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總會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
濃縮了重要的概念、理論,並對常見的迷思進行澄清
不唸心理系就能學到的精華課
101則心理學博士的專業分享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大腦科學│心智理論│情緒創傷│思覺失調│
實驗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
搭配插圖,解說重要觀念和術語
寫給想探索心理健康與幸福問題,又不想翻開書就嚇壞的
學生|初入行臨床醫生|社工及公衛工作者|一般人心理學是最受歡迎的專業科目之一,為許多職業領域提供了方向,包括國際關係、公共衛生、社會工作、臨床諮詢、腦科學研究、組織行為學、商業和廣告等。本書濃縮廣闊的心理學知識,提示重要的概念、理論,並對常見的迷思進行澄清,幫助讀者快速進入心理學的世界。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側重哪些不同面向?
˙心理學如何研究、如何有效構建調查、組織資料和提交論文?
˙大腦的基本結構和運作原理?
˙心智能力發展對日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男人真的比較搞笑,女人比較歇斯底里?
˙發洩情緒只會讓你更生氣?
˙如何適切地當個大人?如何好好跟人道歉?
˙記憶的目的,原來是要促使我們更長遠、更聰明的決策?
˙「微笑」竟然與「好人生」互為因果?
˙你最常往來的五個人,平均起來就會是你這個人?
˙關於人生過往的歷程,不完美或缺陷,全都值得珍視?
◎只說重要的觀念和術語,把心理學變簡單了
▌精神病學側重先天因素,心理學側重後天因素
精神病學:認為精神疾病肇因於遺傳缺陷或神經異常等生理因素,治療上偏好採取醫學模式。
心理學:傾向認為精神疾病肇因於環境因素與生物學因素。治療上常尋求「談話療法」。心理學相信人可以蛻變,是一門樂觀的科學。
▌當個大人
在正確合宜的大人模式(Adult mode)中,我們不會迫害他人或自覺是受害者。我們不會在對方心中種下恐懼,也不會將自己的處境怪罪於他人。我們不會設置語言陷阱,也不會話中有話。我們會接受他人觀點,並以同情心回應。我們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並且知道衝突的發生自己也有責任。
▌心智理論的重要
心智理論能力若適當發展,便能為同理心──就是理解並共享他人感受的能力──打好基礎。思覺失調症患者或是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他們的心智理論能力通常是發展不完全的。
▌邏輯左腦與創意右腦的區分是一種迷思
左腦負責邏輯與分析活動,右腦處理創意活動與空間概念,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誤解。這種迷思還有衍生版本:由於左右腦確實對我們的身體活動進行「對側控制」,因此普遍認為左撇子天生比右撇子更具創意。不過並無證據顯示大腦具有這種涇渭分明的「邏輯/創意」結構,也無證據顯示普通人會側重使用某一邊的大腦半球。大腦的不同區域確實處理著不同功能,不過大腦在處理幾乎所有的思維、情感、行為時,左右腦的表現都同樣活躍。
◎轉個彎思考,心裡更健康
▌若能順利活過20年華,那你很可能就沒事了
大多數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是在20多歲時出現症狀的,儘管有些精神疾病要到更晚的時候才會變得顯著或使人身體衰弱。例如,囤積症患者通常至少要到35歲左右才會尋求協助,儘管他們通常在30歲前就意識到症狀的出現。許多人陳述自己的精神疾病是在10歲前發作;有人甚至4歲就出現症狀。
▌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
若放著我們的憤怒情緒不管,那就是為其打造完美溫床,讓憤怒轉化成仇恨,這樣很不OK。最好的方式,就是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
▌內疚是有效益的,羞恥是無謂的
內疚是指你對自己的行為有種差勁的感覺。你因為不當行為而心生內疚,其實這也是告訴你,你本質良善,你是能區分是非對錯的。內疚可能促使你去安慰那些被你傷到的人,去修復你所造成的傷害,或讓你以其他適當的方式進行彌補。羞恥是指你對自己有種差勁的感覺。羞恥通常不會促使人們積極修復問題,而是會讓人不敢直視自己,並退回自己的殼,鮮少對外敞開。當內疚累積過多而不加以處理,就會變感羞恥。
▌小問題不解決,日後將成大問題
拒絕或是拖延處理問題是容易的。於是,我們任其化膿,希望問題就此消失。然而,當問題依然存在時,我們只會感覺更糟,我們的焦慮越來越深,蔓延至生活中的其他領域,我們變得煩躁、羞愧、沮喪,對本來不用生氣的事發脾氣。生活中的小問題出現時,我們可以咬個牙,即時解決它,不然日後等著我們的,將會是更難解決的問題。
▌無物真正毀壞;過往的歷程全都值得珍視。
日本的「金繼」工藝擁抱器物的不完美、損耗及毀壞,並且相信,這些器物的價值正在於這些缺陷。裂縫並非永久的損傷,而是生存在世的深刻證據。照亮缺陷,而非隱藏缺陷;形貌改變及其不完美,並不會被憎惡,而是會被理解為創造美的新機會。
