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时代,看似越来越进步,然而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疏离,“孤单” “无助” 已经成为普遍的形容词。多数人都意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成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以及家庭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纠结,却求助无门。有时累计小病到问题大的时候,又怯于看专业医生。其实,神赐给我们基本的治愈能力,也给我们同伴,可以同行。只要我们愿意尝试,治愈情绪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了解与转变的美好过程。不但如此,当个人体验了成长的喜悦之后,这些成长的故事将能够在许多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他人的祝福。
《朋友,我们来谈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响应了以上的状况,以圣经的角度出发,提供读者一些具体的工具和管道,让读者先掌握工具来帮助自己,然后应用这些工具去帮助自己所关心的人。让我们不再孤军作战,进而建立一个彼此扶持的文化。
本书帮助您了解个人问题的根源,以及个人成长的圣经基础。这些圣经根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样您就可以准备好体验上帝的医治。书中有实际的步骤和工具,引导您进入一些内在疗愈的初步个人体验。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陪伴人的技巧,当上帝开路时,您就预备好去应用个人的体验,并使用所学习的基本技巧去陪伴他人。
作者簡介:
温仪彬,马来西亚沙巴人,育有两男一女,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系,随后在新加坡东亚神学院考取圣经科硕士。
1992年开始,在台湾师范大学负责大学生、成人训练督导及栽培的工作。回国后,投入于马来西亚大学及各大专院校进行辅导及培训工作,期间也在各个成人、夫妻小组里分享 ‘亲子教育’等主题。1998年开始与丈夫一起从事婚前辅导、婚姻辅导及带领妈妈小组,开始了她在马来西亚全国各个教会主领婚姻的家庭讲座。2006年起,负责大使命杂志的亲子教育专栏,包括《亲子教育》、《屋檐下的天空》等。2010年开始在职青专栏写关于情绪调适的文章。2014年出版《妈妈,我们来谈谈》。2020年毕业于美国华信国际大学神学院教牧博士。作者与夫婿是认证的婚姻和家庭的导师(Certified Coach)。
目前的她更专注于个人生命进深的辅导工作,说明有需要的人处理生命中的伤害,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作者序
【序】
从事辅导的这些年里,我看到一个很无奈的现象,就是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我们的一贯作风和想法就是认为,需要找牧师或专业辅导。这种观念不只来自当事者,一般的大众,包括当事者身边的人或亲友,也都有这种想法。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些事实:第一,当事者可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事情还不是很严重时,不需要找人帮忙;一来怕麻烦别人,二来感觉很羞耻;等到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时,逼不得已才去找专业人士。第二,当事者旁边的人或许察觉到他的状况,就感觉自己应该通知牧师,或建议对方去寻求帮助;或许他也想帮助当事者,但却不知道需要付多少代价及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因此就裹足不前。另一方面,专业辅导或牧师在面对这么多需求时,常常感到自己力量有限,没有办法顾及而产生无力感。你也观察到这种现象吗?
其实在面对这种现象时,我们是有其他出路的。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八十年代的调查显示,需要帮助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去寻找专业辅导,大部分的人都是找自己的亲戚朋友。[1] 这项调查显示,非专业人士在寻求帮助者的人身上,扮演重要的角色。[2] 二十世纪以后,整体的社会走向有了极大的改变,对于专业辅导的需求激增;但是在这些激增的数目中,大部分人还是情愿找自己身边可以帮助他的人。除此之外,调查也发现,许多患有情绪障碍的患者,似乎在没有接受任何专业人员的辅导下康复了。[3] 这种「自我协助」的趋势显示,装备一般人成为陪伴者是重要的。这事实对教会来说也是同等重要的。基督徒辅导除了装备信徒参与关怀的服事,也应该装备信徒如何以福音为出发点,以圣经为基础,协助被帮助者达到信仰和灵命成熟的目标。
在我辅导人的生涯里,有许多这类激励人的事发生,其中一个例子是在我帮助*明燕时,看到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果效。明燕失去未婚夫之后,来找我谈话。她在未婚夫突然生病去世之后,就陷入深渊的幽谷里。有好长一段时间,她无法用任何字眼形容自己的感受。每一次她跟我见面时,都只是流泪。直到有一次我抱着她,圣灵透过我的口在她的耳边说「祂明白!」顿时我们两人都感受到那是从神来的安慰。过后,我就建议她把这特别的经历写下来,以成为日后支持她的力量。在那漫长的煎熬中,明燕尝试学习把失去爱人的心声透过写日志整理出来。虽然一开始她的思绪好像一团浆糊,但渐渐地神一步一步帮助她,处理过去所压抑的情绪。其中一个就是对未婚夫的愤怒,原来她一直在生气未婚夫丢下她一人在世上受煎熬,自己却在天堂享受。除了明白自己这些隐藏的感受,写日志也帮助她对神敞开。当她学习把生活中的细节记录下来,她看见神透过小小的事情,向她表达爱;例如一首歌、一个拥抱、一张纸条、一句简短鼓励的话等等。当她被神的爱围绕,她开始意识到,她需要学习原谅未婚夫。在第三个周年时,她开始写一封道别信给未婚夫,表示愿意原谅他,也愿意把他释放。写日志的过程帮助她从这漫长的三年走出来,当然也是神的爱完完全全地帮助她复原,并且站起来。
