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加密貨幣是金融的未來,
也有人說,它是規模空前的龐氏騙局。
虛擬貨幣持續改變金融運作方式,
但它影響所及不只經濟層面,甚至可能重劃全球的政治版圖。
它的力量是怎麼拓展到這個程度的?
佳評如潮:「淺顯易懂」、「引人入勝」、「娛樂性十足」!
*****
2008年末,化名「中本聰」的神祕人士發表一份長達九頁的白皮書,提出「比特幣」構想。
2012年夏天,布萊恩・阿姆斯壯創立美國第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旨在提供大眾方便買賣比特幣的管道。
2013年,「區塊鏈2.0」問世,那是當時年僅十九歲的布特林構想出來的,名為「以太坊」;
此後幾年間,虛擬貨幣歷經了質疑、看衰、新幣與屎幣群起、價格暴跌、長期低迷、回血暴漲……
2017年,人稱「CZ」的趙長鵬募資創立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用與Coinbase全然不同的營運策略,發展為Coinbase的勁敵;
2021年10月,比特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突破67000美元;
2021年11月底,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創辦人趙長鵬以900億美元身價,空降華人首富;
2021年12月,比特幣價格從高點回落達30%,唱衰聲再起,有人說它抵抗不了通膨,更有人預測它可能不久後會消失……
加密貨幣不只對金融秩序的影響將愈來愈大,亦逐漸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使不買賣、不使用數位貨幣,了解它們的運作亦將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
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與投資比特幣,推升了加密貨幣價格創下一波波新高。本書介紹美國第一家、也是如今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創業緣起,看它在創業後如何逐一克服來自幣圈內外,包括民眾使用門檻、幣圈理念分歧、不法份子濫用、執法單位管制,乃至傳統金融人士排斥等種種挑戰,終於打造出廣大群眾接受與使用的虛擬貨幣投資平台。
傑夫.約翰.羅伯茲是專門報導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與駭客等主題的記者,他敏銳地觀察虛擬貨幣的世界,以及新創企業試圖顛覆華爾街時所發生的種種,並清楚說明了加密貨幣技術,把那些解說巧妙地融入一個神奇世界中。這本書帶我們進入精彩的各種加密貨幣與多家虛擬貨幣交易所爭霸戰,藉由描述全球各地參與這場好戲的主角,追溯加密貨幣的興起、衰落與重生。
◎更詳盡的內容介紹,請參見下方的目錄引文。
▎各界好評——
►加密貨幣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去中心化龐氏騙局,想知道它是如何成功的嗎?這本書值得初學者參考!——曲建仲,曲博科技教室創辦人
►這本書帶你從Coinbase交易所創辦人的視角來看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發展,了解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政府稅務機構、華爾街人士與加密貨幣的關係。從書中可以更充分理解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精神,以及對交易所運作及安全性有更深入的理解。——許繼元,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這句話形容加密貨幣產業的公司迭代也相當貼切。本書透過了解Coinbase的創業歷程,了解它們如何突破傳統金融的銅牆鐵壁,在以身試法、接受挑戰與度過危機後,持續前進為新世代金融服務奠定基礎,扮演破壞式創新者的角色!——王怡人,JC財經觀點創辦人,《美股投資學》作者
►傑夫.羅伯茲藉由撰寫美國最大、最著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巧妙地把一個複雜的產業變得淺顯易懂。對數位貨幣的新手及熱愛精彩非小說作品的讀者來說,這是難得的傑作。——區塊鏈平台Tezos的共同創辦人凱瑟琳.布雷特曼(Kathleen Breitman)
►這是一本步調緊湊又有趣的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金融的未來。對想要瞭解比特幣或加密貨幣將如何改變華爾街的人來說,《加密貨幣之王》是必讀的精彩之作。——亞力士.泰普史考特(Alex Tapscott),《區塊鏈革命》(Blockchain Revolution)的合著者
