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
開創心理學新典範的不朽經典
在人生定義膚淺至極的當代
本書讓我們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激情、獨特、命運,和童年
人生究竟是先天遺傳的產物,還是後天環境的結果?「原型心理學」創始者希爾曼說,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第三種作用力:生命橡實力。
就如橡樹的命運已然蘊藏在微小的橡實之中,每個人在降生前,靈魂就已選定各自的生命藍圖,那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人生使命。儘管出生後已記不得這份使命,甚至根本沒意識到它,但守護神「代蒙」將會終生保護指引,協助你發揮天賦、展開獨特旅程。
我們應該讓原型性格帶領人生,因為那是與生俱來、無可違逆的,不應以意識強解,否則只會埋沒天命。作者以詩意語言、神話視角詮釋小提琴家曼紐因、好萊塢明星茱蒂‧嘉蘭、羅斯福夫人等追隨命運召喚者的故事,呼籲讀者重新思考人生、傾聽命運的呼召、破譯自己的靈魂密碼。
回應這份呼召,還能幫助我們檢視童年,解開「都是父母的錯」的怨懟心結,欣然接受生命中的每個經歷;並讓為人父母者釋下重負,開始珍視孩子的奇想和不尋常行徑,不再濫加標籤。我們將以嶄新眼光回顧過往的挫折、創傷、狂喜、感動,找出價值、獲得啟示,有意識地讓自己靈魂中這顆小小的橡實,成長茁壯為獨一無二的美麗橡樹。
「一本精彩、引人入勝的傑作……希爾曼讓我們敢於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註定要存在於世,而且每個人都被自己周圍的世界所需要。」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 1926 - 2011)
榮格學派的心理分析學者,也是後榮格時代以靈魂為基礎之「原型心理學」(archetypal psychology)的創始者,被譽為美國最具獨創性的心理學家。曾經在一九五〇年代師從榮格,之後成為蘇黎世榮格研究所的系主任;一九八〇年代回到美國後,先後任教於耶魯大學、紐約錫拉丘茲大學、芝加哥大學、達拉斯大學(希爾曼在此創設達拉斯人文和文化研究中心)。除治學以外,經常巡迴各國演講。著述共二十餘種,計有《心理學的再深入省視》(Re-Visioning Psychology)、《妙手回春》(Healing Fiction)、《夢境與幽冥世界》(The Dream and the Underworld,將由心靈工坊出版)、《自殺與靈魂》(Suicide and the Soul,將由心靈工坊出版)等。(本簡介各中文書名均為暫譯)
譯者簡介:
薛絢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專事翻譯,譯作包括《費正清論中國 :中國新史》、《植物的祕密生命》、《一行禪師:活的佛陀活的基督》、《世界,文本,批評者》、《夢:私我的神話》、《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呂旭亞 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林耕新 耕心療癒診所院長
洪素珍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張徳芬 身心靈作家
彭樹君 知名作家、自由時報花編副刊∕閱讀版主編
