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親切、微笑,是我的人生目標。
今後,我也將秉持『讓大家能被眾人所愛、也能關愛眾人』的信念,
全力以赴地工作與生活。
對我來說,這就是『正直』。」
──松浦彌太郎49歲嶄新的開始,28則回顧過往、展望未來的人生感悟。本書是作者松浦彌太郎在年滿49歲之際,回顧過往,寫下人生旅途上曾遭遇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並重新省思自己的生存方式。
就一般常理判斷,行至中年,以維持現狀度過接下來的人生應該是最穩妥的選擇。然而,他毅然辭去在《生活手帖》擔任九年的總編輯職位,將重責大任交付給新人。他說:「儘管自知必冒風險,我仍將自己重新歸零,選擇縱身躍入全新的領域。」
他也告訴我們,想展開新的挑戰時,需要禀持的心態,包括:
.人可以到任何地方,只要你願意向前。
.成功的相反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
.「世上沒有一件事是與自己無關。」如果你能時時抱持這種態度,就會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並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每個人一定都有屬於自己的「最佳擊球點」,在剛進入社會時,就是試著將所有飛來的球都一一擊出的時期。最好不斷揮棒,讓手上的水泡都被磨破,即使一再被三振也不要介意。
作者期望讀者看過這本書後,也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正直」,在往後不斷迎接新的挑戰之際,秉持這些正直誠實的信念度過人生。
關於「信念」的正直──成功的相反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如果想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就是積極開始「找尋自己能做的事」。什麼都試著做做看,就算結果不好,只要能從中學到很多,那就是毋庸置疑的成功,也一定會帶來下一個可能。
關於「人生」的正直──我們所學的,都是要做「正確」的事,像是「和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要打扮得亮麗或帥氣、考一百分」……等。但事實上,人擁有好壞並存的兩面,也同時擁有最糟和最棒的生存方式。學習認同、接受並面對自己身上最好和最壞的一面,這正是我追尋的「真實」。
關於「工作」的正直──過了40歲就要懂得選擇工作。自己不必都站上打擊者的位置,有時也必須把揮棒的機會讓給其他人。今後的我不以大顯身手為目標,只專注鑽研自己辦得到的事。有時,協助別人大顯身手也是一種工作。
關於「人際關係」的正直──我所見過能吵一場好架的人,都是吵架時懂得自己宣佈「No side」的人。不會做出致命的一擊,不把對方逼入絕境,一定讓對方有活路可走。能好好吵架的朋友,才是真友情。
── 感動推薦 ──資深編輯人 黃威融、
《大誌雜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李取中、
《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劉冠吟、
獨角獸計畫發起人 李惠貞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MITSUURA YATARO
1965年生於東京。
「生活基礎」網站的負責人,也是一位散文作家,被稱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2006年起擔任《生活手帖》總編輯9年,2015年4月投入食譜網站「Cookpad」,2017年展開新的挑戰。目前是「COW BOOKS」書店負責人,也是「美味健康」公司董事。
著有《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及《寫給凌晨五點的你》等作品。
譯者簡介:
邱香凝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腦娛樂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
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章節試閱
