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部對應中學世界史課程的性別史教材★★
★★臺灣108課綱「歷史與性別」領域最佳延伸讀本★★理解女性角色、性別意識與歷史變遷
從性別觀點出發,開啟性別史的新視野
台灣第一本──全方位性別史「教/學」指南
編者小濱正子親寫「臺灣版序」+中研院女性史權威游鑑明專文推薦
★結合圖像資料與史料文獻 ★多學科的跨領域專業解說
★議題導向的思辨性閱讀 ★從歷史脈絡研究性別意識演變
※※※※※
★開闊視野:多元文化的性別意識演變
以中學世界史脈絡為框架,描繪人類社會及性別意識從古代到現代的演變過程,並且以女性為主體、深入探討女性在歷史變遷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議題導向:問題導向的思辨性閱讀
本書每章結構分為「概說」、「問題討論」及「專題討論」三個層次。以問題為導向的多層次論述,討論不同地區及不同文化的關鍵性別議題,讓讀者迅速了解重點所在。
★專業解說:多學科的跨領域合作
本書由三位長期耕耘女性史領域的學者領頭,邀請多位包括歷史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專家共同執筆,打造跨領域、具備多角度的深度對話。
★豐富細節:多種圖像資料、史料文獻的百科全書
本書在主文論述之外,包含多種時間年表、圖像及史料文獻的解說,豐富的細節如同一部關於女性及性別研究的百科全書。
※※※※※
傳統的歷史書寫往往是透過男性視角所建構,不只忽視女性角色的存在,更缺乏性別觀點下的解讀。因此,要如何跳脫傳統男性觀點,重新書寫一部關於「女性」的完整歷史,便是本書的最大嘗試。從古代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女性的社會角色及地位,在歷史上經歷過什麼重大的轉變?所謂「男女有別」的性別秩序,又如何被塑造出來,並且在世界各地展現出各種不同的樣貌?
《女性的世界史》網羅多位學者專家,結合歷史學與性別研究的跨領域視野,以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為「經」、包羅萬象的世界史知識為「緯」,編織出一幅從女性視角出發、具有鮮明性別意識的歷史圖像,可說是一部理解性別變遷與歷史發展的最佳學習指南!
■為何羅馬帝國的女性大量加入基督教,竟導致家父長社會結構加速崩解?
羅馬帝國的傳統社會結構是建立在男性統治女性的「家父長制度」基礎之上,使得羅馬婦女長期受到壓抑。直到基督教興起後,於西元二至三世紀期間在羅馬帝國境內廣為流傳,其訴諸「神愛世人」的平等教義促使許多羅馬女性紛紛皈依,訴求較平等的婚姻關係,導致羅馬的傳統家父長社會崩解,最終影響羅馬帝國晚期的歷史發展。
■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制度強調血統,女性繼承者得以在此背景下脫穎而出!
相較於其他文化,女性貴族在此背景下擁有與男性相等的繼承權,並且有機會成為掌握實權的女性統治者。比如先後與法國及英國國王結婚、建立安茹帝國的亞奎丹女公爵艾莉諾,或是斡旋神聖羅馬皇帝與梵諦岡教皇衝突、義大利的托斯卡尼女伯爵瑪蒂爾達,她們都是具有高超政治手腕、足以影響歷史走向的統治者。
■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非但沒有改善女性的社會地位,反而強化既有的社會歧視?
歐洲文明隨著科學知識的進步與普及而快速發展,邁入近代文明的黃金時代,卻也同時成為性別歧視的溫床。例如十九世紀的達爾文進化論,從生物學角度解釋男女不只存在生理差異,還因為「性擇」原理,造就女性在演化過程上落後於男性。這樣的科學理論,便成為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社會合理化男女不平等待遇的依據。
■當女性被迫加入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反而促成戰後的兩性政治平等!
