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員、被資遣到進入夢幻新創
臺灣女生的紐約職場生存記
拋下既有人生,紐約讓我打造出新的自己
我的紐約生存心法,無論走到哪都適用!★不用為了跳脫舒適圈而跳!
挑戰新事物、跳脫舒適圈是必須付出成本跟代價的,跳之前先謹慎檢視原有人生,訂出清楚的計畫、目標與退路。
★想讓別人看見你,需要對的策略!
在美國,面試連闖5關、耗時1個月不是新鮮事,美國企業的面試訓練讓我統整出需要注意的重點,在疫情時代,視訊面試也有眉角。
★人脈很重要,絕對值得投資!
雖說做人還是要靠自己,找工作不能不投履歷,但也別放棄經營人脈,說不定在你在山窮水盡時,會看見新的可能。
★換位思考,找出糾結的盲點!
當我有機會成為面試官,從求職角度轉換成求人才,才發現自己注重的部分徹底不同,也藉此看見潛藏已久的缺點。
★受挫力,是最重要的競爭力!
經過重重筆試、面試、作業,也不一定會得到賞識。當失敗與否定席捲而來,學會在說服別人「我真的很棒」前,先別忘了告訴自己「我確實夠好」!
一邊飛,一邊學習造飛機!
臺灣女生在紐約,一場現在進行式的追夢冒險
原本有著穩定的職涯、步上軌道的人生,熱愛國際新聞的翁琬柔卻看見了自身工作上的界限,毅然決定走出亞洲,前往紐約。
30歲才成為留學生,畢業之際更碰上世界的動盪時刻,她一邊接受紐約文化、生活差異的洗禮,更親自見證新冠疫情在紐約肆虐,體驗到川普的嚴格移民政策對非美國公民造成的挑戰。
在最艱難的時代,她的畢業典禮只能用視訊舉辦,更在求職路上跌跌撞撞,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但紐約帶給她的蛻變出乎意料,粹鍊出不怕受挫的力量,終於進入理想的新創產業,持續朝熱愛的目標前進。
作者簡介:
翁琬柔 Joyce Weng
日本慶應大學媒體設計研究所、美國Fordham University媒體管理研究所碩士。曾在TVBS、東森新聞等媒體擔任國際新聞編譯與記者,並親赴各大重要事件現場採訪,如熊本大地震、金正男暗殺事件、朴槿惠被彈劾、文在寅金正恩高峰會等。
另著有《身為國際新聞記者》,目前任職於美國新創產業,持續用心感受大蘋果裡的每一個小故事。
Facebook|翁琬柔Joyce
Instagram|joyceweng_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艾兒莎(女力學院共同創辦人)
范琪斐(資深媒體人)
林薇(NGO「小紅帽」創辦人)
動眼神經(眼球中央電視臺製作人)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張嘉玲(「加個零」文化傳播創辦人)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本書中有作者見解的生活觀察,也能讓讀者擁有閱歷這個「大蘋果」的體驗。──艾兒莎
疫情後連出國旅遊都難,更何況像琬柔這樣的經驗,真的很難得,推薦給大家。──范琪斐
琬柔並不是先天就是個有自信的強者,而是她只要下了決定,就去做,就算失敗,也會想辦法把這個失敗變成未來成功的養分。──動眼神經
紐約美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你要留下,必須退去一層層你單純的本色和想像,穿上另一件更合身的現實感,這就是琬柔筆下的紐約,美得很勇敢。──許嬰寧
透過琬柔流暢的文筆,動人真摯的敘述,彷彿跟著一起經歷勇闖大蘋果的困難跟多采。──張嘉玲
名人推薦:艾兒莎(女力學院共同創辦人)
范琪斐(資深媒體人)
林薇(NGO「小紅帽」創辦人)
動眼神經(眼球中央電視臺製作人)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張嘉玲(「加個零」文化傳播創辦人)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本書中有作者見解的生活觀察,也能讓讀者擁有閱歷這個「大蘋果」的體驗。──艾兒莎
疫情後連出國旅遊都難,更何況像琬柔這樣的經驗,真的很難得,推薦給大家。──范琪斐
琬柔並不是先天就是個有自信的強者,而是她只要下了決定,就去做,就算失敗,也會想...