前言
某天某時的某個發現,在那個當下過了之後,或許只會成為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日後回頭想想,那每一件每一件小事,卻在加加減減之中化成了現在自己的形狀。無論是開心的事、難過的事、成功與失敗……等形形色色。總有一天,這一切都能收進內心深處的抽屜。
我想試著一一取出這些私人軌跡中的記憶。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因為我想知道自己至今看過什麼、感受過什麼,即使迷失了方向,又是怎麼再踏出一步又一步的,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確認。說起來就像面對一本以自己的生存之道寫成的書。
這是為什麼呢?是為了在踏出下一步之前,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存之道,並加以改善。說改善,聽起來好像否定了過去的自己,其實不然。我現在四十九歲,明年就要五十歲了。在思考五十歲之後的人生時,我希望自己別再憑著過去的慣性過日子,想好好停下來仔細檢視自己,以「徹底了解自己」這個方式進行維修,若有必要就著手修正,像擦拭濛霧的眼鏡一般,擦掉自己身上的塵埃與污垢,再踏出新的一步。
這並不是指責自己的缺點,勉強自己改正的意思。而是如果有缺點,就先承認有這個缺點,再提高自己的潛力。
三十歲的人有三十歲的人維修自己的方式,四十歲時也有四十歲時的維修方式。因此,我希望能發揮「正直」這個一定還留在內心某處的機能,也將它用來當作本書的書名。
話雖如此,想釐清至今自己看過什麼、感受過什麼,又是如何踏出每一步,或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需要徒手摸索,也可能需要繞個遠路才能有所斬獲,我一方面這麼想,一方面也感覺到說不定連這個過程都能與多數人分享。
「啊,原來我也曾遇過這種事」、「和我一樣耶」,或者「因為我當年那樣想,現在所以就變成這樣了」等等,這些發現正可說是足以分享的寶物,如果能對讀者有所貢獻,那是最令我開心的事。
我又忽然想到,大多數的學習,與其說是來自成功經驗談,不如說更常來自失敗挫折、令人難受或難為情的事。
關於學習的基礎,有個觀念是這樣的,那就是──發生或存在於世界上的所有事,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大家經常都會說「那和我無關」。然而,如果老是這麼說的話,就等於放棄自己的人生。
沒有任何一件事是與自己無關。我認為,如果你時時抱持這種態度,就會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並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冷漠不關心才是最可怕的事,也是人活著最須警惕的事。我想說的是,萬事萬物都與自己有關,能否這麼想,決定了自我成長程度的差異。
活在現在這個時代,還有一件需要自我警惕的事。那就是—無論工作或生活,不要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做出結論。舉例來說,像是「我今天要好好過日子」、「我要對每件事用心」等,這些都是很棒的念頭, 可是,若是一味認定只要「好好過日子」或「對每件事用心」就能讓自己幸福、這樣想是對的,那就是個危險的陷阱了。
如果可以的話,請盡可能讓心再往前走一點。換句話說,要去思考「為什麼我要好好過日子」、「為什麼我要用心」。當腦海中浮現了疑問,就會想到廣大的社會和人群,我認為,能想到這些事才是重要的。這麼一來,自然就會知道沒有一件事是和自己無關。內心所發揮的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環,最後一定會回報到自己身上。
我想再次強調,不論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請絕對不要自己妄下結論。為此,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是我想在這本書中和大家一起思考的。
永遠不會跟你分手的,就是你自己
一個人的話,想去哪裡都行。
第一次領悟到這件事時,我內心獲得解脫,也有即將開拓新世界的感受。
少年時的我,將這種感覺牢牢刻劃在心上,此後也成為我的思想核心。在我的人生指南針上,有個「你是獨自一人」的位置,永遠也不會改變。我用屬於年輕特權的心靈與身體的自由,克服了獨處時產生的不安與寂寞。