►這本書講述一群叛逆者的故事,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早洞悉金融的未來,並設法扭轉乾坤,讓未來走勢朝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發展。讀這本書就像用聽診器打開一個金庫鎖,金庫裡藏著加密產業的起源。喀噠、喀噠、喀噠,鎖頭一開,大量的秘密傾洩而出。Coinbase是矽谷新創界的黑馬,讀這本書可以瞭解Coinbase的成功關鍵,以及它令投資金主怦然心動的原因。在中本聰的真實身份揭曉之前,這本書是幫你深入了解加密技術的崛起及其走向的最好方法。——羅伯.哈克特(Robert Hackett),《財星》(Fortune)資深記者
►——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克服了巨大的障礙,吸引的用戶比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五十多年來的客戶還多。創業新手如何吸引三千多萬人來購買一種全新型態的貨幣呢?在這本引人入勝、娛樂性十足、處處充滿驚喜的好書中,傑夫.羅伯茲揭露了這一切。——羅拉.辛(Laura Shin),《富比士》(Forbes)的前資深編輯、《Unchained》與《Unconfirmed》播客的記者兼主持人。
作者簡介:
傑夫.約翰.羅伯茲(Jeff John Roberts)
傑夫.約翰.羅伯茲是《財星》雜誌的記者,專門報導加密貨幣、專利改革、區塊鏈技術、駭客與社群媒體時代的隱私等主題,其作品亦散見於其他媒體,包括《彭博商業週刊》、《路透社》與《紐約時報》。他是版權法及其他智慧財產權的權威,擁有在紐約州及安大略省執業的執照,曾獲邀上BBC、CNN、NBC、CheddarTV等媒體分享科技與法律觀點。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近期譯作有《以太奇襲》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章節試閱
第2章 非法貨幣
凱蒂.霍恩(Katie Haun)在新的犯罪檔案上輸入字母「F-N-U L-N-U」(名未知,姓未知)。聯邦檢察官尚未確認嫌犯的身分時,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指稱嫌犯,念法是「fe-new el-new」。
不管這個嫌犯是誰,霍恩都很慶幸自己有機會追查這個傢伙。
霍恩是個活力充沛的金髮女子,二〇〇九年來舊金山時,是法律界炙手可熱的精英。她曾在最高法院擔任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Kennedy)的助理。那個經驗可以幫她輕易找到任何高薪的工作,她卻選擇到聯邦調查局上班。三年來,她的工作主要是處理加州北區一些最暴力的惡徒,她積極地起訴他們,其中包括幫派大老、殘忍殺害對手的機車幫派。她把他們一一繩之以法,再將他們送進監獄。她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思,但她已經準備好換個沒那麼血腥的新工作。
這個代稱FNU LNU的嫌犯正好符合這個條件,目前看來只有非常粗略的資料。霍恩的上司只告訴她,這個案子涉及電腦及一大堆非法活動。霍恩回憶道:「老闆只對我說:『你有興趣起訴一種名叫『比特幣』的新玩意兒嗎?』當時我連聽都沒聽過比特幣。」
儘管如此,她還是一口答應了。
○○○
起訴一種貨幣,這個概念似乎聽起來很荒謬。審判比特幣,就好比在法庭上交互詰問百元美鈔。不過儘管二〇一二年的檢察官不清楚比特幣是什麼,卻知道它周遭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因此對他們來說起訴比特幣很合理。當時數位貨幣在一系列犯罪活動中不斷出現——從洗錢、販毒,到敲詐勒索,都看得到數位貨幣的蹤跡。許多執法人員把數位貨幣與犯罪聯想在一起,他們認為,肯定有什麼黑幫大老涉入。
然而沒過多久霍恩就發現,那個代稱FNU LNU的嫌犯根本不是犯罪頭目或黑幫組織,而是一種全新科技。於是她就像多數對比特幣感興趣的人那樣,開始鑽研這種貨幣。
比特幣的新手很快就發現,這個主題簡直是無底洞,可能需要花數百個小時才能搞懂「雜湊率」(hash rate)、「共識機制」(consensus mechanism)等概念的細節。霍恩不需要知道那些,她只需要懂入門知識就夠了。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她知道比特幣是一種電腦程式,只不過它特別巧妙。任何人都可以下載那個程式,並在家用電腦上執行。它本身單獨來看不是那麼特別,甚至沒什麼用處。比特幣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在全球成千上萬台電腦上運行。這些電腦合起來創造了一部永久的交易總帳,那份總帳顯示誰正在花用該程式創造出來的數位貨幣。這些電腦合起來,就像個永不停歇的簿記員,記錄著每一筆比特幣交易。二〇一〇年花用的一枚比特幣,如今依然掛在總帳上,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今天支付的百萬分之一枚比特幣(沒錯,做得到這樣),幾分鐘內就會出現在帳上,而且永遠不會消失。它無法刪除,每個人都看得到。此外比特幣也使用精密的數學,使每筆交易不論在技術還是法律上都無法反悔或取消。也就是說,一旦成交就是成交了。