蔡昌雄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呂旭亞 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林耕新 耕心療癒診所院長
洪素珍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張徳芬 身心靈作家
彭樹君 知名作家、自由時報花編副刊∕閱讀版主編
蔡昌雄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橡實人生觀
人生豈只是憑理論就能道盡?各人遲早會覺得有某種召喚當前,於是跟著它走上了某條路。有人也許還記得,這感召的發生是在童年時期,當時即有不知從何而來的驅策力,使自己受到強烈吸引,事情產生奇特轉變,像是有天降神諭指示你:這是我非做不可的,這才是我本來的面目。
這本書講的就是這種非回應不可的感召。
假如你回憶中並沒有這麼鮮活確定的一刻,也許感召的到來比較近似溪水的推力。你在這溪中不知不覺地隨流飄浮,卻在岸邊的某一處停住。你回顧時,意識到這多少是命運的安排。
這本書講的就是這種命運意識。
這些感召與回憶影響一生之深,與受傷害的恐怖記憶不相上下。然而,這些較神祕費解的時刻往往被擱置;一般理論只偏重創傷經驗的影響,認為人擔起人生大任,為的是要化解創傷。姑不論幼年受過什麼傷害,命運如何坎坷,我們一開始就帶著清楚的性格,以及一些耐久不變的特質。
這本書講的就是個性的影響力。
由於行之有年的「創傷」論點左右了人格心理學理論及其發展,我們回憶的焦點和自述時的用語,已經被這類理論的毒素滲透了。我們一生雖受童年的影響,但影響力更大的也許是,我們學來的那套想像自己童年的方式。本書要說,童年創痛固然造成傷害,但傷害更甚的是,以不忘創傷的態度記憶童年,把童年視為遭受外力施加而承受種種莫須有苦難的時期,以為童年誤了自己一生。
所以,為了修復這種傷害,本書要指出,你的本質中含有一些其他成分,是過去擁有而至今依然存在的。那些曲解讓你的人生之船漂浮於無意義之河的急流險灘中,而你本質中所擁有的其他成分,讓你在生命轉折中免於滅頂,重拾對命運的知覺。因為,這正是許多人生命中已經流失而必須找回的東西:它要你知道你生在世上是有道理的。
揭露生命的圖像
本書不打算妄言人生大道或生命意義,甚或宗教信仰之哲學。本書卻要肯定以下這些感覺:我這個人的降生有其道理可言;我要放眼日復一日的生活範圍之外,看看我為什麼繞著地球轉;天生我材不可辜負,它預定的生命圖像要在我的生命史中實現。
這種個人生命的固有圖像(innate image)是本書的主題,也是每個人一生傳記的主題——在本書中我們將走入許多人的人生傳記。傳記式的敘述主導著西方文化中的主體意識,總是在自我表演的治療中浮現。接受治療的人,或被心理治療那一套反思方式影響的人,即使是透過電視談話節目中的眼淚來表現,其實都在尋找與自身相符的人生傳記:我的這些生命片段如何拼湊成一致的人生圖像?我的人生故事的主軸是什麼?
我們若要揭露個人生命的固有圖像,就得把慣常套用的心理學架構擱置一旁。心理學架構無法完整表露人生;它修剪人的生命,才能安插到架構裡。心理學的架構有其固定的成長發展階段:從嬰兒期開始,經過困擾的青年期、中年危機、老化,直到死亡為止。你腳步沉重地按這預定好的地圖走,在你還沒走到某個定點前,行程表已為你預示了一切。這就好像保險公司的精算師事先算出來的統計數字,你的人生過程在未發生時就已經完成了。如果人生不在預定的大道上,就會被歸類為非常規的「旅程」,那就只好依照圖樣增刪事件,好讓它們照著時間順序列在履歷表中,一件接著一件。這種人生沒有情節,主角「我」在一片乾透了的「經驗」沙漠中飄蕩,趣味漸失。