連「人是為接受孤獨而生」這種念頭都不曾有過的少年時代,這個透過經驗摸索得到的真實感受,至今仍是我的護身符。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沒錯,孤獨是人生的要件。任何事都從獨處開始,從那天起,我接受了這個基本原則。
*
我是在東經中野的鍋屋橫丁出生成長,那裡離新宿歌舞伎町雖近, 卻是保留了濃厚舊市街風貌的地區,我在一個像長屋一樣的公寓裡長大。
一坪多的木板隔間廚房,有廁所但沒有浴室,除此之外就是一間三坪的房間,我和父母及姊姊一家四口生活其中。晚上大家躺成一排睡覺,早上再把棉被收起來,同一個空間既是起居室,也是兒童房和客廳。這樣看來,或許會有人認為我家很窮,其實在當時,這是常見的生活方式。
整棟公寓住著八戶人家,有很多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孩子。有同年的,有大我一點的,也有小我一點的,大家總是玩在一起。就連什麼也不做地發著呆時,身邊也一定有其他人。
公寓裡的人際關係很緊密,就連大人也一樣,大家都稀鬆平常地自由進出其他人家,我們甚至連別人家抽屜裡裝了什麼東西都很清楚。
不論是在巷弄、空地、公園,或是零食雜貨店,只要是在社區內, 不管去哪裡,大家彼此都熟識。隔壁今天的晚餐吃馬鈴薯燉肉、樓下那戶人家的夫妻一天到晚吵架,邊角那戶的大女兒老是被媽媽罵……所有人都共享著這一切生活瑣事。
「小彌,你上哪去?」
沒有人不認識我的這個世界是那麼溫暖,我內心充斥著滿滿的安心。
從安心變成侷促不安,大概是我小學五年級左右的事。
說來或許只是因為有點孩子氣的小事。比方說,我想打棒球時,玩伴都說想打躲避球,我也只能配合大家。又或者,即使今天我只想自己對著牆壁丟球玩,只要其他人說「一起玩嘛」,我就不能不答應。
儘管還不至於到不自由的地步,但也算不上自由。在那個什麼是隱私權也不知道的年代,我們是置身於受到一股強烈「默契」所支配的群居社會,那令我覺得麻煩得受不了。我對一天到晚和玩伴膩在一起的事感到厭煩。那或許就是每個人在成長期都經歷過的,對於「身邊日常」 的鄙夷。
我是個幾乎不曾叛逆父母的小孩,然而,對群體的叛逆之心卻從那時開始漸漸萌芽。從某天起,我便不再跟著大家在社區裡玩了。我跨上腳踏車,決定一個人去社區外晃蕩。
只要騎上腳踏車,哪裡都能去。踩著踏板,出發冒險。
每踩一下踏板,就朝未知的世界更近一步。就這樣一步一步,拓展了我的自由範圍。
到沒去過的公園,還有陌生的繁華鬧區。
新宿歌舞伎町或中野百老匯就近在身旁,只要再走遠一點,還能去到澀谷和原宿。等習慣之後,騎一小時就到池袋了。也曾為了想看巨人隊練習,花了半天的時間騎到多摩川球場。
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不必和誰商量「要去哪?」
也不必在年紀大的孩子說「今天去附近空地玩」時聽命於對方。
自己一個人決定,自己一個人出發。
自己一個人四處閒晃,自己一個人回家。
畢竟還是個孩子,並沒真的做了什麼事,更何況我既沒有錢,也不知道該怎麼花。我只是一股腦地踩著腳踏車。我只是,看著街上的風景。
即使如此,跑得愈遠,內心就愈興奮。光是知道世界上有連空氣聞起來都不一樣的地方,就令我高興得不得了。
*
你品嚐過「獨自一人」的滋味嗎?
不管是買東西還是吃午飯,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討厭獨自行動」。就連工作、讀書或思考等需要「獨處」的時候,也有不少人會想要有個同伴吧。
在意周遭眼光,偶爾落單時就會擔心「人家會不會認為我是沒朋友的可憐人」,這樣的人一定也是有的吧。也有些人隨時都想找人交換意見,一旦無法確認自己「和大家一樣」就會坐立不安。
可是,只要和誰在一起,真的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了嗎?
別人能為我們拂拭內心那股不對勁或寂寞的感覺嗎?
我不認為。再說,想活得有自我風格,想實現自己的夢想等等,更是得靠自己。
長大之後我才發現,從小我就擅長獨處。我沒什麼專長,凡事也沒想得特別深入。只是,我從小就懂得一個人獨處的樂趣,也體會過一個人獨處的艱難,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不管和誰在一起,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人」的心態。
高村光太郎的詩寫道:「有一個自己,是自己承受不起的。」讀到這首詩時我好驚訝,竟然有這麼達觀又客觀的想法,從此便難忘這句話。我從這句話中得到共鳴,認為那形容的正是我。
