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科技產業演化趨勢,引領台灣各個產業掌握轉型先機
電動車、5G通訊、元宇宙、工具機、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轉型獲利的藏寶圖
以快速演化的科技產業生態系統,借鏡台灣企業興衰實例
洞察產業先機與策略佈局,發展科學管理和智慧科技實現創新商業模式
臺商征戰全球開拓新藍海以提升規模效益,卻常被大企業要求降價,與後進者快速複製而陷入紅海苦戰?台灣產業如何在大國重回製造的賽局中,運用有限資源突圍,打造自己的新藍湖,永續經營徐圖霸業?
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簡禎富以累積三十年的產業實證和本土案例為基礎,從解決各種「問題點」,沿著產業上下游為「軸線」的垂直整合,到產業生態「系統面」的洞察,提出「工業3.5」混合策略,提前收割升級的價值,並在重構中的全球產業鏈卡位。新冠疫情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更多挑戰和機會,雖然有各種解決方案,許多產業和中小型企業卻受限於規模和資源,難以達到工業3.5更遑論工業4.0。作者提出「藍湖策略」協助企業連結策略定位與聰明生產,導入科學管理與智慧科技,先厚植實力,建立穩固的藍湖市場。
「藍湖」比喻整體潛在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規模小,不會吸引太多大企業競爭而很快轉為紅海市場。藍湖策略專注利基產品或關鍵零組件,可以主動將藍海碎形化成為藍湖甚至藍池塘,透過客製化、智慧科技和自主研發提高相對競爭力,讓更多企業成為隱形冠軍維持高毛利率,打造藍湖聯盟生態系統,推動台灣成為全球彈性製造中心。
本書特色
․從科技產業大歷史看見問題與機會,借鏡成功案例,提供5G、電動車等產業掌握商機,以及中小企業加速轉型的策略參考。
․從大局提供見樹又見林的觀察,連結策略定位、聰明生產需求到製程、管理上的痛點,提供最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為企業提供穩健務實的數位轉型方針,厚植核心能力,主動造局。
․透過工業3.5、藍湖策略幫助中小企業善用資源成為隱形冠軍,協助台灣各個產業普遍升級。
「創新的目的是來自於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價值,但在創新之前,能否拋開成功的包袱,也是所有組織或企業邁向組織轉型的必經之路。我特別鼓勵大家特別是年輕的讀者,可以從本書培養對產業大局趨勢的掌握和器識。」
──國立清華大學張忠謀講座教授 史欽泰
「這本書從累積的產學合作計畫和個案研究為基礎,分析產業演進的趨勢、公司發展的策略和升級轉型的挑戰。除了可以提供不同產業高階主管的參考外,也是培養產業領導人才的重要教材。」
──創意電子董事長/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
「簡禎富教授是少數能將學術理論基礎與產業實務相結合,且不斷的研究創新,為橫跨產學研三界最扎實的教授。本書對於思考公司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角色和發展策略,有相當大的啟發。」
──臻鼎科技董事長 沈慶芳
「簡教授以畢生的精華新撰此書,對智慧轉型、智慧工廠開展的影響力必定很大、很深遠,廣為產、學、研人士購買參閱研究,此書和《工業3.5》將成為推行智慧轉型、智慧工廠的必備書籍,引領台灣產業一起升級轉型,嘉惠企業及社會。」
──欣興電子董事長 曾子章
國立清華大學張忠謀講座教授 史欽泰
創意電子董事長/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
聯發科技董事長 蔡明介 工研院董事長/資策會董事長 李世光
臻鼎科技董事長 沈慶芳 欣興電子董事長 曾子章 中央研究院院士 盧志遠
友達光電董事長 彭双浪 力旺電子董事長 徐清祥 信驊科技董事長 林鴻明
台中精機董事長 黃明和 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 曹世綸
清華校友總會長 蔡進步 清華百人會會長 余明光 春池玻璃研發長 吳庭安
好評推薦
作者簡介:
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
簡禎富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暨電機工程雙學位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現為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主任祕書、首任產學合作執行長、科學園區固本精進計畫推動辦公室總主持人、台積電工業工程處副處長(於2005年至2008期間借調三年),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友達光電顧問。
