兩人在內,要聽得進去的人留意大規模流行病的威脅,甚至還預測了起源地和全球大爆發的情況。這些資料呈現出2019到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駭人的規模,卻也帶來了一線希望。康復的人數代表著許多人的種種義行,醫生、護士、救護車駕駛、救護人員,還有其他第一線的急救人員,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救了那些連呼吸都有困難的人。
本書書稿交付企鵝藍燈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正肆虐全球。2019 年十二月病毒首次在武漢檢測出來之時,羅伯特加入團隊,協助流行病學家和統計學家建立病毒的全球軌跡模式,希望藉此找出控制疾病的方法。股市開始崩盤,單週蒸發9兆美元,伊恩透過電視及廣播提醒民眾,過去像這樣的危機該如何收場。我們最大的敵人在過去和現在都一樣,是那些散播陰謀論、否定科學的政客和權威人士。雖然無法預測這場危機將如何收場,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將對全球化還有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層面產生永久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揭露了伴隨加速的連結而來的系統性風險,它提醒世人,我們的命運交錯、密不可分,合作不可避免,而且十分關鍵。面臨許多已知的生存威脅──不論是流行病、氣候變遷或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否認與不採取行動不只危險,根本是犯罪。
新冠肺炎疫情以難以預料的方式加劇,並且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很多人取消了計畫、暫停工作、照顧生病的親友、太早失去摯愛的人,衝擊往往來得又急又重。2020年三月初,羅伯特在紐約市進行休假研究,在分析了新冠肺炎的全球數據後,他決定更進一步檢視自身周遭的情況。他對自己的統計預測感到不安,於是在居處附近那些未來的「熱點」很快地逛了一圈,卻發現街上滿是人潮,並且毫不在意社交距離。羅伯特當天就打包,雇了貨車舉家搬回老家加拿大,在那裡與剛經歷過英國封城的伊恩合作完成本書。羅伯特離開紐約幾天後,加拿大與美國關閉邊界。幾週之內,紐約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的爆發中心,死亡數以萬計,感染人數占全美國的四分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讓所有人的生活天翻地覆,但它清楚地突顯出本書目的,即找出最迫切的全球挑戰和解決辦法,讓大家看見。新冠肺炎不會殺死全球化,但絕對會帶來新局面,疫情爆發也暴露出全球化的弊端與優點。在高度連結的世界中,傳染病毒比從前散播得更快、更廣。不只會瞬間讓人感染,也會影響到政治與經濟。由於全球供應鏈高度整合,只要有一個生產者中斷,就會如骨牌傾倒般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然而,儘管有去全球化的聲浪,呼籲縮短供應鏈,世界仍因網際網路而連結,社群投入分享資訊,共同對抗有害的疾病爆發。只要保有多樣性和豐富度,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就能提高適應力:就算有幾處中斷,網絡及節點的多樣性也能維持系統運作。在本書付印之時,我們親身經歷了這些衝擊:中國的印刷廠由於疫情,已幾乎全面停擺幾個月了,因此企鵝藍燈書屋必須改變計劃,改至義大利印刷。
儘管比起從前,我們更容易暴露在危險的病毒中,但我們也更有所準備。政府、企業、社會,都已準備妥當,能夠承受全球危機。雖然巴西、白俄羅斯、尼加拉瓜、土庫曼等領導人抱持著鴕鳥心態,甚至中國和美國都延誤了對抗新冠肺炎的時間,但大致來說,政府都能根據科學來回應,提出健康措施來緩和肺炎疫情對於脆弱族群的影響。這絕不是人類第一次必須戰勝天啟騎士,歷史上曾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疫病。過去五百年裡爆發的重大疫情中,以1918至1919 年間的流感大流行最嚴重,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人被感染,死亡人數將近五千萬人,沒人知道確切的數字。第一位受害者據信是一個美國士兵,可追溯到1918年三月時在堪薩斯州的美軍基地。因船隻載送軍隊遠赴德法作戰,使得病毒在幾個月內就從美國散播出去,死了幾百萬人。1918年年底,第二波更具破壞力的傳染蔓延到澳洲、日本、印度甚至中國。俗話說得好,歷史不會重演,但絕對有相似之韻律可循。
