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台灣經濟史
淬鍊出的商業經營管理心法
教你看穿局勢、創造優勢
擘劃企業戰略地圖
帶你布局台灣向世界突圍台灣企業界、經營者、管理者都在看《台灣商業策略大全》
台灣企業界給予「亞洲的彼得.杜拉克,華人界的經營管理大師」之美譽的陳宗賢教授最新著作
很多上過我的課程,以及接受我輔導的企業界朋友,都常跟我提到,有機會應將這近50年來見證過的台灣過去、現在的產業經濟變化與發展歷程整理、提供給社會上的有心人參考,讓年輕的朋友們能完整的洞悉台灣的產業經濟史,方不會斷章取義或道聽塗說。
這本書我採用了台灣經濟、產業與社會各面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方式來重點描述,分享給有心人士。
我常強調,400多年來台灣是靠國際貿易接軌世界,因此從純貿易到代工,進而國際化產銷,現更進化為就近供貨的區域經濟布局,加上台灣現在面臨的接班與世代交替現象,就成為Part 1的主軸。
Part 2則是用我所提出的企業經營已從過去的「產銷人發財」演變為「行人生財研總資管」八大領域的功能面向,跟大家從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行分析與建議,也同時提出各相關對策,供有心人士參考,進而創造更佳的績效表現。
在此書中,我提到企業面對的轉念、轉變與轉型的困擾與轉折,所以就提出多年來我的經營創新對策,經過證實有效的方法,讓大家參考、運用,藉以變革。
雖然各個功能的經營對策,在我已出版的30餘本書中均有一一提供,但是總體的完整敘述,是此書的關鍵重點,讓讀者可從時代的演進中,了解變革提升的重要性.期望在大家用心促成下完成的此書,能提供大家快速簡潔的了解一切,也從中得到我是如何在71家專業總經理與執行長的任內讓企業創造轉型,並達到十倍到百倍的績效與利潤成長,並讓公司成為業界前三大的經營心法。
Richard 敬筆
完整解析14個必學的商業致勝策略,你可以學到
‧ 代工|已經式微,但是不會消失
‧ 國際貿易|區域化比全球化更有競爭力
‧ OMO|打通線上線下結界
‧ 跨境|才能成為國際級企業
‧ 敏捷|管理才能留下新世代菁英
‧ 斜槓|終結傳統雇用模式
‧ 接班|才能永續經營
‧ 行銷業務|從B2B、B2C到C2B
‧ 人資|從管控到發展
‧ 產銷|從台灣外銷全世界到短鏈革命
‧ 財會|從量入為出到量出為入
‧ 研發商開|從模仿、專精到創新、複合
‧ 資訊|從面對面互動到雲端即時化
‧ 經營管理|謀定後動的策略地圖
本書特色
‧ 台灣經營管理策略50年精華總集結
從台灣商業史,淬鍊出商業模式心法,教你看穿局勢、創造優勢,擘劃企業戰略地圖。
‧ 企業轉型必讀!全方位商業模式獲利指南
跨境才能成為國際級企業,區域化比全球化更有競爭力,掌握國際趨勢,學會創新運作模式。
‧ 台灣經驗真實案例:易讀、易懂、易學
全書收錄台灣企業成功、失敗案例,完整解析「做對」和「做錯」的事,邏輯清楚一目了然。
各界好評聯手推薦(依公司筆畫順序排列)
‧ 大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財寶
‧ 台灣歐德傢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都
‧ 邦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李明忠
‧ 味丹集團執行董事|楊坤洲
‧ 東盟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忠誠
‧ 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榮岳
‧ 科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憲章
‧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李境展
作者簡介:
陳宗賢
台灣唯一擔任過71家企業專業總經理與執行長的經營管理名師,也是通達企業全方位運作實務和理論架構的專業顧問師兼講師,輔導顧問案超過3000家企業,涵蓋各行各業。任教過東海、東吳、淡江、文化、崑山、北科大等校企管系與企研所,著有諸多論述多達30餘本。