創設決策分析研究室與紫軾書院,發表超過170篇學術期刊論文,取得20項智慧製造國際發明專利,著有《決策分析與管理》、《資料挖礦與大數據分析》及台積電、聯發科、創意電子、晶元等哈佛商學個案,主編《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管理》、《固本科園台灣精進》等書。
更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家品質獎、科技部三次傑出研究獎、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教育部產學合作研究獎、科技管理學會院士、工業工程會士、東元獎及兩次《IEEE Transactions》論文獎等學術殊榮。
希望提供台灣更多企業掌握先機,可以參考所介紹的個案公司和各家的興衰,並瞭解相關理論的解釋,而知道可能加速或改變演進方向的驅動力量,作為策略規劃的參考。
章節試閱
「器識為先,無問西東」
《孫子兵法虛實篇》:「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過:「管理最重要的創新都來自於實證」,1985 年至1990 年在國立清華大學攻讀工業工程與電機工程雙學位,為日後研究半導體產業的分析方法和領域知識奠定紮實的基礎;而這段時間正是台灣社會解嚴開放風起雲湧的時期,開闊這一代年輕人的視野和對國家社會的關心。隨著校內外各種活動,擔任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會長及第一屆清華大學學生議會常務學代(議長)的獻身與領導過程中,思考如何用專長所學和符合自己志趣的方式來貢獻社會,這本書也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持續努力成果之一。
1996 年學成返國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作者受到彼得.杜拉克回憶錄《旁觀者》的啟發,雖然面對助理教授六年條款的升等壓力,不希望僅在發表的論文上繼續做文章或套用既有理論,而想效法彼得.杜拉克,去各個領域歷練、親炙不同領袖的風采並瞭解台灣產業的實際問題,以得到第一手的實證和學習,並以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 和劍橋大學製造所(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IfM)為標竿,創立「決策分析研究室」(Decision Analysis Laboratory, DALab)還設計服務標章,以「提升卓越決策」(Enabling A+ Decisions)為願景,開啟勇敢逐夢的奇幻航程。
從台灣產業出發,追循管理大師的學習之路
因此,從關心台灣產業的痛點出發,去定義架構每個解決的問題,長期深耕決策分析、大數據和資源調度優化之核心專長,並以產學合作廠商為「實驗室」以檢驗實證效度,跨產業來多方印證所發展之分析技術和決策模型,也為更深一層的理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雖是初生之犢,仍堅持每個產業領域只和一家廠商深度合作研究的誠信原則,因此得到產業界的肯定和信任,而逐步開展更深入的長期合作,特別是跟少數各領域代表公司密切合作而能深耕相關問題。
隨著半導體產業依循摩爾定律而快速演進,不斷挑戰新的問題和各種極限,也讓作者及決策分析研究室,有如夯土一般,一遍又一遍打下紮實的基礎;隨著產學合作夥伴們在其公司內部的晉升,所需要解決的研究議題也從生產作業、分析技術、經營管理到策略規劃,因此更瞭解企業策略、營運到生產管理的層級對應和上下關連;因為任務需要,亦跨足上下游以從源頭解決問題,建立對供應鏈系統動態的理解,以及從不同公司角度看同樣問題的對照;並因而逐漸外溢到其他產業,實踐從學生時期就立定學以致用貢獻社會的理想,而本書正希望分享野人獻曝的體會給更多台灣企業。
九○年代台灣半導體產業群雄並起時,作者有幸剛任教時能和旺宏電子合作第一個產學合作計畫「決策分析於半導體製造之改善研究」就創造具體效益,取得發明專利1、2,之後更榮獲2001 教育部產學合作研究獎,並維持合作至今。旺宏是台灣少數堅持自主研發的整合元件製造商,透過與旺宏高階主管整理產學合作成果和各種相關技術,編輯成《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管理》3,是少數完整介紹各種製程技術與各個管理功能方法的專書,因此成為園區工程師必備的參考書之一,也讓自己從中建立更紮實的技術基礎和領域知識。
親炙領導者的策略思考,培養產業演進趨勢的洞察
領導和決策是高階主管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比較少被深入探討的管理領域,因為外人通常只能看到決策的結果和成敗,未必能瞭解其中的過程和挑戰,領導者的策略思考和利害權衡大多內隱為管理智慧。
2005 年借調台積電時,張忠謀創辦人專任董事長,每個月與高階主管討論策略議題。因此以月為週期,每次開會前,副總們先討論可能的議題和觀察,初擬可能的主題,作者聆聽各種想法並從重要會議中觀察,再整合相關理論與其他部門提供的資訊彙整成策略提案,作為高層對話的基礎,「就好像金庸小說筆下的洪七公和歐陽鋒高手過招,彼此將招式和破解之法告訴楊過來比試」,那段時間幾乎把相關議題或多或少都討論過,也從中得到寶貴的指導和回饋意見。