章節試閱
出國,只為跳脫舒適圈?
「妳已經三十歲了,還想去美國再念一個碩士?沒打算結婚生小孩嗎?」這是我的父親得知我想到紐約念書時,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沒有反對我的決定,卻透露不少身為父親的擔憂。
二十四歲時,我從日本慶應大學拿到媒體設計碩士學位,抱著「非新聞不做」的決心回到臺灣,初生之犢不畏虎,憑著一股熱血的新聞魂,在電視臺開始國際新聞的工作,一晃眼六年過去,我從一個只能在辦公室翻譯、幫在第一線採訪的前輩處理新聞畫面的小編譯,蛻變成能獨當一面,有新聞大事就能跟攝影兩個人說走就走的國際新聞記者,也開始在新聞臺兼任播報工作。一切看似步上軌道,卻讓我開始思考,新聞工作的極限在哪裡?我的職涯天花板在哪呢?這份工作每天都能學到新的事情,卻仍隱約給我一種「每天都在原地做不同事情」的停滯感。
過去幾年,我能採訪的新聞一直都是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一旦歐美地區發生大事,由於語言限制,我不是第一個會被派出去的人,「我想去美國生活!我想說流利的英文!」憑著這樣的想法,我萌生了到美國念書的念頭,要去,就要去媒體之都,要去見識全世界最繁忙的城市,決定了,就是紐約。
挑戰不能只靠衝動完成
那時的我,已經過了三十歲,才動了想到美國生活的念頭,既然不想靠嫁人的方法,只好認命選了讀書這條路,從托福跟GMAT開始,我每天過著提早一個半小時起床的生活,堅持在上班前花一小時背單字或做題目,就算是早上五點的班,下班後也要頂著濃妝乖乖坐在補習班第一排認真聽課。那年的元旦,我坐在星巴克盯著數學課本,忍不住問自己到底何苦?
說出來有點不好意思,我三十歲前是個不折不扣的月光族,萌生留學念頭前,銀行存款從來沒超過十萬,開始補托福跟GMAT後,交完報名費我手頭就緊到得天天從爸爸的存錢桶拿零錢買午餐,硬是靠著家人幫助跟自己貸款,從此揮別大手大腳花錢的日子,千辛萬苦來到紐約,但挑戰更是一個接一個來。
剛到紐約時,腳上無緣無故起了又紅又腫的疹子,我得獨自前往各醫院檢查,還要查字典才聽懂醫生在講什麼;為了選修商學院的課,無論是金融還是國貿都得算數學,還曾經算到非常挫折而落淚。最後一學期,我幸運得到在聯合國全職實習的機會,開始白天實習、晚上上學、週末念書的日子,一邊當助教、一邊努力找工作,忙到連睡覺都是奢侈,什麼追劇、運動、跟朋友聊天想都別想,好不容易才在畢業前找到工作。原以為已經過了最難的難關了,卻碰上新冠疫情肆虐,被迫失業,公司正在幫我辦的綠卡也飛了。
這些挑戰現在寫來仍覺得驚奇,忘記自己是如何克服的了,如果仍留在臺灣,這些挑戰我應該此生都不會遇到,但如果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擇紐約,因為這些挑戰也讓我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事物,不會有交心的外國朋友,也不會有國際工作經驗,更不會培養出面對挫折的強壯心智,這幾年在紐約,我成長的速度相當驚人。
但我真的是只憑一股勇氣跟衝動就出發了嗎?當然不是!超過三十歲,要放棄穩定的工作、正在變好的職涯出國唸書,絕對是需要謹慎思考、審視手中所有籌碼的重大決定──時間、金錢、家庭、職涯、機會,還有,失敗後的退路?
