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20
優惠價: 7 折, NT$ 294
臺灣的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
他們或獨自練功、或義氣結盟,有時還須共同抵抗強權,
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滿懷經綸、渾身膽識!
字在江湖,必有迴響
16篇專文+6篇特寫,22位作者合寫的島嶼未竟之書
出版,即是向世間推廣一本書。因為字是作者思想的化身,當文字經由編輯出版,便能聚集同志,引起海嘯。臺灣的出版史,從壓抑到自由,真的不容易;臺灣的出版人,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只為文字的存在——這種名為「出版」的勇氣,必須致敬。
《出版島讀》回顧清領至日治、冷戰前期、冷戰後期,以及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以來等四個歷史階段的江湖風雨,並指認前行者的百年追求之路。二十二位作者以臺灣重要的人文出版事件、代表性出版社/出版人與其成果為核心,描繪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繼之以文學、哲學、人文思潮之出版社、雜誌刊物、報紙副刊等載體為範圍,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而不可忽視的「出版現象」,綜合呈現此一議題的時代意義,導讀人文出版在這座島嶼從禁錮到開拓的故事。
齊聲推薦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王榮文|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平雲|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
向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朱亞君|寶瓶文化社長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林文欽|前衛出版社社長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封德屏|文訊雜誌社總編輯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陳坤崙|春暉出版社暨第一出版社社長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陳素芳|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應鳳凰|文學史料工作者
隱地|爾雅出版社創辦人
魏淑貞|玉山社發行人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前人講:「少年若無一擺悾,路邊哪有有應公」,若是出版ê癡情是一擺悾過一擺;不計較物質喪鄉,只愛真善美播滿心田。故事愈講愈愛講,這本冊愈看愈愛看。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本書透過爬梳臺灣一百多年來的人文出版歷史,讓人能夠更加理解今日臺灣出版面貌的形成過程,希望能夠因此開啟對於臺灣出版史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也期待臺灣出版界的下一個百年風華。
——平雲|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
本書集結臺灣文學學界中壯菁英,鳥瞰百年臺灣人文出版的壯闊風景、重大事件及其傳播現象,映照了臺灣人文出版史從殖民、威權到自由開放的百折千轉,也勾勒出臺灣文化從壓抑到重生的刻痕。
——向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出版是文化產業鏈關鍵的環節。《出版島讀》述說臺灣百年人文出版史上的許多傳奇,記錄出版從禁錮走向自由、多元與開放的時代歷程,帶領讀者體驗名為出版的勇氣。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出版是知識生產的最終環節,作者之經驗與智慧經此而得以傳播,穿越時空和讀者交會,出版之所以被視為文化發展的檢驗指標,蓋緣於此。所以,考察其歷史,試探作者通過出版如何對應時潮,實乃社會文化史建構的重要部分。《出版島讀》以臺灣為場域,看百年間人文類圖書的演化、類型出版的興衰等,為臺灣出版史之撰述奠定良好的基礎。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從統計數字來看,臺灣每年新書出版量數萬種,產能很大,但最後實際銷售金額並不美麗,可謂產值很小。以世俗眼光來說,出版這個行業決非坦途。但看過這本《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就能了解臺灣的出版生態,縱使潮起潮落,還是有眾多出版勇者前仆後繼,各擅勝場,最終也才能為臺灣社會留下可貴的、無可取代的精神價值。
──林文欽|前衛出版社社長
臺灣現代出版史與政治、社會、經濟情勢的各種變化相互演進。本書從幾個面向觀察這些演進的軌跡,勾畫了臺灣現代文化史在出版領域的輪廓。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這是一本我會擺在案頭的書,不僅結構完整、史料嚴實,文字下筆謹慎之餘筆鋒也蘸滿感情,有些還帶有血與淚的味道。三十六年前,我還只是個快樂的讀書人,書架上有想讀的就會抓來讀;三十六年後,已經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出版長者」了。前有古人,後更有來者,沒有往昔數代人的拚鬥,何來今天幸福的出版。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出版人的枷鎖,「乞丐趕廟公」被通告修改。「中央」誤植「中共」被判叛亂罪。很多很多的出版先行者,籠罩在種種高壓的深淵。為了傳播善知識依然一直勇往向前行,自反而不縮的勇氣令人感佩。
——陳坤崙|春暉出版社暨第一出版社社長
是小國小民的出版史導讀,也是好國好民的自由風景。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以時間為經,人文事件為緯,兼及臺灣政經及社會重大事件,擘劃出臺灣人文出版全覽圖。