◎如何解釋情緒反應
▌情緒橋接了身體與思維
早期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一種認知覺察,例如當身體對外在某種威脅作出反應時,會出現冒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應,然後感到「恐懼」。在一項實驗中,一群男性走過搖晃的吊橋,心率增加的他們,會發覺協助實驗的女助理很有吸引力,而另一群站在堅實地面上、狀態平靜的男性,對這名女助理的反應則沒那麼大。研究人員認為那群走過吊橋的男性,誤將恐懼情緒當成性興奮。
▌比起快樂,我們更容易感覺到痛苦
痛苦事件的持續時間比快樂事件更長,並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影響,就算兩個事件強度相等也一樣。例如研究顯示,對大多數人來說,失去50美元的痛苦會比獲得50美元的喜悅更強烈。這種傾向與我們遠古時期的穴居記憶有關:當時,我們的遠祖必須對生存威脅更加警覺,而不是費神在「快樂」事件上。這種現象有助於解釋為何人們總能很快適應高薪工作帶來的興奮感,但對於跟同事的小爭小吵卻可以一直鑽牛角尖。
▌外向者對外部刺激的反應較低
外向者看起來似乎總是充滿活力,並且高度參與身周事物。不過與預期相反的是,外向者的大腦對外部刺激的反應,並沒有內向者的大腦來得敏感。
在研究中,有些嬰兒對於環境刺激(例如嬰兒床上方會動的吊掛玩具)的反應可能較為溫和,而其他嬰兒則可能有更活潑的反應。不過,那些較為安靜的嬰兒,長大後易於成為外向者,而那些更好動的嬰兒,之後則易於變得更為內向。安靜的嬰兒對溫和刺激是不為所動的;他們需要更高強度的刺激才會投入其中。成年後,他們會主動尋求充滿活力的環境。而那些對溫和刺激有強烈反應的寶寶,可能因為是對這些刺激感到不安;成年後,他們會主動尋求更安靜的環境,避免分心與不適。
▌有點焦慮,是好事
焦慮是正常的,甚至是有用的。它能警示危險,或是激勵我們完成事情。事實上,當我們感到有點焦慮時,我們的表現往往會提升。但若我們對於任務過於焦慮,可能會失去專注力並表現不佳。不會焦慮,可能表明了這個人冷靜、自信的性格,但也可能是他對凡事都提不起勁或患有憂鬱症。那些從未感受到焦慮的人,可能在情感上較為麻木,並有過度冒險的傾向。
◎解密行為心理學
▌如何訓練寵物
捕捉動物的行為:獎賞動物已展現的行為,讓行為逐步建立。
從小處開始,逐步建立:若想教會寵物複雜的行為,可以先從獎賞牠比較簡單的行為開始,接著讓獎賞的行為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接近原本期望牠們做的複雜行為。
不要每次都獎賞:如果你是有時才會獎賞動物的行為,那麼牠們就不會習慣每次行為後都會獲得獎賞,並且更有可能在沒有獎賞的情況下執行動作。
持續時不時給予獎賞:即使動物已完全學會某項行為,也要時不時獎賞牠。如果狗狗做某項行為時一直沒有獲得獎賞,長期下來牠將會失去動力。要讓你的寵物持續將「執行行為」與「帶來好結果」連結在一起。
▌獎賞可能導致反效果
當我們提供外在獎賞,比如報酬或冰淇淋,來鼓勵某人從事他原本就樂在其中的活動,那麼可能會逐漸削弱他對這項活動的內在動機。他們可能不會再從過程(練鋼琴或在學校拼成績)與結果(精通一項技能)中獲得愉悅,反而會減少努力,並將注意力轉向等在前方的獎賞。同樣地──也許該說相反的是──懲罰有時反而會助長它原想遏止的行為。有些父母去托育中心接孩子常會遲到,為此,托育中心祭出遲到費,試圖遏止這種行為。然而結果是,遲到接孩子的父母變得更多了。這項遲到政策無意間讓父母們找到開脫:因為付了遲到費,所以遲到是可以的。
作者簡介:
提姆‧波諾 Tim Bono, PhD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教授,著有《幸福101》(Happiness 101)與《讚數永遠不夠多》(When Likes Aren’t Enough)。曾獲多項教學獎項,並在許多全國性的媒體單位擔任心理健康與幸福方面的專業顧問,如CNN、商業雜誌《Fast Company》、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及多家公共廣播電台。
繪者簡介
馬修.佛瑞德列克 Matthew Frederick
暢銷作家、建築師、城市設計師、設計及寫作指導,著有《建築的法則:101個看懂建築,讓生活空間更好的黃金法則》,是廣受讚譽的「我學到的101件事」(101 Things I Learned)系列的創造者、編輯和插畫家,現已出版《建築的法則》、《商業的法則》、《裝扮的法則》、《工程師的思考法則》、《法律人的思考法則》、《主廚的料理法則》、《好城市的空間法則》、《廣告人的行銷法則》、《好產品的設計法則》、《好電影的法則》(皆為原點出版)。現居於美國麻州波士頓區。
審訂者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字1216號,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
譯者簡介:
劉鈞倫
從事翻譯及編輯工作,譯有《電玩遊戲進化史》,指教信箱:gotomagicclub@gmail.com
章節試閱
24. 嬰兒把東西放進嘴裡,學步兒童把東西分類。
Infants put things in their mouths. Toddlers put things in categories.