一個世紀前,這個世界完全疏於準備,無法招架疫情爆發,也沒有分子生物學家或病毒學家,無法將流感基因體定序。事實上,大多數醫生根本不知道疾病是由病毒造成的。沒有任何抗病毒藥物,也沒有疫苗接種能保護人免於感染──疫苗要幾十年後才會出現。沒有像世界衛生組織(WHO)這樣的全球機構,甚至各國也沒有像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這樣夠格的機構,能在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調查追蹤新疾病的散播。幾乎沒有任何關於疫情的資訊,特別是在戰時的審查制度下。
今日,儘管大部分的身心健康指標都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國際社會仍沒能阻止新冠肺炎散播。中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美國在2020年最初幾個月採取的多項控制措施,與1918年和1919年的做法非常相似,甚至和十四世紀黑死病流行時一樣。當時就跟現在一樣,鼓勵大家保持社交距離,實施隔離檢疫,隔開受感染的社區,提倡洗手,引進種種策略防止大型群聚。他們也許不確定大規模死亡的真正原因──很多人相信是因為不好的空氣,或是瘴氣──但是地方政府明白健康的人必須跟生病的人隔開。在沒有疫苗、全球領導力不佳的情況下,這也許是今日最先進社會所能找到的最好辦法了。
流行病的衝擊不僅僅只在於人們的健康,西班牙流感對實際經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在1920年代導致許多大國成長緩慢。儘管西班牙流感已經很嚴重了,但新冠肺炎會比過去的流行病更嚴重,對全球健康、政治和經濟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相較二十世紀早期,如今的世界更加緊密相互依存。二十世紀早期,商業航空尚未興起,大部分人旅行是搭遠洋郵輪或火車。旅遊業,作為我們今日所知的全球產業,當時的規模很小。國際貿易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曾快速成長,但也已經瓦解,人們因戰爭而精疲力竭,因為污染而生病,很容易染上流感。西班牙流感導致缺工、薪資上漲,不過也可能加速戰爭結束,催生了社會安全體制。
新冠肺炎爆發對經濟更具威脅,因為世界經濟比從前更緊密相連。2003年SARS大流行的時候,中國只佔全球經濟的4%,如今卻超過16%。中國位於全球供應鏈的中心,中國觀光客每年在國外消費超過2,600億美元。國內外貿易旅遊劇增,讓億萬人擺脫貧困。但如此相互依存有其黑暗面,疫情爆發幾個月之內,新冠肺炎打斷了超過75%美國公司的供應鏈,擾亂了全球製造業。應該從「及時生產」(just in time)轉型成「及時預防」(just in case)管理的呼聲更大了,大家也致力於與中國脫鉤。復原是緩慢而痛苦的,對最脆弱的人來說尤其如此,新冠肺炎也導致國內與各國之間的不平等持續惡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赤裸的不平等,包括統治的本質及社會契約不堪的狀況,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能看到。正常運作的民主國家如紐西蘭,擁有高度信任,不只和緩了疫情曲線,還能壓下來。與此同時,民粹主義領導的國家如巴西,感染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本書付印之時,美國是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與其他地方一樣,社會中最貧困的成員首當其衝──尤其是黑人、亞洲人以及少數民族的家庭。就在美國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警方窒息致死的影片流出之後,這世界想起了少數族群所面臨的種種負擔。多年來,「Black Lives Matter」運動讓許多人得以宣洩怒火,抒發對於警察暴行的憤慨,但效果有限。在疫情嚴峻時發生佛洛伊德之死,點燃了憤怒與絕望的篝火,遍及全美三百五十個城市。幾天之內,抗議擴散到全球十幾個國家,引發對話的迫切性,我們必須談談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公義和不平等。
