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牆裡,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傻瓜。
──影響整個世代、銷量直逼《哈利波特》的傳奇之書!──
★ 一部被評為極端思想、卻引爆巨大思潮的「驚世之作」
★ 東方版《正義》,完整揭露人類一切紛爭的原點,以及應對之道
★ 全球暢銷450萬冊!日本史上非虛構類No.1
▊ 人與人的隔閡,不在於語言、國籍或生長背景,而在於腦中的那道高牆。
某些狀況下,大腦的機制會阻隔外界,就像一道圍牆。
圍牆內的人只會看見自己想看的,久而久之,甚至不知道牆外還別有世界──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個人,因為當一切溝通都已經無效,問題還會擴大成整個族群的對立,大規模戰爭甚至由此而生。
本書將從腦科學的角度,結合行為經濟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揭露現代許多亂象的根本原因,帶領你看穿表面,直視人類矛盾的本質,並學會跨越那一堵牆的方法。
▊ 細思極恐!當腦科學碰上社會怪象──
► 同樣一件事,為什麼讓一些人視而不見,卻讓另一些人反應過度?
► 有知識就不會做錯事嗎?現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 人們在「政治造神」跟「宗教狂熱」時的腦部活動一樣嗎?
► 所謂「同理心」只是裝模作樣嗎?
► 為什麼認真「做自己」的年輕人多半都不快樂?
► 如果「客觀事實」只是大腦幻象,那我們還可以相信什麼?
► 停止思考的人真的無憂無慮嗎?
► 鈴木一朗、畢卡索的大腦跟一般人有何不同?
► 為什麼要走路?為什麼要睡覺?忽略這些事的代價可能極大……
被評為極端思想,卻創下史上最強銷售紀錄!
溝通障礙、世代隔閡、族群對立、大國鬥爭、貧富差距、教育斷層、恐怖主義……所有人類紛爭的根源是什麼?《傻瓜的圍牆》將徹底顛覆你的思考。
▊ 當我們努力創造一個舒適的世界,卻只是讓自己困在牆內……
⊙ 裝懂的牆:「我知道」最可怕
明明看的是同一場辯論,為什麼觀眾對輸贏的看法天差地遠?看了分娩紀錄片之後,為什麼男女學生的反應截然不同?原來,大腦如果認為事不關己,就會屏蔽外界,導致忽略許多重要細節。因此,女學生認為自己可能會經歷分娩,所以從影片中「學到很多」,而男學生卻只是說「這我早就知道了」。
⊙ 個人特質的牆:個性重要,還是社會性重要?
綜觀歷史,人類是因為「共同性」而進步的,而現在卻有一股強調「個人特質」的潮流。現代人因此出現了一種普遍現象:人人都崇尚「有個性」,卻又偷偷觀察其他人的眼色,於是,最後只能發揮「符合他人需求的個人特質」¬而已。在追求個性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漏了什麼?
⊙ 一元論的牆:這世界有太多標準答案
大腦為了讓思考更輕鬆,會不斷尋找「標準答案」,許多人也因此習慣性地認為:問題一定會有正確解答──養老孟司認為,這就是思考停止的根本原因。本書將告訴你,一元論如何變成普遍的思考習慣,而它又為什麼危險?此外,要繞過思考誤區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
作者簡介:
養老孟司/東大名譽教授、腦科學家
一九三七年生,東大醫學部畢業後進入解剖學研究領域,現為東大名譽教授。他也將自己的研究範圍擴展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面向,包括心理學、社會科學、哲學以及社會評論領域,是當代東方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
他針對諸多現代社會的怪象,寫下代表作《傻瓜的圍牆》,至今銷量超過450萬,被譽為「改變整個世代」的驚世之作。其他著作包括《唯腦論》、《人間科學》、《踹倒死亡的高牆》等等。
譯者簡介:
Monica Chen
無法在科學與文學間取捨的前動物醫生。養了兩隻貓。
章節試閱
(以下節錄自【第一章】 「傻瓜的圍牆」是什麼?)