寶寶生來就有利用全部五感探索世界的能力。不過,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理論認為,嬰兒在生命最初的18個月裡,主要藉由吸吮或將東西放進嘴裡來獲得愉悅。然後,當他們學會語言,便開始用基模(schema)―或知識結構―來認識這個世界。例如,如果家中的四腿生物是一隻「狗」,而隔壁鄰居也有一隻,那麼對嬰兒來說,「狗」也許就能充當基模,用以理解四腿動物的概念。
隨著時間過去,孩子會開始獲得一些經驗,而這些經驗與他已有的基模並不完全相符。例如,當他們了解到,動物園裡那隻黑白條紋相間的動物並不是狗時,此時新的基模―「斑馬」―也許就會產生。
27. 若能順利活過20年華,那你很可能就沒事了。
If you make it through your twenties, you are probably in the clear.
大多數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是在他們20多歲時出現症狀的,儘管有些精神疾病要到更晚的時候才會變得顯著或使人身體衰弱。例如,囤積症患者通常至少要到35歲左右才會尋求協助,儘管他們通常在30歲前就意識到症狀的出現。許多人陳述自己的精神疾病是在10歲前發作;有人甚至4歲就出現症狀。
心理學家在對18歲以下患者進行診斷時,需受醫療倫理的限制。這是因為年輕人的心理狀態是不斷變動的,對於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個體,若是妄下診斷,將會存在很大的危險。
29. 後天重塑毀了他
As nurture failed him
一次拙劣的割包皮手術,摧毀了還是嬰孩的布魯斯(Bruce)的生殖器,他的父母羅納德與珍妮.利馬夫婦(Ronald & Janet Reimer)決定向約翰.曼尼(John Money,早期性別認同領域專家)諮詢。曼尼相信,性別認同很大程度上是經由後天塑造,而非由先天遺傳決定。由於布魯斯還有一位同卵雙生的兄弟布萊恩(Brian),於是,布魯斯成了曼尼用來測試理論的理想案例。
曼尼建議利馬夫婦將布魯斯當女孩來撫養。隨後,醫生們切除了布魯斯的睪丸,製作了一個粗陋的外陰部,並開了荷爾蒙藥物。回到家後,改名為「布蘭達」(Brenda)的布魯斯被穿上褶邊洋裝,並被要求玩洋娃娃。每年拜訪曼尼期間,布蘭達與布萊恩兩人被迫模擬異性間的交媾行為。這對雙胞胎7歲時,曼尼公開宣布這個案例是成功的。然而,布蘭達的行為仍保有典型的陽剛特徵。他會毆打他的兄弟布萊恩,並且會站著小便,這讓同齡人都叫他「女原始人」(cavewoman)。
布蘭達14歲時,威脅說如果再要他去拜訪曼尼,他就自殺。他的父母於是告訴他真相。隨後,布蘭達接受雙乳切除術、注射睪固酮,並做了兩次陰莖成形手術,然後改名為「大衛」(David)。後來他娶了一名女性,然而他自身的憂鬱、狂怒以及就業問題,仍瓦解了他對正常的追求。與此同時,他的兄弟布萊恩被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並於36歲死於藥物過量。兩年後,大衛在他的妻子提出分居後,選擇結束生命。
32. 情緒是不對稱的。
Emotions are asymmetrical.