经过这个个人特殊的经历,她体会到会有许多像她这样的人需要被扶持。因此当有机会上「成为陪伴者」的课程,她就格外珍惜,她也预备好去使用从课程所学到的技巧,加上个人的经历去陪伴他人。在上课期间,她开始帮助其他两个姐妹*文凌和*彩霞,处理她们所面对的情绪问题。
明燕在陪伴文凌时,发现她和妈妈的关系不好。于是明燕就告诉对方,这些不良的关系,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情绪和影响,就建议她若心里存有负面的情绪,就得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写下来,好好地去整理;除了自己处理情绪,也可以尝试坦诚地向妈妈说出自己的感受,若不能面对面说,或许可以学习写一封不用寄出去的信给妈妈。文凌答应去做。当她开始写日志,并慢慢整理自己的情绪后,她的心慢慢地敞开,感觉自己可以坦然地面对和妈妈的关系。不但如此,她在写信的时候,发现自己对妈妈有很多不合理的期待,原来在这段不良的关系当中也有自己该负责任的责任。因此就决定原谅妈妈,并请求妈妈的原谅。当然她也决定把写好的信给妈妈看。透过这一个练习的过程,她和妈妈的关系就有很大的进展;不但如此,文凌还继续把自己的见证和其他人分享,帮助同样有破裂家庭关系的朋友,去面对问题,并与人和解。
除此之外,明燕也用课程中所学到的模式帮助彩霞。彩霞生长在一个不是很富庶的家庭,在面对家庭经济窘困的状况时,彩霞感觉神与她的距离很遥远。她觉得上帝不但没有帮助她,还让她独自面对可能要辍学的困境。为了避免他人的论断,她将这个怨恨藏在心里有好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她忍无可忍了,就向明燕求助。明燕以圣经的真理教导她,引导她好好处理这些扭曲的思想,并建议她在接下来的三天,每天睡觉前写下一件感恩的事情。彩霞答应学习写感恩的事件。第一件她写下的感恩事件,就是当她在陪伴一位瞎眼的同学时才体会到的,原来能看见真的是恩典!因此,她特别感谢上帝,让她有眼睛可以看见。第二件感恩的事情就是当她和同学去拜访老人院时,她经历更多神的恩典;一位奶奶跟她分享丧女之痛,并送给彩霞一本奶奶自己写的小册子。在小册子里奶奶分享,神如何在这过程中恩待她。当彩霞读这本小册子时,神很清楚地让她看见,祂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是如此信实。从此以后,彩霞就建立写日志的习惯,提醒自己神的信实,并且也开始规律地阅读神的话语。
从以上的实例可以看出,我们不但可以自助,也可以在自我成长时,使用个人的学习和经历去鼓励和支持有需要的人。
因此我特别想表达一个事实:我们不需要等到问题很严重时,才想到辅导这件事。如果我们都认同,每个人都可以是彼此扶持的一个个体,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面对特殊状况时,我们都可以主动寻找支持帮助自己,都可以随时找到身边的人谈谈自己的状况,而不会觉得这是很羞耻或麻烦别人的事。而一般的人,也需要有这个认同: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辅导员,但是我可以成为陪伴者。这样的文化将对我们今天的光景,带来很大的转变。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本书会分享生活的实际例子,也会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工具或管道,让读者学习更有效地在陪伴人的过程,设立一些目标和策略,提高陪伴人的果效。
本书的第一部分提供个人问题的根源,基督对于罪的救赎,以及个人成长和成圣的圣经基础。这些圣经根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样你就可以准备好体验上帝的医治。第二部分提供实际的步骤和工具,引导您进入一些内在疗愈的初步个人体验。第三部分提供一些基本陪伴人的技巧,当上帝开路时,你就预备好去应用个人的体验,并使用所学习的基本技巧去陪伴他人。
如何有效地使用本书:
①应用当中所提供的步骤和工具,先帮助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有成长及突破。
②当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时,可以学习应用。(一对一,或以小组的方式进行)
【前言】
在2014年,我写了一本书《妈妈,我们来谈谈》,这本书是希望透过个人与辅导个案,所面对的种种挫折和挑战,激发读者去正视自己的内在生命;[4] 引导读者随著书中的感动和引导,写下个人的心得和成长记录,给自己一个实际的评估和成长的机会。目的是让读者,在检视个人内在生命的过程,从神那里找到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盼望。
以下是一些读者的响应:
读者一:A妈妈在看了书后,找我谈女儿忧郁症并自杀的问题。这个妈妈在处理女儿的问题时总是束手无策,只能完全依靠医生和药物。每个月医生与孩子约谈时,只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因此诊治的效果完全仰赖在家里长时间与患者在一起的照顾者;而她,这位长时间照顾患者的妈妈,很无助,觉得快要崩溃了。她说自己需要一个实际的引导,让她知道如何实际陪伴这个女儿成长。