我們真正的生命史被竊占了,橡樹果實注定要長成大樹的運數不見了;我們去接受心理醫師治療就是要把它找回來。然而,若不承認這種心理真相與命運召喚相繫的心理學說,就沒法找到生命的固有圖像。我們各自的本相仍將是社會學意義下的消費者而已,甘受隨便取樣的統計數字左右。至於命運之神派下來的監守神「代蒙」(daimon),他的驅策未受到肯定,看來倒像是怪癖,被歸入怨憎、過度強烈的渴望之類。心理治療的各派各家都說壓抑是人格結構的關鍵,其實真正被壓抑的未必是過往的記憶,而是橡樹果實的命運。
我們的人生構想方式把生命搞得索然無味,毫無浪漫傳奇的色彩。因此,本書也會從美、神祕性、神話等思考觀點來大膽假設生命過程,勇於聆聽諸如「洞察」(vision)與「感召」(calling)此類用語的啟發,賦予它們具體化的含義。我們絲毫不願輕忽所不理解的領域。即使是本書的後續章節,當我們仔細檢視遺傳學的解釋時,仍然看到其中的神祕與迷思。
解除外力擺布心態
現今探討人生的主要理論,即遺傳基因與環境影響的交互作用之說,遺漏了一個基本要項——每個人自覺與眾不同的特質。如果我們承認自己是遺傳與社會因素較勁下的結果,等於是自甘降格。如此一來,我的生命舞台上演的,只是基因排列密碼、遺傳特徵、創傷時刻、父母親的潛意識、社會環境偶發事故,外力編排好的一齣戲。我的人生傳記變成一部受害者的故事。
本書要把這種外力擺布的心態牢籠掀掉;藉由拆穿導致這種心態的理論,擺脫這種心態之困。美國人目前的受害者自我意識,乃是一個銅板的反面;其正面則是恰恰相反的耀眼形象,不屈不撓創造自己命運的英雄。擺布我們更甚的是學院心理學、唯科學主義心理學、治療用心理學;它們設下的範疇應付不了也銜接不上人的命運感召意識,於是就罔顧每個生命核心的神祕本質。
總歸一句話,這本書要談感召力,要談命運,要談人的個性,要談生命的固有圖像。這些大網集結而成「橡實原理」(acorn theory),按這個原理,每個人生來自有其獨特本質,等著每個人把它挖掘出來,在未被挖掘出來之前,它確實已經在那兒了。
讓時光暫停
「未被挖掘出來之前」這句話,恐怕要和主流理論的另一個範式,也就是「時間」,產生衝突。時間指揮著世界的一切,但它現在得停一停了。時間的考量必須擱一旁,否則在前的,永遠要影響後來的,人被「因」拴住,只能夠坐以待「果」。所以,本書用較多時間來談論「無時間性」(timeless);閱讀生命故事,要往前看,也要往後回溯。
以回溯的方式讀生命史,可以看出早年的執著大略會預構現在的行為模式。有些頂點會在早年出現,以後再也無法達到。回溯解讀也意味著,成長並不是就生物的意義而言,而是形式;只有當固有圖像的某一面被揭開,這樣的發展才有意義。我們確實看得見人會發展各種不同的智能,也看得見這些智能日益萎縮。但是,各人注定的固有圖像卻包含一切,連貫著生命的昨日、今日、明日。人不是一個過程,也不是一種發展。人本身就是會發展的生命固有圖像,如畢卡索(Picasso)說的:「我不發展,我就是我。」
這就是圖像的本質,任何圖像皆如此,它以完形(gestalt)呈現。你看著你面前的一張臉、窗外的景致、牆上的一幅畫,看到的都是整個完形,圖像各個部分同時呈現,而不是某一小塊導致另一小塊出現,也不是甲小塊比乙小塊先出現。圖畫中的一抹紅色是畫家畫的第一筆抑或是最後一筆,灰色的條紋是事後才加上去的,還是最初構思就有的,這些都不重要。反正你眼中所見的就是整幅畫。看著一張臉孔的時候,也是如此;皮膚五官組成的是一張臉,一個獨特的圖像,各部不分先後、完整呈現。橡樹果實所含的圖像亦然。人生而具有自己的個性,這是稟賦的。按古老傳說,乃是守護神在人出生時贈予的。