在面對任何人之前,必須先面對自己,對「自己」這個人得感到興趣才行。總覺得,如果無法對自己感興趣,也無法對別人感興趣。
你就是自己的朋友。
接受「獨處並沒什麼不好」這件事。這不是要你一個人躲起來,而是要審視自我,了解原本而真實的自己。唯有先這麼做了,一切才能開始。
至少,對任何人而言,永遠不會和你分手的朋友,就是你自己。
在對別人展露笑容前,先這麼做。
「一對一」是所有事物發展的基礎
關於「一對一」這件事。
這是我在要做所有事情之前,會先思考的事。
任何事都是從一對一開始。聽起來理所當然,但是在做事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將會產生天差地別的結果。我認為在一對一的狀況下,一定會產生某種類似承諾的東西,那承諾或許不一定是語言上的約定,也或許是在彼此心靈間所產生的承諾。如果實現這個承諾,你便往前跨出了一步。
我認為,面對他人最基本的態度,與其說是和人對峙,還不如說應該是要建立一對一的關係。
*
我在童年時進行的腳踏車冒險,說得誇張一點,就是把自己這個「異類」丟進陌生的地方。
去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呼吸不同的空氣,喝不同的水,你會感覺自己就像變成了另一個人。
然而,仔細想想,對外面那個世界的人來說,空氣和水都跟平常沒兩樣,我才是出現在那裡的「異類」。比方說,我們在出國時或許會產生「到處都是外國人!」的想法,可是對外國人來說,我們才是「外國人」,這是一樣的道理。
話雖如此,我仍是個對不同世界抱持好奇心的小孩。大概從五歲起,我就會一個人上澡堂了。不過,我沒有固定去的澡堂。當時住家半徑五百公尺內,差不多有三到四間澡堂,我都是根據當天心情決定要去哪間澡堂泡澡。當我去稍微遠一點的澡堂時,在那裡一定會遇到不同學校的孩子,那就像是在地的孩子劃起地盤的概念。
落單的我,一看就知道是「外來者」。我很喜歡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覺得很有意思。
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既不用迎合別人,也不需過度親近,可以隨性地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已經發現怎樣才能巧妙融入群體,又不會失去自我的箇中祕訣了。
騎腳踏車到自己地盤外的公園玩時,人家一定會對我懷有戒心。
「來了個沒看過的傢伙」,他們會像這樣想著,偷偷的觀察我。
出於好奇,我總會試著跟對方攀談,不過,當對方是一群人或二個人時,多半都不會理我。即使不會欺負我,對方還是會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有所戒備。不管是去公園還是鬧區,找年齡相仿的人攀談時經常失敗。
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某天我忽然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只要仔細找,每個地方一定都會有落單的孩子。於是,我開始刻意找尋落單的人講話,結果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你幾年級?」
「六年級。」
「是喔,我五年級。你在這幹嘛?」
只要是一對一的進行對話,就能在完全沒有自我防備的狀態下自然展開對話。儘管只是漫無目的的閒聊,但確實能獲得對方的回應。
一個人闖進一大群人中,只會被當成空氣,但如果是一對一的情況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
在街上,如果是一群人碰到另一群人時,也許會形成對立的局面, 可是一對一就沒這種問題。雖然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我來說,至今都認為這是個大發現,這個祕訣也被我當成寶。沒錯,一個人時,就能擁有「自由」的這個強項。
在高中輟學,前往美國流浪的十幾歲到二十幾歲那段時期,我就用這個方法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到了一個陌生地方,我會先找搭訕的對象,鎖定的目標就是「落單的人」。不能是一對二,也不能是二對二, 一對三也不行。可是,只要是一對一的情況,跟任何人就都能建立起人際關係。
累積了一連串失敗與成功經驗後,我確定下面這種方法的確有效, 那就是:「不管到哪裡,只要找出落單的人,然後跟他以一對一的方式往來就沒問題了。」