還沒開始就先思考失敗,絕對不是太過小心或太悲觀,因為我們必須先了解,失敗的話會失去什麼?最壞狀況有哪些?建議有志出國留學、甚至在異國開創人生的朋友,都要先把「為什麼要出國」這個問題理清楚,只要這個大方向想通了,很多事都會有答案。
舉例來說,到美國唸書,就讀的科系會影響到自己能否留在美國工作,大多數文科的學生在畢業後只會拿到一年的OPT簽證,如果是念STEM科系的數據、理工類別,通常能拿到三年的OPT簽證,也比較容易獲得公司贊助工作簽證,所以如果出國的目的是「要在美國找到工作」,就要很謹慎地選擇這幾年比較好找工作的數據分析、電腦科學相關科系。
當時我想出國的動機是「想說流利英文」,所以在科系選擇上選了我有興趣的媒體管理學系,對畢業後的簽證、就職沒有太深思熟慮,只先確認了如果在紐約念完書後找不到工作,最壞的狀況就是回臺灣繼續當記者,新聞業是我很喜歡的工作,留學貸款慢慢還一定可以還得完,還多了兩年在美國生活的經歷,其實也沒什麼損失。
跳脫舒適圈並非人生必須
這幾年在臺灣,「跳脫舒適圈」是個很熱門的話題,不少有出國背景的人紛紛變成網紅,大力提倡追求夢想、出國就能培養國際觀、世界觀的觀念。但我認為「跳脫舒適圈」是必須付出成本跟代價的,我放棄了穩定的年薪與年資,背了留學貸款,也犧牲了原本穩定的生活,我肯賭,也沒有後悔,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本錢。
我曾看過有人分享他在臺灣工作幾年後決定出走,毅然決然訂了機票到美國找工作,窩在朋友家幾個月後,拿到大公司的OFFER,過著人生勝利組的生活。但他沒告訴大家的是,從小他就念國際學校、英文不輸美國人,大學也是在美國念的,擁美國學歷,最重要的是他有綠卡,美國公司根本不需要贊助他的簽證,所以他的履歷從一開始就不會被放在那疊會直接被篩掉的外國人裡, 他跳脫舒適圈的成本,跟一般在臺灣長大的人絕對不一樣,成功機率更不可能相同。
當「跳脫舒適圈」成為顯學,請務必拿出濾網篩過眼前的雞湯,因為別人的營養品很有可能是你的毒藥,每個故事背後都有沒告訴你的事。更何況每個人的人生際遇、規畫、經濟狀況不同,離開舒適圈這個法則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選擇挑戰的人很棒,過程中一定會看到與眾不同的風景,所有經驗都會變成養分;但選擇維持現狀的人也不該覺得懊惱,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過好眼前的生活也是必須付出很多努力的挑戰。沒有經過縝密思考的跳脫舒適圈,只不過是有勇無謀。
別小看人脈的力量
記得在開學的第一天,無論學長姐、教授或學校的職涯輔導中心,都一直強調「建立人脈」的重要性,坊間也有不少文章教求職者「多去認識人才會有工作機會」。的確,認識的人越多、越能學到許多業界經驗,如果你表現得夠好,對方也可能會幫你留意相關的工作職缺。但是我非常幸運,靠著「海投履歷」的方式拿到聯合國的面試,也沒有靠著建立人脈,就拿到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所以一開始我不是很相信「人脈」能帶來什麼神奇力量。
直到我失業、被資遣,在這場職涯中的狂風暴雨中,幾乎覺得看不見盡頭時,我開始相信,「人脈」應該是多多益善的。失業那段期間,我一天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掛在LinkedIn上,除了密切關注最新職缺,還會依照職缺開出來的職稱、組別,去尋找開缺的團隊,如果幸運找到主管或人資,我會直接寫信給他們,介紹自己的背景、還有為什麼對該職位有興趣。
直接找業內人士請教心得
我曾經看到美國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開出國際傳播部門(Global Communications)的職缺,內容是協助公司高層對公司內部的溝通,因為沃爾瑪是跨國企業,所以需要多語言的跨國人才。當時我在LinkedIn上找到了肯尼,他當時是沃爾瑪的企業發言人,他也讓我親眼看到,找到一份對的、適合自己的工作,竟然可以讓一個人閃閃發光。
我寫信給肯尼時,跟他表明我對沃爾瑪很有興趣,也相信我的專業能力可以對公司做出貢獻,想跟他請教公司的文化,他很快就回覆,說願意跟我聊聊,我們準時打開視訊,他第一句話就問:「告訴我,我能幫妳什麼?」
