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x心理分析x文學書寫,刻畫時代與人的糾纏
★大人物的翻車現場、小人物的燦爛時光、英雄的雖敗猶榮
★世界主義者、奧地利文學大師最膾炙人口的歷史著作
「歷史是最偉大詩人和劇作家。」
「在這些戲劇性又攸關人類命運的時刻中,某個決定的影響力會超越時代,而且決策過程不超過一天、一小時,甚至一分鐘……它們如同夜空中永恆閃耀的星辰。」──茨威格
茨威格深受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影響,其作品側重於主角的內心世界與生命歷程,《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焦灼之心》均是他著名的傑作,也屢屢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此外,茨威格身處於動盪不安的二十世紀初期,也因而創作了具有自傳色彩的《昨日世界》,並啟發了好萊塢導演魏斯.安德森拍攝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茨威格始終保持對時代與世界局勢的敏感度,他的傳記作品也是一絕,不僅帶有心理分析的色彩,戲劇張力也十足,而最為世人所知的,就是這本《茨威格之人類群星閃耀時》。這十四篇歷史故事,大多呈現出人類勇於追夢的精神,雖然有些是時代的悲劇,舉例來說:
勇氣:大西洋電纜之父菲爾德、攻略南極的傳奇人物史考特
終局之戰:拜占庭帝國的末日、滑鐵盧之戰的錯誤決策
創作之神:藉由創作而重生的韓德爾、歌德
政治夢想家:列寧、美國總統威爾遜
雖然有些人物名不見經傳,或已被時代忘卻。但透過茨威格的文字,讀者彷彿回到這些歷史現場,去體會主角面對關鍵時刻的心境,特別是猶豫、矛盾、掙扎與絕望。對於在夢想路上跌跌撞撞、遍體鱗傷的奮鬥者來說,本書既具有鼓勵的力量,也帶有撫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喚起你我那股「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勇氣。
名家推薦
Cheap∕人氣百萬 YouTuber
金老ㄕ∕「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舉世聞名的小說大師暨傳記作家。出生於奧地利猶太人家庭,家中經商,十八歲時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哲學,兩年後轉到柏林大學,並花更多時間投入創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茨威格的反戰精神更加堅定。到了一九三三年,他不滿納粹當局的做法,於是出走德國,在短暫定居英、美兩地後,最後落腳於巴西。
一九四二年,六十一歲的茨威格對歐洲的戰事感到絕望,於是跟妻子輕生,全球文壇為之哀慟。生前留下名著無數,代表作有《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變形的陶醉》、《焦灼之心》、《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等。
譯者簡介:
姚月
德語譯者、詩人,數學教師。一九八四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一九八七年赴德深造,獲得德國魯爾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定居德國,長期從事數學教學及翻譯工作,譯有《比空氣輕: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貝格爾詩集》、《動盪:親歷二十世紀六○年代運動》等。
章節試閱
11南極攻略:探險家史考特的悲壯命運