幸運的是,在充滿眾多外來移民的美國,人們也習慣輕鬆地和陌生人打招呼。搭同一班電梯的人會互相寒暄,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也會隨性地稱讚你「襯衫真不錯」。或許正因受到這種舒服的氛圍鼓勵,我愈來愈熱衷於建立一對一的人際關係。
當然,並非所有一對一的情況都能寫成美麗的故事。
比方說,有一次,有個我不認識的女人以一種老朋友的口吻打來電話。當時我正處於孤獨之際,對方跟對我說:「要不要一起來看電影?」 我聽了當然很心動。滿懷期待地到了約定的地方,想不到卻有三個人在那裡等我,結果,我被迫幫她們買了不少昂貴的商品,這件事讓我留下痛苦的回憶。
然而,正因為當時我隻身一人,所以後來我也能理解:「其實這並不是誰的錯,只是自己一時疏忽,才讓別人有機可乘。」
*
即使是在徹底無望的情況下,但只要我一旦下定決心,不管是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我用得最徹底的還是一對一這種方法。當人和人相對而坐,相對而視,相互交談,自然會敞開彼此的內心。我深信只有一對一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如果不是一對一,就難以有所進展。」
這種感覺在工作場合特別明顯。當你想提出某個創意,或希望推銷商品時,有時會和介紹客戶給自己的仲介者同行,或是和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們一同前往,那樣雖然也會激盪出什麼火花,然而,只要好幾個人一起行動,計畫就會進展得很緩慢。因為責任歸屬分散,每個人投入心力的程度也不同。
在私生活上,想跟人建立更深層的關係時也是如此。聚會時,這邊有兩、三個人赴約,對方也來了兩、三個人,一起聊天卻是毫無收穫。儘管也能聊得起勁,但是只限當場。彼此都感覺到「有所收穫」的情形可說是幾乎沒有。「共享」有時也會成為絆腳石。信任、理解、承諾、共鳴,全都只有在一對一時才會產生。
於是我決定,即使無法百分之百做到,但面對「重要時刻」時,無論如何我都要堅持使用一對一的方法。和人面對面,四目交接,交換意見,對彼此敞開心房,我相信這些都只有一對一才能達成。
舉例來說,當我想對否定我的人表達想法,或是想說服誰的時候, 都會盡可能努力確保一對一的狀況。
不知道最後結果究竟如何,無法事事都按照計畫進行,這些情況都所在多有,畢竟對方也有自己的心情和立場。不過,只要是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無論結果如何,彼此都能認同。就算不成功,至少也感覺自己已經盡了全力。
說得更極端一點,即使你面對的是首相或總統,只要你能與對方以一對一的方式交談,一定能聊出有意思的話題。在沒有祕書、親信或工作人員的場所,如果就只有你們兩人交談,也會產生只屬於你們彼此共有的祕密。
無論再厲害、再偉大或地位多崇高的人,只要重視在一對一交談時做出的「小小承諾」,前方就會延伸出一條道路。我甚至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所向無敵的。
比方說,當你在陌生的街上散步,看到獨行的老人家,上前跟對方說聲「您好」打個招呼也是不錯的訓練方式。一個人去參加派對,尋找也是支身前往的人攀談,就是一種建立基礎人際關係的做法。
任何人際關係都從一對一開始。一對一是一切的基礎,機會就是從一對一之中誕生的。
雖然我剛好是天生不怕寂寞的類型,但這種做法和個性無關。無論是害怕孤單或跟誰都能聊不停的人,人際關係都能從一對一開始發展、茁壯。
不論是拓展縱向或橫向的人際關係都是好事,只是永遠都別忘記自己是其中的一個點,也只能單點的方式行動。換句話說,就是要永遠保持獨立。不依賴任何事物,遇到事情先自己思考、自己判斷,然後自己行動。
單點行動也更不受牽絆,不管何處都能自由來去。
打破常規,脫離「普通」之列
沒有比「普通」更莫名其妙的詞彙了。
那就像是個咒語,有時甚至是將自我特色封閉起來的箱子。
或許,「普通」這兩個字會令很多人覺得心安,但是,所謂「普通」 到底是什麼?
普通和不普通的差別是:普通是有前例可循,也是習慣的事。至於不普通是什麼,就沒有答案了。但我認為,那才是具有無限潛力與魅力之處。
我總是在想,若眼前的所有事物不普通,那會是什麼樣子?換句話說,我一直在思考,嶄新的事物是什麼樣子。
*
忘了是幾歲的時候,我開始注意到不管做什麼,都會聽到有人說: 「普通不會這麼做吧」、「一般都是這麼做的」,或「這才是常見的做法」之類的話。
什麼是普通什麼是不普通,我不知道。只是內心產生了疑問,難道「不普通」就等於「不好」嗎?
