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經有一千多種稻米?毒魚的魚藤也能做農藥?
義民祭的「聖火」和奧運有關?無國籍者如何在異地求生?
以跨學科觀點探索人文與社會,
重新思考群體、文化與環境間的關係!
★ 22位人文學者的研究薈萃,開創新時代書寫觀點。
★ 跨地域﹑跨族群﹑跨物種,以5大輯重新編纂對文化的深度思索。
本書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二十年的精華呈現,透過多位學者的研究,看見人文領域對於社會的關懷,並透過不同質地的書寫搭建對話橋梁──從理論思索走向實踐,也在實踐中看見文化的多元,並藉以思考跨域精神。
書中研究包含人與環境的關係,如日治時期的米種政策、魚藤種植計畫,並闡述工業化如何一步步將土地改造為其剝削的對象;而人們又如何在面對氣候變遷與種種議題時,不斷地在行動中反思並凝聚集體意識,找回人與人、人與其建構的環境、人與環境中其他物種所共構的關係,達到尋求「多物種正義」的可能。
同時,也藉由爬梳族群的遷徙、移動、甚至流亡的歷程,提供多視角的流離想像:從流亡藏人與戰後在日台人的處境,看見個體在無國籍狀態中的受限;亦從國家介入及界定族群的過程,觀察當族群認同受統治權力影響的同時,如何與其協商,保有流動與變化的可能。
全書分五大輯共二十一篇的書寫,以眾聲喧嘩的方式,重新辯證、解讀關於族群、環境,以及身處其中的我們,是如何在流動的狀態中共構交織成生命之網,並以多元的觀點拓展、反思我們關於生命與生態的想像。
作者簡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編輯委員會
主編
朱華瑄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研究關注現代工業資本主義下農業與環境的共構變遷,博士論文檢視殖民時期熱帶臺灣在日本帝國糧食體制中的作用,爾後延伸探究亞洲廣域米穀市場與日本帝國的關聯、日本帝國溫熱帶農業分工之效益、米穀貿易與技術的環境治理性等議題。
連瑞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邊陲社會與族群政治,傳說與歷史敘事,宗教與地方社會。出版專書有:《隱藏的祖先:妙香國的傳說與社會》、《邊疆與帝國之間: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合編論文集:《客家、女性與邊陲性》、《族群、社會與歷史》、《傾聽獅潭》等書。
潘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台灣社會學會第三十五屆理事長。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專長領域為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跨國遷移。關注產業全球化與全球制度的關聯與社會後果,以及進行跨國移民、難民、無國籍者的求生策略研究,研究田野遍及印度、尼泊爾、台灣等流亡藏人社群。在學術發表之外,亦關注難民安置與人權議題。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水稻管理員。近年跟著福壽螺重新理解台灣、阿根廷、日本、菲律賓之間的跨國跨物種交流史。學術作品見於《Indonesia》、《Cultural Anthropology》、《Current Anthropology》、《文化研究》、《中外文學》等期刊,與趙恩潔共同主編《辶反田野》。
盧正恒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美國埃默里大學歷史博士。土生土長新竹人,喜歡海、關心海、研究海,希望能成為一位善於說故事的歷史研究工作者。除了利用多語言材料探索帝國對於海洋之知識建構外,同時也從事石滬對於濱海社會之影響的研究,嘗試從全球史視角進行了解。目前研究領域包括海洋史、清史、台灣史等。
作者
王麒愷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研究助理
朱華瑄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何義麟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侯嘉星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柯朝欽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段馨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洪伯邑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許維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連瑞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陳麗華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
黃淑莉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紹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楊小濱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萬尹亮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劉堉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潘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盧正恒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羅烈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蘇子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特聘教授
章節試閱
動保vs.野保?淺談多物種研究
蔡晏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水稻管理員)
一、前言
近年來,野生動物遭犬殺的新聞頻頻引發熱議: 從台東與苗栗山區的野放穿山甲與石虎、嘉南平原的稀有保育類草鴞、各地大學校園裡的白鼻心,到高雄柴山公園的山羌,這些野生動物的生態區位(ecological niche)與保育位階儘管不相同,卻都難逃共同的犬殺命運。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近四千人為野生動物走上街頭,呼籲各界重視台灣遊蕩犬數量攀升至十六萬隻並威脅野生動物生存的問題,要求檢討台灣現行遊蕩犬管理「零撲殺」與「結紮後回置」(TNR)的政策。另一方面,動保團體憂慮政府可能對遊蕩犬隻展開撲殺,亦集結呼籲台灣的動保政策不可開倒車。一時之間,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的生命孰輕孰重,在多個網路平台與實體會議引發熱烈的討論。2 我也在某次演講後收到一位學生來信,說她很喜歡動物、關注動保議題,家裡也有養狗,然而當前的「動保vs.野保」對立讓她覺得很兩難,因此想請問:「以多物種的角度會怎麼看待這種同伴動物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作為人類應該如何去面對和選擇?例如︰要不要養寵物、該餵貓狗吃什麼、該如何調適心態?」
這位同學的兩難,正是我寫下此文的初衷。我既非動保人士也不具野生動物保育背景,只是一個業餘友善稻農與常常走進自然的貓奴,嘗試在生活、教學,與研究中發掘人類與非人類生命、非生命之物之間紛雜且豐富的關係。與來信的同學一樣,我也很想知道,多物種研究是否有可能為台灣當前在遊蕩犬議題上看似二元對立的「動保vs.野保」困境尋找一條出路?以下,就是我非常初步的思考練習。
二、什麼是多物種研究?