近年更獲企業界給予「亞洲的彼得.杜拉克,華人界的經營管理大師」之美譽。畢生以「為台灣中小企業做事」為志業,為了實現志業,已在聯聖集團將其近50年理論基礎與實證心得系統地整理規劃傳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各界好評聯手推薦
(依首字筆畫排列)
陳宗賢教授精闢點出經營與管理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面臨的議題,隨著世代交替與數位轉型,經營思維與管理模式皆需與時俱進。
尤其現階段面對企業人才短缺、國際環境、通貨膨脹及後疫情等不可控的變動時代,能迅速調整企業體質,建構優質團隊,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運用分權及敏捷管理模式擴大企業國際版圖,以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方是能在未來勝出的關鍵。
本書彙整陳教授多年實務經驗及案例分享,全方位探討剖析企業內外部面臨的問題,不藏私地提供有效且可執行的方案,是值得分享給企業管理經營者的一本好書。
|大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江財寶|
拜讀縱橫數十家企業高層屢創佳績的巨擘畢生智慧結晶,陳教授教會我的事不勝枚舉,他看透各時期的經濟創新趨勢,前瞻做好完美部署,讓企業經營邁向巔峰。
公開讚美激勵,委任分權整合管理,教育訓練打造菁英團隊,結合異業永續成長,為本公司經營理念,與陳教授獨見若合符節,深信精研此書定能助我企業日益茁壯!
|台灣歐德傢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國都|
《台灣商業策略大全》在千呼萬促下終於出版。
在這商業環境、消費者需求與消費方式不斷轉與變的新時代,台灣企業領導人最需要的是:掌握「不變」與「巧變」。
跟隨本書的架構檢視精進,亦如能跟隨陳教授的指導,乃是台灣企業之福。
|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羅榮岳|
欣聞亞洲管理大師陳宗賢教授的企業經營管理各種模式之對策書即將集結出版,猶如古代聽聞武功秘笈問世。
我是聯聖CEO班的「老」學生,長期上課是學習知識,知識的應用需要反覆實踐、非一蹴即成,武功祕笈一書在手可隨時翻閱,特別是目錄在各章節標題編輯「關鍵字」,也是「工具書」,更是方便讀者查詢。向陳教授的舊雨新知極力推薦!
|邦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李明忠|
受到陳宗賢教授新書的推薦邀請,內心誠惶誠恐。回想2002年味丹要召開團隊討論5年策略發展,訂定願景使命及策略,當時邀請陳教授蒞臨味丹,並安排一個40天顧問指導專案,請陳教授貼身指導味丹的經營團隊,因為陳教授本身理論及實務的深厚根基,方讓味丹團隊從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狀態,慢慢統合,打通任督二脈的效果,讓同仁清楚地能夠透過市場分析、整理及消費趨勢的發展,充分討論後,找出公司發展的方向,確實按部就班的操作,才能維繫公司的永續發展。
陳教授這本新書,就是結合企業經營過去20年及展望未來20年的實務書面整理,讓我們可以更清楚企業的發展,如何可以更宏觀地找到定位,確認一條屬於自己企業體質的脈絡,確實把自己的強項深入的演練,創造一個強而有力的核心能力,讓企業能持續的發光發亮。
|味丹集團執行董事 楊坤洲|
本書作者見證了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產業經濟的變化與發展,也協助許多企業從中成長茁壯。書中詳載了企業經營管理應與時俱進的新知、新法及經營心法,淺顯易懂的文字中看見了作者的佛心,更薈萃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精髓,堪稱是企業轉型必讀寶典,也是企業共學共好的良方。
|東盟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忠誠|
沿守舊習,只會措手不及。
否定昨天的自己,是今天進步的累積。
疫情後,消費行為與勞動價值觀快速改變,企業應在創新的對策下,參考過往數據,施行現況分析,進而轉念規劃一個突破性的未來。
承襲教授理念,跟上時代演進,做出經營改革!