交易不是一次只出現一筆,而是每隔十分鐘左右,那群電腦中就有一台會收集最新的一堆交易,把它們塞進名叫「區塊」(block)的電腦程式碼中。每個區塊都會標明前一個區塊,從而產生一長串塊狀相連的交易,名叫「區塊鏈」(blockchain),每個人都能看到。如今,網路上已有很多條區塊鏈,這個術語可以用來指任何依賴多台電腦創造出交易總帳的軟體,但比特幣區塊鏈是史上第一條區塊鏈,也是最有名的。
比特幣區塊鏈上的第一個區塊,出現在二〇〇九年,是比特幣的神祕創造者「中本聰」開創出來的。從那時起,世界各地的電腦陸續創造出五十幾萬個區塊。二〇一九年底,接在第599,999塊區塊之後,第六十萬個區塊誕生了。它就像之前的其他區塊一樣,包含多筆交易,顯示交易者如何使用比特幣。區塊鏈不會顯示每批比特幣究竟由誰擁有,它只會顯示跟擁有者有關的一長串字母與數字。區塊鏈上的每個人都有一串由數字與字母組成的亂數代碼,稱為地址(address)。覺得這個稱法聽起來很熟悉嗎?那是因為這種字母與數字混雜的概念,在之前提到私鑰時出現過。比特幣的擁有者是以私鑰取得某個地址的比特幣。這裡需要了解的重點是,電腦程式會給每個比特幣的擁有者兩個由數字與字母組成的亂碼:一個是每個人在帳本上看到的地址,另一個是取得比特幣所需的私鑰。
阿姆斯壯設計Coinbase的初衷,是為了免去地址與私鑰引起的麻煩事,讓大家可以像使用網路銀行那樣取得比特幣。對技術人員來說,把私鑰存在隨身碟與特殊軟體錢包上就夠了。但是對多數人來說,那樣做很麻煩,他們比較想透過技術中介:Coinbase。
不過,Coinbase依然是使用區塊鏈。它代表客戶買賣比特幣時,會產生交易,那些交易也會集結成區塊,添加在不斷增長的區塊鏈後方。但除非你知道Coinbase是用哪個地址做交易,否則你很難知道Coinbase參與了交易。這就是比特幣特別的地方:即使區塊鏈是公開的,每個人都看得到,但你不知道某個比特幣是誰的,除非持有者表明那個地址是他的。區塊鏈可能顯示某個地址有價值一百萬美元的比特幣,那個地址可能屬於矽谷某個大人物、俄羅斯某個寡頭富豪,或韓國某個大學生。如今,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區塊鏈鑑識公司可以猜出誰掌控某個比特幣的地址。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尤其是帳戶擁有人小心掩護自身蹤跡時,任何人都無法知道出現在總帳上的交易出自誰。這就是比特幣精妙的地方:它是一種真正的匿名貨幣——有人說這也是它危險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霍姆與一些執法人員認為,比特幣只可能是某個祕密的犯罪首腦創造出來的。
不過,儘管比特幣在技術上如此精妙,為了讓比特幣運作,還是需要動用一點人為操作——這是指社交上。區塊鏈的總帳,需要依賴一個由志願者的電腦組成的分散式網絡。一般人何必把自己的電腦出借給這個全球記帳系統呢?中本聰也想到了這個動機問題,所以他把一種巧妙的彩券系統嵌入比特幣的核心。這個系統邀請任何人來參加一個競賽,只要解開一個數學題,就可以獲得比特幣。那道數學題只能靠大量的試誤流程(trial and error)來推斷。比賽約每十分鐘舉行一次,誰率先算出答案,就把答案廣傳給網絡上的其他電腦。那個贏家廣傳答案時,也把最新的區塊(裡面包括那道數學題的答案,以及最新一批的比特幣交易)添加到總帳中。只要答案正確,那些參與彩券系統的人(稱為「礦工」)就會繼續解下一個數學題。解開數學題的人,可以得到與那個區塊有關的費用(小量新創造的比特幣)作為獎賞,有些人把那種小量新創的比特幣稱為「區塊獎勵」(block reward),也有人稱之為coinbase。
比特幣的區塊鏈與獎勵系統都很巧妙,甚至很聰明,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比特幣一開始就有價值。畢竟它連硬幣都不是,不過是一小段你看不見、也摸不著的電腦程式碼罷了。
但這不重要。比特幣是貨幣,貨幣代表信任。重點是,只要有夠多的人認同比特幣的價值,而且願意以有價值的東西去獲取比特幣,比特幣就值錢。就這個意義上來說,比特幣與古往今來人類用過的任何貨幣,例如貝殼、黃金、銀行或政府印製的紙鈔等等,並沒有差別。如今有數千萬人相信比特幣確有價值,他們願意花數千美元買一個比特幣。
一開始,比特幣的價值就像懷疑論者所說的:一文不值。嗯,應該說是「幾乎」一文不值。二〇一〇年初,出現了幾筆網上交易,買家只花幾便士就買到幾十個比特幣。那些交易讓人以比較輕鬆的方法取得比特幣,不需要辛苦解數學題(亦即挖礦)。但是,當時對多數人來說,用美元買比特幣,就好像拿一頭牛去換幾顆魔豆一樣。大家覺得比特幣是傻瓜與狂熱分子使用的偽幣。