新瓶舊酒更芬芳
本書走的是一個新方向,秉持的卻是古老的觀念:每個人都是受了感召而降生人世的。這個觀念來自柏拉圖,見於他的代表作《理想國》(Republic)結尾處的「厄耳神話」(Myth of Er),概述如下:
我們每個人出生之前,各人的靈魂便獲賜一位獨有的監守神「代蒙」,靈魂選好了各自要在人世活出來的圖像和樣式。伴守著靈魂的代蒙便帶領人降生。但人一出生就忘記先前的事,以為自己是空手而來的。代蒙一直記著你圖像的樣子,以及樣式的內容,所以,代蒙帶著你一生的定數。
新柏拉圖主義大師普羅提諾(Plotinus)解釋說,我們選擇了適合自己靈魂的肉身、父母親、出生地、境遇,而按照神話,這一切條件都屬必然。所以,人生境遇,包括我的身體,也包括可能令我痛恨的父母親,都是我的靈魂自己選中的。因為我把這回事全忘了,所以不明白這個道理。
柏拉圖為使我們牢記,便講了這一則神話。他還在最後一段說,我們保存這則神話比喻,為的是保障我們自身的昌盛。換言之,這則神話有心理救贖的功能,由此衍生出來的心理學,可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
這則神話也可激勵實際行動:用神話啟示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生命。後文將一一詳論感召、靈魂、代蒙、命運、必然等觀念。其次,神話也暗示,人們必須非常小心地處理童年,才能看清代蒙早發的一舉一動,明瞭它的意圖而非阻擋它的路。繼而應當做的是:(1)肯定命中召喚;(2)針對這召喚調整人生;(3)認清意外事故,包括身心所受的挫折創痛,都是生命固有圖像的花色,有益於將圖像填滿,是圖像本身必需的。
命中的感召可能延後,可能被躲過、被斷斷續續錯過。但也可能把人緊纏不放。不論是哪種情形,它終究要現身,來認領原本歸它所有的。代蒙是不會遁逃的。
代蒙的多種稱呼
多少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找一個恰當的名詞來稱呼這種「感召」。羅馬人稱它是每個人的「守護神」(genius);希臘人稱它「代蒙」;基督徒稱之為「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詩人濟慈等浪漫主義者認為,這種召喚發自心中。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直覺的眼光,能看見他正在雕刻的人物內心的圖像。新柏拉圖主義者指它是一種想像的載體「奧克瑪」(Ochema),它就像車輛般載著人,是每人各自的支撐力。有人說它是「幸運女神」(Lady Luck)或福爾圖娜(Fortuna);有人則說它是魔奴(genie)或靈僕(jinn),可能是來作惡搗亂的。到了埃及,它也許是可以與你交談的精神力「卡」(ka)或元神「巴」(ba)。愛斯基摩人和其他有巫師儀式的族群會說,它是你的靈,是你的自在靈魂(free-soul)、動物靈魂(animal-soul)、氣息靈魂(breath-soul)。
一百多年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宗教學者兼文化研究者泰勒指出,「原始社會」(當時用來指非工業化的社會)的人以為,我們所說的「靈魂」即是,「一個稀薄而無實體的人形,其實只是一種氣體、薄霧、影子……;通常是可以感知而看不見的,卻能發出有形的威力。」研究文化人類學的胡特克蘭茲(Åke Hultkrantz)說,美洲印地安人認為,靈魂是「從一個圖像產生」,「用圖像的形式表達」。柏拉圖在「厄耳神話」中用了一個類似的字paradeigman(範圖),意指包含個人整個命運於其中的形體。這個長相左右的形象承載著命運,籠罩人的一生,但它並不是道德導師,不可與良知混為一談。