——陳素芳|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以臺灣出版社的成立年份及出版的走向為經緯,描繪臺灣出版的百年面貌。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出版反映了一個社會人民的思想與文明,儘管臺灣是個移民國度、曾經封閉管制的島嶼,但出版前輩在出版的努力耕耘與創意突破,仍然十分精彩豐碩。「有字有江湖,有出版就有文明」,祈願藉由《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讓我們看到過去的勇氣,並不放棄未來可能的光明。
——趙政岷|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
從繁花盛開的出版舞臺,在讀過詩、散文、小說……文學多樣性的感性文字之後,走到後臺了解實際從事文字編輯的出版族群,是另一番風景,本書二十二位作者,將臺灣百年人文出版史躍然紙上,是一種功德和圓滿。
——隱地|爾雅出版社發行人
過去只是集合一家一家出版社成書的「百年江湖」,此書改以時間分段,將臺灣人文出版發展,從一八八○年迄今的流變,有機地組成四個歷史階段呈現。此一結構的創新,讓「臺灣百年人文出版」有了較清晰的歷史面貌。
──應鳳凰|文學史料工作者
在網路與影視還沒發達的漫長年代,報紙副刊與書籍出版,曾是陪伴多少人走過成長歲月的主要平臺。這本書以人文出版為軸線,談百年來臺灣出版故事,每篇都讓人好像回到當年,時代與個人、書籍與作者,交纏互動、歷歷在目。十年前接下水牛出版社,不就也是在這樣情懷下的一種衝動。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透過二十二位作者,生動有趣地勾勒出一百多年來臺灣出版產業在不同年代的風貌,從《臺灣府城教會報》的刊印,一九五○年代遷臺的老牌大陸出版社,六○至七○年代美國新聞處對推播美國文化的影響,禁書的年代,一九七○年代後期勇於嘗試創新、發掘本土作家、介紹西洋新知、開拓讀者視野的新秀出版社的興起,黨外雜誌的風起雲湧,排行榜的誕生,一九九○後期的出版集團的出現,到臺語文書籍的出版與新世紀出版的典範轉移及挑戰,本書已為臺灣出版發展史奠下一塊寶貴的基石。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師大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張俐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任臺大臺文所副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祕書長。曾任台灣文學學會創會祕書長、《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第五十期客座主編。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白色恐怖時期文藝報刊。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並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桌遊《文壇封鎖中》,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策劃單位簡介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戰後,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國立臺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
作者簡介(依文章順序排列)
蘇碩斌
現任臺大臺文所教授。臺大社會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研究領域為文學社會學、臺灣文化史、非虛構寫作等。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專書、期刊論文〈文學的時空批判:由〈現此時先生〉論黃春明的老人系列小說〉等文章,另主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與張文薰)及《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譯有《博覽會的政治學》(共譯)、《媒介文化論》、《都市的社會學》等作品。
蔡易澄
東華華文系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博士班。碩士論文《千禧年後台灣文學社群的生產與介入——以「小說家讀者」為觀察核心》獲楊牧文學獎。著有〈葉笛與他的吉他〉、〈楊雲萍與他的戰爭時代〉等臺文館藏品轉譯文章。另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後生文學獎等獎項,預備出版個人第一部小說集。
劉柳書琴
柳書琴,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專攻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專著有《荊棘之道》(二○○九)、《殖民地文學的生態系》(二○一二)等二本;編著有《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二○一九)、《東亞文學場》(二○一八)、《戰爭與分界》(二○一一)等三本;共同編著有《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二○○六)、《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二○○六)、《帝國裡的「地方文化」》(二○○八)等三本圖書。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清華大學新進人員研究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中山學術著作獎等、T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牌獎。
林月先
臺大生化科技系畢業,臺大臺灣文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碩士論文《殖民地臺灣出版業的誕生:思想戰與「國民╱島民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獲國立臺灣圖書館、文化研究學會等論文獎,改編影視提案《假面的編輯術》(共創)入圍第三屆野草計畫。合著有《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小說、評論散見自由副刊、報導者、放映週報等。