這場流行病也將帶來深遠的地緣政治影響。部分是因為經濟衝擊會延伸政治上的不穩定,加深與撙節相關的社會動盪,激發保護主義者的強烈反對。儘管新冠肺炎應該讓我們學會合作的價值,但到目前為止,大國的反應卻是毫無條理,而且往往過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就一直在全球危機中位居領導角色,但新冠肺炎爆發之後,美國領導人卻是積極削弱世界衛生組織,敵友不分。此外,美國擴大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爭,指責對手隱藏流行病的資訊,使得全球合作的機會更加渺茫。這場流行病不只加劇了美中之間原本的齟齬,也削弱了歐盟的凝聚力,包括遷徙自由這項核心原則。
儘管有許多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不利之處,但科學界對於流行病的迅速反應突顯了全球化的一些優點。由於數位連結、高科技實驗室測試和新的基因組科技,科學家能在幾週之內就定序出病毒的基因組。流行病學家、微生物學家和數學家組成的國際網絡日以繼夜地工作,分享預測、研究以及最佳做法。這場危機也激發了某些國家國內與國家之間的團結表現,包括分享口罩和呼吸器之類的專門技能及設備。一時間,這場全球危機看似能夠振興集體行動,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促成了二十國集團(G20)的形成。但這場危機揭露了全球領導力根本上的缺失,還有許多國家社會契約中的深層隱憂,也暴露出多邊主義的脆弱狀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甚至在疫情爆發一百天後,已超過四萬人死亡時才同意開會討論。
我們正進入了一個異常複雜又不確定的新時代,沒有人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一場經濟大蕭條即將降臨,所有經濟體都將受到影響,尤其是新興地區。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能果斷行動並避免過去的錯誤,其實是可以避掉某些最糟糕的結果。這大部分取決於何時(或是否)有疫苗,以及能否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少了疫苗及藥物,新型冠狀病毒會持續好幾年,也許永遠都在。即使存在的時間不長,新冠肺炎早已重新配置了未來,包括旅遊、工作、教育、健康,還有我們互動的方式,雖然我們還不清楚改變會有多劇烈,但主宰新常態的規則將會非常不一樣。這不全然是壞消息,英國在疫情發生後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9%的英國人想在外出限制結束後,恢復從前的生活。此外,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氮排放量前所未有地減低,為受污染的城市帶來乾淨的空氣。儘管面臨諸多困難,全球市長及市議會已經開始重新想像更環保、更永續的城市生活。
新冠肺炎年代讓人最擔憂的是日益加深的鴻溝,系統性的風險造成威脅加劇,不管是全球、各國、各州或城鎮,準備與反應的步調都太慢了。在這種全球危機迅速升級的時刻,許多政府不再合作,拋棄了從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盛行的國際制度。聯合國不興,承受著數十年疏忽的後果,如何解決因新冠肺炎產生的大規模健康問題,與排山倒海的經濟、食物、人道需求,讓聯合國感到焦頭爛額。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挹注了數十億美金,提供需要財務協助的國家,但事實證明這並不夠,需要的金額超過2兆美元。今日的多邊體制由分歧的國家主宰,需要徹底改造才有辦法補救。