肯尼不吝向我分享他的故事,他一路曾經當過記者、政治人物助理,再到沃爾瑪成為基層員工,最後慢慢當上發言人。我問他:「你為什麼喜歡在這間公司上班?」肯尼說:「當公關、發言人時,因為這間公司的力量太大,從來不會有記者拒接我的電話。」正當我想質疑這都是外在、辭職後就沒有的光環,他接著說:「這真的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公司,我一開始只是個基層小店員,後來慢慢當上店長、進到總公司、當上發言人。在疫情期間,我跟所有高層一起做出重要的決策,影響了這麼多人,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為公司的價值觀努力。」接著,他說出一句震撼我的話:「我在這間公司,每天醒來都覺得充滿活力,對我正在做的事絲毫沒有負面情緒。」
他這樣說的時候,我看到他閃亮的眼神,我知道他沒有說謊,我隔著螢幕感受到他對這家公司的熱情,最後,肯尼告訴我:「我從來沒有拒絕過陌生人在LinkedIn上要找我問問題的邀約,因為過去也有人這樣幫助過我。」
肯尼很熱心的把我的履歷轉發給人資,我也順利跟開出職缺的團隊面試,雖然到最後他們選擇把被資遣的員工聘用回來,沒有給我Offer,但一路的面試感受都很好。我相信這是一間企業文化良好的公司,也因為肯尼,讓我開始相信「人脈經營」的力量。
拋開害羞,主動出擊才能挖掘機會
在這之後,我都會鼓勵在美國找工作的國際學生不要害羞,一定要把握每個可以跟人家聊天、多了解對方公司的機會,就算對方不一定能幫你在內部推薦,至少可以用一杯咖啡的時間,了解對方如何成功找到工作,或對其他公司有更深的認識,這些收穫,都會內化成自己的養分。
其實大多數來自亞洲的留學生都有很棒的專業能力,但因為我們的文化習性、語言隔閡,不太敢表現自己,也不敢跟不認識的人接觸或請求幫忙,我自己也是這樣。我從二○一九年開始,在一個非營利慈善新創機構「NEX Foundation 」擔任義工,這是一個以美國為據點,希望透過研發和經營線上的資源平臺,協助海外人才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的機構,並且提供企業媒合、職涯諮詢、媒體實驗、社群聚會等計畫,期盼建立具有延續性的全球臺灣人才互助圈。我在裡面的Media Lab擔任編輯,寫了好多關於臺灣人如何在海外站穩腳步的故事,一起做義工的夥伴大多都任職美國的大企業,但我在失業期間,卻因為各種「不好意思打擾別人」的顧慮,沒有好好利用這些資源,現在想起來,都為當時的我感到可惜。
人脈經營要用感情,而非「利用」他人
而建立人脈的過程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保持禮貌、勇於推薦自己、不要害怕被拒絕,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而我個人認為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其實是「感謝」。無論在學校或職場,對於曾經教我、幫助我的人,要一直放在心裡,因為那都不是別人的責任或義務,特別是在找工作時,那些幫我投履歷或推薦我的人,都是在消耗他們的資源跟信用度,更是要衷心感謝。
但感謝這件事,絕對不是放在心上或嘴巴說說就可以了。在美國,拿到Offer、正式加入公司之前,公司通常都會針對新進員工做背景查核(Reference Check),會要求新進員工提出幾個過去曾經一起共事的人做查核作業,這件事情不僅在考驗在前幾份工作是否有結下良緣,也證實了在美國保持人脈真的很重要。我個人會做到的是,無論是幫我跟新公司人資進行背景查核或推薦工作的人,我都會在事情結束後跟他們分享更新狀況,例如我決定接下Offer,或背景查核完成、順利入職了,跟對方聊聊在新職位工作的感想或面試經驗。如果時間許可,我會邀請對方吃飯作為感謝,也趁著吃飯的機會進一步交流、學習。
曾有位新聞圈的大前輩幫我介紹了一家中文媒體的面試,雖然之後我沒有接下Offer,但我還是傳了訊息跟前輩解釋我沒有接受那份工作的原因,並且誠心感謝他的幫忙,他回我:「在異鄉不容易,希望妳之後有能力,也要幫助更多後輩。」
是呀,在異鄉要站穩腳步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臺灣人要幫助臺灣人」是很溫暖、感動的傳承,希望我們都能定期省視自己,我一直警惕自己,不把別人的幫忙當做理所當然,希望能像曾經照顧我的人一樣,有能力幫助別人。
上鏡頭也不怯場的我,成為文靜乖寶寶?