「聽了就會懂」是天大謊言
我在大學任教時,曾經深刻感受何謂「聽了也不懂」。當時我在北里大學藥學系的課堂上播放一部由BBC製作的紀錄片,內容詳細記錄了一對夫婦從懷孕到分娩的過程。
藥學系學生的女生人數較多,占比超過六成。我要求同學們分享心得,並發現男學生與女學生竟然出現完全不同的反應,結果十分有趣。
女學生大多表示「學到很多,有許多新發現」;男學生卻不約而同地說「以前健康教育課就教過這些東西了」。明明看的是相同的影片,兩方卻產生了幾乎完全相反的結論。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照理來說,同一間大學同一科系的學生之間,學術知識程度應該沒有男女差異。既然如此,這種落差又是如何產生的?
答案就是雙方對於接收資訊的態度問題。簡單來說,男學生沒有意願真正體會「分娩」。所以就算觀看相同的影片,男學生也不會像女學生一樣有許多新發現,換句話說,他們對於「想有所發現」這件事根本就不積極。
也就是說,當事人本身主動屏障了自己不願理解的資訊。一道高牆就在這時立起,是「傻瓜的圍牆」的一種形式。
上述案例充分展現人類任性自私的一面。同樣的影片內容,讓男生認為自己「全部都懂」,而讓女生深入觀賞並帶來「許多新發現」。很顯然,男生只是斷然無視於細節,而一味認定「這種東西我早就知道了」。我們平時總是會輕易說出「我懂、我知道」,但事實上,我們對事物了解的程度不過如此。上述男女學生觀看相同影片的心得差異,可說是最貼切的例子。
「我知道」 才最可怕
所謂「常識」(common sense),指的並不是「理解某事物」或具備某知識,而是指「理所當然」的事。許多人誤解了「常識」與「理所當然之事」的定義,而以為自己「知道」,這正是思考的漏洞所在。在前文的案例中,就表現在男女學生的明顯差異上。
女學生因為認為自己有朝一日也會經歷分娩,於是認真地仔細觀看,甚至設身處地感受影片中產婦的悲傷與喜悅。如此一來,她們將對更多細節萌生興趣。相反地,男學生卻抱持著「關我什麼事」的態度。對他們來說,眼前的影片只是在重複自己早就知道的知識罷了。就算影片裡充斥著未曾看過的畫面與未知資訊,他們卻視而不見,只是一句「這我早就知道了」。明明什麼都不懂卻堅持「我早就知道了」,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以下節錄自【第二章】 大腦係數:影響認知的祕密)
大腦的一次方程式
在五官感受輸入與運動輸出的過程之間,大腦又扮演著什麼樣角色?這時候,大腦會反覆處理輸入的訊號。
若將輸入大腦的訊號看作x,輸出為y,便可以得到「y=ax」的一次方程式。這個模型表示:某一個輸入訊號x,在腦中乘以係數a之後,得出反應y。
如果要形容係數a是什麼,不妨將之稱為「現實的重量」。係數a會因人而異,也會根據輸入的訊號而有劇烈變化。通常只要輸入x,人類都會有所反應;y存在則代表a不為0。
然而,現實中仍有a=0的特殊狀況,這時無論輸入任何訊號,都不會產生輸出。沒有輸出則代表該訊號對於行動不會產生影響。如果輸入對於行動無法產生影響,就等同於不存在的事實。如同前文所述,男學生就是因為係數a等於0(或無限趨近於0)所以才會對「分娩影片」毫無感覺。對他們來說,這部影片彷彿不存在,因此無法從中到任何感想。
腳邊的小蟲與硬幣
同樣道理,以色列人無論接收到哪一個阿拉伯人的意見、或者來自世界各國的批評,係數都是零,所以他們的行動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相對地,對阿拉伯國家來說,以色列一切主張的係數也都是零,所以有聽等於沒有聽。換個說法,對於係數為零的聽者來說,對方不管說什麼都不是事實。