到了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二日,比特幣開始流通了,變成了通貨。佛羅里達州一位名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的男子試圖向全世界證明,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也有價值。他在一個線上論壇上出價:「我願意花一萬個比特幣買幾個披薩……比如兩個大披薩,這樣我可以留一點明天再吃。」英國有一個人接下這個訂單,他收到一萬個比特幣——當時價值約三十五美元——然後送了兩個Papa John’s的披薩到漢耶茲的家。這個「比特幣換披薩」的交易在世界各地的科技媒體上成為新聞,那一波宣傳推動了比特幣價格上揚。如果漢耶茲是一年後,也就是二〇一一年做那筆交易,那一萬個比特幣可以買到數百個披薩。如果他是十年後做那筆交易,那一萬個比特幣可以買下幾十家Papa John’s的披薩加盟店。不過當時漢耶茲只是想藉由買披薩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他也確實做到了。從此以後他也變得小有名氣,每年的五月二十二日變成了「比特幣披薩日」。九年後,隨著比特幣價格狂飆,漢耶茲獲邀上CBS的《60分鐘》(60 Minutes)節目,接受安德森.古柏(Anderson Cooper)的訪問。古柏問他,隨便花一萬個比特幣買兩塊披薩是什麼感覺(受訪時,那一萬個比特幣的價值約八千萬美元),漢耶茲結結巴巴地對著鏡頭說:「我覺得那樣想對我沒什麼好處。」他接著補充,他很高興自己能成為比特幣官方節日的英雄。
二〇一二年阿姆斯壯創立Coinbase時,比特幣不再只值幾便士,而是幾美元。這時全球已有數百萬人知道比特幣是什麼、以及該怎麼用,只是大家依然不知道究竟是誰在幕後操縱著比特幣,就連美國助理檢察官霍姆和她的上司也不知道。大家只知道有個化名「中本聰」的人寫了那篇長達九頁的白皮書。
究竟誰是中本聰呢?對多數的比特幣信徒來說,這是個禁忌話題,他們都不喜歡談論這件事,這是刻意的。誠如《虛擬貨幣革命》的作者保羅.威格納(Paul Vigna)和麥克.凱西(Michael Casey)所言,比特幣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宗教。就像每個良性宗教一樣,它的緣起也籠罩著神聖的神祕感。你叫比特幣的粉絲披露「中本聰」的真實身分,就好像叫虔誠的猶太教徒說出「主」的名字,或是叫基督徒說明「聖靈感孕」一樣。信仰是不需要解釋的。
儘管如此,還是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臆測,那份白皮書究竟是誰寫的。種種跡象都指向美國博物學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
薩博是法學家,也是資深的程式設計師,與實驗數位貨幣多年的線上社群「加密龐克」(cypherpunks)關係深厚。「加密龐克」匯集了一群喜好密碼學的人士,他們都非常不信任政府。這點也反映在薩博的推特發文中,而且他鮮少公開露面。比特幣剛出現時,加密龐克的一些成員也與比特幣密切相關,尤其是已故的程式設計師哈爾.芬尼(Hal Finney),但一些重要的線索顯示,那篇白皮書是薩博寫的。例如《紐約時報》記者、撰寫《數位黃金》(Digital Gold)一書的納撒尼爾.波普爾(Nathaniel Popper)講述的軼事,把薩博列為比特幣早期發展的核心。此外,語言學家也拿那份白皮書與中本聰的電郵,跟薩博、芬尼以及其他幾位可能人選的書寫內容做比較。薩博的用字遣詞最接近中本聰,而且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首字母(S與N)正好和尼克.薩博(Nick Szabo)相反——這可能是巧合,上述一切都可能是巧合,但是如果你認同「奧坎剃刀」(Occam’s Razor)這個哲學原則(也就是說,簡單的解答比複雜的解答更有可能是正確答案),那麼比起堅稱中本聰另有他人或稱這是個無法解開的謎團,你應該更傾向接受薩博就是中本聰才對。事實上,與長期持有比特幣的人私下交談時,如果旁邊沒有其他人,他們大多會悄悄承認他們相信薩博就是中本聰,只要別叫他們公開表態就好。
如今,薩博是不是中本聰已經不重要了。比特幣的發展早已超越了那份白皮書和一個人或一小群人。那種貨幣及其主幹(區塊鏈)如今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台電腦上活動,任何軍隊或政府都無法消除它,除非關閉網際網路。
早在二〇一二年,這個祕密就已經眾所皆知。霍姆的上司要求她調查FNU LNU先生時,清剿比特幣的機會已經消失。或許早個兩年,在比特幣剛開始流通時,還有可能藉由圍捕早期用戶以及扣押他們的電腦,來阻止比特幣流通,但那個契機早就過了。霍恩越是了解比特幣,越覺得「對比特幣提出刑事指控」一點也不合理。
「那感覺就像起訴現金一樣,你根本辦不到啊。」霍姆回憶道。
她說的沒錯。二〇一二年,比特幣已經發展成一個成熟的經濟。二〇一〇年,以比特幣買披薩可能還很新奇,但二〇一二年接受比特幣的商家越來越多了,有人甚至渴望只靠比特幣生活。
○○○
歐拉夫.卡森維(Olaf Carlson-Wee)是個瘦削的金髮少年,貌似《魔戒》(Lord of the Rings)裡的精靈——如果精靈喜歡在滑板公園閒晃的話。十幾歲時,他確實去追逐夢想了。他是真的去追夢,因為他對「做夢」這個現象有濃厚興趣。他研究神經學以了解夢的成因,並透過練習及閱讀卡洛斯.卡斯塔尼達(Carlos Castaneda)等作家的作品,學會如何把睡眠轉化為深刻又生動的探索。