|科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曹憲章|
陳教授解析過去、現在世界經濟發展脈絡,帶領讀者看見已見的未來經營管理模式。書中從接班團隊培養談永續經營共榮,從國際布局談領域產業鏈共好,從集權中心化談敏捷管理去中心化共創。本書提醒面對VUCA霧卡時代做好轉念變革的準備,鼓勵新世代當責,學習型組織持續改善,可以活出自己的使命感。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 李境展|
名人推薦:推薦序 各界好評聯手推薦
(依首字筆畫排列)
陳宗賢教授精闢點出經營與管理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面臨的議題,隨著世代交替與數位轉型,經營思維與管理模式皆需與時俱進。
尤其現階段面對企業人才短缺、國際環境、通貨膨脹及後疫情等不可控的變動時代,能迅速調整企業體質,建構優質團隊,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運用分權及敏捷管理模式擴大企業國際版圖,以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方是能在未來勝出的關鍵。
本書彙整陳教授多年實務經驗及案例分享,全方位探討剖析企業內外部面臨的問題,不藏私地提供有效且可執行的方案,是值...
章節試閱
1-1代工|已經式微,但是不會消失
【過去】台灣是靠代工創造經濟奇蹟
台灣產業的變化,從歷史的演進來看,可以分成3個階段:
一、1950年以前:台灣的基礎經濟
二、1950年到1970年:台灣的止跌回升
三、1970年到1990年:台灣的第一次經濟奇蹟
台灣的基礎經濟
1950年以前可以說是台灣基礎經濟奠基的時候。這要從1945年二次大戰之前開始談起,這一段過程是日治時期的台灣,台灣能有今天,其實可以歸功於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不管是農業或輕工業基礎,各方面的奠基都非常深,所以對於日本人對台灣的建設,我們應該要正視和肯定。
舉例來說,1900年代全世界有路燈的城市中,台北就是其中之一,可見日本人刻意地將台灣打造成他們在海外的最大「航空母艦」,因為他們看到台灣有一個非常富庶的土地。
首先,台灣適合發展農業。再者,台灣是全世界少有的一個能在2小時內從高山快速抵達海洋的地方,這也是很多歐美人士非常喜歡台灣的原因,因為他們可以同時看到山和海。
1945年以前,日本對台灣的建設其實非常落實,不只有輕工業基礎,台灣的發電設備,以及幾個水庫、電廠,也都是日本人蓋的,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烏山頭水庫就是日本人八田與一蓋的,烏山頭水庫造就了嘉南平原的農業快速發展上來。
那個年代的台灣,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人民富裕程度,其實都超越中國大陸,只是因為二次大戰末期,台灣被美國為首的盟軍轟炸摧毀,才導致1950年代的台灣變得非常貧窮。
而日本人在台灣除了打造農業和輕工業的基礎之外,其實也打造了公共建設,最重要的就是機場。雖然最初蓋機場的目的是為了軍事用途,但是不可否認的,這對二次大戰之後的台灣能夠快速恢復上來是很重要的關鍵。
另外,我們熟知的歷史寫了台灣的鐵路是中國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蓋的,可是我們也不要忘了劉銘傳蓋了雞籠至竹塹鐵路不久,1894年就爆發甲午戰爭,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之後,台灣就被割讓給日本,所以台灣今天的鐵路其實是日本奠基的,日本是非常用心地在打造台灣,因此我將日治時期稱為台灣基礎經濟的奠基時代。
台灣的止跌回升
1950年至1970年,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因為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整個農業和輕工業基礎都被摧毀了,直到1949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被共產黨打敗,從中國退守台灣後,才逐漸改變台灣的所有一切。
換言之,1945年日本在二次大戰中戰敗,放棄台灣後,台灣是被當時的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交給中國的國民黨政府接管,只是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無心想要好好治理台灣,幾乎把台灣丟在一邊。