再舉一個切身的例子。如果有一條蠕動的小蟲在腳邊,我肯定會停下腳步,但對蟲子沒興趣的人則會徹底無視,不屑一瞥。這是因為對沒興趣的人來說,與輸入蟲子相應的方程式中係數等於零。
不過,如果落在腳邊的是一枚硬幣,那人說不定會停下來。如果腳邊是一張賽馬券,他可能還會心想「搞不好會中獎呢」,於是停下腳步撿起來;但如果是我,我不會因為賽馬券而停下腳步。「輸入」對於「輸出」的影響可謂涇渭分明。每個人對現實的感官不同,原因就是係數a不同,a可能為正值、負值,或者為零。
係數無限大的宗教狂熱分子
完全沒在聽爸爸訓話的小孩也是a=0的日常案例。不管小孩聽見爸爸嘮嘮叨叨說了多少次「去整理房間」、「記得寫作業」,就算他當下點頭如搗蒜,實際上卻根本沒聽進去,隔天照樣故態復萌。
對小孩來說,訓話的內容係數a=0。因此無論爸爸多麼努力地進行輸入,都無法對小孩的行為產生影響。唯一有影響力的輸入只有爸爸生氣的臉──小孩看見爸爸生氣的臉之後,會不自覺想要逃跑,這時才真的引發「輸出」。而孩子眼中的現實,只包括「爸爸生氣的臉」,而不包括「爸爸訓話的內容」。
與a=0相反的則是a=無限大,最具代表現性的例子則是「基本教義派」的信徒。
a等於無限大的情況下,某些特定資訊、信條對於當事人來說就是絕對的存在、絕對的現實。換句話說,特定的輸入將會完全主導當事人的行動。師父說的一字一句、阿拉真神的話語、聖經上指示的內容都會徹底左右一切,因為對當事人來說,a是一個無限大的係數。
情感的係數
大腦的一次方程式也可以大致說明人類的行為模式。雖然本書前半部多用「理解與否」作討論,但其實這個方程式也可應用於情感方面。
簡單來說,a若大於零(正值)則表示喜歡,a若小於零(負值)則表示厭惡。當我們看見某個人,視覺訊號x即為輸入,而此時若a為正,則行動y也將為正。
任何人面對親近或喜歡的人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開心、振奮,而且想要靠近對方、給予微笑等。但若遇到討厭的人或債主,則a會變成負數,得出的結果y也將為負數。像是快速逃走、痛毆對方、擺臭臉等行為,都是負數行動的表現。
行動數值有正有負,意思是a可以是+10,也可以是-10。大腦會根據運算結果展現出相對應的行動。
就情感方面來說,當美國人看見恐怖份子首腦賓拉登時,由於係數是極大的負數,所以會產生憤怒、憎恨等情緒。相反地,假如看見賓拉登的是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則a將轉變為正數。
一般而言,我們批評責難他人時的想法通常是負數的表現。但當我們認真地批評他人,多少也代表我們把批評的對象視為現實。也就是說a這時不等於零。正因如此,行動才會發生改變。無論是憎恨或嫌惡,至少都表示該訊號確實被認知為現實。
(以下節錄自【第一章】 「傻瓜的圍牆」是什麼?)
「聽了就會懂」是天大謊言
我在大學任教時,曾經深刻感受何謂「聽了也不懂」。當時我在北里大學藥學系的課堂上播放一部由BBC製作的紀錄片,內容詳細記錄了一對夫婦從懷孕到分娩的過程。
藥學系學生的女生人數較多,占比超過六成。我要求同學們分享心得,並發現男學生與女學生竟然出現完全不同的反應,結果十分有趣。
女學生大多表示「學到很多,有許多新發現」;男學生卻不約而同地說「以前健康教育課就教過這些東西了」。明明看的是相同的影片,兩方卻產生了幾乎完全相反的結論。...