在戰爭中全民動員體制的出現,讓女性有機會接觸原本只限於男性的事務,例如各種與戰爭相關的勞動,甚至到前線作戰。因此在戰爭時期,女性更容易受到慰安迫害等性暴力,另一方面也促使許多國家在戰後開放女性參政權,例如一戰後的英國及二戰後的法國,最終實現了男女在政治上的平等。
※※※※※
本書對應日本中學歷史教育的世界史脈絡,打破傳統通史框架,採取議題為導向論述方式,有助於讀者快速吸收,相當適合作為臺灣已施行108課綱下歷史教育的延伸閱讀。再者,本書呈現各種文字與圖像的資料,試圖讓歷史自己「說故事」,也非常適合作為一般讀者的普及歷史讀物。
本書收錄活躍於臺日兩地的女性史學者、也是主要編者之一小濱正子寫給臺灣讀者的臺灣版新序言;另外,本書亦收錄臺灣女性史研究權威、中研院近史所研究院員、暢銷書《日本殖民下的她們》作者游鑑明的專文推薦,為讀者解說本書主旨。
作者簡介:
三成美保(みつなり みほ)
一九五六年生,大阪大學博士(法學),研究領域為歷史教育、德國史、法制史、性別研究,曾任日本性別法學會第七任理事長,現任追手門學院大學法學部教授。
姬岡壽子(ひめおか としこ)
一九五○年生,奈良女子大學文學博士,研究領域為近現代德國史、女性與性別史,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小濱正子(こはま まさこ)
一九五八年生,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博士(人文科學),研究領域為中國史、性別史,現任日本大學文理學部教授、東洋文庫研究員。
譯者簡介:
【譯者簡介】
李瑋茹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輔系日本語文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日本語能力試驗一級(N1)合格。譯有《獨裁的異議》(八旗出版)。
【校譯簡介】
鄭天恩
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專職翻譯。譯有《蒙古與伊斯蘭》、《何謂中華、何謂漢》、《曾經以為中國最幸福》、《人民解放軍的真相》、《凱爾特.最初的歐洲》、《文明的遊牧史觀》(以上由八旗文化出版)、《海上霸權》、《日本人的界限》(合譯)、《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珍珠港》、《最後的帝國軍人》、《諾門罕之夏》、《烏克蘭戰場》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學者專家好評推薦】
衣若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連玲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盧省言(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教育現場熱情推薦】
朱瑞月(台北市華江高中歷史科教師)
孔令芝(新北市林口高中歷史教師)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倪心正(高雄市瑞祥高中歷史教師)
黃春木(台北市建國高中歷史教師)
黃惠貞(新北市板橋高中歷史教師)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學者專家好評推薦】
衣若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連玲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盧省言(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教育現場熱情推薦】
朱瑞月(台北市華江高中歷史科教師)
孔令芝(新北市林口高中歷史教師)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倪心正(高雄市瑞祥高中歷史教師)
黃春木(台北市建國高中歷史教師)
黃惠貞(新北市板橋高中歷史教師)
章節試閱
〈女性與近代歐洲〉
◎8-1,概論⑧歐洲的擴張、危機與性別◎
◆從擴張走向危機
歐洲近代早期(近世)的變化走向為:「擴張」(16世紀)→「危機」(17世紀)→「成長」(18世紀)。而歐洲的「擴張」其實是透過侵略(屠殺)、殖民、通商、傳教、探險等各種方式推進,其與異文化的接觸更促進了人權思想之形成。只是就像洛克的「社會契約論」是以家父長制作為契約主體,而此時的女性並未被納入其中。接下來的「17世紀的危機」,同時也是「科學革命」的時代。由於當時進入小冰河期,氣候變得寒冷,導致瘟疫蔓延、遍地歉收、人口停滯成長。加上接連發生戰爭,人們飽受重稅所苦,因此常常發生動亂、農民暴動,甚至達到女巫審判的高峰期。在動亂中尋求人類理性的自然法則理念來取代神之所在,以及相信人類可以透過發展科學技術來控制自然,這兩件事可說互為表裡關係。最後,其實在歌頌人性的文藝復興時期,在藝術、科學領域均有許多活躍的女性,可惜大多都已被遺忘了。
◆政治與女性