我尊敬父母,也喜歡身邊的大人,但他們老是掛在嘴上的「普通」,對我而言是完全無法理解的事。
上中學後,「普通」更多了些強制性的力量,變成校規。老師們總是異口同聲,把「普通」與「學生該有的樣子」劃上等號,像是中學生該有的髮型、中學生該穿的服裝、中學生該表現的舉止。即使如此,我依然無法理解「普通」這件事。除了校規之外,學校更是個受「普通」 束縛與支配的世界。
大家通常都穿這種衣服,和朋友多半都這樣玩,一般都是用這種方式說話……這些不是誰硬性規定的,學生手冊裡也沒有這麼寫。可是, 學校裡的這些「普通」,束縛力遠大於校規。
如果換成時下的場景,就是大家都玩同樣的電玩遊戲,大家都下載一樣的應用程式,大家都穿類似的衣服,那是一種無聲的強制。當年的說法是「同儕壓力」,以我的經驗來說,從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感受到被「普通」支配的氣氛了。這裡的「普通」正是──「和大家一樣」。
漸漸地,我開始看不慣把「普通」掛在嘴上的大人或老師了,內心會厭惡地想:「怎麼還在說這個!」
對同學也開始產生「少來了」的感覺。
我心想:「必須隨時活在大多數人的意見裡,這根本是騙人的吧。」
就算每個人的意見都不一樣又有何妨。應該說,每個人的意見原本就應該是不一樣的,但大家卻刻意配合多數意見,好讓自己沉浸在「跟大家一樣」的安心感中。看到這樣的同儕,我真的很受不了。偶爾出現像我這種會說出自己意見的少數人,卻總是被迫融入大多數的框架中, 這也讓我很反感。
我其實沒做過什麼了不得的壞事,也沒變成不良少年,不過,我很喜歡那些不會自我壓抑的人,我想和他們交朋友。在我眼中,那些無法忍受被塞進「普通」框架而爆炸的不良少年們,那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問題兒童,他們好自由,我喜歡他們。話雖如此,但我並未加入他們之中。因為,充其量我只是個喜歡獨處的少年。
當時,那些被周遭視為「壞孩子」的朋友們脫離了普通的框架。光是這樣,就讓他們閃閃發光,散發魅力。
成為大人之後我才理解,脫離普通的下一步,或許就是相信自我, 從而發現嶄新的自己。
離開「和大家一樣」的圈子,就能走出自己的路。這無關年齡,或許這就是獨立,從此踏上發現自我的旅程。老實說,我雖然忐忑不安, 但仍選擇了總有一天也要鼓起勇氣、踏出那個圈圈的生存之道。獨自一人。
前言
某天某時的某個發現,在那個當下過了之後,或許只會成為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日後回頭想想,那每一件每一件小事,卻在加加減減之中化成了現在自己的形狀。無論是開心的事、難過的事、成功與失敗……等形形色色。總有一天,這一切都能收進內心深處的抽屜。
我想試著一一取出這些私人軌跡中的記憶。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因為我想知道自己至今看過什麼、感受過什麼,即使迷失了方向,又是怎麼再踏出一步又一步的,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確認。說起來就像面對一本以自己的生存之道寫成的書。
這是為什麼呢?是為了在踏出下一步之前,重新...
目錄
前言
1. 永遠不會和你分手的人,是你自己
2. 「一對一」是所有事物發展的基礎
3. 打破常規,脫離「普通」之列
4. 打造屬於自己的規則
5. 坦誠、親切與微笑
6. 尋找人生的最佳擊球點
7. 一切都值得嘗試
8. 我的魔法詞彙
9. 擁有健康的野心
10. 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全力以赴」
11. 推銷商品前,先推銷自己
12. 預約下次的會面
13. 勿忘大人的分寸
14. 所有的工作,都是為「救人」而存在
15. 推倒積木之後
16. 日常即工作
17. 用熱情提高工作的精準度
18. 不以大顯身手為目標
19. 所有事情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20. 坦誠以對,真誠相待
21. 放棄動腦,就會懂得用心
22. 推不動,就試著用拉的
23. 敵人有時也會是朋友
24. 比好惡更重要的事
25. 能好好吵架的朋友,才是真友情
26. 緣分無法以時間衡量
27. 被忽略的,往往都是自己人
28. 希望有朝一日,能好好審視自己
後記
前言
1. 永遠不會和你分手的人,是你自己
2. 「一對一」是所有事物發展的基礎
3. 打破常規,脫離「普通」之列
4. 打造屬於自己的規則
5. 坦誠、親切與微笑
6. 尋找人生的最佳擊球點
7. 一切都值得嘗試
8. 我的魔法詞彙
9. 擁有健康的野心
10. 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全力以赴」
11. 推銷商品前,先推銷自己
12. 預約下次的會面
13. 勿忘大人的分寸
14. 所有的工作,都是為「救人」而存在
15. 推倒積木之後
16. 日常即工作
17. 用熱情提高工作的精準度
18. 不以大顯身手為目標
19. 所有事情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20. 坦誠以對,...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