關鍵時刻: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地球最後的祕境
二十世紀所俯視的世界沒有祕密。陸地上各個角落已被探索,船隻也已乘風破浪到最遠的海洋。六十年前還充滿野性、未被命名的地區,現今都已被開發成平和的地方,以歐洲人的需求。蒸汽船開去尋找尼羅河遙遠的源頭;半個世紀前歐洲人在非洲第一次看見的維多利亞瀑布,如今已可用來發電。亞馬遜雨林中的最後一片祕境也有人去伐木;唯一的處女地西藏也被敲開大門。
在古老地圖和地球儀的「未知領域」標示已經過時了,二十世紀的人已完全認識自己所生存的星球。擁有夢想的探險家很快開始尋找新的征途,他們要向下探索深海的奇妙動物,或者向上飛往無限的天空。地球已經沒有祕密了,引不起人類的好奇心,未經之路只有到天空去尋找。於是,鐵鳥爭相衝上雲霄,不但達到新的高度,也去到新的遠方。
但是,進入到我們這個世紀後,地球上最後一個謎仍在人類面前遮掩自己。在被切割和折磨的大地上,依然有兩個微小的地方倖免,躲過地球所創造的貪婪生物。南極和北極,地球的脊樑,這兩個點無人察覺。幾千年來,它們串起地球旋轉的軸線,而地球也保護它們的純潔,使其不受侵犯。地球用冰塊作為障礙,堆在這最後的祕境前,還以永恆的冬季為守衛,來抵禦貪婪的人類。冰霜和風暴死守著入口,恐怖、危險和死亡的威脅驅趕勇者。太陽只能短暫地瞥一眼這封閉的地區,人類更是無從投入目光。
幾十年以來,探險隊接二連三地前往,卻無人到達終點。直到現在,人們才在某處發現英勇探險家安德魯的屍體,他躺在冰晶棺材中已有三十三年,他乘坐氣球飛越北極,卻永遠沒有回來。冰霜築起赤裸的牆,因此人類每次進攻都失敗了。幾千年來,地球遮掩自己這一處的容貌,並一再戰勝高等生物的強烈欲望。它依然保持處女般的羞澀與純潔,抗拒世人的好奇窺探。
但是,年輕的二十世紀心急火燎地到處伸手。它在實驗室裡鑄造新武器,發明抵禦攻擊的新盔甲;在各種艱難與困苦下,它的貪欲反而倍增。它想要知道一切真相,而過去幾千年來它無法抵達的地方,也要在第一個十年內征服。各個勇者也加入國家間的競爭,他們不但要征服極地,還要搶先讓國旗飄揚在新的土地上。這些地區因人類的渴望而變得神聖,各民族和國家於是掀起火熱的探險運動。
很快,地球各大洲的探險家急不可耐,又開始向極點出發。他們知道,這是人類生存空間的最後一個祕密。皮里(Robert Peary)和庫克(Frederick Cook)從美國向北極整裝出發,而向南航行的也有兩艘船,其中一艘由挪威人阿蒙森(Roald Amundsen)領航,另一艘由英國人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艦長帶隊。
平凡而堅定的領導者
史考特,英國海軍艦長,普普通通的人。他的從軍生涯就是他的履歷,他工作認真,上司一直都很滿意。他曾參加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的探險活動,但沒有任何事蹟可看出他將來會成為英雄。從照片中看來,他的臉與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一樣,冷峻、堅定、不動聲色,彷彿被內心的力量深深凝固。鐵灰色的眼睛,緊閉的嘴唇,表情不帶一絲浪漫,不帶一點愉快的光澤,顯然有過人的意志力及豐富的人生經歷。
他的筆跡很普通,工整易讀,流暢又清楚。他的文章清晰又精準,有引人入勝的事實,正如報導文學那般不帶遐想的成分。史考特寫的英文類似於羅馬史家塔西陀所寫的拉丁文,是一方未經雕琢的石碑。他完全沒有浪漫情懷,只想追求客觀,可說是道道地地的英國人。他工作恪盡職守,各方面的才能就像教科書那樣標準。