歐洲近代早期女性參與政治的程度,因其身分、地區有所不同。越是自治性格強烈的共和制度都市、國家,在政治上越排斥女性(瑞士各州、德意志帝國都市等)。反之,在權力倚賴血統繼承,非以選舉、提名決定的王國,女性反而能夠登上王位。尤其在絕對專制王政下,只要朝廷越講求要由直系繼承王位,誕生女王的機會就越高。如英格蘭、蘇格蘭、西班牙、瑞典,皆在沒有直系男子繼承時改由女王即位(18世紀的俄國、奧地利亦同)。雖然法國依據14世紀的古老部族法典《薩利克法》,向來把女性排除在王位繼承者之外,但王太后(攝政)、王后、情婦等女性都有一定的政治發言權。
不管在哪一個宮廷,女性的角色都很重要,她們都可參與政治對話。然而參加政治的女性往往會讓男性知識分子心生警戒,所以女王、攝政太后總是費盡心思打造自己的形象。像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在位期間1558~1603年)就扮演與聖母瑪麗亞形象重合的「童貞女王」,成功地塑造了自身形象;反之,積極仿效古代羅馬女神、扮演「母親」形象的攝政太后凱薩琳.德.麥地奇(Catherine de Medici,1519~1589年,左頁圖)卻被指控成一個堪比「暴政贊助者」的女巫,讓她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功績都被這個惡名給掩蓋了。
◆「家」
「家」是近代早期歐洲生活秩序的中心。無論生活、勞動、居住,都跟「家」連成一體。農民、公民的「家」會被納入城市或村落之共同體。家父長為共同體的正式成員,權利受到保障,對外可代表「家」、管理「家」的財產。「家」的成員包含家父長、家母、孩子、雇工(工匠、學徒)、親戚等同居人和退休老人,家父長對成員持有懲戒權力。「家」的規模不算很大,原因在於他們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平均壽命很低、常因無力抵抗瘟疫而死去,或者習慣把孩子送去別人家學習。此外,沒有繼承農地、沒有取得店主資格的人都不能結婚,因此初婚年齡頗高,單身男女很多。到了18世紀末,有一些雇工開始從「家」獨立出來,形成了近代的家族。
◎8-3,文藝復興藝術與女性──繪畫中的女性形象與女畫家◎
◆繪畫中的女性形象
在以義大利佛羅倫斯為中心、於15世紀時開花結果的文藝復興(指古典文化的新生)之中,人們重新採用了過去被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當成異教而忽略的古希臘羅馬神話,做為藝術的主題。其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此為羅馬神話之名,希臘神話中稱作「阿芙蘿黛蒂」[Aphrodite])更從視肉體為罪惡的基督教桎梏中解放出來,轉變成一個表現女性理想身體之美的主題形象。儘管維納斯繪畫表面上是在展現精神方面「天上之愛」的寓意,實際上卻帶有世俗肉身的裸體性感,正是現實女性的肖像。
◆畫家與贊助者
文藝復興文化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很大部分是有賴於那些靠工商業或金融業致富的城市貴族、同業公會、或教會的藝術贊助者(patron)。一般來說,相對於上流階層的贊助者(買家),畫家屬於收取訂製酬金來維持生計的工匠階層,因此當時藝術作品大幅反映了買家的興趣和意向。許多像維納斯之類的女性肖像都是由男性贊助者訂購、再由男性畫家繪製的。不過近年來保護藝術、訂購作品的女性贊助者漸漸浮上檯面,女性亦可扮演決定文化愛好的角色。
◆女性畫家
假如想成為一名職業畫家,首先得加入工作室,在師傅旗下累積學習經驗,等到可以獨當一面之後再加入同業公會──然則女性幾乎都沒有那些機會,除非她的父親就是畫家:例如義大利的阿特米西亞.真蒂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一開始先在父親的工作室學習,而後留下一些以神話、聖經為題材的戲劇性繪畫傑作。其他還有繪製國王肖像的義大利畫家蘇菲妮絲貝.安古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約1532~1625年)、以及擅長風俗畫的茱蒂絲.萊斯特(Judith Leyster,1609~1660年),只是她們長久以來皆被藝術史遺忘。在藝術以外,還有文藝復興前期的作家克莉絲汀.德.皮桑(約1365~1430年),她出身於威尼斯、主要在法國宮廷活動,以詩作、散文貫徹擁護女性的立場。她的作品《婦女城》便描寫了一個由女性美德治理的烏托邦。上述例子顯示,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文章中確實存在著「表現自我的女性」。
圖❶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約1485年)
這幅文藝復興時期最早的等身大全裸維納斯像,相傳是與佛羅倫斯梅迪西家族關係深厚的畫家波提且利,其受託繪製用來慶祝該家族婚禮的作品。畫中所繪愛與豐收的女神,不僅是象徵吉祥之兆的圖像,同時也保留了真實女性的身影。而模仿古希臘雕刻把雙手放在前面遮掩的「害羞維納斯」姿勢、與「橫臥維納斯」兩者均是裸女畫像的標準定型。
圖❷「我是藝術(家)」──阿特米西亞・真蒂萊希(1593~約1653年)的自畫像
