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獨處時刻,擁抱缺了一角的自己
獨處時的孤寂感,經常被誤解成一種被世界遺棄的狀態。
然而,我們看到好多藝術家,孤獨激發了他們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他們跟自己在一起時,更能夠專注地表達自己的靈思妙想。
▲跟自己作伴,享受孤獨而不寂寞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從眾行為」,就像這波新冠疫情剛開始時,大家不由自主的囤貨行為:泡麵、衛生紙……。很多時候我們的所做所為並不是出自個人的判斷,而是大家都這麼做,自己也就跟著做了。
因為跟著大夥一起行動,比較不會感到孤單,無形中具有某種安全感。然而,當我們跟隨他人腳步時,屬於個人的判斷及價值需求,也會在情境中降低或迷失。不妨思考一下,當我們跟著趨勢或潮流一窩蜂地做一件事,之後呢?
往往僅止於短暫的壓力釋放,不久又回到問題的本身,再往更深一層檢視自己的狀況,內心依然躁動不安。
寂寞,通常是處於一種想要有人陪伴,卻不可得,或想要融入群體,卻無法融入的感受;孤獨,則是在一種獨自無人陪伴的事實,或因意志選擇而需保持獨立,但內心依然有所依歸的狀態。於是,當我們面臨「獨處時刻」,反而是練習自我對話的契機,「跟自己作伴」讓自己孤獨而不寂寞。
一旦開始和自己對話的時候,內心是豐富的,此時的腦子裡產生很多想法,也會想起過往各種經驗,以及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自己。也許,思緒會想到未來的期望,或現在的一些人、事、物,當然,整理自己的過程,心情難免也會患得患失。
如果剛好想到一些令人愁苦的事,翻湧而來的情緒,恐怕就像是要將自己淹沒。因此,在獨處時,如果任憑自己憑空隨想,悠遊於想像之中,心思恐怕越飄越遠,不但做不到認識自己,反而讓自己更加混亂及糾結。那麼,如何找到獨處時的自在?
孤獨是自己跟自己作伴,透過更深層的自我對話,開啟心中那扇閉鎖的門,從中看見自己在事件中的位置,在聽見自己心中的聲音時,試著停留、感受並探問――此刻我的情緒如何?這些情緒怎麼來的?此刻我的心情被什麼影響?我怎麼看待這樣的自己?
在問答的過程裡,一方面釐清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也感受自己的困頓,但更重要的是看見自己想要珍惜的東西,也許是一個夢想,也許是一段關係,也可能只是找回曾經失落的自己,而我們也因為這樣的看見,從而更明確地清楚自己的方向。
▲跟自己對話,擁抱不圓滿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陪伴自己」的經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和自己對話,或者,認為只有孤單無助的人才會需要和自己對話。
試想,當我們在現實中遇到麻煩事,通常會想找三五好友訴苦,也許煩惱的事就在談笑間一掃而空,但前提也得遇到「神救援」的隊友,萬一來個「豬隊友」,恐怕自己還得收拾殘局。當聚會結束,大家帶著愉悅心情互道再見,自己好像又落入了另一層的空虛。於是,原有問題還沒有露出一線曙光,又急著把自己投擲到下一個喧囂,重複著「不去面對自己」的習慣,持續逃避內在的聲音,以一種「不去碰它就沒事」的想法,任憑心中的空虛更為猖狂。
然而,如果我們曾經對自己感到好奇,想要重整心情和想法;或是想在一段關係中調整互動的方式,成為更好的自己;又或是想要克服內在的脆弱,開展新局,那麼,學會和自己聊聊,似乎是個不錯的開始。
此時,在心底設定一個「獨處角落」,用來陪伴那個不順心的狀態,學習「擁抱」失落,讓缺了一角的自己,接受人生也會有「暫時卡住」的時候。
在生命陷落時,也讓我們望向生命,向自己提出質問:「人生一定要圓滿嗎?不圓滿就代表不好嗎?那個所謂的圓滿,誰說了算?」能夠圓滿,固然是好事一樁,可是生命中的璀璨,有時候是因為不圓滿,反而充滿故事。