新冠肺炎發生的時機再壞不過了,許多國家正因為撙節和私有化而耗竭,為了緩和2008年金融危機及隨之而來的歐債危機,各國中央銀行開始印行鈔票,並把利率降到趨近於零。但在用盡金融彈藥之後,他們能努力的地方如今已大幅縮減,甚至早在2019年十二月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之前,許多政府及公司行號就已深陷嚴重的債務之中。病毒加速了經濟活動崩潰,讓各國面臨的潛在經濟考驗更加嚴峻,削弱了大家處理眼前問題的能力,遑論顧及未來的需求。早在新冠肺炎來臨之前,大眾對於民主的支持就已經減弱,達到有紀錄以來的最低程度。全球各地的社會早已因為極端對立而分裂,加深了對於當選(或落選)領導人的不信任。
全球合作至關重要,我們迫切需要但卻缺乏全球領導力去執行。在本書中會談到,全球兩大勢力美國與中國似乎走上了衝突之路,猛衝直向冷戰2.0。歐盟也開始分散來自中國的供應鏈,放棄既定策略,不再擴張與亞洲巨頭的經濟關係。至於中國則採取了新的「慢活」典範,因為經濟趨緩的程度四十年來前所未見。聯合國像是癱瘓的局外人,七大工業國組織(G7)和二十國集團毫無作為,只能提供世界領導人合照的機會。因為看不到明確的終點,許多國家保持專注向內,走自己的路。全球機構急需改革,才能應付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但各國政府缺少需要的領導力、正當性和資源,導致全球機構越來越落後。
全球機構的不足削弱了全球適應力,讓所有人都暴露在危險中,尤其是傳染病爆發和氣候變遷。儘管這兩項威脅是最有可能的未來危機,我們還是任由事情發生了。更糟的是,國際和國內的法規政策大多忽略了風險,無視金融機構集中在一小撮位置的危險。全球競爭對手的總部不是分布各處,而是位於毗鄰的建築中。救命藥物的製造也有類似的集中風險,當流行病隔絕了美國與供應商,人口健康的風險大增。同樣地,如果颶風導致華爾街關閉,或是世上某些地方的重要物資供應與服務中斷,全球經濟和集體福祉也會因為我們的緊密相連而面臨更大的風險。
流行病與其他全球危機不同,因為世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面對氣候變遷、網路攻擊和抗生素抗藥性這類威脅,只要有一小群人採取行動,包括公司、城市和社群,就能結盟起來,大幅降低風險。但流行病不是這樣,監控、介入並隔離感染源的能力很重要,也需要全國採取行動,隔離治療受到感染的個人。對於不具備這種能力的國家,就需要國際上的警覺監控和迅速反應,才能從源頭控制疫情。為此,全球共享資訊及資源很重要,尤其是支援最貧困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擁有這樣的權力,卻因為欠缺改革,也得不到全球各政府的支持而窒礙難行。
新冠肺炎赤裸裸地揭露了複雜的全球整合系統的不足之處。說到底,再高的柵欄、再厚的牆都阻擋不了流行病,阻擋不了任何一種全球威脅,我們在不平等世界中合作的集體意願正在接受考驗。我們正進入未知的水域,風險再高不過了。在寫作這本書時,我們相信地圖有助於開創更好的合作,像是序文開頭的紅黑色視覺化地圖,就能以有渲染力卻簡單的方式傳達出複雜的觀念。我們希望這些地圖和影像,能夠教育並引導大家獲得新的洞見和理解,最終帶來希望。翻開二十一世紀的新地圖,接受地圖的引導。讓我們開始吧。
伊恩.高丁
羅伯特.穆加
2020年六月
前言(部分摘錄)
「你不能靠舊地圖去探索新世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人類歷史上大多時候,對於自己置身何處可說是一無所知,而無法直接觀察的就是未知。直到我們的祖先開始在洞穴的牆上描繪週遭環境(包括最靠近的野生獵物或是水源)時,情況才有所改變。大約三千年前,人類開始把最早的世界地圖畫在莎草紙上,尚未探索的地區充滿了龍、蛇和獅子等神奇而駭人的野獸。直到不久以前,地球上大部分地方仍然都是未知地,但在導航輔助以及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之下,一切開始改變。我們仍然有許多要學,但是這個複雜的世界──氣候、生物多樣性、複雜的人類體制──正在迅速現身。我們現在到達了已知地的狀態,處在已知的世界中。