卡森維甚至聲稱他學會在睡夢中使用魔法。他說:「在清醒夢中,找一面鏡子。如果你擅長做清醒夢,你可以用鏡子召喚東西。你太靠近鏡子時,會失去周邊視覺,這時你就可以召喚自己了。」
卡森維說,他面對鏡中的自己時,會提出問題。他可以掌控問題,但無法掌控鏡中的自己回答什麼。那些回答是從心靈深處的某個地方召喚出來,在夢中釋放的,常把他嚇得半死。這也難怪,他就讀明尼蘇達州鄉下的一所高中時,全校八百位學生票選他是「最獨特的」。
卡森維是在二〇一一年初發現比特幣的,那就像他關注的其他事情一樣,他不只是喜歡比特幣而已,而是對它癡迷不已。卡森維的父母都是路德教會的牧師,他們從小就教他要憑著良心過生活,探索正義的意義。後來,金融危機造成經濟大衰退時,包括他父母在內的數百萬名民眾眼看著辛苦的積蓄化為烏有,但導致金融危機的銀行高管卻依然坐領高額紅利獎金。卡森維覺得比特幣是一種無法遭到操弄的經濟系統。
他回憶道:「這是終極的賽博龐克(Cyberpunk)獨裁。」他幾乎把所有積蓄七百美元都換成比特幣,並鼓吹朋友也這麼做。
他在紐約州北部的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就讀最後一年時,選擇以比特幣作為畢業論文的主題。他的教授一開始只覺得有趣,後來看到《連線》雜誌在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刊出〈比特幣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Bitcoin)一文後,試圖阻止他寫這個主題。那篇報導看到比特幣的價格從三十一美元暴跌至兩美元,因此推論這種新興貨幣是失敗的。
教授對他說:「挑別的主題寫吧。」但當時卡森維已經完全相信比特幣的潛力。他非但拒絕更換研究主題,還更加倍投入研究,並針對數位貨幣為何會改變世界,提出全面的經濟論點。教授給那篇論文打了A+。(二〇一二年他提交論文時,比特幣的價格已回升至十美元,這對於他的成績可能也有點幫助。)
那段期間,卡森維持續買進比特幣。在人口僅三萬的紐約州波啟浦夕市(Poughkeepsie),購買比特幣並非易事。有時,這表示你必須跟想賣比特幣的人約在校園碰面。卡森維通常必須採取一些比較奇特的交易方法,例如:把一筆錢先存入某個神祕的線上轉帳事業的帳戶中。這需要先去一家本地銀行,存入一個明確的金額(例如103.83美元)。這筆存款就是一種訊號,讓對方知道哪個比特幣地址是卡森維的。一切運作順利的話,(扣掉昂貴的手續費後)對應的比特幣數量會出現在卡森維的帳戶中。萬一運作不順利,卡森維可能血本無歸(匯出錢了,卻沒收到比特幣)。那可能是因為他支付的網站被駭,導致所有比特幣都不見了,也可能是他遇到詐騙(網站站長宣稱網站被駭,捲款潛逃。)
「那年代很混亂,」卡森維回憶道,「取得比特幣不容易。那年頭什麼東西都可能被駭,任何交易都可能是騙局。當時有個網站叫Mybitcoin(我的比特幣),讓人購買比特幣。大家常講一個笑話,說那個網站之所以取那個名字,是因為站長把那些比特幣都當成『我的比特幣,不是你的』。」
Coinbase出現時,對卡森維這種比特幣信徒來說,簡直是上天的恩賜。終於出現一個網站承諾讓大家更輕鬆取得比特幣,而且不搞詐騙。這家公司的總部設在加州,不是海外,你還能清楚看到經營者叫阿姆斯壯。你上網搜尋他的名字,可以看到他談論法規遵循與監管之類的議題。對那些最早推廣比特幣的反政府狂熱分子來說,法規遵循、監管等用語有如髒話,但卡森維覺得好極了。他跟阿姆斯壯的看法一樣,覺得讓比特幣在主流社會中流行起來的唯一方法,是讓一般人也能輕易取得,不會受騙。
第2章 非法貨幣
凱蒂.霍恩(Katie Haun)在新的犯罪檔案上輸入字母「F-N-U L-N-U」(名未知,姓未知)。聯邦檢察官尚未確認嫌犯的身分時,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指稱嫌犯,念法是「fe-new el-new」。
不管這個嫌犯是誰,霍恩都很慶幸自己有機會追查這個傢伙。
霍恩是個活力充沛的金髮女子,二〇〇九年來舊金山時,是法律界炙手可熱的精英。她曾在最高法院擔任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Kennedy)的助理。那個經驗可以幫她輕易找到任何高薪的工作,她卻選擇到聯邦調查局上班。三年來,她的工作主要是處理加州北區一些最暴力的惡徒,她...
目錄
◎資料來源說明
▎第一部 從「公開的祕密」到幣圈內戰
1 阿姆斯壯有個祕密
2008年末,一位化名「中本聰」的神祕人士在網路上發表了一份長達九頁的白皮書。布萊恩・阿姆斯壯是在那篇白皮書發表一年後,拜讀了它的內容。他一看就迷住了,接著一遍又一遍重讀文中的描述:一種名叫「比特幣」的新型數位貨幣,在銀行、公司或政府等領域外運作。它像銀行一樣追蹤誰付款給誰,但交易是由隨機的參與者記錄在散布於世界各地的電腦中,那是如假包換的貨幣,但無遠弗屆,不涉及任何銀行。
在創業聖經《從0到1》中,億萬富豪彼得•提爾談到「公開的祕密」,也就是明擺在大家眼前,但只有不怕挑戰傳統思維的人敢嘗試的商業點子。2012年,阿姆斯壯也抓住了一個「公開的祕密」。他知道比特幣可能會是一項顛覆世界的技術,但是對多數人來說,購買比特幣是令人困惑又費解的體驗。如果他能把過程變得簡單一些呢?