張文薫
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史,關注東亞文化交涉、中日臺比較文學,並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譯介工作。近年論文〈從「異國情調」到「文人意識」:佐藤春夫之「支那趣味」研究)〉(二○一九),譯作《被擺布的台灣文學:審查與抵抗的系譜》(河原功著、共譯,二○一七)、《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前田愛著,二○一九)。
楊佳嫻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研究領域為上海文學文化、文學學與性別、文學與城市等等。並長年擔任臺北詩歌節策展人、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理事。著有詩集《你的聲音充滿時間》、《金烏》等四種,散文集《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等五種。另編有《當我們重返書桌:當代多元散文讀本》、《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等選集多種。
張俐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任臺大臺文所副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祕書長。曾任台灣文學學會創會祕書長、《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第五十期客座主編。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白色恐怖時期文藝報刊。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並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桌遊《文壇封鎖中》,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王梅香
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文化研究學會的理事。專業領域是東南亞文化冷戰、文化社會學和藝術社會學。教授「閱讀與寫作」、「藝術社會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和「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等課程。博士論文是《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一九五○—一九六二)》,主要探討美國新聞處在臺港的文化宣傳與文學生產。近幾年,將研究重心轉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泰國,透過冷戰時期東南亞各國文化冷戰不同個案的比較,回應美國權力在東南亞的運作邏輯。著有〈冷戰時期非政府組織的中介與介入〉(二○二○)。
王鈺婷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臺灣戰後女性文學、散文研究及臺港文藝交流。著有專書《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編有《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並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1:艾雯》、《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4:鍾梅音》、《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08:郭良蕙》。
金瑾
清大人社系畢業,主修社會學。清大台文所碩士,研究領域為後殖民與現代性關聯,碩士論文《女作家的越界書寫與現代性想像:以徐鍾珮、吉錚、三毛為例》。
金儒農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文化研究學會副祕書長。研究專長有臺灣現當代小說、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文化研究理論、全球流行文化與產業分析、東亞大眾文學與出版。曾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史數位編纂暨建置計畫(三)」共同主持人、亦曾獲文化部「一一○年度青年創作獎勵」。另以筆名曲辰撰寫評論,散見於近百本出版品。
李淑君
現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史與性別研究。著有專書《黨外女性的他者敘述與自我敘述:民主與性別的歧義分析》、期刊論文〈國家不想要的人:《超級大國民》的哀悼政治〉、〈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左翼女性政治受難者:女性身分、女性系譜、政治行動〉、〈「告密者」的「戰爭之框」:施明正、李喬、鄭清文、葉石濤筆下「告密者」的框架認知與滑動〉、〈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等。
楊宗翰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著有《破格:臺灣現代詩評論集》、《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並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曾主編《話說文學編輯》等七部圖書,合編《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等八部圖書,與策劃「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五種系列出版品。
趙慶華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台南社區大學講師。靜如宅宅,動如肉腳,熱愛汪星人(也愛喵星人),夢想走遍全世界不只千里的步道。對於文學中的族群、性別、生命史書寫、身分認同等議題最感興趣,特別關注與戰後移民有關的書寫。博士論文以「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為題。
