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台灣古地名的由來,串起台灣百年歷史軌跡。
內容深入淺出,有趣的地方故事加上當地的名人軼事,
搭配上精采的插圖,讓大人小孩都能輕鬆記住我們身處這塊土地的由來。
鑑往知來,讓本土歷史知識成為小朋友傳承大地情感的養分。
介紹南台灣、東台灣與外島地區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
還透過「當地人與事」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
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七部 高雄市・屏東縣
第八部 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
第九部 外島地區
【本書特色】
22個台灣古地名由來,22名當地名人故事
以現行縣市分類,讓大小讀者都容易進入狀況
內容跟隨課綱內容,可以當作課後的補充教材
作者簡介:
宋彥陞
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版主、國語日報週刊專欄作家
1988年生,臺大歷史所碩士,現為國發會檔案局副研究員。認為閱讀歷史書就像展開一場時空冒險,希望帶著讀者一探世界古文明的迷人風貌。著有《世界古文明之旅》
FB: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
www.facebook.com/HistoricalPortal
紹華Shao-hua
來自高雄,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現職接案插畫家。喜歡利用材質與數位拼貼、喜歡故事,被所有美麗的、有趣的人事物啟發著,記錄、描繪並透過圖像傳達觀點。作品曾入圍美國3x3大獎、世界插畫大獎 WIA,散見於刊物雜誌。
作品網站:shaohuaaa.com
作者序
作者序
透過地名,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對於在高雄出生、屏東長大、台北求學和就業的筆者來說,每次被問到「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頓時不知道該回答出生地、戶籍所在地還是現居地。所以,筆者總是對提問者「全盤托出」,由對方自行決定這題的「正確答案」。
姑且不論自己是高雄人、屏東人抑或半個台北人,筆者作為一九八八年出生的土生土長台灣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歷史和地理教育仍以中國史地為主;即便後來就讀歷史系,筆者依舊選擇中國歷史為研究主題,直到服兵役期間才在同袍影響下,對台灣史地產生興趣,進而投入研究。
時至今日,我們面對外國人詢問「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已經可以自信說出我們所在這塊土地的名字。不過,你是否認真想過我們對於台灣發生過的事件、存在過的人物,乃至現代社會為何會變成這副樣貌,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秉持對於歷史這門學問的熱愛,筆者有機會進入國立台灣大學研習歷史知識,因緣際會投入歷史普及事業,繼而有幸獲得時報出版邀請,將自身所學化為您正在閱讀的「時空偵探」系列這套作品。
如同之前出版的《世界古文明之旅》,這次新推出的《古地名裡的台灣史》,同樣是以筆者在《國語日報週刊》連載的內容為基礎,重新改寫及擴充而成。
除了向讀者介紹台灣許多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本書還透過「人物速寫」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60站 馬公:興建媽祖宮的港口
你去過澎湖嗎?是否知道當地的熱鬧城市馬公,擁有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呢?
距今四百多年以前,中國為了防範外敵攻擊東南沿海,時常派遣海軍巡邏澎湖周邊的海域,促使馬公變成扼守台灣海峽的重要港口。到了一九七〇年代,馬公開始大力推動觀光事業,如今轉型成以海鮮和煙火聞名的度假勝地。
軍隊建媽祖廟
十六世紀末,中國政府鑒於過去常有海盜攻擊沿海省分,決定組織部隊定期巡視本地到澎湖之間的海域。
當時,中國軍隊在馬公地區建立據點,並且營造台澎地區第一間媽祖廟,祈求媽祖庇佑他們航行平安。其後,漢人便將此地取名為「媽宮」,也就是媽祖宮的簡稱。
到了日本統治時期,日本官員認為媽宮的筆畫過於複雜,便將地名改成日文讀音相近的「馬公」,從此沿用到今天。
海產豐富新鮮
不同於台灣本島,馬公所在的澎湖群島土壤貧瘠又缺乏雨水,導致當地不易種植稻米,而以番薯、玉米、高粱作為主食。
另一方面,澎湖周圍海域有豐富的魚群和海藻,使得在地居民紛紛投入漁業相關工作,也讓馬公的海鮮餐廳以新鮮美味廣受好評。
用珊瑚礁蓋房子
由於澎湖群島不產木材,加上當地有許多珊瑚礁形成的硓
作者序
透過地名,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對於在高雄出生、屏東長大、台北求學和就業的筆者來說,每次被問到「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頓時不知道該回答出生地、戶籍所在地還是現居地。所以,筆者總是對提問者「全盤托出」,由對方自行決定這題的「正確答案」。
姑且不論自己是高雄人、屏東人抑或半個台北人,筆者作為一九八八年出生的土生土長台灣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歷史和地理教育仍以中國史地為主;即便後來就讀歷史系,筆者依舊選擇中國歷史為研究主題,直到服兵役期間才在同袍影響下,對台灣史地產生興趣,進而投入研究。
...