「Joyce,我想聽你多聊聊臺灣的事,跟妳聊天太有趣了!」這是我結束公司團隊三天兩夜聚會後,當天晚上的夢境。夢中的同事露出期待的眼神,彷彿跟我聊天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但這個夢證實了──夢境跟現實是相反的。因為在遠距工作了半年多之後,第一次實際見到同事,我卻成了壁花,不但在餐桌上插不上話,就連開會時也成為沉默少數。
我成為一個沉默的亞洲人
雖然看不出來,其實我有點怕生,一直以來都不喜歡跟陌生人或不熟的人講話,擔任記者時如果遇到要當街攔路人做街頭訪問,我就會非常焦慮,壓力超大。我是經過了長年的記者訓練,才漸漸「懂得聊天」,而得以順利進行各種訪問。雖然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也擅於分享生活日常及各種好笑的事,無論是我自己或是相熟的友人感受,大概都不會形容我是個「文靜」的人,但是很不幸地,在我美國同事的心中,我就是一個沉默的亞洲人,講話也一點都不幽默風趣。
加入公司大約半年後,我的團隊看著美國全面開放,決定舉辦一場三天兩夜的「Offsite」(線下活動),主要是讓大家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能藉著所有人都在的機會,一起更有效率的開會、工作。主管安排的行程是:每天早上一起吃早餐、接著一起工作;一起分小組吃午餐、一起觀光、一起吃晚餐、再一起小酌……也就是從每天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我都得跟這群美國同事相處,對我來說,光是要這麼密集地跟第一次見面的人相處就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情,更何況我是組內唯一一個外國人,全天候要用非母語的語言溝通,也成為我的壓力來源。
從我加入公司以來,就只能透過視訊開會、跟同事交流,隔著螢幕開會時,如果有聽不懂的字,可以即時查字典,開會事前也都會知道會議主題,可以讓我事前做好準備、提前想好自己要如何發表意見。但當這樣的場景換成會議室,大家面對面開會、交流意見時,我失去了查字典的機會,當我腦海中還在翻譯大家講的話、消化完、想到自己應該發表什麼意見時,大家早就已經討論完、換下個話題了。記得聚會第一天早上的第一場會議,一個小時的時間,我一句話都沒說,除了對自己的表現相當失望,也理解到即使已經在美國工作了將近兩年,自己的英文能力還是有很多進步空間。
除了英文,自己也對美國文化沒有透徹的理解,當大家在餐桌上談論政治、脫口秀、電視劇、運動、流行樂曲甚至小說時,我無法接上任何一個話題,此時的我,想起了我一些來到美國的臺灣朋友,都只跟當地人相處,久而久之,行為舉止跟說話方式都非常「美國化」,跟從小在這裡長大的人差異極小。這讓我開始氣自己,都來到美國了,怎麼沒有付出更多努力,讓自己更融入當地社會。
公司聚會活動讓我受到的衝擊過大,我陷入沮喪與自責的輪迴,還找上幾個在紐約的臺灣朋友,問他們怎麼跟同事相處。朋友胖丁說自己在辦公室屬於會跟同事閒聊的類型,我追問:「你都聊什麼?」他說:「什麼都聊啊!但通常我只能撐五分鐘,就會跟他們說我要去忙了!」
另一位朋友亘亘說,自己也無法敞開心胸跟美國同事大聊特聊,明明講中文時就可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轉成英文就變得很彆扭。她跟我分享,前陣子她需要跟別組的同事要一份文件,對方怎麼樣都不給,但換成另一位同事去要,卻五分鐘就成功拿到文件,亘亘的主管跟她說:「我可以給妳一點意見嗎?妳必須跟其他同事當朋友,多跟她們聊聊天,這樣處理公事也會順利許多。」簡直說到了萱萱的痛處,她抱怨:「我真的不知道要跟美國人聊什麼耶!」