就像馬路上遇到大塞車的情況,即使卡住了,但整體還是行進中的狀態,只是節奏慢了些。在人生卡住的時刻裡,仍然可以跟自己說:「沒問題,一定可以!」雖然感到十分艱熬,內心卻生出「勇氣」與「韌性」。
人生如同一道饗宴,除了品嘗各種際遇的酸甜苦辣,同時也創造出自己的生命滋味。這個「自己陪伴自己」的獨處角落,成為安頓身心的地方,也帶動轉變的契機。於是,有了《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的出版初衷,希望與讀者分享,變動時代的日常喘息,忙碌身心的安頓練習。
▲接納自我,不心慌的安定力量
「跟自己作伴」可說是個龐大的主題,主要想帶讀者再次看見「當下自己」的重要,而不管是憤怒、沮喪、焦慮和茫然,可能都是一種重新看見的契機。
因此本書章節安排,共分成六部分――
Chapter 1 帶大家先看見自己,回到對自己的認識和瞭解上面,重新以不同的視角來定位自己,並用周哈里窗「四個範疇的我」來描述對自己的認識與瞭解。
Chapter 2 透過開始跟自己內在的經驗互動,練習「找自己」的過程,也是「和自己對話」的開始,從生活、經驗、人際看見不同樣貌的自己,經由貼近自己,來照顧那個曾經被忽略的自己,學會覺察及如何跟自己對話、感受。
Chapter 3 主要依據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所提到的溝通情境下常見五種因應互動型態及《冰山理論》,看見自己的行為及情緒下,隱藏的需求、期待及渴望。
Chapter 4 回到生活中,對情緒的覺察、辨識和行動,是以「人在情境中」,在「我」、「他人」和「情境」的互動中,如何透過自我陪伴的力量,突破僵局。
Chapter 5 面對一直以來給自己許多的「不可以……」和「應該要……」,以致於讓我們離自己真實的感受越來越遠。重新檢視這些自己設定的規則,重新開啟的「選擇性」,幫助我們透過再一次的選擇,進而釋放情緒的困頓,找回當下的力量。
同時也能看見復原力,讓我們能更靠近自己一些,承接與修補斷裂,甚至把迷失的自己重新「接回來」,跟自己接軌。
情緒本身是一種狀態,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憤怒本身並沒有對錯,而是我們表現憤怒的方式,才導致後面的問題。但我們更需要知道的是,這個令人這麼生氣的背後,我們在乎的到底是什麼?因此,當情緒發生的時候,該如何看待,又要怎麼覺察?
這本書希望提供一個觀看入口,在獨處時刻,認真看見孤獨角落裡的那個「我」,進行自我對話與整理――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為什麼生氣?又為了什麼而難過?什麼是我在乎的?未來又想要朝哪個方向前去?
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還可以重新選擇,還能用不同態度面對事情!」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情境下,看到更深層的自己,因而有了調整、面對,與再次出發的契機。透過跟自己作伴的時機,辨識情緒的本質,以及背後真正的需要,就能更知道如何接納情緒、面對問題。
在這條學習接納自我的漫長旅程,希望這本書如同置身於浩淼大海中的小舟,願能適時給予一些安穩的力量,在波瀾之後,更堅定地前行。
Chapter1 不用怕,看見自己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01 自己,一切紛擾的起點?
「今天真的糟透了,諸事不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情如何?是生氣,還是沮喪?因為事情不如預期的進行而生氣?或者對努力許久的專案遲遲沒有進展而沮喪?
我們可以――繼續讓情緒淹沒自己,甚至接下來的時間,全被這樣的心情打亂。當然,也可以――選擇做些什麼,改變自己的心情,或者找出事情不順利的原因。哪一種是你習慣的方法?
