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去哪裡了?
阿嬤說,阿祖被菩薩接走了。
媽媽說,阿祖上天堂了。
但是....
天堂在哪裡?
阿祖是怎麼上天堂的呢?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主林柏廷為「台灣囡仔」創作的生命教育繪本
透過傳統習俗用故事陪孩子理解死亡與逝者告別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主林柏廷的生命教育繪本,以小女孩的視角描繪阿祖喪禮的過程,溫柔探索對生命旅程的疑惑,讓人淚中帶笑
▍題材特殊少見,以台灣傳統喪葬習俗與儀式為背景,用童稚的眼光和天真的想像,化解悲傷,為孩子上一堂寶貴的生命教育課
▍面對「生命逝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對年幼的孩子更是難以說明,藉著繪本故事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好好道別
…… 感動推薦 ……
❤Tey Cheng|「小學生都看什麼書」社團版主
❤大師兄 |作家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陳芳明|作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震南|藏書家
❤番紅花|作家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人
(以上推薦人按姓名筆畫排序)
今天要去阿祖家,但是卻跟平常不太一樣……
媽媽看起來很傷心,而且不讓我穿最喜歡的粉紅色衣服;阿祖家來了好多人,客廳的大桌子上擺著一張阿祖的照片,但就是沒有看到阿祖。阿祖到底去哪裡了?媽媽說阿祖上天堂了,那阿祖要怎麼到天堂呢?坐天堂巴士嗎?還是搭孫悟空的筋斗雲?那些不認識的叔叔、阿姨又是誰呢?以後真的再也見不到阿祖了嗎?
故事以小女孩的視角描繪阿祖喪禮的過程,面對捻香、摺蓮花、誦經、燒金紙等傳統習俗與種種儀式時,小女孩內心充滿好奇與困惑,在現實與想像之間,似懂非懂的提出她對生命旅程的疑問。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主林柏廷,轉化自身經歷創作的生命教育繪本,以類似塗鴉的蠟筆風格、粉色調的柔和筆觸,加上天真童趣的想像,化解悲傷的場景,讓人淚中帶笑,溫柔的帶孩子經歷一場與親人的溫馨告別。
作者簡介:
林柏廷
小時候志向是當獸醫,現在創作插畫繪本過生活,四十歲才開始讀美術碩士,很怕吵卻又喜歡和小孩互動,擅長以粉蠟筆、壓克力顏料、電腦繪圖為創作媒材。
曾獲第六屆香港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兩次「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四次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
作品有《一起去動物園》、《一個像海的地方》、《真的可以吃嗎?》、《這個可以吃嗎?》、《這是誰的衣服?》、《叭!叭!叭!這是什麼車?》、《嗨!你家在哪裡?》、《我愛猴小孩》系列等。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今天要去阿祖家,
可是,媽媽哭著對我說,
今天不能穿我最喜歡的粉紅色衣服。
媽媽為什麼哭呢?
好多人喔!
阿祖家門口放了好多汽水和飲料,
今天阿祖要辦桌請客嗎?
客廳裡多了一張大桌子,
上面有阿祖的照片,周圍擺滿了花。
我也喜歡花,
我的書桌旁也可以這樣擺嗎?
阿祖去哪裡了?
阿嬤說,阿祖被菩薩接走了。
媽媽說,阿祖上天堂了。
但是……
阿祖是怎麼上天堂的?
好多不認識的叔叔和阿姨,
他們是誰呢?
大家都披上不同顏色的頭巾或毛巾,
要辦運動會,分隊比賽嗎?
【內文試閱】
今天要去阿祖家,
可是,媽媽哭著對我說,
今天不能穿我最喜歡的粉紅色衣服。
媽媽為什麼哭呢?
好多人喔!
阿祖家門口放了好多汽水和飲料,
今天阿祖要辦桌請客嗎?
客廳裡多了一張大桌子,
上面有阿祖的照片,周圍擺滿了花。
我也喜歡花,
我的書桌旁也可以這樣擺嗎?
阿祖去哪裡了?
阿嬤說,阿祖被菩薩接走了。
媽媽說,阿祖上天堂了。
但是……
阿祖是怎麼上天堂的?
好多不認識的叔叔和阿姨,
他們是誰呢?
大家都披上不同顏色的頭巾或毛巾,
要辦運動會,分隊比賽嗎?