融入美國文化,英文好是不夠的
直到加入了員工組成以美國人居多的科技公司,我才終於對「脫離舒適圈」有了實際的感受。在學校,只要認真念書、考試寫報告,很容易就能以絕佳成績畢業,但在職場,很現實的是,除了會做事,還要會做人,如果能跟同事相處融洽,很多事會容易許多。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中資企業,跟講中文的同事相處自然沒問題,要講笑話還是要辯論都能順暢無礙;廣告代理商的工作是負責亞洲市場,同事以印度、韓國、中國、香港人組成,大家的共通語言雖然是英文,但文化背景相似,聊天也沒遇到什麼太大的困難。直到現在成為公司裡少數的亞洲人,更是極少數英文不是母語的人,我失去了之前的主場優勢,不只開會時常來不及發言,連美國人最愛的閒聊都聊得七零八落。
我想起剛加入公司時,主管莎莎隔週會針對我的職涯發展跟我開會,她會不斷問我問題,像是:「妳最樂在其中的任務是哪個?」「哪些任務會讓妳覺得充滿能量?」「有沒有任務讓妳覺得很沮喪?」藉此來找出我喜歡做什麼、擅長做什麼、不想做什麼、想要加強哪些方面。
我很明確知道我喜歡做跨文化溝通,喜歡當美國跟亞洲市場間的橋樑,代表一個公司跟日本、新加坡、香港的客戶接觸;對內,我可以提供來自亞洲的觀點,讓美國公司進入亞洲市場時可以尊重當地文化,對外,我成為客戶信任的窗口,他們知道有我在,可以省去許多因為文化差異引起的誤會。但針對「有沒有任務讓妳很沮喪?」這個問題,我左思右想後告訴莎莎:「可能會是我是整組唯一英文不是母語的人,寫報告要花比別人更多時間蒐集資料,再花時間確認文法跟拼字吧。開會時,我也常常需要時間整理腦袋裡的思緒,會有種很吃力的感覺。」
莎莎透過螢幕,堅定地看著我:「妳的跨文化背景是我們組裡最有價值的資產,英文不應該成為妳的阻礙,每個人溝通的方式不一樣,我講話很快,但也有美國人慢慢講話,只要能好好表達想說的,速度絕對不是衡量工作表現的標準。」
要懂得「吹噓」自己?
後來莎莎因為個人生涯規劃離職了,我的新主管米希亞也在職涯成長會議講出類似的話:「妳是整個公司裡最了解某某市場的人,妳寫的策略報告讓所有主管都刮目相看,如果沒有妳,我們這組可能會停擺,妳明明就做了一堆事,為什麼上一季的自我評量裡都沒有寫到這些成就呢?妳必須懂得吹噓妳自己!(You have to brag about yourself)」
上一個對我說出這句話的人,是教授波波,她看我在企業參訪,都只會乖乖在一旁聽那些大咖講話,於是氣急敗壞地拿著我的上一本書,衝去跟CNN晨間節目的製作人說:「我學生之前是臺灣的國際新聞記者,她還出書了呢!」波波告訴我:「妳的學、經歷非常亮眼,妳必須懂得吹噓妳自己。」
在臺灣,我是一個覺得自己有所表現就會爭取回報的人,也會向主管爭取:「我做了這麼多事才拿這點薪水,你覺得合理嗎?」但到了美國,身邊大多數人都很會「Brag」,做了兩成的事,放到他們嘴上就會變成一百二十趴。但我左想右想,很多我手上的任務都還在進行中,如果現在就拿出來大講特講,到時候沒做到不就很糗?而且每次聽那些很會吹牛的人講話,都會在心底自動打折扣,我不想要我講出去的話也不被信任啊,這真的是一個在美國職場很吃虧的個性。
「但我就是不會也不想啊,很多事情都還沒做完,我不覺得這能算成功績。」聽到米希亞建議我多「吹噓」後,我是這樣回答的。
在我的公司,事情絕對不會停止在「我不會、我不想」,米希亞繼續對我循循善誘:「妳認為何謂職涯上的成長?」
我已經在職場打滾多年,也知道最重要的答案要放在最後說,所以我舉了幾個成長目標後,緩緩說出:「最重要的還是薪資的成長。」