這一點從1945年國民黨政府派陳儀來治理台灣,結果在1947年釀成二二八事件的大禍,讓台灣陷入混亂,就可印證。
台灣陷入混亂,最顯著的就是1947年至1949年,台灣進入通貨膨脹時代,當時台灣通膨導致的物價上漲可以一天漲到200倍。當時我的父親是公務員,常常早上領了薪水,下午就要趕緊去買米,因為下午物價就會因為通膨而大漲。
換言之,1947年至1949年,台灣在執政者處置不當下,民生經濟並沒有恢復上來。
直到1949年,從中國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意識到自己已無處可去,為了將台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才決定用心治理台灣,這才促成台灣經濟、金融的重新開始。
為什麼說重新開始?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台幣稱為新台幣,顧名思義,有新台幣就一定有舊台幣,在1949年以前發行的貨幣就是舊台幣。因為當時通膨惡化得太嚴重,國民黨政府為了遏阻通膨持續惡化,就進行貨幣改革,以發行新台幣來取代舊台幣。這也是所謂的「4萬換1塊」(4萬元舊台幣等於1元新台幣)的故事。
這是國民黨政府做的第一個改革,又稱金融改革。國民黨政府做的第二個改革則是土地改革,也就是1949年推出的「三七五減租」及1953年推出的「耕者有其田」。我們現在會有很多自耕農,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台灣的農業也在這些政策的推行下,慢慢恢復,穩定下來。
除了金融改革和土地改革之外,國民黨政府還帶來了很多大資本家。換言之,隨著國民黨政府從中國退守台灣,很多大資本家就把他們的生意帶到台灣來,這就促成台灣大宗物資買賣的開始。
比如力霸/嘉新/華新麗華的翁明昌、聯華的苗育秀、國豐的陶子厚,就都是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台的大資本家,他們做的就是大宗物資進口的生意。大宗物資就包括黃豆、小麥、玉米、大麥、高粱、稻米、油菜籽等等。
因為當時的台灣是一片廢墟,大量物資缺乏,他們因勢利導,就一躍成為大集團;當然,與此同時,也讓還是很貧窮的台灣民生經濟得以稍稍穩定下來。
若從產業經濟的角度來看,1950年北韓發動韓戰,第一個受益的就是日本。因為日本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也是一片廢墟,直到北韓發動韓戰,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把日本當作他們的後備供應中心,包括軍備、民生物資、國防工業等,全部都以日本為主,日本才得以快速恢復上來。
日本在恢復的過程中,把部分民生物資、輕工業的製造交給台灣加工,台灣也得利。再加上韓戰爆發時,中共為了「抗美援朝」,把整個軍力調到韓國戰場,忽略了台灣,以及美國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擴張,鑒於台灣位於圍堵共產勢力的第一島鏈中樞,戰略地位重要,也改變原本想要把台灣送給中國的想法,轉而積極對台灣提供大量的軍事、經濟援助,因此台灣得以平穩下來。
換言之,1950年代的台灣非常貧窮,但是得利於貨幣改革,讓台灣的金融得以穩定;得利於土地改革,讓台灣的農業得以穩定;得利於大資本家的民生物資,再加上韓戰及美援的關係,讓台灣的經濟開始止跌回升,因此1950年代可以稱為台灣經濟的戰後恢復期。
1950年代末期,隨著台灣的基礎民生開始發展,台灣的石化產業也開始起步。我們現在熟知的台塑、長春石化等大集團,就都是從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期間開始發展上來的。
其中,台塑的誕生,與美援有關。因為美國看到台灣可以變成它在東亞地區的供應中心,就鼓勵台灣使用美援進行重工基礎的發展。當時的財經首長尹仲容原本屬意扶植永豐餘的何義建立台灣的PVC塑膠工業,但是何義沒有興趣,所以尹仲容就轉而找了存款很多、很有錢的王永慶來扶植,這就造就台塑石化王國的崛起。
若從產業經濟的角度來看,1960年代是台灣奠定經濟奇蹟的開始。相較於日本是得利於韓戰,得以在一片亂局中恢復生息,台灣則是得利於越戰,得以在一片亂局中恢復生息。因為1955年至1975年美國在越南打越戰,所有軍備、民生物資供應,乃至軍人度假休息,全都選在台灣。