徐國明
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楊逵文教協會理事與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曾任文化部、客委會、國藝會、高雄市政府相關計畫主持人。學術研究上,主要關注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六堆客家研究、社區營造等領域,成果發表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中外文學》、《東吳中文學報》、《興大中文學報》等期刊,並與楊翠、李淑君合著《後原運.性別.族裔:當代臺灣原住民族女性運動者群像》。
潘憶玉
高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曾為獨立書店店員。關注在地文學的歷史與生產過程,尋找文學的地方想像。文字見於高雄文學館粉絲專頁與VOCUS。
賴慈芸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系博士。研究領域包括翻譯史研究、文學翻譯、兒童文學翻譯等。著有《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譯難忘:遇見美好的老譯本》、《當古典遇到經典:文言格林童話選》等書;譯有《嘯風山莊》、《探索翻譯理論》、《愛麗絲鏡中奇遇》及童書多種;並主編《臺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
黃崇凱
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著有小說《新寶島》、《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及《字母會A~Z》(合著)。
郭正偉
編輯、寫作者。曾任基本書坊副總編輯,前讀字書店店長。著有散文集《可是美麗的人(都)死掉了》。
陳國偉
現為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臺灣現當代文學、大眾文學、推理小說、流行文化、視覺影像、怪物研究。著有學術專書《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合編《交差する日台戦後サブカルチャー史》(北海道大学出版会)、韓文學術專書《台灣文學:從殖民的遊記到文化的平台》(HUiNE韓國外國語大學知識出版院)。
吳昌政
現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曾合編高中國文課本、文化基本教材。關注國語文教學,相信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期許自己成為兼備國文學科知識與教育專業知識的教學實踐者。
鄭清鴻
現為前衛出版社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研究、臺語文運動、文學博物館與文學轉譯。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張俐璇、蘇碩斌、蔡易澄、劉柳書琴、林月先、張文薫、楊佳嫻、張俐璇、王梅香、王鈺婷等
優惠價: 7 折, NT$ 294 NT$ 420
臺灣的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
他們或獨自練功、或義氣結盟,有時還須共同抵抗強權,
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滿懷經綸、渾身膽識!
字在江湖,必有迴響
16篇專文+6篇特寫,22位作者合寫的島嶼未竟之書
出版,即是向世間推廣一本書。因為字是作者思想的化身,當文字經由編輯出版,便能聚集同志,引起海嘯。臺灣的出版史,從壓抑到自由,真的不容易;臺灣的出版人,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只為文字的存在——這種名為「出版」的勇氣,必須致敬。
《出版島讀》回顧清領至日治、冷戰前期、冷戰後期,以及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以來等四個歷史階段的江湖風雨,並指認前行者的百年追求之路。二十二位作者以臺灣重要的人文出版事件、代表性出版社/出版人與其成果為核心,描繪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繼之以文學、哲學、人文思潮之出版社、雜誌刊物、報紙副刊等載體為範圍,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而不可忽視的「出版現象」,綜合呈現此一議題的時代意義,導讀人文出版在這座島嶼從禁錮到開拓的故事。
齊聲推薦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王榮文|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平雲|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
向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朱亞君|寶瓶文化社長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林文欽|前衛出版社社長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封德屏|文訊雜誌社總編輯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陳坤崙|春暉出版社暨第一出版社社長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陳素芳|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應鳳凰|文學史料工作者
隱地|爾雅出版社創辦人
魏淑貞|玉山社發行人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前人講:「少年若無一擺悾,路邊哪有有應公」,若是出版ê癡情是一擺悾過一擺;不計較物質喪鄉,只愛真善美播滿心田。故事愈講愈愛講,這本冊愈看愈愛看。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本書透過爬梳臺灣一百多年來的人文出版歷史,讓人能夠更加理解今日臺灣出版面貌的形成過程,希望能夠因此開啟對於臺灣出版史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也期待臺灣出版界的下一個百年風華。