隔著鏡頭,米希亞笑了:「妳都不讓人家知道妳做了這麼多事,誰知道要升妳職、加妳薪?」她緊接著說:「那這樣,我們從增加妳的能見度開始吧!我知道妳不擅長經營人脈,但我希望妳多跟其他團隊的人接觸,下個月XXX的團隊有個新人加入,妳可以當他的導師嗎?」我勉為其難答應後,她還繼續打蛇隨棍上:「還有,大長官在問有誰可以主導十二月的聖誕節活動,妳要試試嗎?」
這些事其實都不會花太多時間,卻會增加我極大的心理壓力,因為要跟不同團隊的人相處,但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本來就不會跟躺在沙發上吃爆米花一樣舒爽,所以我咬牙答應所有任務,「增加能見度」就成為我的職涯成長目標之一。
加入新公司,就像是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也感受到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我可以把這些任務想成是在增加我的工作量,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主管真的很關心我的能見度及職涯發展,畢竟有很多能力並非是「專業」的問題,卻可能影響到我如何跟同事建立關係,以及自己的職場表現和評價。而要帶著抱怨還是微笑迎向挑戰,都在我的一念之間。
出國,只為跳脫舒適圈?
「妳已經三十歲了,還想去美國再念一個碩士?沒打算結婚生小孩嗎?」這是我的父親得知我想到紐約念書時,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沒有反對我的決定,卻透露不少身為父親的擔憂。
二十四歲時,我從日本慶應大學拿到媒體設計碩士學位,抱著「非新聞不做」的決心回到臺灣,初生之犢不畏虎,憑著一股熱血的新聞魂,在電視臺開始國際新聞的工作,一晃眼六年過去,我從一個只能在辦公室翻譯、幫在第一線採訪的前輩處理新聞畫面的小編譯,蛻變成能獨當一面,有新聞大事就能跟攝影兩個人說走就走的國際新聞記者,也開始在新聞...
目錄
前言 若在紐約能成功,到哪裡都沒問題?
Chapter 1創一條人生的新路,我在美國那幾年
出國,只為跳脫舒適圈?
遠渡重洋後,還要搞「講中文小圈圈」
我的天價房租與客廳房
紐約客的戀愛階段論
黑人的命也是命,那我們呢?
當紐約按下了「暫停」鍵
打開我的美國醫療帳單
讓整個紐約成為我的校園!
走進《紐約時報》,記者魂再次甦醒
一窺我的夢幻公司──CNN
臺灣實習生勇闖聯合國
Chapter 2 紐約冒險新篇章,履敗履戰的美國求職路
我畢業了!然後呢?
最艱鉅的挑戰,最艱難的時代
要讓別人「看見」你,需要對的策略
別小看人脈的力量
最重要的競爭力是「受挫力」
第一份工作就被裁員
上班兩天就被資遣
緊迫盯人的瘋狂主管
我的美國夢,終於實現了
疫情徹底改變「公司」的樣貌
截然不同的新創產業文化
上鏡頭也不怯場,卻成文靜乖寶寶?
直到我成了面試官
後記 一邊飛、一邊造飛機
前言 若在紐約能成功,到哪裡都沒問題?
Chapter 1創一條人生的新路,我在美國那幾年
出國,只為跳脫舒適圈?
遠渡重洋後,還要搞「講中文小圈圈」
我的天價房租與客廳房
紐約客的戀愛階段論
黑人的命也是命,那我們呢?
當紐約按下了「暫停」鍵
打開我的美國醫療帳單
讓整個紐約成為我的校園!
走進《紐約時報》,記者魂再次甦醒
一窺我的夢幻公司──CNN
臺灣實習生勇闖聯合國
Chapter 2 紐約冒險新篇章,履敗履戰的美國求職路
我畢業了!然後呢?
最艱鉅的挑戰,最艱難的時代
要讓別人「看見」你,需要對的策略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