羅馬人說的「守護神」不是道德家。它「曉得與這人未來相關的一切事,掌握著他的命運」,但是「這神祇對此人並沒有道德約束力,只是促成其個人吉凶運勢。如果祈求守護神滿足私慾、實現惡念,也不會招致辱罵。」古羅馬、西非洲、海地都有祈求代蒙(或名稱不同而職司相似的神)降禍於仇敵、幫自己計謀得逞的風俗。代蒙的「邪惡」面,後文(第十章)將詳論。
靈魂圖像因人而異,這種觀念素來就有,普遍存在於各種文化中,所用的名稱多不勝數。只有我們當代的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把這一切從教科書中刪去。現代社會有關心理和治療的研究都有意忽視這個因素,而在其他文化中這被視為人格的核心,以及個人命數的倉庫。
說到這顆蘊含命數的橡樹果實,我會視情況需要採用不同的名詞,如:圖像、個性、命運、守護神、感召、代蒙、靈魂、定數。這種鬆散的風格遵循那些較為古老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比現代心理學更理解人生中這股不可思議的力量,而現代心理學總是把複雜的現象窄化成單一的定義。我們不需要害怕這些宏大的名詞,它們並不虛無空洞;這些字詞幾乎要被摒棄了,需要我們來復興。
這些字詞不能明白說出它們所指究竟是何物,但能確認那就是它,並且指出其神祕性。我們不可能確切知道它為何物,因為「它」的本質始終模糊,顯現的形態多半是暗示、直覺、耳語,或是突如其來而擾亂生活的迫切衝動和異常舉止,也就是我們常稱之為「徵候」(symptoms)的情況。
感召出現的時刻
且看這個實例:哈林歌舞戲院(Harlem Opera House)的某一次業餘表演比賽之夜,一名十六歲的瘦女孩怯生生地走上舞合,報幕人宣布:「諸位,下一位參賽者是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小姐,她為大家帶來的舞蹈是……對不起,請大家稍候。小妹妹,你要說什麼?噢,諸位,我要修正一下,費茲傑羅小姐要改換節目,她不跳舞了,她要唱……」
艾拉.費茲傑羅唱完之後,又應觀眾要求安可了三首歌,當晚得到冠軍。其實「她本來是要表演跳舞的」。
她當場換節目純屬偶然?還是體內突然冒出歌唱的基因?抑或是那一刻神意顯現,召喚費茲傑羅走上該當她走的運數?
心理學儘管不願意讓個人命運登堂入室,卻也承認人人各有自己的性格氣質,每一個人都是僅此唯一的個人,而且應該做自己。可是,一旦要解釋獨特的跡象,要討論人受什麼驅策而固執於獨特,心理學就大感為難了。按分析法來辦,就是把個人分解為形成人格的各種因素和行為特徵,再歸納為各種典型、情結、性格,企圖用大腦基質和基因來解開個人之所以獨特的謎。更嚴苛的學派則是把這個問題趕出實驗室,扔給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去作超自然「召喚」的研究,甚至丟給與法術、宗教、瘋狂相關的研究。心理學最大膽卻最無效的作為,就是將個體的獨待性變成充滿隨機性的概率統計問題。
本書不想把「我」最核心的個體意識交付給心理學實驗室,也無法接受我這獨特與寶貴的人生是概率統計的結果。但這不表示我會因此把腦袋埋藏在宗教的圍欄之中。對個體命運的感召並不是介於不可信的科學和不科學的信仰之間。個體性仍然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議題——心理學有「psyche」(心靈)這個前綴,以「靈魂」為前提,所以心理學無須靠宗教教條來支撐其信仰,也不需要遵循制度化的科學方法來觀察現象。宗教與科學作為兩種信條極盡西方思想的寵愛,在經年累月的對立與爭論之後,橡實理論降臨在它們之間。