2 非法貨幣
比特幣區塊鏈上的第一個區塊,出現在2009年,是「中本聰」開創出來的。到了2010年5月22日,比特幣開始流通,變成了通貨。佛羅里達州男子拉斯洛.漢耶茲試圖向全世界證明,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也有價值,花了一萬個比特幣買了兩個大披薩。如今,比特幣及其主幹(區塊鏈)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台電腦上活動,任何軍隊或政府都無法消除它,除非關閉網際網路。凱蒂.霍恩的上司要求她調查這玩意時,清剿比特幣的機會已經消失。或許早個兩年,在比特幣剛開始流通時,還有可能藉由圍捕早期用戶以及扣押他們的電腦,來阻止比特幣流通,但那個契機早就過了。霍恩越是了解比特幣,越覺得「對比特幣提出刑事指控」一點也不合理。「那感覺就像起訴現金一樣,你根本辦不到啊。」
3 衝破銅牆鐵壁
厄薩姆在Coinbase任職後喜歡大喊「衝破銅牆鐵壁」。蘋果公司就是這樣一堵銅牆鐵壁。一名十幾歲的比特幣愛好者為Coinbase開發了一款app,讓客戶可以在iPhone上快速買賣比特幣。遺憾的是蘋果不准加密貨幣交易,它的App Store也禁止任何提供加密貨幣功能的app。阿姆斯壯想出一個方法:Coinbase使用「地理圍欄」技術來禁用 app的交易功能,但這個禁用功能只在蘋果總部所在地庫柏蒂諾生效。蘋果工程師看到的Coinbase app是符合規定的,便讓它留在App Store裡,與此同時,美國其他地方的Coinbase客戶則可以在iPhone上使用比特幣。這招很巧妙,也是衝破銅牆鐵壁的典型例子。不過另有兩大障礙迫在眉睫,不僅可能阻止 Coinbase的發展,甚至可能徹底摧毀它。第一個障礙是嚴重的駭客攻擊,這種攻擊已經摧毀了多家加密貨幣新創企業;第二重障礙是美國政府。這兩大障礙都差點擊垮Coinbase。
4 重挫
為了交易電玩《魔法風雲會》的卡片,程式設計師麥卡萊布開發了網站Mt. Gox,但不久就把它改造成交易比特幣的網站,後來將它賣給幣圈名人馬克.卡佩勒斯。卡佩勒斯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匯,使Mt. Gox變成比特幣的首要集散地。但在2014年2月某天,他坐在屋裡摸著愛貓時,電腦螢幕上湧現大量電子郵件與Reddit訊息,大家都在問:「我的錢到哪裡去了?」答案很簡單:錢消失了。因為駭客入侵Mt. Gox的伺服器,盜走逾七十四萬個比特幣。
Mt. Gox 崩解導致依賴它取得流動性的公司與數千名散戶血本無歸。比特幣價格開始暴跌。2月初大家已經看到,去年12月的一千一百美元天價是泡沫,已經破滅。Mt. Gox崩解使比特幣的價格跌至近500美元,而且這才只是開始──後來它持續暴跌很久,再度漲到一千美元是幾年後的事了。
5 低迷時期
2015年,比特幣價格漲到一千美元的日子已成遙遠記憶,媒體與一般大眾如果還記得加密貨幣與區塊鏈,只覺得那是曇花一現的狂熱。相較於其他同業,Coinbase 至少還能慶幸公司保有清譽,但在幣圈發生一連串事件後,Coinbase也覺得自己前途未卜。
創投業者克里斯.迪克森指出:「Coinbase的策略是成為加密貨幣的白騎士。」那是指不參與任何導致比特幣聲名狼藉的不法勾當。在這個充斥著邪門歪道的產業,Coinbase想藉由正派脫穎而出。Coinbase的第一位律師蘇亞雷斯多年後回顧時表示,Coinbase成功的策略很直截了當:「大策略無法讓我們勝出,我們只需要做到以下這幾點就好了:『不要被駭,不要違法,維持銀行關係。』」不過其實當時Coinbase已經被駭客入侵一次(幸好沒有走漏風聲),也搞砸了一段重要的銀行關係。
6 幣圈內戰
2015年年底,比特幣回血了,價格反彈一直延續到2016年初。沒想到榮景回歸加速引爆了一場醞釀已久的衝突。衝突的根源很簡單:比特幣網絡如此壅塞,該如何抒解?多年下來比特幣的用戶已經激增,然而支撐比特幣流通的基礎設施卻維持不變。這是個問題,因為用戶越多,交易越多──那些交易都必須記錄在區塊上,並增添到比特幣的區塊鏈,才能成為正式交易。一個區塊能容納的交易有限,多出來的交易需要由後面的區塊處理,但每十分鐘才會出現新區塊,這導致未處理的交易越來越多,就好像觀眾從洋基體育場湧出,排隊等著搭地鐵一樣。比特幣的圈內人討論這個缺陷、討論如何擴大服務數百萬用戶,已經好幾年了。後來這個問題變成激烈的理念之爭。「大區塊派系」與「小區塊派系」爭論不休,不久就演變成一場網路版的正統之戰。
▎第二部 從蓬勃到泡沫,再到破滅
7 以太坊問世
布特林讀高中時,創立線上新聞網站《比特幣雜誌》,在上面發表有關數位貨幣與加密技術的文章,並說服加密貨幣的粉絲付費閱讀。高中畢業後,他用那些收入周遊世界,跟大家交流比特幣的概念,並討論如何改進比特幣。他跟多數人一樣,看得出中本聰這個創作雖巧妙卻也有局限。最明顯的限制是無法擴大規模。即使幣圈內已經爆發大小區塊之戰,比特幣網絡依然無法迅速處理許多壅塞的交易。比特幣還缺乏多元性。它的帳本能記錄交易及寫入簡短訊息,但無法寫程式讓它執行更複雜的任務。比特幣的古怪程式碼也造成一些問題。
