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博物館,不僅僅只是一座博物館而已,
而是能與城市共生,跟人們一起生活,訴說城市的生命史!
-----------------------------------
為什麼需要城市博物館?
城市博物館重要嗎?
誰需要城市博物館?
一座城市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樣子?
本書為建築學者殷寶寧對於臺北城市博物館的興建企圖,及其與城市關係應該或可以為何的辯證,以及博物館專業與城市研究專業間的對話等課題所展開的書寫與研究。
以臺北市政府推動的城市博物館為核心案例,從國際組織與專業論述為基礎,觀察與比較國際上不同城市博物館的個案研究,嘗試將「城市博物館」置放於都市空間結構與地景變遷的實質環境層次來檢視,以期從城市歷史發展、城市與建築美學、城市競爭力與文化行銷、以及博物館機構品牌形象等向度,思考都市文化治理與城市博物館的動態關係。
臺北城市博物館興建計畫,從陳水扁市長時代開始倡議,歷經馬英九、郝龍斌與柯文哲,博物館尚未興建完成,政策依然存在。究竟何以從倡議、籌備、政策定案、著手進行,因著市長更替,整個政策流程完全翻盤,再度形同從零開始。回望歷史,從1994年起算,至今28年過去,將近三十年的變遷軌跡,這座與城市共生,跟市民一起經歷每日城市生活,並期許致力於朝向更好的城市未來推展的「城市博物館」,在臺北,究竟會以何種姿態誕生?值得我們更多的觀察、辯證與反思。
作者簡介:
殷寶寧
生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現職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專長領域包含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建築與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等。
曾任職於教育部,參與921震災校園重建工作;曾任職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真理大學,並陸續於淡江大學建築技術學系、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等教學單位擔任兼任師資。
近年出版專書包含:《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知識展示重構:博物館建築空間與觀眾經驗》、《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並主編專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
與創設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建築改革社、現代建築學會、文化資產學會、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等民間專業社團。曾任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現任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理事長,並為基隆太平山城藝棧主持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研發長)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彭俊亨(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元智大學教授)
戴寶村(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名人推薦: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研發長)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彭俊亨(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元智大學教授)
戴寶村(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章節試閱
與世界共舞的博物館
「博物館」這個詞語似乎總是與正向的意象和訊息符號相連結。究其根由,或許來自於這個實存(entity)自其誕生之初,即滿載了意涵著人類社會畢生致力追求之美好、充盈、富足、探索、驚喜、藝術、精緻、追憶、想念與審美經驗。時至今日,當人們生活樣貌越趨多樣變化之際,博物館朝向更為專業分化發展實屬必然。其中,「城市博物館」或許可以說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緊密相依,並且具有高度在地差異性的主題博物館。「城市」是現代化都市生活與人類文化積累最重要的產物,當我們以「博物館」機構作為帶動社會改變的節點,期許為人們當前的生活,好好保存過去留下來的共同資產,以成就更好的未來生活與願景之際,「城市博物館」為詮釋過去生活樣貌,想像與理解城市改變,及帶動改變作用之過程,建構未來永續美好生活的重要夥伴。
特別在全球化的時代,不論是城市品牌化與行銷,以文化和設計美學來引導都市的再生與發展,以及全球高度流動的文化觀光趨勢等等,這些力量共同作用下,「博物館」屢屢成為文化交流的吸睛與燦爛舞臺。為了迎接這些全球各處亮眼登場、豐富的文化樣貌,國際博物館協會下設置了以「城市博物館」為主題的專業委員會。博物館,這個專業且充滿能量的所在,是如何與世界共舞呢?