——平雲|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
本書集結臺灣文學學界中壯菁英,鳥瞰百年臺灣人文出版的壯闊風景、重大事件及其傳播現象,映照了臺灣人文出版史從殖民、威權到自由開放的百折千轉,也勾勒出臺灣文化從壓抑到重生的刻痕。
——向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出版是文化產業鏈關鍵的環節。《出版島讀》述說臺灣百年人文出版史上的許多傳奇,記錄出版從禁錮走向自由、多元與開放的時代歷程,帶領讀者體驗名為出版的勇氣。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出版是知識生產的最終環節,作者之經驗與智慧經此而得以傳播,穿越時空和讀者交會,出版之所以被視為文化發展的檢驗指標,蓋緣於此。所以,考察其歷史,試探作者通過出版如何對應時潮,實乃社會文化史建構的重要部分。《出版島讀》以臺灣為場域,看百年間人文類圖書的演化、類型出版的興衰等,為臺灣出版史之撰述奠定良好的基礎。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從統計數字來看,臺灣每年新書出版量數萬種,產能很大,但最後實際銷售金額並不美麗,可謂產值很小。以世俗眼光來說,出版這個行業決非坦途。但看過這本《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就能了解臺灣的出版生態,縱使潮起潮落,還是有眾多出版勇者前仆後繼,各擅勝場,最終也才能為臺灣社會留下可貴的、無可取代的精神價值。
──林文欽|前衛出版社社長
臺灣現代出版史與政治、社會、經濟情勢的各種變化相互演進。本書從幾個面向觀察這些演進的軌跡,勾畫了臺灣現代文化史在出版領域的輪廓。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這是一本我會擺在案頭的書,不僅結構完整、史料嚴實,文字下筆謹慎之餘筆鋒也蘸滿感情,有些還帶有血與淚的味道。三十六年前,我還只是個快樂的讀書人,書架上有想讀的就會抓來讀;三十六年後,已經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出版長者」了。前有古人,後更有來者,沒有往昔數代人的拚鬥,何來今天幸福的出版。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出版人的枷鎖,「乞丐趕廟公」被通告修改。「中央」誤植「中共」被判叛亂罪。很多很多的出版先行者,籠罩在種種高壓的深淵。為了傳播善知識依然一直勇往向前行,自反而不縮的勇氣令人感佩。
——陳坤崙|春暉出版社暨第一出版社社長
是小國小民的出版史導讀,也是好國好民的自由風景。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以時間為經,人文事件為緯,兼及臺灣政經及社會重大事件,擘劃出臺灣人文出版全覽圖。
——陳素芳|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以臺灣出版社的成立年份及出版的走向為經緯,描繪臺灣出版的百年面貌。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出版反映了一個社會人民的思想與文明,儘管臺灣是個移民國度、曾經封閉管制的島嶼,但出版前輩在出版的努力耕耘與創意突破,仍然十分精彩豐碩。「有字有江湖,有出版就有文明」,祈願藉由《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讓我們看到過去的勇氣,並不放棄未來可能的光明。
——趙政岷|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
從繁花盛開的出版舞臺,在讀過詩、散文、小說……文學多樣性的感性文字之後,走到後臺了解實際從事文字編輯的出版族群,是另一番風景,本書二十二位作者,將臺灣百年人文出版史躍然紙上,是一種功德和圓滿。
——隱地|爾雅出版社發行人
過去只是集合一家一家出版社成書的「百年江湖」,此書改以時間分段,將臺灣人文出版發展,從一八八○年迄今的流變,有機地組成四個歷史階段呈現。此一結構的創新,讓「臺灣百年人文出版」有了較清晰的歷史面貌。
──應鳳凰|文學史料工作者
在網路與影視還沒發達的漫長年代,報紙副刊與書籍出版,曾是陪伴多少人走過成長歲月的主要平臺。這本書以人文出版為軸線,談百年來臺灣出版故事,每篇都讓人好像回到當年,時代與個人、書籍與作者,交纏互動、歷歷在目。十年前接下水牛出版社,不就也是在這樣情懷下的一種衝動。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透過二十二位作者,生動有趣地勾勒出一百多年來臺灣出版產業在不同年代的風貌,從《臺灣府城教會報》的刊印,一九五○年代遷臺的老牌大陸出版社,六○至七○年代美國新聞處對推播美國文化的影響,禁書的年代,一九七○年代後期勇於嘗試創新、發掘本土作家、介紹西洋新知、開拓讀者視野的新秀出版社的興起,黨外雜誌的風起雲湧,排行榜的誕生,一九九○後期的出版集團的出現,到臺語文書籍的出版與新世紀出版的典範轉移及挑戰,本書已為臺灣出版發展史奠下一塊寶貴的基石。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師大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張俐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任臺大臺文所副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祕書長。曾任台灣文學學會創會祕書長、《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第五十期客座主編。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白色恐怖時期文藝報刊。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並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桌遊《文壇封鎖中》,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策劃單位簡介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戰後,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國立臺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