因此更了解其中複雜的關連,理出可以分析的架構及模式,提出PDCCCR 策略決策架構與企業規劃組織功能建議,並推動「IE 十大建設」等創新計畫4。透過產業提供「教授後研究」的借調機會和更完整的配套機制,鼓勵不同領域的學者到台灣各個產業實證,從協助台灣產業創造研究價值。隨著先後擔任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友達光電的顧問,以及同泰、先豐、臻鼎的獨立董事,並執行各種產業領域的產學合作研究計畫,鍛鍊自己的功夫也增長器度見識,逐漸建立產業演進趨勢的洞察,並比較各個管理理論在台灣產業的實證。
以形塑台灣產業典範為任,協助各產業加速數位轉型
2007 年教育部顧問室推薦作者參加哈佛大學商學院個案撰寫與教學訓練,為了不負所托,即積極撰寫台灣產業個案,發表台積電、聯發科、創意電子、安謀國際、力晶、欣銓、晶元光電等哈佛商業個案和教案。透過撰寫產學合作廠商的管理個案和深度訪談,作者學習質性的個案研究方法和產業論述,也對原本為解決各個企業痛點,所研發的分析技術和解決方案,有更深刻的體會,因而結合量化與質化的研究方法,擴大產業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目前生產管理教科書級的產業典範是豐田式生產管理(Toyota Way), 而汽車產業從亨利. 福特的組裝線(assembly line)就是工業2.0 的代表之一,合理化改善和精實管理(Lean)至今仍然重要;作者藉由將借調台積電三年的實證研究和觀察撰寫為哈佛個案《The TSMC Way:Meeting Customer Needs at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5,並整合其他個案研究和相關管理理論成為本書,引用作者領導決策分析研究室團隊在大數據分析、AI產學合作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和智慧製造發明專利為參考文獻,以補充說明個案演進歷程中所發展的管理技術和背景。
本書希望引領台灣企業規劃商業模式、競爭策略和技術研發的器識格局,以及全球競合下的戰略定位,一方面提供不同產業擬定數位轉型和技術藍圖的參考,另一方面希望持續發揚台灣製造優勢如TSMC Way,使台灣製造成為工業3.5和工業4.0 時代的全球教科書級的典範。
「器識為先,無問西東」
《孫子兵法虛實篇》:「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過:「管理最重要的創新都來自於實證」,1985 年至1990 年在國立清華大學攻讀工業工程與電機工程雙學位,為日後研究半導體產業的分析方法和領域知識奠定紮實的基礎;而這段時間正是台灣社會解嚴開放風起雲湧的時期,開闊這一代年輕人的視野和對國家社會的關心。隨著校內外各種活動,擔任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會長及第一屆清華大學學生議會常務學代(議長)的獻身與領導過程中,思考如何用...
目錄
【推薦序一】厚德載物 行勝於言/史欽泰
【推薦序二】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 挑對人 相信他/曾繁城
【推薦序三】掌握趨勢與潮流,啟動數位領航,開拓屬於企業的新藍湖/沈慶芳
【推薦序四】智慧生產(轉型)產業鏈仍未完整 台灣產業應一起升級轉型/曾子章
【作者序】器識為先 無問西東
【第1章】產業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2章】技術演進驅動的產業價值
【第3章】半導體水平分工與矽智財模組化
【第4章】商業生態系統與產業共生
【第5章】產業生態系統的中立者和互補者
【第6章】產品生命週期的切入時機與破壞性創新
【第7章】量產速度與學習曲線
【第8章】治病於未發制勝於無形
【第9章】產業數位轉型與決策型組織
【第10章】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 藍湖策略
【結語】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厚德載物 行勝於言/史欽泰
【推薦序二】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 挑對人 相信他/曾繁城
【推薦序三】掌握趨勢與潮流,啟動數位領航,開拓屬於企業的新藍湖/沈慶芳
【推薦序四】智慧生產(轉型)產業鏈仍未完整 台灣產業應一起升級轉型/曾子章
【作者序】器識為先 無問西東
【第1章】產業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2章】技術演進驅動的產業價值
【第3章】半導體水平分工與矽智財模組化
【第4章】商業生態系統與產業共生
【第5章】產業生態系統的中立者和互補者
【第6章】產品生命週期的切入時機與破壞性創新
【第7...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