城市博物館委員會(CAMOC)的誕生
2005年, 國際博物館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以下書寫採用其簡稱ICOM)討論決定,應成立一個足以代表關於城市的博物館(represent museums about cities)的國際組織。於是,ICOM的第三十個委員會成立了。這個縮寫為CAMOC的委員會,全稱為「國際城市博物館典藏與活動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lle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Museums of Cities, CAMOC)。CAMOC秘書長Ian Jones於介紹該組織成立的文件中撰文直指,這個新組織雖然算是相對年輕,但清楚認知到其使命在於,讓城市可以成為讓人類生活過得更好的地方。這個價值為其生存的核心理念,這個我們大多數人棲居之所,不論貧富,不論太平與戰亂,城市都是我們最偉大的創造物,新冠疫情(Covid 19)不會逆轉人類的城市化進程,聚居於城鎮以追求理想和更美好生活的原始動力,將繼續存在。
簡單數語,道出這個組織成立的初衷、核心任務與價值。國際博物館專業領域致力於從博物館實踐的視角,參與人類社會運作,聚焦於城市生活課題,倡議且期許以博物館的力量,讓人們的生活可以更好。這樣的國際專業委員會的運作本質乃是將自身拓展為一個開放的平臺,歡迎各方專業者與利害關係人加入這樣靈活運作的共創性網絡。易言之,這其中隱含著博物館專業與社會間緊密連結的許諾。這個許諾的浮現,既顛覆了既有人們對於博物館的歷史性理解與想像,也論證了「博物館」這個鮮活地與人們共同生活的所在,始終維持的豐沛生命力,其能量正是來自於長時間不斷地轉變演化。
事實上,「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背後更關鍵的網絡支持力量,來自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博物館協會。這個組織不僅是全世界博物館專業者共同集結之處,更是透過全球博物館網絡,共同累積全人類智慧的所在。系統性地來說,透過國際組織定期地、穩定地、持續地運作,保有其開放性與對話本質,是讓全世界博物館專業的發展,能夠更為穩健而永續發展的精神性與物質性基礎來源。
國際博物館定義的變遷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三年一次的全球大會,2022年於布拉格召開。這次會議的重要產出,在於正式提出新版的博物館定義。一時之間,引發熱議,成為博物館專業領域的重要議題,持續引發討論與關注。這個版本的修正,距離前一次2007年的修正,相隔十五年。事實上,早在2019年的京都大會時,即打算想修正博物館的定義,但來自各國與會代表熱烈討論下,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只能暫時宣布懸置,留待下次再繼續鏖戰。2007年版本對博物館的定義為:
「博物館是一個非營利的永久機構,服務於社會及其發展,對公眾開放;為了教育、研究與愉悅的目的,其取得、保存、研究、溝通與展示人類與其環境中的有形與無形資產。」
這段文字具體凸顯了博物館為持續存在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機構。為了人類社會及其發展服務之外,也對應於人類社會與環境中的有形與無形資產。而以教育、研究和愉悅為目的,以保存、研究、溝通和展示這些資產,構成博物館長期被認可的存在功能:教育、研究、典藏、展示,以及寓教於樂。然而,這段文字中所提及的,「服務於社會及其發展」,意指了博物館具有與社會發展與時俱進的必要性,可能是過往在博物館實務推動時,較少有機會得以論及與反思之處。2022年的最新版定義:
「博物館是一個服務社會的、非營利之常設機構。其研究、收藏、保存,詮釋與展示有形與無形資產。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具可及性與社會包容性,促進多樣性與永續性。具倫理與專業性地運作與溝通,讓社區/社群共同參與,提供教育、娛樂、反省與知識分享的多樣經驗。」
比較這兩個版本的定義可以發現,博物館的存在乃是非營利的、常設,且為社會服務等本質並未改變,其所對應的研究、典藏、保存與展示有形與無形資產的價值依舊。但新版本顯示出並且充分理解到,博物館以何種觀點來詮釋人類社會有形與無形資產,以及這個詮釋過程與內涵裡所隱含的權力關係,才是其所涉及之文化政治的關鍵課題。