阿特米西亞出生於羅馬,為畫家奧拉奇歐.真蒂萊希(Orazio Gentileschi)之女,她曾擔任父親助手參與工作室的製作,亦曾於1612年因為遭到師事的畫家強暴而站上審判法庭,最終她戰勝了那些痛苦經驗,躋身一流畫家,如今可在歐洲的美術館看到不少阿特米西亞畫作。從她把自己化為藝術擬人像的作品《自畫像做為繪畫藝術之寓言》(Self-Portrait as the Allegory of Painting,1630年代)上,就能看出她以畫家身分生活的強烈意志。
〈女性與近代歐洲〉
◎8-1,概論⑧歐洲的擴張、危機與性別◎
◆從擴張走向危機
歐洲近代早期(近世)的變化走向為:「擴張」(16世紀)→「危機」(17世紀)→「成長」(18世紀)。而歐洲的「擴張」其實是透過侵略(屠殺)、殖民、通商、傳教、探險等各種方式推進,其與異文化的接觸更促進了人權思想之形成。只是就像洛克的「社會契約論」是以家父長制作為契約主體,而此時的女性並未被納入其中。接下來的「17世紀的危機」,同時也是「科學革命」的時代。由於當時進入小冰河期,氣候變得寒冷,導致瘟疫蔓延、遍地歉收、人口停滯成長。...
推薦序
〈臺灣版新序〉
這次我們的《女性的世界史》(原名:歴史を読み替える-ジェンダーから見た世界史)出版中文版,非常高興。
本書與姊妹篇《歴史を読み替える―ジェンダーから見た日本史》一起發行。本書的編撰目的,是爲了將日本從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在性別史(包括女性史)方面的研究者積累之研究成果,傳達給廣大讀者並應用在歷史教育的現場。爲了能夠作爲高中歷史的延伸讀本使用,便按照教科書章節形式,每一項研究課題都以一個跨頁(2頁)的篇幅來介紹。在日本的國中、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男性政治家占主導地位,女性、性少數派和非主流男性的影子非常模糊幾乎被掩蓋了。我們編寫本書,是因為我們相信學習僅靠這些學校發行的教科書,很難了解多種樣貌的人所生活的歷史背景。因此當本書出版後,我們可以從過往的歷史中獲得到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學習及教訓。非常幸運的是,本書得到日本讀者的支持,至今已經印刷了六次,也被用在高中歷史教育課程中。
日本針對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的歷史研究有著深厚積累,不僅是歐美國家,還包含東亞、南亞、西亞、中亞各地區和南美、非洲等,世界歷史教科書將有助於日本社會在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的歷史和文化基礎上,加深與世界的交流所奠定的基礎知識。近年來,各個國家地區的歷史研究在性別史領域裡,也持續的進步及發展。我們各成員都爲了實現社會性別平等而努力,這也是彼此相互理解發展的核心。我們還出版了《從「人」探討性別世界史》共三部系列著作,分別是第一本《「人」是誰?──身體、性慾、暴力》、第二本《「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家庭、制度、文化》、以及第三本《如何質疑「世界」?──地區、紛爭、科學》。這些著作也是由同一研究團隊編輯策畫撰寫,近期內即將在日本發行。
我的專業是中國歷史,所以我和以日本爲據點的中國史研究同事們一起編寫了《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此書的繁體中文版本爲《被埋沒的足跡: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小濱正子、下倉涉、佐佐木愛、高嶋航、江上幸子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11月)該書已在臺灣發行,深受讀者好評,令我深感榮焉。此次,由八旗文化出版社將更廣泛的日本性別史研究成果介紹給臺灣等華語圈,對此我感到非常榮幸。本書能夠順利成書出版,都是因為各位的支持與幫助,我表示衷心的感謝。致力於此計劃的游鑑明教授,她是中國女性史研究者,同時她也是在國際上備受尊敬的先驅者。本書能夠在臺灣出版發行得益於鑑明教授對女性史研究的熱情才得以實現。
近年來,臺灣在東亞地區的性別平等和公正方面有著顯著的進展,臺灣已經實現了女總統執政和同性婚姻。如果本書對臺灣的讀者們有所幫助,我會非常高興,因為你們是這些發展的推動者,特別是即將領導下一代的諸位年輕人。同時,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成為日本社會效仿臺灣、加速性別平等的腳步,作為更深入交流的契機。
在2023年柔枝嫩葉之時 編輯代表
小濱正子
〈臺灣版新序〉
這次我們的《女性的世界史》(原名:歴史を読み替える-ジェンダーから見た世界史)出版中文版,非常高興。
本書與姊妹篇《歴史を読み替える―ジェンダーから見た日本史》一起發行。本書的編撰目的,是爲了將日本從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在性別史(包括女性史)方面的研究者積累之研究成果,傳達給廣大讀者並應用在歷史教育的現場。爲了能夠作爲高中歷史的延伸讀本使用,便按照教科書章節形式,每一項研究課題都以一個跨頁(2頁)的篇幅來介紹。在日本的國中、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男性政治家占主導地位,女性、性少數派和非主流男性...