在英國歷史上,這樣的史考特已出現了上百次:出征過印度、征服過無名島嶼、到非洲殖民、參加過多次國際戰爭。每次他都帶著不可動搖的意志力、全民的意識以及那張冷峻、克制的表情。在此次南極行動前,人們就已感受到他那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史考特立志要完成沙克爾頓所開啟的事業。他準備籌組探險隊,雖然資金不足,但他不肯放棄,不但拿出自己的財產,還到處貸款,並承諾任務一定會成功。他與年輕的妻子剛生了兒子,但他沒有猶豫。在希臘歷史上,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耳也是頭也不回地離開妻子安德洛瑪刻。很快,史考特就找到了一些朋友和夥伴:地球上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他的意志屈服。
這艘名叫「新世界」奇特之船將帶他們去南極,重點在於它的兩大配置,一半是裝滿活體動物的「諾亞方舟」,而另一半則是現代化的實驗室和成千上萬的工具和書籍。他們必須帶著身體和思想上的所有必需品,才能去那個空曠無人的世界。因此,除了史前人類會用的原始武器、皮毛和牲畜,更令人驚奇的還有一些現代化的精密設備。如同這艘船的雙重配置,整個行動也兩面性。一方面,這是研究計畫,如同商業行為那樣,有經過周密的計算;另一方面,它是一項大膽的挑戰,得面對對抗不可估量的意外。
一九一○年六月一日,他們離開了盎格魯―撒克遜這個島國。那天明媚晴朗,草地鬱鬱蔥蔥,太陽溫暖地照耀在沒有雲霧的世界。看到海岸正在不斷消失,令他們心情激動。隊員們都知道,幾年內不會再看到溫暖的太陽。對有些人來說,這也許是永遠的告別。船頭飄揚著英國國旗,他們在心中安慰自己,這象徵文明世界的標誌正隨同他們一起遷徙,去地球上唯一還沒有主人的地區。
南極世界的生活樣貌
他們在紐西蘭做了短暫休息後,於一月在南極大陸埃文斯角的邊緣登陸,那裡一年四季都結冰。為了便於過冬,他們搭建了一棟房子。十二月和一月算是那裡的夏季,只有在這段日子裡,太陽才會照耀這片白色金屬般的天空,一天中有幾小時而已。
如同早期探險家的做法,房子的四壁用木板釘合起來,但室內如今卻很舒適,讓人體會到時代的進步。從前,前輩點著散發腥味的魚油燈,坐在昏暗中的小屋裡,厭倦眼前的一切,以及那些沒有陽光的單調日子。如今,二十世紀的現代小屋非常先進,呈現出世上所有科學的縮影。乙炔燈發出溫暖的白光;電影設備放映著遠方迷人的熱帶風景;自動鋼琴演奏著音樂;留聲機中有歌唱聲;圖書館裡有當代的知識;打字機不停地敲打;另外一個房間作為暗房,用來沖洗電影膠片和彩色照片。
地質學家檢測岩石的放射性;動物學家在捕捉到的企鵝身上找到新的寄生蟲;還有其他專家在觀察氣象和做實驗。在那個黑暗的工作環境,每個人都被指派一些工作。在領導者精密的安排與組織下,每個人貢獻所學、教學相長。這三十個人每晚都要做報告,在這個位於冰窟和極地的大學課堂上,每個人都要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他人。在熱烈的討論中,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更加完整了。憑著專業的研究精神,大家放下自己的傲慢,在團體中互相交流。在這個原始古早的世界中,時間彷彿凍結了,這三十個人遠離塵世,專心討論二十世紀的最新研究成果。不過在他們的內心,不僅能感覺到時鐘上的每一個小時,甚至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
這些嚴肅的專家也有一些溫馨的舉動,不但搭了聖誕樹來歡慶佳節,還編輯幽默的《南極泰晤士報》來娛樂彼此;一條小鯨魚突然出現、一匹矮種馬摔倒了……這些小事都變成他們生活的趣聞。不過,在他們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強烈閃爍的極光、駭人的冰霜以及無窮的孤獨。
雖然如此,他們的任務還是有所進展,包括測試機動雪橇、學習滑雪、訓練狗,還為了長途旅行修建儲藏庫。可是,日曆還是慢吞吞地翻動,到了夏天(十二月)才有船破冰送來家人的書信。接下來,小分隊也勇敢地展開訓練,在寒冷嚴峻的氣候下行軍數日、測試帳篷的韌性。他們不斷積累和深化各種經驗,雖然訓練不一定會有成果,然而這些難題讓他們的勇氣一再提升。他們渾身凍僵、精疲力竭地從任務中歸來時,迎接他們的是歡慶的掌聲和溫暖的爐火。在幾天的饑寒交迫後,這小小的、南緯七十七度上的溫馨小屋,就是世界上最舒適的居所。