橡實原理主張,你、我以及每一個人生來就有確定的圖像;我將證明這個觀點。用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語言來說,個體性的形成有其確切的動機。用柏拉圖和普羅提諾的話來說,則我們每個人都體現著自己的思想。這種形式、思想與圖像不允許太大幅度的偏離。實現理論視這固有圖像為天使或代蒙的意向,彷彿是意識的閃現;而這意向總是為我們本身著想,因為它選擇我們是有其緣故的。
無形的眷顧
代蒙處處為你著想,這也許是橡實理論中最難以接受的部分。心的動向是有緣故的,這不難接受;人的潛意識有它自己的意向,這也可以接受;世事發展的結果受命運影響,這甚至是一向慣有的看法。
然而,我是受到眷顧的、我的所作所為是受到關注的、我可能受著保護、而且可能不是單憑個人的意志和行為保持活命的,這些看法為什麼那麼難以想像呢?為什麼寧願信賴保險,卻不願相信生命有著一種看不見的擔保存在?人是很容易喪命的。剎那的不留神,可能使堅定的自我所做的最上乘計畫當下腰斬。我不會跌下樓梯,不會在馬路旁絆倒,不會遭到冷不防的侵害,是因為有什麼東西天天在那兒保護我。你在高速公路上疾駛,車上播放著音樂帶,思緒飄到幾百里外,你為何安然無恙?時時監視著你的起居,以及使你免受食物的病毒、細菌之害的這個「免疫系統」,到底是什麼?我們都說這種保護著我們的力量叫做本能、自保能力、第六感、潛在知覺(subliminal awareness)。它們都是無形卻確實存在的。古早時代,這樣好好照顧人的是守護神靈,人也曉得對它輕忽不得。
明明有這無形的眷顧,我們卻甘願想像自己被光溜溜地扔到世上來,孤零零地毫無自保能力。我們覺得人全憑自力獨力奮鬥的說法比較可信,卻不願相信人受著天意的愛護,帶著別人沒有的東西來到世上,被人世所需,而且自己的這份稟賦有時候可以用以自救。如果我說這是原原本本的事實,無須引據專家權威的話為證、不必為基督作見證,不用列舉傷病痊癒的奇蹟,你願意相信嗎?正規心理學為什麼就不能容納古早人所說的「天意」──肉眼看不見的監視保佑力?
心理學研究天意的時候,可以從小孩身上看到最佳證據。我指的不僅僅是幼童從高處跌落後,只受到皮肉擦傷;小孩被地震的瓦礫活埋後,依然無恙。我要說的是一般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個性特質出現的時刻,小女孩突然顯示她的天生本色,小男孩無來由地覺得自己非做某樁事不可。
諸如此類命運驅動,往往被機能不良的觀察和反應遲鈍的環境扼殺了。於是,兒童被冠上不好帶、有自毀行為、經常惹事、有過動性格等等徵候;這些都是成人為自己的錯誤理解發明出來的辯詞。橡實原理提出一個全新的方式來思考童年的行為失調:少談起因,多觀察不可抗拒的必然;少從過去經驗使然的角度看,多注意直覺的乍現。
(未完)
第一章 橡實人生觀
人生豈只是憑理論就能道盡?各人遲早會覺得有某種召喚當前,於是跟著它走上了某條路。有人也許還記得,這感召的發生是在童年時期,當時即有不知從何而來的驅策力,使自己受到強烈吸引,事情產生奇特轉變,像是有天降神諭指示你:這是我非做不可的,這才是我本來的面目。
這本書講的就是這種非回應不可的感召。
假如你回憶中並沒有這麼鮮活確定的一刻,也許感召的到來比較近似溪水的推力。你在這溪中不知不覺地隨流飄浮,卻在岸邊的某一處停住。你回顧時,意識到這多少是命運的安排。
這本書講的就是這種命運意識。...