目錄
■臺灣版新序/小濱正子(本書作者)
■推薦序:如何不再「瞎子摸象」?/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前言:「歷史新讀」系列叢書的出版主旨
■序論:推進歷史學中的「性別主流化」
■第1章|總論:歷史與性別
1-1 概說①如何從歷史觀點看性別研究?
1-2 論點①家父長制與性別
1-3 論點②亞洲的家父長制
1-4 論點③人口變動與歷史
1-5 論點④如何理解「身體」概念?
1-6 論點⑤「男性氣質」的歷史
1-7 論點⑥從性別觀點來看科學史
1-8 專題討論①國際社會的二十一世紀課題
■第2章|近東與地中海世界
2-1 概說②古代地中海世界與性別
2-2 古代近東社會的性別秩序
2-3 城邦社會的「同性友愛」
2-4 城邦社會與「家」──雅典與斯巴達
2-5 西方古代所認知的「東方世界」
2-6 古羅馬的共和政體與家父長制
2-7 羅馬公民的生活與「家」
2-8 專題討論②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史前時代
■第3章|亞洲、非洲與美洲的古代文明
3-1 概說③古代文明與性別
3-2 印度教社會與種姓秩序
3-3 古代中國──父系社會的形成
3-4 東南亞社會性別秩序的多樣性
3-5 南北美洲──從古代到近代的中美洲文明
3-6 專題討論③佛教中的女性
■第4章|東亞世界的形成與發展
4-1 概說④東亞世界的性別秩序
4-2 中國貴族制社會女性的活躍
4-3 三國至高麗時代的朝鮮半島──農耕社會的強勢母權
4-4 宋代社會──儒教性別規範的濫觴
4-5 專題討論④外戚與宦官
■第5章|伊斯蘭世界的形成與發展
5-1 概說⑤中世紀伊斯蘭社會的性別秩序
5-2 中世紀伊斯蘭社會與家父長制
5-3 「伊斯蘭化」的多元現象──非洲與東南亞
5-4 專題討論⑤伊斯蘭教與伊斯蘭文化
■第6章|歐洲世界的形成與發展
6-1 概說⑥基督教歐洲社會的成立與性別
6-2 從日耳曼部落到法蘭克王國
6-3 拜占庭帝國與性別
6-4 天主教教會與教會婚姻法
6-5 封建制度與貴族社會
6-6 中世紀歐洲的農村與城市
6-7 英法百年戰爭與聖女貞德
6-8 中世紀歐洲的知識女性與大學
6-9 中世紀歐洲的醫事學校與修道院
6-10 東西交流網絡的形成
6-11 專題討論⑥基督教與「性」
■第7章|亞洲諸文明的成熟期
7-1 概說⑦亞洲諸文明的性別秩序
7-2 蒙古帝國的皇后與成吉思汗家的婚姻戰略
7-3 明清中國的性別秩序
7-4 帝制後期中國的文化
7-5 朝鮮王朝時代的文化──朱子學與男女有別
7-6 鄂圖曼帝國的性別秩序
7-7 中世紀及近代早期的印度社會
7-8 專題討論⑦纏足與辮髮
■第8章|近代歐洲的成立
8-1 概說⑧歐洲的擴張、危機與性別
8-2 大航海時代──橫渡海洋的男性與女性
8-3 文藝復興藝術與女性──繪畫中的女性形象與女畫家
8-4 宗教改革與「性」管理的強化
8-5 迫害女巫與女巫審判
8-6 伊莉莎白女王的神話
8-7 絕對君主制的時代──宮廷社會與民眾文化
8-8 專題討論⑧男女「身體」如何言說?──對性別差異的解釋
■第9章|歐洲主權國家體制的展開
9-1 概說⑨「啟蒙的時代」與公私二元社會模型的形成
9-2 開明專制與啟蒙民眾
9-3 啟蒙思想與公共輿論的形成──性別規範的成立
9-4 凱薩琳大帝的統治時代──十八世紀的俄國
9-5 食物與藥物的傳播及影響──從美洲到歐洲
9-6 大西洋奴隸貿易中的性別
9-7 專題討論⑨科學革命與性別
■第10章|近代歐美公民社會的形成
10-1 概說⑩公民的時代與性別秩序
10-2 美國獨立革命與性別