作者序
【推薦序】
一生的課題
Tey Cheng
(「小學生都看什麼書」社團版主)
學習面對「生命逝去」,是我們要練習一生的課題。
看這本《阿祖,再見》時,我回想起幾年前帶著還稚齡的孩子送別阿祖的畫面,雖然行前已經大致跟他說明過,但孩子第一次參加喪禮,對什麼都感覺新奇,從穿著的喪服,到捻香、祝禱,所有的儀式他都問:「他們在做什麼?」
而當大兒子帶著年紀更小的弟弟依禮儀師指示,有模有樣地跪在地上拜別的認真模樣,讓現場有些長輩臉上都泛起了笑容,甚至還有叔伯特別走過來拍拍他的頭說:「好乖,阿祖一定很高興你有來。」
對他來說,這更像是一場為阿祖舉辦的熱鬧歡送會。一直到依照習俗,阿祖的孩子們在地上跪爬送行,孩子看到平常疼愛他的阿公邊爬邊呼喊媽媽泣不成聲時,突然驚恐起來,一直問阿公怎麼了。
我輕拍他的背跟他說,阿公想起以前跟阿祖很多美好的回憶,很謝謝阿祖的養護,現在阿祖去天堂了,雖然很替阿祖開心,但因為再也見不到面,所以阿公捨不得地哭了,是又開心又難過的眼淚。好幾年過去,當我跟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時,他也想起阿公哭泣的那一幕。
《阿祖,再見》是專為台灣孩子所繪製的繪本,完整記錄台灣傳統的送別儀式,像摺蓮花、誦經、燒金紙……等,是十分少見的題材,作者用小朋友的視角來看阿祖的喪禮,有著童趣又充滿天真的想像,每個送別的步驟都是對逝者滿滿的祝福,讀起來十分溫馨。
面對生命中有些「不好的事情」,例如生病、死亡,有些人會考量怕讓孩子產生壓力,或讓孩子知道了對事情也沒有幫助等因素,而不讓孩子參與。我總覺得有點可惜,因為這都是讓孩子成長的好機會。生老病死都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因這些階段所帶來的喜悅、擔憂、悲傷,都是美好的養分。
別忌諱讓孩子參與這些生命中「不好的事情」,除了是對逝者的感念,這也是孩子很重要的生命教育,從陪病、照料,到好好送別,見證生命由盛而衰而逝去的歷程,學習如何面對失去,讓孩子親眼看見傷痛會隨著時間過去而被重新定義,人可以重新長出無所畏懼地愛人和接受愛的勇氣。
我們無法幫孩子阻絕所有困難,但可以幫助他強壯自己,長好面對困境的能力。
【自序】
故事起源來自於參加太太外婆的喪禮過程。
太太的外婆是位高壽又受人尊敬的長者,膝下兒孫滿堂,一家和樂融融。我雖然平時和外婆偶有互動,但畢竟不如從小看顧長大的直系親屬一般熱絡,因此在喪禮時,我雖然也感到悲傷與遺憾,但心思卻默默的觀察每位前來捻香致意的親友,關注他們的情緒與感受,其中最令我注意的是幾位要稱外婆為阿祖的小孩。
阿祖平常對他們疼愛有加,孩子也喜愛阿祖,可是畢竟隔了四代,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參與喪禮時,他們跟我一樣都有點分心,知道該難過,卻也不忘記要找空檔玩耍、發問。恰恰我也是從小對喪禮充滿好奇,小時候不敢也不懂發問,或是會被大人堵一句「小孩有耳無嘴」,因此藉由這樣的背景故事,以小女孩的視角,提出對生命旅程似懂非懂的問答。
【推薦序】
一生的課題
Tey Cheng
(「小學生都看什麼書」社團版主)
學習面對「生命逝去」,是我們要練習一生的課題。
看這本《阿祖,再見》時,我回想起幾年前帶著還稚齡的孩子送別阿祖的畫面,雖然行前已經大致跟他說明過,但孩子第一次參加喪禮,對什麼都感覺新奇,從穿著的喪服,到捻香、祝禱,所有的儀式他都問:「他們在做什麼?」
而當大兒子帶著年紀更小的弟弟依禮儀師指示,有模有樣地跪在地上拜別的認真模樣,讓現場有些長輩臉上都泛起了笑容,甚至還有叔伯特別走過來拍拍他的頭說:「好乖,阿祖一定很高興你有來...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