作者簡介(依文章順序排列)
蘇碩斌
現任臺大臺文所教授。臺大社會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研究領域為文學社會學、臺灣文化史、非虛構寫作等。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專書、期刊論文〈文學的時空批判:由〈現此時先生〉論黃春明的老人系列小說〉等文章,另主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與張文薰)及《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譯有《博覽會的政治學》(共譯)、《媒介文化論》、《都市的社會學》等作品。
蔡易澄
東華華文系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博士班。碩士論文《千禧年後台灣文學社群的生產與介入——以「小說家讀者」為觀察核心》獲楊牧文學獎。著有〈葉笛與他的吉他〉、〈楊雲萍與他的戰爭時代〉等臺文館藏品轉譯文章。另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後生文學獎等獎項,預備出版個人第一部小說集。
劉柳書琴
柳書琴,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專攻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專著有《荊棘之道》(二○○九)、《殖民地文學的生態系》(二○一二)等二本;編著有《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二○一九)、《東亞文學場》(二○一八)、《戰爭與分界》(二○一一)等三本;共同編著有《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二○○六)、《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二○○六)、《帝國裡的「地方文化」》(二○○八)等三本圖書。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清華大學新進人員研究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中山學術著作獎等、T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牌獎。
林月先
臺大生化科技系畢業,臺大臺灣文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碩士論文《殖民地臺灣出版業的誕生:思想戰與「國民╱島民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獲國立臺灣圖書館、文化研究學會等論文獎,改編影視提案《假面的編輯術》(共創)入圍第三屆野草計畫。合著有《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小說、評論散見自由副刊、報導者、放映週報等。
張文薫
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史,關注東亞文化交涉、中日臺比較文學,並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譯介工作。近年論文〈從「異國情調」到「文人意識」:佐藤春夫之「支那趣味」研究)〉(二○一九),譯作《被擺布的台灣文學:審查與抵抗的系譜》(河原功著、共譯,二○一七)、《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前田愛著,二○一九)。
楊佳嫻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研究領域為上海文學文化、文學學與性別、文學與城市等等。並長年擔任臺北詩歌節策展人、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理事。著有詩集《你的聲音充滿時間》、《金烏》等四種,散文集《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等五種。另編有《當我們重返書桌:當代多元散文讀本》、《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等選集多種。
張俐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任臺大臺文所副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祕書長。曾任台灣文學學會創會祕書長、《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第五十期客座主編。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白色恐怖時期文藝報刊。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並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桌遊《文壇封鎖中》,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王梅香
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文化研究學會的理事。專業領域是東南亞文化冷戰、文化社會學和藝術社會學。教授「閱讀與寫作」、「藝術社會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和「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等課程。博士論文是《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一九五○—一九六二)》,主要探討美國新聞處在臺港的文化宣傳與文學生產。近幾年,將研究重心轉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泰國,透過冷戰時期東南亞各國文化冷戰不同個案的比較,回應美國權力在東南亞的運作邏輯。著有〈冷戰時期非政府組織的中介與介入〉(二○二○)。