推薦序
【導讀】
追隨召喚,詰問生命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十七世紀理性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是猶太人,因堅持非神論哲學,落到被猶太教會開除教籍;又拒絕教授哲學時避開宗教的條件,放棄大學聘書。他一生清貧,以磨鏡片維生,因此罹患肺結核告終。
時至二十世紀,思想中帶有斯賓諾莎自然神學影子的美國心理學家希爾曼(James Hillman),命運雖不至於如此悲涼,卻也跟他一般「執拗」,不跟隨大眾品味,也不理會政治正確,甚至近於「駭世驚俗」,像是不從「治療」,卻從心靈渴望的角度探討自殺者。如此特立獨行,也因此落寞大半生。
希爾曼一生出書近三十本,多半既不叫好,也不叫座;連開課講學,也常聽者寥寥。不管讀者或者聽者,都不太能接受他那不說理論、充滿神話譬喻,以及反詰聽者比回答問題還多的風格,更遑論聽得懂內容?他的抑鬱到中年達到了高峰,事業停滯不前、婚姻浮現問題、研究陷入泥淖……,就在這種沉降到黑底斯(Hades)的幽暗狀態中,他堅持不退,循著慣有風格風雨向前。終於在一九七五年,四十九歲時見到曙光,那年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Re-Visioning Psychology,獲得了美國普立茲獎提名,總算得到賞識。
Re-Visioning Psychology似乎還沒見到中譯本,我把它暫譯為《心理學的再深入省視》,這樣翻譯稍可體現希爾曼在當代心理學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當代心理學的發展有幾個轉折,初以生物學經驗實證獲得科學社群認可,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就算發掘潛意識,卻也一再強調其理論基於實證,潛意識心靈只能隱隱依附著生物病理學發展。直到後起的榮格以文化、神話、藝術、宗教……等種種「非科學」的基礎材料,開始大膽探索集體無意識,重新認識心靈結構,並強調心理治療目的在於整合心靈元素起,出現了大反省和洞見(vision),心理學第一次有真正意義的革命;而希爾曼基於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省察,進一步突出原型在心靈中的主導地位,創立原型心理學,主張人類不應由意識主導心靈整合,該讓屬於自己的原型性格帶領人生,因為那是天生注定的命運,與生俱來、無可違逆,若以意識強解,只會埋沒天命。希爾曼激進的原型心理學,無疑是繼榮格之後的第二次心理學的再省視(re-vision)。
《心理學的再深入省視》獲得肯定,但還是沒有到達頂峰,一直到一九九七年,《靈魂密碼》(The Soul's Code)一舉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首席寶座,希爾曼才算揚眉吐氣、一舒心中多年壘塊。
從某個角度來說,《靈魂密碼》很易讀,希爾曼不講理論、只說故事,不令大眾卻步。而通篇詩樣的語言、神話視角的詮釋,雖然多數人不太能真正掌握意旨,但讀來總能若有所感、心有戚戚焉,因此廣受歡迎,成為一本相當「勵志」的作品。不過,真要「讀懂」它卻也不容易,讀者容易被書中跟隨「代蒙」(daimon)的生命故事激勵,投射為人生自有心靈守護神帶領,終得幸福快樂。這毋寧是個──大誤讀!希爾曼本意絕非如此。跟隨代蒙得勇氣十足,因為橫亙在前方的,充滿著與理性意識世界衝突的磨難與險阻。
「代蒙」為希臘文,基本含義是「守護神」,有原始生命力、精靈、惡魔、靈體,或超自然者等意涵。簡言之,也可作「靈魂」(psyche)解,未帶善惡價值判斷。希爾曼使用代蒙解釋人生,認為生命的型態為之牽引,是被命定的。我們的性格、命運等,就是代蒙的顯現。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Democritus)認為,有節制、有修養的靈魂會給人帶來「幸福」(eudalmoma,意為「好的守護神」)。它若有福於人,便稱作「善靈」(agathosdaimon),蘇格拉底認為,驅使他一生追求真理者,惟此「善靈」而已。赫拉克立特(Heraclitus)也指出:「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