比起感覺到快樂,我們總是更容易感覺到痛苦。痛苦事件的持續時間也比快樂事件更長,並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影響,就算兩個事件強度相等也一樣。例如,研究顯示,對大多數人來說,失去50美元的痛苦會比獲得50美元的喜悅更強烈。
這種傾向與我們遠古時期的穴居記憶有關:當時,我們的遠祖必須對生存威脅更加警覺,而不是費神在「快樂」事件上。這種情緒不對稱性,有助於解釋為何現今人們總能很快適應高薪工作帶來的興奮感,但對於跟同事的小爭小吵卻可以一直鑽牛角尖。
41. 當個大人。
Be an adult.
大人最好表現得「像個」大人。大人在行為舉止上應理性、真誠、有禮;對待其他大人時應一視同仁;要以建設性、富有同理心的方式解決分歧。然而在面對衝突時,我們很容易掉入一種不健康的「父母vs.子女」模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如親子對抗關係般的誇張化表現。父母角色通常表現為強大、無所不知、專橫跋扈、恃強凌弱、優越自居;子女角色則表現為脆弱、無知、沒安全感、屈居下位。這樣的溝通模式是階級關係,而非對等關係,是操弄他人,而非公平與理性。
以父母模式(Parent mode)的態度優越自居的人,通常期待對方能以子女模式(Child mode)回應。自覺受他人迫害的人,可能會掉入子女模式,他們會將自己的處境怪罪於他人,並要求對方好好解決,從而將冒犯的一方定義為父母。有時,雙方都會進入父母模式,將對方都當子女來對待;這樣往往只會導致令人挫敗的僵局。
在正確合宜的大人模式(Adult mode)中,我們不會迫害他人或自覺是受害者。我們不會在對方心中種下恐懼,也不會將自己的處境怪罪於他人。我們不會設置語言陷阱,也不會話中有話。我們會接受他人觀點,並以同情心回應。我們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並且知道衝突的發生自己也有責任。
67. 精神異常是法律術語,而非心理學術語。
Insanity is a legal, not psychological, term.
心理學家不會將患者診斷為「精神異常」(insane),這個字眼也並未收錄在美國精神醫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精神異常」這個概念,是法院用來鑑別一個人有罪還是無罪用的。當被告無法區分是非對錯、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或是被告因為精神病或缺乏衝動控制能力而無法正常行為時,便能用「精神異常」來描述這類情狀。
101. 無物真正毀壞;過往的歷程全都值得珍視。
Nothing is truly broken; there is only the honoring of the journey.
「金繼」(日文念作「kintsugi」,英文翻作「golden joinery」)是一項擁有5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工藝,用於修復破損的陶器。修復過程中,工匠不會隱藏陶器的損傷,而是會用金或銀,來填補陶器的裂縫、缺口及空隙。這些金銀填料可以與原物件的表面齊平,也可以做得稍微凸出。
「金繼」擁抱器物的不完美、損耗及毀壞,並且相信,這些器物的價值正在於這些缺陷。裂縫並非永久的損傷,而是生存在世的深刻證據。照亮缺陷,而非隱藏缺陷;形貌改變及其不完美,並不會被憎惡,而是會被理解為創造美的新機會。
24. 嬰兒把東西放進嘴裡,學步兒童把東西分類。
Infants put things in their mouths. Toddlers put things in categories.
寶寶生來就有利用全部五感探索世界的能力。不過,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理論認為,嬰兒在生命最初的18個月裡,主要藉由吸吮或將東西放進嘴裡來獲得愉悅。然後,當他們學會語言,便開始用基模(schema)―或知識結構―來認識這個世界。例如,如果家中的四腿生物是一隻「狗」,而隔壁鄰居也有一隻,那麼對嬰兒來說,「狗」也許就能充當基模,用以理解四腿動物的概念。
隨著時間過去,孩子會開始獲得一些經驗...
目錄
01、精神病學側重先天因素,心理學側重後天因素
02、心理學家也是統計學家
03、問題的類型,決定研究的類型
04、樣本必須要能代表樣本以外的成員
05、尋求具體答案,而不要只是量化的答案
06、量表設計:七點量表實際上是五點量表
07、樣本量夠大,主觀因素也能越來越客觀
08、「正」不一定「好」,「負」不一定「壞」
09、大多數現象都呈鐘型曲線分布
10、有人的地方就有偏誤;有判斷就會有雜訊
11、哪種數據最具代表性?