王鈺婷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臺灣戰後女性文學、散文研究及臺港文藝交流。著有專書《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編有《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並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1:艾雯》、《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4:鍾梅音》、《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08:郭良蕙》。
金瑾
清大人社系畢業,主修社會學。清大台文所碩士,研究領域為後殖民與現代性關聯,碩士論文《女作家的越界書寫與現代性想像:以徐鍾珮、吉錚、三毛為例》。
金儒農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文化研究學會副祕書長。研究專長有臺灣現當代小說、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文化研究理論、全球流行文化與產業分析、東亞大眾文學與出版。曾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史數位編纂暨建置計畫(三)」共同主持人、亦曾獲文化部「一一○年度青年創作獎勵」。另以筆名曲辰撰寫評論,散見於近百本出版品。
李淑君
現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史與性別研究。著有專書《黨外女性的他者敘述與自我敘述:民主與性別的歧義分析》、期刊論文〈國家不想要的人:《超級大國民》的哀悼政治〉、〈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左翼女性政治受難者:女性身分、女性系譜、政治行動〉、〈「告密者」的「戰爭之框」:施明正、李喬、鄭清文、葉石濤筆下「告密者」的框架認知與滑動〉、〈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等。
楊宗翰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著有《破格:臺灣現代詩評論集》、《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並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曾主編《話說文學編輯》等七部圖書,合編《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等八部圖書,與策劃「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五種系列出版品。
趙慶華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台南社區大學講師。靜如宅宅,動如肉腳,熱愛汪星人(也愛喵星人),夢想走遍全世界不只千里的步道。對於文學中的族群、性別、生命史書寫、身分認同等議題最感興趣,特別關注與戰後移民有關的書寫。博士論文以「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為題。
徐國明
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楊逵文教協會理事與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曾任文化部、客委會、國藝會、高雄市政府相關計畫主持人。學術研究上,主要關注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六堆客家研究、社區營造等領域,成果發表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中外文學》、《東吳中文學報》、《興大中文學報》等期刊,並與楊翠、李淑君合著《後原運.性別.族裔:當代臺灣原住民族女性運動者群像》。
潘憶玉
高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曾為獨立書店店員。關注在地文學的歷史與生產過程,尋找文學的地方想像。文字見於高雄文學館粉絲專頁與VOCUS。
賴慈芸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系博士。研究領域包括翻譯史研究、文學翻譯、兒童文學翻譯等。著有《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譯難忘:遇見美好的老譯本》、《當古典遇到經典:文言格林童話選》等書;譯有《嘯風山莊》、《探索翻譯理論》、《愛麗絲鏡中奇遇》及童書多種;並主編《臺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
黃崇凱
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著有小說《新寶島》、《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及《字母會A~Z》(合著)。
郭正偉
編輯、寫作者。曾任基本書坊副總編輯,前讀字書店店長。著有散文集《可是美麗的人(都)死掉了》。
陳國偉
現為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臺灣現當代文學、大眾文學、推理小說、流行文化、視覺影像、怪物研究。著有學術專書《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合編《交差する日台戦後サブカルチャー史》(北海道大学出版会)、韓文學術專書《台灣文學:從殖民的遊記到文化的平台》(HUiNE韓國外國語大學知識出版院)。
吳昌政
現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曾合編高中國文課本、文化基本教材。關注國語文教學,相信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期許自己成為兼備國文學科知識與教育專業知識的教學實踐者。
鄭清鴻
現為前衛出版社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研究、臺語文運動、文學博物館與文學轉譯。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