代蒙以「原始生命力」解,類似榮格所謂的「陰影」,既是充滿混亂和生命原罪的混沌之物,也是充滿愛慾和創造力的強大生命能量。它是指我的「精靈」,與「神靈」、「上帝」可以互換,跟「命運」有相似意涵,因此引發「精靈」是來自於外,還是個人心理力量的問題。如果原始生命力純粹是客觀的,那麼人可能不過是自然力量的犧牲品;而原始生命力若被心理化,外物不過是心理的投射,人可能會喪失自然給予的力量,忽略客觀狀況如衰頹、死亡等,而活在虛無之中。
因此,要追隨代蒙,必須認出代蒙的存在,不偏不倚,對其召喚能夠敏銳省察,智慧以對。
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認為萬物的本質是生命意志,也就是求生慾望。將此觀念連結到代蒙,可以理解成命運的不可違逆性。但被慾望支配,只會帶來虛無和痛苦。在這種悲觀主義論調下的代蒙召喚,並非鼓勵放棄人生,反而該更有智慧地去實踐代蒙,以克服生命困境。比如說,叔本華鼓勵人們發展藝術克制慾望的痛苦,就可視為間接回應代蒙。
相對於叔本華,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認為生命本質為權力意志。他不認為應當違抗心靈的權力慾望,該正視著其強大力量。他一生選擇擁抱痛苦,毫不猶豫接受代蒙召喚。他強調為了成為自己,人們不僅當歡迎混亂、超越性,掌握重新啟動生命的權力。接受過往不能改變,接受現在不可控制,也接受將來無從預料。依照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說法,就是要承認代蒙就是「我自己」,但比現在的我更完美,人對它當有無比熱愛。
我們不得不承認,誠實擁抱代蒙不容易,蘇格拉底、尼采等人「下場」都頗「悽慘」;而企圖間接回應代蒙更困難,叔本華宣揚禁慾,本身卻貪戀物質享受,充滿矛盾,一輩子不見得快樂。然而這些認識到代蒙的偉大心靈,都以「怪異的生命」實踐了生命的精采。
只要遭遇代蒙,就無法輕鬆愜意。台語歌后江蕙,她在家境不得不然驅使下,十歲開始歌唱生涯,一唱四十多年,唱紅作品數量之多,幾乎已成難以超越的一代傳奇。她日前風光地步下舞台正式退休,風華亮麗成為多少「平凡老百姓」的理想投射。然而捫心自問,羨慕她迎接代蒙召喚的人們,有多少敢於像她那麼認命,且積極勇敢呢?
希爾曼是血統純正的榮格學派學者,師出蘇黎世榮格學院,還曾任該學院主任。然而,他並不諱言自己「背叛」了榮格學派,不但不求整合心靈,還要迎合心靈,走上一條更艱辛的個體化之路。他在書中敘述無數追隨代蒙召喚者的故事,用意不在「激勵人生」,而在刺激讀者思考自己的人生、傾聽代蒙的呼召;他用的是蘇格拉底的詰問法,以問題回答問題,再繼續引申出問題,這是他一貫的風格,讀者閱讀時,應該特別謹慎小心,切莫誤以為他給了任何答案。人生沒有標準解答,只能不斷地自問自答。
【導讀】
追隨召喚,詰問生命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十七世紀理性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是猶太人,因堅持非神論哲學,落到被猶太教會開除教籍;又拒絕教授哲學時避開宗教的條件,放棄大學聘書。他一生清貧,以磨鏡片維生,因此罹患肺結核告終。
時至二十世紀,思想中帶有斯賓諾莎自然神學影子的美國心理學家希爾曼(James Hillman),命運雖不至於如此悲涼,卻也跟他一般「執拗」,不跟隨大眾品味,也不理會政治正確,甚至近於「駭世驚俗」,像是不從「治療」,卻從心靈渴望的角度探討...
目錄
導讀 追隨召喚,詰問生命∕洪素珍
第一章 橡實人生觀
第二章 向下成長的美學
第三章 走出父母主宰的迷思
第四章 重拾無形的世界
第五章 慧眼獨具識英才
第六章 遺傳與環境外的生命情境
第七章 幻想之必要
第八章 虛構中見真章
第九章 一窺命運的堂奧
第十章 惡魔天空下
第十一章 天下無庸才
尾聲 細說橡實
延伸閱讀
導讀 追隨召喚,詰問生命∕洪素珍
第一章 橡實人生觀
第二章 向下成長的美學
第三章 走出父母主宰的迷思
第四章 重拾無形的世界
第五章 慧眼獨具識英才
第六章 遺傳與環境外的生命情境
第七章 幻想之必要
第八章 虛構中見真章
第九章 一窺命運的堂奧
第十章 惡魔天空下
第十一章 天下無庸才
尾聲 細說橡實
延伸閱讀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