雖然歷史上都不太承認這一段,但是事實上台灣在1950至1960年代得以穩定,確實是靠美軍駐防台灣。後來越戰爆發,美國就把台灣變成它的後備供應中心,這就促使台灣的輕工業與民生工業重新開始奠基,並且開始快速發展上來,因此1960年代可以稱為台灣第一次經濟奇蹟的前導期。
換言之,若要嚴格說來,台灣能有今天,其實是要感謝美軍駐防台灣,才讓台灣有恢復的機會,所以我才會經常開玩笑地說:「韓戰救了日本,越戰救了台灣。」
台灣的第一次經濟奇蹟
1970年至1990年是台灣被稱作經濟奇蹟(代工奇蹟)的年代。
因為台灣在1950至1960年代,先是在韓戰被日本變成它的後防加工區,後是在越戰被美國變成它的軍需、民生物資供應中心,這段戰後恢復期讓台灣的民生工業穩定下來,連帶地就促使台灣的輕工基礎建立起來。
要回過頭來特別一提的是,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人在亞洲戰場打仗,都是徵召男性,因此後防的生產力就不足,為了補足生產力,日本就從台灣找了12歲到18歲的年輕人,約8000人,到日本做軍需國防工業。二次大戰結束後,這些習有一技之長的人就地解散,約有2000人就繼續留下來,改為美軍做事,另有6000人就回到台灣。
因為這6000人在日本做的都是軍需國防工業,諸如飛機、輪船、軍火,這些都與精密機械有關,因此他們回到台灣來發展,就奠定了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的基礎,台灣也得以藉此恢復生息。換言之,台灣的台中、嘉義、北高雄今天能形成精密機械產業的產業聚落,就是靠這些人奠基的。
而全世界歐美日國家看到台灣有精密機械產業和輕工基礎的發展,再加上台灣的勞動力很便宜,就紛紛將訂單下給台灣,讓台灣代工,或紛紛到台灣設廠,將台灣變成它們重要民生和輕工的生產基地,如此就促使台灣成為「世界工廠」,從而創造第一次經濟奇蹟。
當然,若從「世界工廠」的角度來看,台灣成為世界工廠的時間其實只有1970年至1990年的20年而已,此前1950年至1970年的20年是日本作為世界工廠,此後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是中國取代台灣成為世界工廠,2010年之後則是東協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換言之,世界工廠的板塊是不斷在移動的。韓戰打造了日本的世界工廠地位,越戰打造了台灣的世界工廠地位。台灣會把世界工廠地位讓給中國,主要是因為1990年之後,台灣的工資上漲,勞動力不再那麼便宜,因此很多加工的基礎工業就西進到勞動力比較便宜的中國,這就促使中國取代台灣成為世界工廠,但是2009年中國宣布放棄世界工廠地位後,這個角色地位就移到東協國家。這就是板塊的移動。
而台灣能在1970至1990年代創造第一次經濟奇蹟,主要就是來自紡織、鞋業等輕工代工的貢獻。當然,除了輕工代工之外,台灣的民生基礎工業、消費性電子產業也在快速蓬勃發展。靠民生基礎工業起家的統一及靠消費性電子產品代工起家的大同都是台灣第一次經濟奇蹟下的產物。
【現在】成也代工,敗也代工
相較於1970年至1990年是台灣靠代工創造經濟奇蹟,1990年至2020年則是台灣開始進行代工轉型,我將之分為2個階段:
一、1990年到2010年:台灣的第二次經濟奇蹟
二、2010年到2020年:台灣ICT產業的興衰
台灣的第二次經濟奇蹟
1980年代,台灣消費性電子產業快速蓬勃發展,我個人也在那個年代躬逢其盛進入消費性電子產業的製造業。那個年代的消費性電子產業主要是做電子產品,比如收音機、電腦。
現在俗稱的電腦,以前稱為計算機,計算機時代在1970年代末期結束,現在用的電腦一詞,是在1985年左右出現。而計算機演變成電腦後,就有個人電腦(PC)產生,個人電腦就改變了台灣,讓台灣從1990年開始,靠著個人電腦產業創造了第二次經濟奇蹟。
換言之,1985年開始,全世界的消費性電子產業,包括飛利浦、美國無線電(RCA)、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廠,都到台灣找代工,或設立生產基地,負責做消費性電子產品代工的大同就適逢其時地飛黃騰達上來。
大同也是台灣最早做PC代工的企業,主要是做HP、Compaq的PC主機代工和IBM的監視器代工。除了大同之外,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很多知名企業,包括宏碁、廣達、英業達、華碩、鴻海、研華,也都是在那個年代(1980年代)參與PC產業的發展而茁壯上來。