12、「顯著」不必然是重要的
13、數據需要故事
14、如何進行研究發表
15、沒用上的構想,先放進停車場
16、大腦灰質是粉紅色的
17、大腦是有電的
18、神經傳導物質是即時訊息,荷爾蒙是傳統郵件
19、極端案例闡明一般情況
20、高階思維發生在大腦上層
21、邏輯左腦與創意右腦的區分是一種迷思
22、子宮是易受影響的非中性環境
23、分開撫養的雙胞胎,相似度更高
24、嬰兒把東西放進嘴裡,學步兒童把東西分類
25、進步有時可能看起來像退步
26、心智理論
27、若能順利活過20年華,那你很可能就沒事了
28、創傷經驗可能會凌駕原本性格
29、後天重塑毀了他
30、創傷在時間推移下,將會被去脈絡化
31、情緒橋接了身體與思維
32、情緒是不對稱的
33、男性女性皆是情感動物
34、外向者對外部刺激的反應較低
35、男性:自戀型人格 ≈ 女性:做作型人格
36、男人都很「搞笑」
37、女人都很「歇斯底里」
38、發洩情緒只會讓你更生氣
39、讓憤怒轉化為仇恨,這樣很不OK
40、成年期的中心課題是「自我統整」
41、當個大人
42、你是太愛負責還是不夠負責?
43、更有道德的人也許不會重視法規
44、內疚是有效益的,羞恥是無謂的
45、如何道歉
46、會忘記新朋友的名字,是因為沒有「複習」
47、中斷有助於記憶
48、遺忘讓心智運作更有效率
49、不聰明的人不知道自己不聰明
50、憂鬱的人比較實際
51、愚蠢、自私、健康,是快樂三要素
52、有點焦慮,是好事
53、獨處時做困難的事,有他人在時做簡單的事
54、如何訓練寵物
55、迷信源自我們不經意的增強作用
56、獎賞可能導致反效果
57、選項越多,失望越大
58、追求還不錯的結果,所有抉擇將會找到出路
59、銅牌完勝銀牌
60、施虐者會找上趕不走他的人
61、去掉部分現實,能讓我們更理解現實
62、「微笑」與「好人生」互為因果?
63、在「花錢」與「實際體驗」間創造喘息空間
64、時間具有延展性
65、唯有在時間裡做了些什麼,時間才具有價值
66、冥想不是要你腦袋放空,而是要你心緒集中
67、精神異常是法律術語,而非心理學術語
68、思覺失調症不等於多重人格障礙
69、藥物是全能模仿王
70、運動完勝樂復得
71、我們讀句子是整句理解,而不是逐字去讀
72、物體的顏色與我們看到的相反
73、大腦看見的比眼睛多
74、如何找到你的盲點
75、面對內心衝突時,我們會柿子專挑軟的吃
76、阿希從眾實驗
77、最常往來的五人,平均起來就會是你這個人
78、最新資訊都是舊資訊
79、夢境難以研究
80、小睡不要超過20分鐘,不然就睡90分鐘以上
81、熟悉不必然導致輕忽
82、中間的留到最後再讀
83、如何教書
84、用字越繁冗,感覺越不聰明
85、小問題不處理,日後將成大問題
86、射來的第二支箭源自我們對第一支箭的反應
87、治療是種結盟關係
88、當患者表現前後不一時,我們可以裝笨一下
89、羅森漢實驗
90、假裝患有精神疾病,可能也是一種病徵
91、相信自己正常,比相信自己瘋了難得多
92、社會決定了何謂偏差行為
93、心理學不區分illness、disease、injury
94、沒有精神疾病,只有生活難題
95、劃分病症類別只是輔助
96、軟科學,真的硬
97、科學掌握的其實是有關這個世界的可靠知識
98、你無法事事擅長,也無法事事感興趣
99、診斷是一種主觀判斷
100、找出應對方案,而非逃跑方案
101、無物真正毀壞;過往的歷程全都值得珍視
索引 Index
01、精神病學側重先天因素,心理學側重後天因素
02、心理學家也是統計學家
03、問題的類型,決定研究的類型
04、樣本必須要能代表樣本以外的成員
05、尋求具體答案,而不要只是量化的答案
06、量表設計:七點量表實際上是五點量表
07、樣本量夠大,主觀因素也能越來越客觀
08、「正」不一定「好」,「負」不一定「壞」
09、大多數現象都呈鐘型曲線分布
10、有人的地方就有偏誤;有判斷就會有雜訊
11、哪種數據最具代表性?
12、「顯著」不必然是重要的
13、數據需要故事
14、如何進行研究發表
15、沒用上的構想,先放進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