读者二:一位少女从小到大,不知道为什么只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虽然自己喜欢明亮颜色的衣服,别人也常给她同样的建议,但是她就是不敢尝试。当她看了书之后,当天晚上就祷告问神,到底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神把她带回小时候被伤害的情景。那天晚上,她把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委屈,完全哭诉了出来,并且在神面前决定,原谅那个伤害她的人。这个女孩在诚心的祷告之后,内心所隐藏的捆绑就被神释放了。
读者三:B妈妈是忧郁症患者,在家觉得生命没有方向和意义。看了书以后,开始主动参加妈妈小组和查经班;后来,也接受挑战去主动关心人和学习传福音,并愿意接受门徒造就的装备。
我也辅导过一个自杀未逐的个案。当她来和我谈话的时候,我帮助她从绝望当中渐渐站起来,并且看到希望。在和她接触大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尝试帮助对方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帮助她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自己的问题。然而这一段互动的时间,让我有很大的感慨:虽然在和我见面的时候她得到了帮助,但是当她回到自己的生活环境时,她还是孤单自己一个人!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班,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做家务,一个人度假,几乎任何事都是一个人在进行,也难怪她常常处在企图自杀的边缘!
以上所提到的个案,让我看到两个很重要的事实。第一,上帝能够透过书本或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支持来帮助一个人。第二,社群、朋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我改变自己以往辅导的作风。我的辅导方向不再是以单向的方式进行,乃是鼓励当事人学习负起责任,善用身边的支持,例如书本、课程等等来装备自己。同时,也栽培一些人来做陪伴的服侍,用团队辅助的方式进行。因为我认为人需要一个群体的支持,特别是当他面对一个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时,更是如此。圣经上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传道书4:9-12)
《朋友,我们来谈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响应了以上的需求,以圣经的角度出发,提供读者一些具体的工具和管道,让读者先掌握工具来帮助自己,然后应用这些工具去帮助自己所关心的人。让我们不再孤军作战,进而建立一个彼此扶持的文化。
【序】
从事辅导的这些年里,我看到一个很无奈的现象,就是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我们的一贯作风和想法就是认为,需要找牧师或专业辅导。这种观念不只来自当事者,一般的大众,包括当事者身边的人或亲友,也都有这种想法。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些事实:第一,当事者可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事情还不是很严重时,不需要找人帮忙;一来怕麻烦别人,二来感觉很羞耻;等到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时,逼不得已才去找专业人士。第二,当事者旁边的人或许察觉到他的状况,就感觉自己应该通知牧师,或建议对方去寻求帮助;或许他也想帮助当事者,但却不知道需要付多少代价及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因此就裹足不前。另一方面,专业辅导或牧...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部:全人发展的圣经根据
第一章:辨识问题的根源
第二章:全人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全人发展的具体目标
第四章:采用SHALOM模式为促进全人发展的管道
第二部:全人发展的步骤——SHALOM模式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辨别问题根源的工具和步骤
第六章:督责(Rebuking)
第七章:使人归正(Correcting)
第八章:教导人学义(RighteousLiving)(一)
第九章:教导人学义(RighteousLiving)(二)
第三部:全人发展的果效——成为他人的祝福
第十章:成为陪伴者
第十一章:陪伴者需要知道的事
第十二章:陪伴过程需要知道的事
第十三章:陪伴过程的重要技巧——聆听
注释
序
前言
第一部:全人发展的圣经根据
第一章:辨识问题的根源
第二章:全人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全人发展的具体目标
第四章:采用SHALOM模式为促进全人发展的管道
第二部:全人发展的步骤——SHALOM模式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辨别问题根源的工具和步骤
第六章:督责(Rebuking)
第七章:使人归正(Correcting)
第八章:教导人学义(RighteousLiving)(一)
第九章:教导人学义(RighteousLiving)(二)
第三部:全人发展的果效——成为他人的祝福
第十章:成为陪伴者
第十一章:陪伴者需要知道的事
第十二章:陪伴过程需要知道的事
第十三章:陪伴过...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