因為台灣有第一次經濟奇蹟的形象和基礎,全世界的PC訂單就紛紛下到台灣,讓台灣成為全世界PC產業的代工重鎮,創造台灣PC產業的榮景,因此我將台灣在1990年至2010年的經濟發展稱為PC產業(IT產業)的經濟奇蹟。
當然,在1990年初期,有很多PC廠商都是快速發展上來也快速消失,諸如佳佳、旭青、詮腦。它們會如此曇花一現,主要就是因為搭到順風船,風起了就乘風而起,風停了卻還只做純代工(OEM),沒有轉型,就摔死了。反之,有轉型的PC廠商就一直都是發展不錯的,諸如華碩、宏碁,還有我輔導的研華。
研華今天能成為全球最大工業電腦廠商,就是因為我輔導它時,引導它從蓬勃發展的PC轉做尚未被人注意、但機會很大的IPC(Industrial PC;工業電腦),並協助它為此規劃3個5年的策略地圖,依策略地圖穩健布局發展。若是它當時還守在蓬勃發展的PC,沒有轉型,就可能像多數PC廠商一樣,在價格戰中敗陣下來,漸漸沒落,最後被市場淘汰。
除此之外,當時以代工影響全世界、乃至在全世界赫赫有名的PC廠商就是鴻海、廣達、英業達。鴻海是靠轉做蘋果手機的組裝代工而一戰成名的,廣達、英業達則是靠轉做伺服器的設計代工(ODM)而翻轉上來的。
其實現在台灣檯面上事業有成的公司很多都是在1990年至2010年快速在全世界崛起且影響全世界的,它們能成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公司,主要就是因為它們不止步於代工,還轉型做自有品牌(OBM)。
這對台灣來說,是很重要的轉變。這是台灣進入代工轉型、打下自有品牌基礎的階段。當然,台灣不只有IT產業是從代工轉型做自有品牌,用自有品牌在全世界發光發亮,自行車產業的捷安特、美利達、太平洋,也是從代工轉型做自有品牌,用自有品牌在全世界發光發亮。
台灣ICT產業的興衰
2010年至2020年是台灣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產業轉變成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產業的開始,IT產業是電腦產業、資訊產業,ICT產業是資通訊產業,資通訊產業就是從電腦到手機都變成重要的通訊設備。而從IT產業轉變成ICT產業,是台灣第二次經濟奇蹟很重要的轉變過程。
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第一個關鍵就是從OEM轉變成ODM和OBM,第二個關鍵就是從以OBM為主的IT轉變成以OBM為主的ICT,ICT是讓台達電、鴻海、和碩、微星、技嘉、華碩、宏碁等PC廠商轉變成功的關鍵。
相較於IT產業只是純粹的PC產業,ICT產業就跨入電競級PC產業,處理速度非常快。而處理速度要快,就攸關伺服器主機,因此微星、技嘉、華碩可以在全世界電競級PC上赫赫有名,就是這樣來的。
【未來】勝負在AI、ODM、OBM
回顧一下1970年至1990年期間,為什麼台灣第一次經濟奇蹟會創造得這麼漂亮?主要就是有賴於工業革命的演進。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發生在1776年,又稱機械化革命。機械化革命改變了全世界的生產模式,大型工廠因此而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發生1960年,又稱自動化革命。自動化革命改變了全世界,也改變了日本和台灣,台灣能成為全世界的代工基地,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密不可分。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發生在1990年,又稱資訊化革命。資訊化革命是因為電腦科技發達,所以把資訊技術導入到生產上,就變成工業電腦的崛起。第三次工業革命,讓台灣PC產業影響全世界。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發生2021年,又稱AI(人工智慧)化革命,也就是資訊化×自動化革命。
1-1代工|已經式微,但是不會消失
【過去】台灣是靠代工創造經濟奇蹟
台灣產業的變化,從歷史的演進來看,可以分成3個階段:
一、1950年以前:台灣的基礎經濟
二、1950年到1970年:台灣的止跌回升
三、1970年到1990年:台灣的第一次經濟奇蹟
台灣的基礎經濟
1950年以前可以說是台灣基礎經濟奠基的時候。這要從1945年二次大戰之前開始談起,這一段過程是日治時期的台灣,台灣能有今天,其實可以歸功於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不管是農業或輕工業基礎,各方面的奠基都非常深,所以對於日本人對台灣的建設,我們應該要正視和肯定...