有一天,探險隊從西邊回來。他們所彙報的消息卻令眾人陷入沉默。他們在途中發現了阿蒙森的冬季宿營地。史考特突然醒悟過來,除了面臨冰霜等各種危險,還有別人在與他爭奪榮譽。那就挪威人阿蒙森,他想要成為史上第一人,破解這個最難挑戰的地球關卡。史考特在地圖上測算距離,才突然意識到,阿蒙森的冬季宿營地距極點比自己的更近,足足少了一百一十公里。他驚呆了,但沒有感到氣餒,而是豪邁地在日記中寫道:「為了祖國的榮耀,出發!」
阿蒙森的名字在史考特的日記中僅僅出現過一次,此後再也沒有提及。但是你能感覺到,從那一天起,可怕的陰影籠罩著這孤獨又被寒凍包圍的房子。此後的日日夜夜,這個名字時時刻刻都令史考特感到恐懼。
往南極的最後一波衝刺
距木屋一點六公里的山坡上,有個經常在換人駐守的瞭望站,上頭裝著一個儀器,彷彿像加農砲一樣瞄準無影的敵人。它孤獨地站立在陡峭的高地上,準備測量太陽送來的第一絲暖意。幾天來,眾人都在等待陽光的出現。在早晨的天空中,太陽的反射光變幻出火焰般的多彩奇觀,可是那個圓盤卻始終沒有搖擺到地平線上。沒過多久,天空中那片魔幻的光彩開始宣告陽光來了。反射光所帶來的序曲令焦急等待的人們興奮不已。終於,山頂上有電話打過來,人們聽見了幸福的聲音:「太陽出來了」。幾個月以來,太陽第一次出現,準備在冬夜裡露臉一個小時。
太陽的光很弱,很蒼白,無法給冰凍的空氣一點生機,它的振動光波也不能觸動儀器發出訊號。然而,僅僅望一眼它,眾人就已幸福滿滿。這片刻意味著春、夏和秋,然而從一般人的生活經驗來看,它依然是嚴寒的冬季。為了充分利用這陽光照射的短暫時間,探險家們緊張地整裝出發。先頭是機動雪橇,緊隨著的是西伯利亞矮種馬和由狗牽拉的雪橇。
他們把路程仔細分成幾個階段,每移動兩天就要設立一個儲藏庫,以便回程時有儲備物資可用,包括衣服、食品等。最重要的是煤油,在無極限的寒冷氣候中,更需要這種液態化的熱量。整個團隊一起出發,並一一分組,然後沿途遣回,最後一組即為負責征服極點的精英;他們攜帶最多物資,用上最強壯的動物和最好的雪橇。
眾人精心擬定計畫,連可能的意外都設想到了,當然那是不可避免的。出發兩天後,機動雪橇故障了;它停止不前,當場成為無用的包袱。矮種馬的性能也不如預期,但是動物仍然優於機械。在途中,倒下的馬不得不殺掉,但至少還有用處,因為雪橇犬需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增強體力。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一日,他們分成幾組一起出發。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三十人組成神奇的大篷車隊,接下來是二十人,再來是十人,最終只剩五個人,他們徒步穿越沒有生命的原始世界及白色荒野。領頭的男人始終用毛皮和布緊緊裹著身體,看來野蠻又瘋狂,唯獨露出鬍鬚和眼睛。他戴著毛皮手套,緊抓著矮種馬的籠頭;牠拖著承載重物的雪橇。他後面還有一個人,裝束和動作都一樣,那個人的身後又是一個人。二十個黑點在強烈顯眼的白雪中組成行進的直線。夜晚,他們鑽進帳篷。為了保護矮種馬,他們堆出一堵堵雪牆來擋風。第二天早晨,他們繼續辛苦而單調的旅程。他們穿行在冰冷的空氣中;幾千年來,人類的呼吸第一次在裡面循環。
但是,讓人憂心的事不斷增加。天氣一直都不好,有時他們一天只能走完三十公里。雖然他們沒有看見其他團體,但每一天都變得更加珍貴。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孤寂的荒野中,有人從另一邊朝著同樣的目標挺進。在這種地方,每件小事都會造成巨大的危險。狗走失了、矮種馬不想吃東西了……所有的變數都令人恐懼。在這荒野上,事物的價值有巨大的轉變,正如每頭牲畜比平常重要千百倍,其功能無法替代。世人不朽的成就全要靠矮種馬的四個蹄子了。只要天空密雲籠罩,或是風暴來襲,千古偉業便會毀於一旦。