作者序
前言
此書於二十年前出版時,似乎被評價為極端思想。人們終歸除了自己腦中既有的事物外,什麼都無法理解。也就是說,最終擋住學問的那堵牆,正是我們的腦袋。本書便是秉持這樣的意念而著成。
年輕時我曾擔任數學的家庭教師。數學並不是單純的理解或者不理解這樣的學問。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就不懂。就算是自認理解的人,在繼續深入到一定程度後,也會開始變得不理解。當然或許窮極一生就能搞懂也說不定,可人生畢竟時間有限,因此人們會選擇在某個階段放棄理解,永不放棄的人大概就會變成數學專家。這樣比喻的話,大家應該就能理解何謂「笨蛋之牆」。
到了一定歲數,人們會認為有不懂的事情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年少之時,我們往往並不懂自己到底懂不懂,也因此困惑叢生。此時若能想起人人皆有的「笨蛋之牆」,或許就能豁然開朗,反而不懂的就懂了也說不定。而你的理解方式,或許與世人認定的正解不盡相同,但同樣的問題原本就不該只有一種答案。一個社會如果能認同不同答案,我認為才更適合人們居住──不過不少人抱持著相反意見,認為多數人意見一致才稱得上是典範社會。
年輕人或許也是如此。考試時若沒有正確答案,便會勃然而怒。但人生遇到的許多問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頂多就是解決當下的各種辦法,至少我是這樣想的。但現今的校園,卻把一個問題與一個答案塑造成理所當然。事實是否真是如此,這便是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思考的。本書羅列了許多與世人認定的正解有所不同的答案。實踐著書中的思考方式,我也來到了六十好幾。若讀者能在閱讀時能產生「原來也有這種答案啊」的想法,身為筆者便何幸之有。當然我也非常期待大家能夠擁有與我截然不同的答案。
前言
此書於二十年前出版時,似乎被評價為極端思想。人們終歸除了自己腦中既有的事物外,什麼都無法理解。也就是說,最終擋住學問的那堵牆,正是我們的腦袋。本書便是秉持這樣的意念而著成。
年輕時我曾擔任數學的家庭教師。數學並不是單純的理解或者不理解這樣的學問。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就不懂。就算是自認理解的人,在繼續深入到一定程度後,也會開始變得不理解。當然或許窮極一生就能搞懂也說不定,可人生畢竟時間有限,因此人們會選擇在某個階段放棄理解,永不放棄的人大概就會變成數學專家。這樣比喻的話,大家應該就能理解何謂...
目錄
目錄
前言 人生不會只有一種答案
【第一章】 「傻瓜的圍牆」是什麼?
說「我知道」的人,為什麼通常不是真的知道?
因為那一道人類與生俱來的圍牆,使大腦與外界失去交集。
⊙「聽了就會懂」是天大謊言
⊙ 「我知道」 才最可怕
⊙ 知識跟常識不一樣
⊙ 現實是什麼?
⊙ 有「公正客觀」的媒體嗎?
⊙ 科學的詭異之處
⊙ 科學需要反證
⊙ 「真確」到底是什麼?
【第二章】 大腦係數:影響認知的祕密
同樣一件事,為什麼讓一些人視而不見,卻讓另一些人反應過度?
在人類大腦中,「現實」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大腦的輸入與輸出
⊙ 大腦的一次方程式
⊙ 腳邊的小蟲與硬幣
⊙ 係數無限大的宗教狂熱分子
⊙ 情感的係數
⊙ 無法適應社會的人
【第三章】 個人特質只是謊言
時下每個人都羨慕「有個性」的人,年輕世代尤其如此,
但人類自古來卻因為「共同性」而進步……這其中大有矛盾!
⊙「共同理解」與「強制理解 」
⊙ 富有「個人特質」的精神病患
⊙ 你是「說明書型人」嗎?
⊙ 發揮個人特質的結果
⊙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
【第四章】 萬物流轉,但資訊不變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許多人認為世界上的資訊瞬息萬變,
而自己旁觀一切,是一個連續而不變的個體。真的是這樣嗎?
⊙ 我是我嗎?
⊙ 當「自我」變成一種資訊
⊙ 資訊不會變,變的是人
⊙ 「君子豹變」是貶義詞嗎?
⊙ 「知道」與「死亡」
⊙ 脫胎換骨的智者
⊙ 政見為什麼跳票?