10-3 法國人權宣言與「女權宣言」
10-4 近代民法的性別偏見
10-5 慈善與福利活動
10-6 1848年革命與性別
10-7 工業化與勞動的性別化
10-8 階級與性別──勞工大眾的生活與家族
10-9 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思想與女性解放
10-10 「性」與近代
10-11專題討論⑩近代家庭的形成
■第11章|近代歐美民族國家的發展
11-1 概說⑪近代民族國家與性別
11-2 軍隊與性別
11-3 教育制度與性別
11-4 改革與反動的時代──十九世紀的俄國
11-5 美國──邊疆的擴張
11-6 美國南北戰爭與解放奴隸──對黑人女性的雙重歧視
11-7 維多利亞女王的時代
11-8 走進社會的職業女性
11-9 第一波女性主義
11-10 女性參政權運動的時代
11-11 挑戰科學上的男性優勢──女醫師的誕生
11-12 專題討論⑪時尚與性別
■第12章|帝國主義與亞洲、非洲的民族運動
12-1 概說⑫亞洲及非洲的社會變動與女性地位
12-2 近代印度的社會改革與民族運動
12-3 鄂圖曼帝國的女性地位改革
12-4 清末社會的變化與女性解放思想的出現
12-5 東南亞民族運動與性別
12-6 對抗殖民的非洲抵抗運動
12-7 生在帝國主義時代的女性們
12-8 專題討論⑫作為傳統文化的「寡婦殉死」
■第13章|兩次世界大戰
13-1 概說⑬世界大戰的時代
13-2 總體戰與性別
13-3 蘇聯的女性與家庭
13-4 大眾政治化、「社會衝撞」與參政權的獲得
13-5 節育運動的展開與優生學
13-6 中國新文化運動與新社會秩序的探索
13-7 土耳其近代化改革與女性解放
13-8 朝鮮的殖民地化──從「新女性」到「慰安婦」
13-9 革命與戰爭中的中國女性
13-10 納粹主義與性別
13-11 戰爭、占領與性暴力
13-12 專題討論⑬「新女性」、「摩登女郎」與消費文化
■第14章|冷戰與第三世界
14-1 概說⑭冷戰體制與性別
14-2 印度獨立與女性
14-3 社會主義中國的性別變革
14-4 韓國性別政策的轉變──從軍事獨裁下的女性壓抑與兩性平等抗爭
14-5 越南戰爭中的女性
14-6 非洲獨立與性別
14-7 聯合國的性別平等訴求
14-8 第二波女性主義
14-9 專題討論⑭電影與性別
■第15章|現代世界
15-1 概說⑮邁向性別主流化之路
15-2 性自由與家庭的多樣化
15-3 改革開放政策下的中國
15-4 臺灣社會的性別秩序變遷
15-5 蘇聯及東歐的社會主義體制崩潰與性別
15-6 德國統一的光與影
15-7 促進非洲和平的活躍女性
15-8 現代伊斯蘭社會與性別
15-9 全球化與性別
15-10 專題討論⑮現代科學與性別
■各章參考文獻
■全書參考文獻
■執筆者簡介
■臺灣版新序/小濱正子(本書作者)
■推薦序:如何不再「瞎子摸象」?/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前言:「歷史新讀」系列叢書的出版主旨
■序論:推進歷史學中的「性別主流化」
■第1章|總論:歷史與性別
1-1 概說①如何從歷史觀點看性別研究?
1-2 論點①家父長制與性別
1-3 論點②亞洲的家父長制
1-4 論點③人口變動與歷史
1-5 論點④如何理解「身體」概念?
1-6 論點⑤「男性氣質」的歷史
1-7 論點⑥從性別觀點來看科學史
1-8 專題討論①國際社會的二十一世紀課題
■第2章|近東與地中海...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