與此同時,團隊的健康狀況也逐漸受到影響。有幾個人得了雪盲症,另外幾個人凍傷了四肢。矮種馬的飼料不得不減量,所以牠們也越來越虛弱,在快到比爾德摩爾冰川(Beardmore Glacier)前就倒下了。這些勇敢的動物,在這孤寂的荒原中,與人類共同生活了兩年,早已成為團隊的朋友。牠們每一隻都有名字。馬匹與隊員一路上互相陪伴、安慰彼此,而人類現在必須狠下心來殺死牠們。他們稱這個傷心地為「屠宰場營地」。幾個隊員從這個血腥的地方回基地,另外一組人則整裝待發,準備做最後的努力。他們得踏上最艱辛的道路,也就是翻越冰川。這是一堵危險的冰牆,極點用它來保護自己,唯有懷抱熱情的人才能憑著意志之火融化它。
他們的行軍速度越來越慢。在這個地方,飄落的雪會很快變成堅硬的冰粒,所以隊員無法輕鬆地拉著雪橇,而是必須大力拖行。堅硬的冰破壞雪橇的表面,隊員在沙粒般的雪地上行走,腳也被磨出傷口,但他們沒有打算屈服。
十二月三十日,他們終於到達了南緯八十七度,即沙克爾頓到達的最遠地點。接下來,只有精選的五人小組能前往極點,剩下的人必須返回。被史考特挑出的遣返人員不敢抗拒,但心情都十分沉重,因為南極的目標近在眼前,卻必須放棄,把歷史第一人的榮耀留給同伴。
選擇的骰子落下後,他們再次互相握手,用男性的克制力掩飾自己的情緒。然後,團隊分成兩支小分隊,一支向南前往未知,另一支向北返回家鄉。他們一次次回頭眺望,目送遠去的朋友。很快,彼此最後的身影都消失了。
那五個精英孤獨地繼續走向未知,以實現偉大的事業。他們就是史考特、鮑爾斯(Henry Bowers)、奧茨(Lawrence Oates)、威爾遜(Edwark Adrian Wilson)和埃文斯(Edgar Evans)。
11南極攻略:探險家史考特的悲壯命運
關鍵時刻: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地球最後的祕境
二十世紀所俯視的世界沒有祕密。陸地上各個角落已被探索,船隻也已乘風破浪到最遠的海洋。六十年前還充滿野性、未被命名的地區,現今都已被開發成平和的地方,以歐洲人的需求。蒸汽船開去尋找尼羅河遙遠的源頭;半個世紀前歐洲人在非洲第一次看見的維多利亞瀑布,如今已可用來發電。亞馬遜雨林中的最後一片祕境也有人去伐木;唯一的處女地西藏也被敲開大門。
在古老地圖和地球儀的「未知領域」標示已經過時了,二十世紀的人已完全認識自己所生...
目錄
導讀夢想歐洲團結統一的憂愁作家
前言歷史是最偉大的作家
01第一個看見太平洋的歐洲人:用冒險當作救贖的巴爾波
02拜占庭帝國的終局之戰:穆罕默德 VS 皇帝君士坦丁
03韓德爾的重生:二十一天神作《彌賽亞》誕生
04那一夜,我寫了《馬賽曲》:被遺忘的音樂家李爾
05拿破崙始終等不到的援軍:首執兵符就迷航的格魯西元帥
06〈瑪麗亞溫泉市的悲歌〉:老年維特七十歲的煩惱
07「我是加州的國王」:在華府街道上度過餘生的拓荒者蘇特爾
08行刑前的那一刻:嘗過死神之吻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09在大西洋鋪一條海底電纜:通訊革命的第一人、美國企業家菲爾德
10逃出家庭、奔向上帝:托爾斯泰人生的最後一站
11南極攻略:探險家史考特的悲壯命運
12載著革命火苗的列車:列寧返鄉的那一天
13西塞羅:政治是條不歸路
14威爾遜的失敗:世界和平只是夢一場
導讀夢想歐洲團結統一的憂愁作家
前言歷史是最偉大的作家
01第一個看見太平洋的歐洲人:用冒險當作救贖的巴爾波
02拜占庭帝國的終局之戰:穆罕默德 VS 皇帝君士坦丁
03韓德爾的重生:二十一天神作《彌賽亞》誕生
04那一夜,我寫了《馬賽曲》:被遺忘的音樂家李爾
05拿破崙始終等不到的援軍:首執兵符就迷航的格魯西元帥
06〈瑪麗亞溫泉市的悲歌〉:老年維特七十歲的煩惱
07「我是加州的國王」:在華府街道上度過餘生的拓荒者蘇特爾
08行刑前的那一刻:嘗過死神之吻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09在大西洋鋪一條海底電纜:通訊革命的第一...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