幣圈開始有人討論,區塊鏈 2.0出現的時候到了──亦即可以解決比特幣的缺點,並把加密貨幣的技術推向最新領域的東西。2013年,區塊鏈2.0終於問世。那是當時年僅十九歲的布特林構想出來的,名為「以太坊」。
8 華爾街來了
Coinbase第五號員工亞當・懷特如今已晉升為 GDAX 交易所的負責人,GDAX 正逐漸變成Coinbase的印鈔機。他已經準備好迎接新挑戰,也自認能因應商業界的任何考驗──所以阿姆斯壯派他去搞定康托菲茲傑羅公司。這家知名的公司是華爾街排外文化的典型,充分展現了華爾街的各種刻板印象。懷特回憶道:「我和這家精明強勢的大公司坐下來,試圖達成協議。他們大概有十幾個人吧,我則是單槍匹馬。他們的執行長直接嘲笑我說:『嘿,總經理,你是來幫我泡咖啡的嗎?』我才剛到紐約,那些老派的交易員就給我下馬威,嚇得我屁滾尿流。」
懷特的任務失敗了,Coinbase進軍華爾街還得再緩緩。與此同時,其他銀行家也對加密貨幣不屑一顧。不過,即使華爾街大亨對加密貨幣嗤之以鼻,他們底下的人倒沒有那麼多疑慮。Coinbase 收到越來越多來自華爾街從業人士的履歷。
9 阿姆斯壯的遠大計畫
創立 Coinbase以來,阿姆斯壯就一直在部落格上記錄產品發表、招募里程碑、其他進展的跡象。這篇〈Coinbase的祕密遠大計畫〉更有抱負,明確闡述了他對加密貨幣未來的全面願景。
他解釋,加密技術就像網際網路,有四個發展階段。最初兩個階段分別是加密用戶達到一百萬,接著達到一千萬,這兩個階段都進行得很順利。第一階段是創造新的區塊鏈協議(例如比特幣、以太坊)以創造及分配貨幣。接下來是出現交易與儲存加密貨幣的服務。阿姆斯壯指出,加密技術發展的第三階段是軟體,讓人更直接地與區塊鏈技術互動──就像出現Netscape與Explorer等瀏覽器讓任何人都能探索網路一樣。他預測最後階段是出現區塊鏈app,讓人不必依賴銀行就能夠借貸與投資等。他寫道,第四步就是「金融2.0」的起點,將把十億人帶進這個新興的加密宇宙。Coinbase的遠大計畫就是為金融2.0奠定基礎,同時投資其他做同樣事情的公司。
10 山姆大叔來了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在2016年初加速發展,任職國稅局的阿茲基開始調查加密貨幣的逃稅狀況。他越是深入調查誰使用比特幣,就越確定數位貨幣是逃稅工具,他還發現有兩家可疑的公司都透過Coinbase購買比特幣。Coinbase擁有國稅局非常想要、但比特幣圈中很少賣家擁有的東西:所有客戶的詳細資料。這些紀錄可以讓國稅局輕易比較 Coinbase的比特幣客戶名單與國稅局的紀錄,以查出哪些人逃稅。
雖然國稅局宣布比特幣是財產,但證管會官員正在思考,比特幣嚴格來講究竟是不是一種證券,亦即可交易的金融資產。與此同時,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把比特幣視為貨幣。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則表示,比特幣是大宗商品,亦即一種商品或服務。這些專業細節可能乏味至極,但是對新興的加密貨幣產業來說,卻充滿了法律地雷。諷刺的是,在試圖分類及查核比特幣的過程中,美國政府也變成比特幣的一大持有者。
11 加密貨幣狂潮
以太坊上的服務,需要一種特殊的數位代幣才能運作。以太坊就好比擁有一個遊樂園,開放讓人在裡面建造及管理各種遊樂設施,只不過遊樂園裡的大多數遊樂設施都尚未建成,但顧客依然購買了代幣,希望它們有一天可用於某種區塊鏈服務。在現實中,他們投資的遊樂設施可能會建成,也可能不會。但他們等待設施建成的期間,如果有人看好那個設施會完成、也想買它的代幣,持有代幣的人隨時可以轉賣出去──這就是目前多數人所做的,大家純粹只是在投機。
2017年,每天都有人在網路上宣布新的代幣專案,每天都有人搶購代幣,這些專案涵蓋五花八門的領域,這個現象稱為ICO(首次代幣發行)。整個ICO的過程可能持續幾天或幾週,需要把資金(通常是以太幣或比特幣)發送到專案的線上錢包,並等著收取代幣。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這麼簡單的募資方法,只要花很少的心血,就能向很多人募資。ICO的數量與規模都超乎眾人想像,每天交易的數額非常驚人。
12 Coinbase崩解
打造 Coinbase的過程,就好像阿姆斯壯和其他工程師一起打造了一座精心設計的加州海濱別墅,然後在東北風暴期間把它放在緬因州的海岸上。那座房子經不起狂風暴雪的衝擊。房子晃得吱吱作響,最終破裂時,屋主很後悔當初沒有使用更好的建材。這就是2017年12月Coinbase網站的狀況。長期擔任公司律師的蘇亞雷斯回憶道,耶誕節時他飛往匹茲堡探親,飛機落地後,他就收到阿姆斯壯傳來的緊急訊息,要求他立即回公司:「當時我心想:『哦,真要命!』那感覺就像我們獨自站在懸崖上俯瞰大海,世界上所有狂風都朝我們襲來。」
12月之前,隨著網站的某些部分開始鬆動瓦解,客戶的交易一直出現延遲。耶誕節前湧入的數百萬名新客戶則是導致網站整個當機,而且一當就是好幾個小時。客戶的訂單最終卡在技術煉獄中等著超生。憤怒的用戶紛紛到Reddit與推特上發飆。
▎第三部 從加密貨幣的嚴冬到加密貨幣的未來
13 宿醉