▲按下暫停鍵,看見久違的自己
情緒展現的背後,往往隱藏著自己的需求和期待。
有些人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情緒之中,無法自拔;或是糾結在某個事件裡,一蹶不振。等到事過境遷的時候,才悔不當初,卻持續這樣的惡性循環。
正視衝突發生的當下,開始跟自己對話,適時地「喊停」。此刻,正好讓自己喘口氣,在這個安靜的空間裡,傾聽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進入「找自己」的旅程。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有品質地活到最後一刻。」從事安寧臨終照顧的工作,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一份對人的關懷,同時也是一個提醒――無論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都要如此珍視自己,看重自己。
除了生活及工作必要的人際互動,大多時候的我們都在跟自己相處,然而停下來「感受自己」這件事,則是需要不斷練習。
陷在日常的忙碌中,沒有什麼比「把事情完成」來得更急迫了,長久下來可能會習慣忽略掉「自己的聲音」,其中包括感受和需求。然而,在某個突發狀況下,例如生病,或是受到疫情波及停工、居家上班,有了停下腳步的機會,彷彿按下「暫停鍵」的時刻裡,終於看到久違的自己。
「停下來,好讓你的靈魂跟上。」就在忍受不了眼前這一切的時候,發現原來我還可以有另一種選擇:STOP!
於是,靜下心來,開始所謂的自我對話。
▲浪子的選擇,我在醫院的看見
末期病人可說已經走到人生最後階段,他們往往會在此時面對真實的自己。
回顧一生,如何看待曾經的成就和失落?如何解決依然糾結的愛恨與情仇?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是否會更清楚自己的想法或需求,不至於在一時的挫敗中迷失自我?
六十多歲的阿山哥,住進醫院時已是末期階段,卻不見其他家人陪伴,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於是我問:「你的家人在哪裡?」
沉默的他,並沒有答話,跟人的距離很遙遠,彷彿隔著一道厚厚的牆,難以碰觸到內心。
身上還有年輕時留下的刺青,大片的龍鳳呈祥,紀錄江湖闖蕩的歲月,宣示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意味,我們彼此也保持著這樣的社交距離。我沒有刻意打破這樣的默契,這是建立關係的過程,對他的一份尊重。
當我每天到病房探望阿山哥,也只是輕輕打一聲招呼,團隊也無法跟他產生更多的互動,在禮貌性的點頭回應裡,可以感覺得到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有一天,病房舉辦了一場活動,在活動中,有一個小型的卡拉OK點唱機,阿山哥就在大夥的簇擁下,點了一首台語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比是無厝彼粒星/我的心內有酸苦的滋味/沉重的聲音訴哀悲/啊――/不是我不是我愛酒味……」――阿吉仔〈人在江湖〉
唱著唱著,突然看到他的眼淚就這麼地流下來。
就在那一刻,突然看見「真正的他」,歌聲裡,有一點淒涼,以及對於人生命運的無奈。儘管眼淚沒有聲音,但有灼熱的溫度,彷彿聽到了他想要訴說的故事。
這個事件之後,雖然我們沒有深談過,但在那一個「暫停」的剎那間,他釋放了自己,我也好像讀懂了他的眼淚,似乎說著對於過去的懊悔、不勝唏噓的惆悵。阿山哥的內心可能有好多的情緒,如果當年他知道怎麼選擇的話,或許,沒有人想選一條這麼崎嶇的道路,沒有人想要做所謂的「歹子」。
每個人做出選擇的時候,同時就要承擔起後面的責任。有些人只想要一個好的結果,卻逃避過程應該付出的努力。
逃避,可能是我們面對壓力之下,最容易的反應了,當你想要拋卻責任,不想為自己人生負責時,你其實已經又做出了一次選擇。
對阿山哥而言,當時他一定也不覺得自己這樣子不好,可是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重新看見「那個時候的自己」,他會不會也在懊悔,當年的選擇造成如今的結果?
【前言】獨處時刻,擁抱缺了一角的自己
獨處時的孤寂感,經常被誤解成一種被世界遺棄的狀態。
然而,我們看到好多藝術家,孤獨激發了他們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他們跟自己在一起時,更能夠專注地表達自己的靈思妙想。
▲跟自己作伴,享受孤獨而不寂寞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從眾行為」,就像這波新冠疫情剛開始時,大家不由自主的囤貨行為:泡麵、衛生紙……。很多時候我們的所做所為並不是出自個人的判斷,而是大家都這麼做,自己也就跟著做了。
因為跟著大夥一起行動,比較不會感到孤單,無形中具有某種安全感。然而,當我們跟隨他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