目錄
››自序
››推薦語
PART 1經營的變與不變
Chapter1-1 代工 已經式微,但是不會消失
›› 過去 台灣是靠代工創造經濟奇蹟
›› 現在 成也代工,敗也代工
›› 未來 勝負在AI、ODM、OBM
Chapter 1-2 國際貿易區域化比全球化更有競爭力
›› 過去 台灣這400年來是靠貿易起來的
›› 現在 區域保護政策革除外來者
›› 未來 勝負在區域產業鏈
Chapter 1-3 OMO打通線上線下結界
›› 過去 企業靠線下就能吃香喝辣
›› 現在 線上當道的時代
›› 現在 純線下與純線下都很危險
›› 未來 勝負在虛實整合
Chapter 1-4 跨境才能成為國際級企業
›› 過去 守在台灣也能成為隱形冠軍
›› 現在 台灣市場規模愈來愈小,還有外強入侵
›› 未來 勝負在國際布局
Chapter 1-5 敏捷 管理才能留下新世代菁英
›› 過去 企業靠家長式集權打下天下
›› 現在 集權只會用到忠臣與佞臣
›› 未來 勝負在敏捷管理
Chapter 1-6 斜槓 終結傳統雇用模式
›› 過去 大量用人也不缺人
›› 現在 新世代不喜歡被雇用,找嘸人做
›› 未來 勝負在整合經營
Chapter 1-7 接班才能永續經營
›› 過去 我創業,我最大
›› 現在 交不了棒,接不了棒
›› 未來 勝負在接班團隊
PART 2 管理的變與不變
Chapter 2-1 行銷業務從B2B、B2C到C2B
›› 趨勢 B2B、B2C → C2B
›› 對策 行銷管理十大步驟
Chapter 2-2 人資從管控到發展
›› 趨勢 人力資源的演進史Personnel→HRM→HRD→HRC
›› 對策 撿現成,空降 → MA內升
›› 對策 重量→重質
Chapter 2-3 產銷從台灣外銷全世界到短鏈革命
›› 趨勢 供應鏈→供應鏈×通路鏈=產業鏈
›› 對策 產銷管理流程
Chapter 2-4 財會從量入為出到量出為入
›› 趨勢 財務:量入為出 → 量出為入
›› 趨勢 會計:違法的兩套帳 → 法令的稅務規劃
›› 對策 合法節稅的方法
Chapter 2-5 研發商開從模仿、專精到創新、複合
›› 趨勢 研發:模仿 → 創新
›› 趨勢 商品開發:專業 → 複合
›› 對策 同心圓發展
Chapter 2-6 資訊從面對面互動到雲端即時化
›› 趨勢 手工→電腦系統作業→雲端即時化
›› 對策 與科技接軌
Chapter 2-7 經營管理謀定後動的策略地圖
›› 趨勢 埋頭努力→事業規劃→策略地圖
›› 對策 從未來看現在
››自序
››推薦語
PART 1經營的變與不變
Chapter1-1 代工 已經式微,但是不會消失
›› 過去 台灣是靠代工創造經濟奇蹟
›› 現在 成也代工,敗也代工
›› 未來 勝負在AI、ODM、OBM
Chapter 1-2 國際貿易區域化比全球化更有競爭力
›› 過去 台灣這400年來是靠貿易起來的
›› 現在 區域保護政策革除外來者
›› 未來 勝負在區域產業鏈
Chapter 1-3 OMO打通線上線下結界
›› 過去 企業靠線下就能吃香喝辣
›› 現在 線上當道的時代
›› 現在 純線下與純線下都很危險
›› 未來 勝負在虛實整合
Chapter 1-4 跨境才能成為國際級企業...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