2018年最著名的虛構加密貨幣是「豪威幣」(HoweyCoin)。這個新幣的網站宣稱它提供一種新型的加密貨幣,可用於旅行,也可以作為投資買賣。而且就像其他 ICO 那樣,豪威幣的網站也提供早鳥優惠,提早購買的投資者可享購入折扣。不過後來大家發現,豪威幣其實是證管會推出的精明活動,目的是呼籲大家注意ICO的風險。「豪威」 (Howey)這個名稱暗指最高法院一個有關證券銷售的案子。任何容易上當受騙的人試圖購買豪威幣時,都會被導向證管會的一個頁面,頁面會提醒投資人不要接觸不可靠的投資。
聯邦監管機構不是天天對加密貨幣產業做這種嘲諷,所以豪威幣事件為證管會贏得了大量宣傳。豪威幣網站甚至放上一位知名拳擊手的代言推薦,顯然是嘲諷知名拳手梅偉瑟前一年宣稱他要透過ICO「海撈一票」的狂言。
14 慘敗
阿姆斯壯的新對手是趙長鵬,人稱CZ。CZ從2017年亮相以來,就逐漸成為繼中本聰和布特林之後,加密貨幣史上最具顛覆性的人物。2013年,當年三十六歲的CZ才發現比特幣,而且一發現就迷上了。這股熱情把他帶到了倫敦,並在里夫斯創立的加密錢包公司Blockchain.com待了一段時間。里夫斯就是本來要和阿姆斯壯共同創立Coinbase,但在加入創業學校的前夕突然鬧翻的那個人。CZ的出現有點因果報應的味道,因為里夫斯的公司為CZ開啟了加密貨幣的職涯,日後 CZ成了阿姆斯壯最大的勁敵。
CZ在Blockchain.com公司與另一家加密貨幣公司OKCoin蓬勃發展,但他真正想做的,是在這個產業裡留下自己的印記。他一直在等待時機,2017年他終於決定出擊。他在 ICO 狂熱達到顛峰之際,發行自己的代幣,為自己新創的公司募集了一千五百萬美元。他把他創立的交易所命名為「幣安」(BINANCE)。
15 權力鬥爭
幾個月來,幣安藉由提供數十種新的加密貨幣,壯大成一家強大的公司。這段期間,Coinbase一直猶豫不決,只交易四種貨幣: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以及2017年12月底開始交易的比特幣現金。Coinbase除了顧及監管機關、運作比較保守,它不提供更多種加密貨幣的一大原因是,它的工程策略沒有明確的方向。
增添新幣是艱巨的任務,Coinbase正努力迎頭趕上。斯里尼瓦桑加入Coinbase,應該有助於迅速啟動這項任務,他也沒讓大夥兒失望。他有技術才能,再加上他有加密貨幣遠見家的聲譽,這些都激勵了其他工程師。他通常穿連帽衫,目光犀利,頂著刺蝟頭,眉毛濃密,灰白相間的鬍渣狀似饑餓的狼獾。遺憾的是,對 Coinbase的許多人來說,他連行動都像狼獾──他只要覺得你是障礙,就毫不留情地把你扯爛甩開。
16 比特幣強勢回歸
加密貨幣嚴冬在2018年12月15日觸底。少數仍在報導加密貨幣的主流媒體指出這個產業受創有多嚴重。一些權威人士宣稱,這次比特幣死定了。然後,就像歷史多次重演的一樣,比特幣面對一片看壞的預測,硬是止跌回升,展開新一波牛市。不過,並非所有加密貨幣都止跌反彈。在ICO蓬勃時期問世的那些替代幣(又稱「屎幣」)至今依然屎得很慘,原因一點也不神祕:那些ICO資助的區塊鏈專案都沒有實現,多數專案依然只有白皮書,其他東西付之闕如。套用之前的「遊樂園區」比喻,投資人為某個新奇的遊樂設施預付了代幣,結果發現那個設施永遠不會建成,那些代幣也變得一文不值。
到了2019年的年中,比特幣再次成為幣圈無可爭議的王者,但它不是業界的唯一亮點,另一個亮點是穩定幣。穩定幣是一種幣圈創新,它創造出數千億美元的價值,並引起全球某個強大公司的興趣。
17 金融的未來
2019年的某個春日上午,美國銀行業最著名的人物,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在辦公室密會了年齡只有他一半的Coinbase執行長阿姆斯壯。戴蒙對加密貨幣的看法,比媒體刻意呈現的微妙得多,他受訪時表示:「我不想成為反對比特幣的發言人,我根本一點也不在乎比特幣,這才是重點好嗎?」戴蒙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在加密貨幣技術方面所做的事情。過去五年,雖然他曾經公開抨擊比特幣,也摒棄加密貨幣,但他曾悄悄鼓勵摩根大通內部那些充滿雄心抱負的區塊鏈研究。
摩根大通涉足加密貨幣的同時,Coinbase也往傳統的銀行業務靠攏。2019年,華爾街與矽谷的世界突然變得不再那麼遙遠。Coinbase花了一年追趕幣安。但Coinbase的早期投資者兼比特幣億萬富豪希爾伯表示:「長遠來看,不是Coinbase與幣安對決,而是Coinbase對上摩根大通。」
◎後記
◎謝辭
◎資料來源說明
▎第一部 從「公開的祕密」到幣圈內戰
1 阿姆斯壯有個祕密
2008年末,一位化名「中本聰」的神祕人士在網路上發表了一份長達九頁的白皮書。布萊恩・阿姆斯壯是在那篇白皮書發表一年後,拜讀了它的內容。他一看就迷住了,接著一遍又一遍重讀文中的描述:一種名叫「比特幣」的新型數位貨幣,在銀行、公司或政府等領域外運作。它像銀行一樣追蹤誰付款給誰,但交易是由隨機的參與者記錄在散布於世界各地的電腦中,那是如假包換的貨幣,但無遠弗屆,不涉及任何銀行。
在創業聖經《從0到1》中,億萬富豪彼得•提爾談到「...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