更有甚者,新版定義最為引發熱議之處,在於凸顯了「倫理」和「專業」這組對偶關係,不僅倡議博物館專業者應秉持倫理思維,加上社區/社群參與,以抗衡可能浮現的專業霸權;甚且,國際上面對文物盜運的跨國境犯罪問題,以及歷史上遺留的文物掠奪、殖民地傷痛,以及因此浮現扭曲且充滿歧視的文物詮釋等課題,均使文化主體社群參與成為具啟發性的反思架構。也因此,最終,如何在既有博物館的教育、研究、典藏、展示與寓教於樂的「正向」功能角色上,能夠有所反省地分享知識,並承認經驗的多樣性,則形同再次強調文化多樣性乃是差異所在,而不應該預設任何位階高下的權力關係。
「國際博物館協會」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框架下的國際性專業組織。國際組織運作具有帶動、倡議全球性議題,推動國際合作的任務。長期來說,以相互深切理解,促進世界和平為終極關懷。因此,促進聯合國體系各專業組織間價值共享與合作,確保貫徹組織性的共同目標,為其具體的日常性事務工作。「國際博物館協會」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支持的國際組織,自然也共同支撐著相關的組織價值、理念與願景。
與此同時,由於國際事務龐雜多變,各類需求與課題會因應著時代變局而不斷產生或改變。這也是ICOM會持續成立不同專業委員會的重要考量與實質需求。
在ICOM組織中,目前共有32 個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s)。這些委員會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博物館專業領域的專家,他們是來自全球的博物館智囊團,或更廣泛地來說,是關於遺產課題的智庫。這些專家與ICOM成員一起定義標準、提出專業建議,並分享專業經驗和科學資訊。這32個國際委員會,其中18個基於館藏類型而組織起來,共有14個是處理一般性的總體主題。
ICOM的官網闡述這些國際委員會的角色,為ICOM工作和實現其活動計劃的主要工具。是具相似專業興趣 ICOM成員間的溝通管道。國際委員會共同負責制定與實施 ICOM的計劃,以及與每個委員會具體任務相關的活動。此外,委員會就與 ICOM的使命和計劃相關的事項向執行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和總幹事提供寶貴的建議。國際委員會也會開展許多活動,例如研討會、會議、論壇、出版刊物等等。
在城市博物館的國際委員會官網裡,是這樣描述這個委員會的任務的: CAMOC 關心城市與城市人:他(她)們的歷史、過去與未來。我們提供跨國界的對話與交流平臺,不只是博物館工作者,任何對城市議題有興趣者,從歷史學家、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到每位市民,均可在此討論、交換知識及想法。
這段文字裡,闡述了城市每日生活其實牽動著每個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不僅只是博物館領域,或是對城市規劃者、城市歷史研究者等等專業人士,正是因為城市是市民共同生活的場域,是提供每日社會生活互動的場景,也是人類每日經驗逐步累積的記憶倉庫;但從更長遠的城市生命尺度來看,城市生活如何得以延續,在這個地球暖化、極端氣候變遷與生存條件益形嚴峻的歷史時刻,對於城市博物館的關注與倡議,某個程度實來自於全球社會刻正面臨著如何共同守護地球的時代挑戰。且讓我們先回望一下歷史過往,看看地球環境危機論述,及國際社會這近五十年來對於環境議題的共同關切,如何從國際組織與國際合作的脈絡,逐漸拓展出對於城市博物館議題的關注。
與世界共舞的博物館
「博物館」這個詞語似乎總是與正向的意象和訊息符號相連結。究其根由,或許來自於這個實存(entity)自其誕生之初,即滿載了意涵著人類社會畢生致力追求之美好、充盈、富足、探索、驚喜、藝術、精緻、追憶、想念與審美經驗。時至今日,當人們生活樣貌越趨多樣變化之際,博物館朝向更為專業分化發展實屬必然。其中,「城市博物館」或許可以說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緊密相依,並且具有高度在地差異性的主題博物館。「城市」是現代化都市生活與人類文化積累最重要的產物,當我們以「博物館」機構作為帶動社會改變的...