目錄
目錄:
作者序
第七部 高雄市・屏東縣
第39站 高雄:海浪洶湧的港都
當地人與事:雄霸南台灣的富商陳中和
第40站 鹽埕:平坦的晒鹽場
當地人與事:高雄文史研究先驅林曙光
第41站 美濃:水源豐沛的客家城鎮
當地人與事:筆耕不輟的作家鍾理和
第42站 左營:軍隊駐紮的營區
當地人與事:熱愛台灣的英語教育家柯旗化
第43站 鳳山:清朝縣城所在地
當地人與事:台灣農民運動領袖簡吉
第44站 岡山:擁有日本名字的山丘
當地人與事:台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高慈美
第45站 旗山:以山丘命名的香蕉王國
當地人與事:功學社創辦人謝敬忠
第46站 屏東:把山脈當屏障的城市
當地人與事:法律制度史學者戴炎輝
第47站 牡丹:砍除藤蔓的耕地
當地人與事:與美國外交官談判的卓杞篤
第48站 東港:高屏溪東岸的港口
當地人與事:呼籲實施民主政治的郭國基
第49站 恆春:四季如春的城鎮
當地人與事:恆春民謠保存者朱丁順
第八部 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
第50站 龜山島:形似烏龜的島嶼
當地人與事:歌仔戲國寶廖瓊枝
第51站 頭城:開拓宜蘭的基地
當地人與事:帶領漢人開闢宜蘭的吳沙
第52站 蘇澳:地名源自人名的港灣
當地人與事: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
第53站 花蓮:河口水流盤旋
當地人與事:關懷小人物的作家王禎和
第54站 瑞穗:稻穗飽滿的村落
當地人與事:築路開通東台灣的吳光亮
第55站 吉安:期許人民吉祥安康
當地人與事:被奉為火神的古穆•巴力克
第56站 池上:大坡池上方的聚落
當地人與事: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
第九部 外島地區
第57站 蘭嶼:盛產蘭花的島嶼
當地人與事:為達悟族犧牲奉獻的紀守常
第58站 馬祖:媽祖庇佑的島嶼
當地人與事:對抗清朝的海賊領袖蔡牽
第59站 金門:防守嚴密的海上大門
當地人與事:掃蕩海盜的戰將邱良功
第60站 馬公:興建媽祖宮的港口
當地人與事:澎湖唯一的進士蔡廷蘭
結語
目錄:
作者序
第七部 高雄市・屏東縣
第39站 高雄:海浪洶湧的港都
當地人與事:雄霸南台灣的富商陳中和
第40站 鹽埕:平坦的晒鹽場
當地人與事:高雄文史研究先驅林曙光
第41站 美濃:水源豐沛的客家城鎮
當地人與事:筆耕不輟的作家鍾理和
第42站 左營:軍隊駐紮的營區
當地人與事:熱愛台灣的英語教育家柯旗化
第43站 鳳山:清朝縣城所在地
當地人與事:台灣農民運動領袖簡吉
第44站 岡山:擁有日本名字的山丘
當地人與事:台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高慈美
第45站 旗山:以山丘命名的香蕉王國
當地人與事:功學...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