⊙ 嘲笑背信的肯亞之歌
⊙ 共同意識也有時差
⊙ 比「個人特質」更重要的東西
⊙ 意識與語言
⊙ 大腦的「蘋果活動」
⊙ 大腦中的The與a
⊙ 不受重視的定冠詞
⊙ 當人想到神
⊙ 人為什麼要思考?
⊙ 偶像的誕生
⊙ 如果這世上有「超人」……
⊙ 現代人的進化
【第五章】 被遺忘的無意識、身體與共同體
走路有意義嗎?睡覺有意義嗎?
現代人理所當然忘記的許多事,卻可能造成社會問題乃至國際問題。
⊙ 忘記「身體」的現代人
⊙ 邪教徒的神祕體驗
⊙ 軍隊與身體
⊙ 如何與身體互動
⊙ 用「身體」來學習
⊙ 文武必須雙全
⊙ 轉換環境,或者轉換心態
⊙ 大腦中的身體
⊙ 不再移動的動物
⊙ 社會共同體的崩壞
⊙ 功能主義與共同體
⊙ 亡國共同體
⊙ 理想的人類共同體
⊙ 人生有意義嗎?
⊙ 痛苦帶來的意義
⊙ 被遺忘的無意識
⊙ 發覺無意識的人
⊙ 熟睡的學生
⊙ 三分之一的你:無意識
⊙ 左右腦大不同
⊙ 顛倒錯置的現代社會
【第六章】 傻瓜的大腦
記憶力天才可能是社交白癡,殺人犯也可能是商業天才……
既然每一顆大腦都差不多,那為何會有這些差異呢? 聽聽科學怎麼說。
⊙ 傻瓜腦與天才腦
⊙ 記憶的天才
⊙ 大腦的模型
⊙ 神經網路
⊙ 意外遲鈍的腦神經
⊙ 大腦如何瞬間判斷聲音方向
⊙ 心算的原理
⊙ 鈴木一朗的祕密
⊙ 畢卡索看到什麼?
⊙ 操縱大腦
⊙ 理智斷線的腦
⊙ 連續殺人犯與一時衝動的殺人犯
⊙ 我們應該研究罪犯的大腦嗎?
⊙ 阿宅的大腦
【第七章】 教育的詭異之處
高等教育讓學生的腦袋裝滿知識,但有知識就不會做錯事嗎?
關於教育的意義,東大教授怎麼看?
⊙ 虛假的自然教育
⊙ 草包老師
⊙ 「退學」真正的意義
⊙ 學學我吧!
⊙ 東大的傻瓜
⊙ 對眼前的屍體視而不見
⊙ 動一動身體
⊙ 特別難教的孩子
⊙ 調查嬰兒的大腦
【第八章】 超越一元論
世界上有三分之二人是一元論者,追求某一種絕對的真理。
在這種潮流中,我們如何維持思考平衡,發現有益於人類的「普世價值」?
⊙ 效率化的終點
⊙ 種姓制度與工作共享
⊙ 充滿活力的大嬸
⊙ 欲望不是正義
⊙ 現代武器:人類欲望的實現
⊙ 欲望經濟
⊙ 脫離現實的「實經濟」
⊙ 捨棄虛經濟
⊙ 隨時會破滅的一元論世界
⊙ 腳踏實地的強大
⊙ 天主教與新教
⊙ 任重道遠的人生
⊙ 身而為人的「常識」
目錄
前言 人生不會只有一種答案
【第一章】 「傻瓜的圍牆」是什麼?
說「我知道」的人,為什麼通常不是真的知道?
因為那一道人類與生俱來的圍牆,使大腦與外界失去交集。
⊙「聽了就會懂」是天大謊言
⊙ 「我知道」 才最可怕
⊙ 知識跟常識不一樣
⊙ 現實是什麼?
⊙ 有「公正客觀」的媒體嗎?
⊙ 科學的詭異之處
⊙ 科學需要反證
⊙ 「真確」到底是什麼?
【第二章】 大腦係數:影響認知的祕密
同樣一件事,為什麼讓一些人視而不見,卻讓另一些人反應過度?
在人類大腦中,「現實」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大腦的輸入...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