作者序
序論(節錄)
前言
從文化發展角度來看,二十一世紀可以說是全球的博物館世紀。觀察國際間幾座居領導地位的巨星博物館近年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以博物館作為引導都市發展、都市空間再生、城市競爭軟實力硬底子根基的現象全球皆然。從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計劃、倫敦泰德千禧年計劃、巴黎羅浮宮的整建、北京故宮搭配2008年主辦奧運的大規模整建、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整建、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與現代美術館、雅典的衛城博物館擴增新建、埃及新亞歷山卓圖書館的新建落成、以及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等等,均有著相當規模的新建、增改或遷建計劃,說明這場文化戰爭的激烈盛況,藉由全球流動的時代特性,以「文化觀光」的力量吸引到訪遊客,既帶動全球產業結構往服務業發展,更直接促成來自不同歷史文化背景觀眾彼此的文化與美學感官交流經驗,博物館是交流的前哨站,營造足以打動跨文化造訪者的博物館經驗,為博物館加入全球文化戰局的具體表徵。
無獨有偶地,臺灣的城市與博物館領域也浮現某種類似的發展軌跡。例如臺北的大故宮計畫與故宮南院計畫;臺中市原本欲引入的古根漢分館、及隨後浮現但最終取消的臺灣塔與臺中城市博物館,臺北市的「城市博物館」計畫、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首都博物館園區」計畫等等。或者,是另一波值得密切關注的各縣市政府的美術館建構計劃:接近完工,即將啟用的新北美術館、持續籌備中的桃園美術館、以舊有文化中心改造的基隆美術館、意圖新建與倡議擘畫中的新竹縣美術館和澎湖縣美術館;舊建築改造擴建的宜蘭美術館與屏東美術館,大張旗鼓邀請國際競圖新建,與文化空間活化並行的臺南美術館,以及善用歷史建築改造的嘉義市美術館。
但事實上,與之同時,這些博物館經驗的建構,也正是立足與鑲嵌於個別城市空間體驗中。換言之,以城市形象與文化經驗作為創造博物館文化資本的物質性基礎的同時,城市競爭亦同步開展著。
對應於此,另一個博物館的文化發展趨勢是,對城市發展軌跡的展示與研究似乎引發新的興趣。特別是在歐洲,許多組織與博物館紛紛出現,意圖以城市為度,來展示其過往歷史。例如義大利羅馬2005年召開的國際會議,邀請歐洲各國家專業者,針對其城市歷史或城市博物館的出現,進行了各個經驗個案的發展歷程與比較研究等面向的討論。同年四月,莫斯科城市博物館(Moscow City Museum)舉辦的另一場專家學者會議,則正式倡議成立了「國際城市博物館典藏與活動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lle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Museums of Cities, CAMOC),成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所屬,最年輕的專業委員會,此後逐年以「城市博物館」為主題,舉辦國際會議、發行刊物、出版專書等等,就城市歷史的保存、展示、研究,及國際間各地區與城市博物館設置發展等專業課題,持續地進行討論與對話。
全球化潮流中,各個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戰場上,博物館、城市風格、建築美學行銷等主題一直是論述焦點與競技的灘頭堡,「城市博物館」及其建築量體自然成為受關注的博物館類型。不論是採取大規模的新建工程,或是整建都市空間結構與原有景觀,這些硬體建設勢必均大幅改變城市景觀,故城市博物館引發的討論範疇,首先攸關博物館與都市環境的關係;其次則是關於城市的歷時性變遷樣態;第三則是博物館與當前整體社會的關係這三個層面(Gorbacheva, 2006:50)。然而,為何需要城市博物館呢?或者,是「誰需要城市博物館」?
「誰需要城市博物館?」,這個發問指涉了兩個面向:從觀眾的角度,身為城市市民(citizenship)的身分,是否感受到需要有一座匯集城市記憶、累積城市歷史,以創造城市認同與主體構成的文化機構?另一方面,以城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的角度,城市地方政府(local state)如何看待「城市博物館」的作用?是城市行銷的利器?再現城市意象與風格的窗口?累積與深化城市歷史論述?創造城市文化觀光的利基與資源?