在本書中,我們利用地圖來解釋某些最嚴峻的生存挑戰,還有一些最鼓舞人心的解決方法。我們正處於充滿不確定性,但也有著無限機會的年代。新冠肺炎發生之前,氣候危機是首要議題,引發眾人關注地球上的改變,包括氣候、冰河、海洋、生態系統和生活。全球暖化對於我們這輩子的生命造成空前影響,但卻不是我們面臨的唯一緊急事件。在全球化的年代裡,我們面臨廣泛的威脅,從極度不平等到傳染病爆發,從政治極端主義到扼殺隱私的監視,還有暴力暴增。每種風險都相互關聯,這就是為什麼同時處理所有風險雖然困難,卻比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
要是我們能夠講清楚,加上脈絡把世界上最大的危險具體化,進而使得這些危險能夠用來釐清事情、提供資訊,而不是造成恐懼,加深社群之間與內部的分歧呢?想像一下,要是我們能夠動用資訊,降低不確定性,增進了解和透明度,而且還有助於未來的決策呢?如果我們能夠打造一組好用的新工具,能讓人更有信心地邁向未來,而不是躲躲藏藏並冒著倒退的風險呢?從複雜中提煉出明晰的方法之一,就是詳細勾勒出我們最大的挑戰。地理影像和資訊科學有了長足的進步,讓我們得以標繪出最嚴峻的威脅,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過去、現在與未來。可供探索的不只是有形之地,還有環境、社會、經濟和政治層面。
繪製地圖是一種古老的衝動,從智人學會溝通的那一刻起,就懂得利用地圖來理解世界。早在書寫發明之前,大家就會用地圖來解釋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與環境、行星和宇宙之間的關係。不論是刻在石頭上,或是用來確認遙遠的太陽系方向,地圖都有指引正確方向的功能。然而,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的地圖,都提醒我們:不能只看表面。因為地圖所隱藏的,往往跟顯露出來的一樣多。
(中略)
如果地圖可以透露出我們的過往,那麼能不能幫助我們邁向未來呢?簡答是本書中收錄的地圖正是設計來指引讀者,讓讀者對全球現況有更透徹的理解,而非只針對實際的地理位置。詳答則是我們在書中想花時間說明的,地圖透露出許多強烈的不平等,如果置之不理,後果我們全都難以承受。了解問題之間的關聯,我們才能開始制定解決辦法。我們活在苦痛又費解的年代裡,舊時的確切正在瓦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改變的步調之快,表示許多心智上與實際上的地圖都不再合用。雖然我們不該拋棄閱讀地圖的基本原則,那些由托勒密、麥卡托、高爾、彼德斯和Google所奠定的基礎,但是我們急需新的地圖協助確認方向,讓我們走上更確定的道路,邁向更好的命運。
即使在所有新冠肺炎爆發的相關壞消息當中,仍有充分的理由當一個了解狀況的樂觀主義者。我們活在特別的時刻,仍然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時代。我們正同時經歷多重變革,在科技上、社會上、經濟上及政治上都是,儘管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可怕的衝擊,但比起二十萬年前第一個智人開始行走在地球上時,大部分人仍然比任何時候都更長壽、更健康。在健康那一章會提到,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在過去五年間增加了驚人的二十年。儘管新冠肺炎重創經濟的後果,在接下來幾年都能感受得到,但我們確實有潛力消彌其餘的隔閡,為地球上的全體人類提供更好、更有意義的生活。不過,在不平等那一章會提到,儘管有明確的進步和保證,許多人仍然有種前景堪慮的預感,尤其是在比較富裕的國家,這種無力感在新冠肺炎發生後急遽增加。
儘管人類總是生活在不確定中,但今日不一樣了,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時候,由單一世代所做的決定,對後世的存亡影響如此重大。最迫切的問題是日常對話的題材:面對新冠肺炎,如何打造更包容、更具適應力的世界?我們能不能反轉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緩和海平面上升對於沿海城市的風險?人工智慧能被控制,還是反過來控制我們?我們能否避免悲慘的核戰、生物戰或恐怖主義,那些由民族國家或甚至單獨極端主義者所造成的災難?我們能否在不引起毀滅性的民粹主義和加深分化的情況下,擷取全球化的優點?我們是否能夠減少難民潮,確保他們的尊嚴和權利,並且提出合乎情理的移民方法?吃素可以救地球嗎?