臺灣首次出現較為明確的城市博物館命名,為臺北市長郝龍斌在2008年提出的中程施政藍圖。之後,該市府團隊打算利用圓山地區舉辦花博後的部分基地,採取園區重新整編與區域景觀再造方案設置臺北城市博物館園區。臺中市自胡志強市長上任以來,持續採取國際競圖的名牌建築的模式行銷臺中:包含胎死腹中的古根漢博物館臺中分館案;歷經多次流標與預算追加終至完工,但改由中央接手的臺中歌劇院;2010年推出水湳大宅門計劃的都市再開發計劃,其中包含引發高度爭議的臺灣塔。原本不具任何實質功能,純粹作為地標建築的臺灣塔,在各界質疑聲後,於2014年的市長選舉前,轉而提出所謂的「塔博物館」(tower museum)與「城市博物館」的新定位,以期作為「臺中市的櫥窗、城市行銷與建設招商的平臺。」2014年底林佳龍出任臺中市長之後,充滿爭議的臺灣塔案旋即於2015年1月宣布停建,臺中城市博物館提案也就此消逝。但臺北市的城市博物館案則歷經各種峰迴路轉的政策樣態,迄今仍在發展的軌跡上持續行進著。
序論(節錄)
前言
從文化發展角度來看,二十一世紀可以說是全球的博物館世紀。觀察國際間幾座居領導地位的巨星博物館近年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以博物館作為引導都市發展、都市空間再生、城市競爭軟實力硬底子根基的現象全球皆然。從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計劃、倫敦泰德千禧年計劃、巴黎羅浮宮的整建、北京故宮搭配2008年主辦奧運的大規模整建、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整建、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與現代美術館、雅典的衛城博物館擴增新建、埃及新亞歷山卓圖書館的新建落成、以及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等等,均有著相當規模的...
目錄
推薦序
以城市作為博物館的想像/于國華
展現一幅城市博物館倡議的漫漫曲流/王志弘
城市博物館的建構與省思/彭俊亨
第1章 序論
.城市博物館專業論述與發展軌跡
.本書的寫作架構
第2章 與世界共舞的博物館
.聯合國組織與國際合作氛圍
.城市作為一種生存方式
第3章 城市博物館歷史景觀
.以空間/環境為念的主題類型博物館
.城市博物館的華麗轉身?
.與市民記憶斷裂的城市願景館敘事?
.從城市到地方:城市博物館的當代實踐
第4章 都市文化治理中臺北城市博物館建構歷程
.市民集體認同想像的建構:「臺北新故鄉」(1994-1998)
.以臺北學建構臺北城市博物館想像(1998-2006)
第5章 全球化中的臺北城市博物館
.如何想像一座沒有市民的城市博物館?
.美學化的城市博物館聚落:城市行銷與創意產業
.結語:地景的銘刻性效果
第6章 著迷或魅惑?再訪臺北城市博物館
.誰需要城市博物館?
.「城市博物館」變身「臺北願景館」
.選舉來了?
.歹戲拖棚?
第7章 城市認同政治與博物館文化公共場域的建構
.城市回望:以博物館為方法?
.誰需要認同?
.誰需要城市博物館?
推薦序
以城市作為博物館的想像/于國華
展現一幅城市博物館倡議的漫漫曲流/王志弘
城市博物館的建構與省思/彭俊亨
第1章 序論
.城市博物館專業論述與發展軌跡
.本書的寫作架構
第2章 與世界共舞的博物館
.聯合國組織與國際合作氛圍
.城市作為一種生存方式
第3章 城市博物館歷史景觀
.以空間/環境為念的主題類型博物館
.城市博物館的華麗轉身?
.與市民記憶斷裂的城市願景館敘事?
.從城市到地方:城市博物館的當代實踐
第4章 都市文化治理中臺北城市博物館建構歷程
.市民集體認同想像的建構:「臺北新...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