(中略)
據說二十世紀初的廣告公司主管佛瑞德.巴納德(Fred Barnard)創造了「一圖勝千言」這句話,他說的沒錯,大家在探索地圖時,能夠連結起看文字時可能會遺漏的事物。我們的製圖方法是將衛星影像與來自國家研究單位、一流大學、私人公司以及非政府組織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相結合。把人類行為的結果視覺化加在地球輪廓上,可能會立即讓人眼花撩亂、焦慮不安,覺得違反直覺。不過一旦看出真正發生什麼,事情就會變得更清楚。例如2019年到2020年間嚴重破壞澳洲的叢林大火,燒毀了數千萬公頃的土地,有十億多隻動物死亡。由日本氣象衛星向日葵八號(Himawari-8)所產生的這類地圖,有助於展現火災的整體規模和層面。你會開始從驚慌焦慮的狀態中走出來,覺得有了主張,受到感動,可能會有足夠的信心去採取行動。
本書中大部分的地圖都是由EarthTime所產生的,這個線上數據視覺化平台是由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機器人科技教育實驗室(CREATE Lab)所研發。主要數據來源包括五百多萬張衛星影像,是過去三十年間由包含哨兵二號A(Sentinel-2A)在內的大地衛星所拍到的,這些衛星每天繞行地球十四次,傳送大量數據。EarthTime地圖結合高解析度的衛星成像及兩千多筆數據圖層,來自合作夥伴如聯合國、歐盟、美國太空總署、美國人口普查局、大學院校、研究機構和Google這類私人單位,呈現出各種自然變化及人類影響的模式,涵蓋整體和局部。
本書提供詳盡的內容,但絕非無所不包。大部分都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前就已經寫好,共十四個章節,專門討論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事情,每一章都強調幾個我們面臨的關鍵挑戰,並根據最新科學證據建議解決辦法。世界在過去幾十年來明顯改變了,在2020年更是發生巨變,但是許多最重大的改變仍未發生。為了讓受傷又相互連結的地球蓬勃發展,我們全都必須變得更擅長詮釋數據資料,要成為更懂方法的人,能從喧囂中分辨出訊息,要做到上述這一切,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增進數位和地圖繪製的素養。包括新地圖在內的數據平台,無法告訴我們確切該做什麼,但可以讓我們的判斷有所依據,提供迫切需要的觀點,協助我們在不確定的年代中前進。
即使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學著適應有新冠肺炎的世界的此時,我們還是有潛力能讓本世紀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世紀。但如果我們控制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風險,用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芮斯(Martin Rees)的話來說,這很可能會是人類的最後一個世紀。未來取決於我們能否收穫眼前那些前所未有的機遇,能否了解並克服潛在的災難性威脅。過去的世界曾經歷過動盪巨變,柏林圍牆垮了,全球資訊網問世,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秩序與所有人互動的方式,大多是變好。危險在於過去的成功可能會導致對未來的自滿。我們可以慶祝已經達成的進步,但也要認清風險的倍增和聚合。我們正在臨界點:往前邁進,還是險險地退後,全由我們作主。
(中略)
地圖是眾多工具之一,能幫助我們走向更好的洞見和理解。數百年來,領航員仰賴各種方法的組合──評估星座和行星的位置、觀察風向、理解羅盤及六分儀、利用在地的智慧──來找到通往目的地的路。地圖能提供安全的管道,但是我們絕不能只靠地圖。由於本章和其他地方會提到的理由,我們仰賴多種科技來講述這個世界的故事──讓這個世界成為已知地。
2020年最初五個月裡,新冠肺炎擴散到一百八十八個國家,超過八百萬人確診,其中四十萬人死亡,佔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就像本書中所收錄的其他地圖一樣,新型冠狀病毒地圖突顯了我們彼此互相連結的方式,還有我們在二十一世紀如何面對著共同的威脅和機會。
2020年初,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被限制外出,左邊這張以鮮紅色與黑色呈現的地圖,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公司所製作,追蹤這個百年以來最嚴重病毒的演變。一看就令人害怕的地圖提供新冠肺炎感染及死亡人數的即時統計。疾病爆發的速度震驚全球,但病毒本身...
目錄
序文
前言
全球化
氣候
都市化
科技
不平等
地緣政治
暴力
人口狀況
移民
糧食
健康
教育
文化
結語
致謝
名詞對照表
序文
前言
全球化
氣候
都市化
科技
不平等
地緣政治
暴力
人口狀況
移民
糧食
健康
教育
文化
結語
致謝
名詞對照表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