先來簡介什麼是多物種研究。多物種研究中的「物種」,首先指的是作為生物分類最基本單位的物種(species)。也因此,多物種研究的基本概念就是關注身為智人(Homo sapians)的人類物種以及其他不是人類的物種之間相連不可分的關係性網絡。多物種研究的英文名稱multi-species studies,反映的即是將人類視為「多個物種之一」的研究取向。另外一個在多物種研究中常見的英文用語more-than-human,「不只是人類的」,則清楚凸顯多物種研究希望增補既往人文社會科學以人類為關懷核心的視野缺失。多物種研究的「多」,除了強調去人類中心,也同時挑戰過去人文社會研究中對於非人生物的處理方式。確實,人類學的經典研究中不乏非人類物種的身影,例如普里查(Evans Pritchard)筆下作為努爾社會秩序核心的牛、與紀爾茲(Clifford Geertz)筆下作為峇里島男性認同象徵的鬥雞。然而,人類中心的動物或植物敘事往往落入「人類vs.特定非人物種」的二元對偶視角,例如各種描寫人類與其寵物的關係的書寫、記錄某個人對於某個魅力物種(通常是大型或者保育類動物如黑猩猩、大象、狼、鯨魚、海豚、灰熊、黑熊、鹿、猛禽、山椒魚等)的長期追尋或研究關係,抑或強調某個物種如果消失將對人類產生何種巨大影響(例如蜜蜂)。這些作品固然重要,但其凸顯「人類vs.特定物種」關係的敘事角度依然是將人類視為外在於自然的存在,也可能忽視了其他非人物種在這些故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很難幫助多數讀者想像非人物種與非人物種「之間」各種豐富的關係可能。
換言之,並非涉及人類以外生物的研究就是多物種研究。范杜倫(Thom van Dooren)、柯克西(Eben Kirksey)、明斯特(Ursula Münster)在〈Multispecies Studies: Cultivating Arts of Attentiveness〉即精要地提醒:多物種研究關注的並非人類與單一非人物種的關係, 而是人與非人物種間藉由情境式的連結性(situated connectivity)所形塑的多物種社群,其中也涵蓋了網絡中的礦物、水等非生命物質。多物種研究聚焦於非人物種,不只因為他們是某個人類社會的秩序核心或者關鍵象徵物,而是前提性地肯認非人物種與人類物種的對稱性,以及非人物種向來就有的、獨立於人類的能動性。所謂人類與非人物種的對稱性,以及非人之物能動性指的是:世界上並不存在哪一個物種於本質上比其他物種高或低(例如:人類優於黑猩猩優於鳥類優於爬蟲類優於昆蟲優於植物優於細菌優於病毒),而每個生物個體也都有依循其物種特性對所處的環境作出回應並改變該環境的能力。也是在這種打破物種位階、肯認每個物種及其個體的能動性的前提下,多物種研究鼓勵我們拋棄任何既定的本質性預設,努力進入一個又一個具體而真實的多物種、跨個體的互動情境中,關注由人類與各種非人生命之眾多行動者共同成就的多面向生命之網。這個生命之網,亦即前述「情境特定的多物種社群」,本身即是一個由不同行動者之間相互感應、認知、促動(affect),進而共同化成的動態過程(ways of co-becoming)。在此概念下,多物種研究中的物種也從而獲得更為寬廣的意涵,不再僅限於生物分類學意義下的(有機體)物種,而也包括水、石頭、風等非生命但具有情境式能動性的物質或能量,也可能指涉非西方自然主義本體論下具有能動性的存有,例如中醫的氣、台灣民間信仰的老大公、爪哇的米之女神等。
三、為何要做多物種研究?
多物種研究興起於二十一世紀的最初兩個十年,正是西方社會開始普遍意識到當前的地球正面臨「第六次大滅絕」的「人類世」—亦即由於人類造成的全球性氣候與環境改變正使得全球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的年代。多物種研究者將許多科學社群針對環境變遷與生物滅絕危機的學術研究成果與社會結構性議題連結起來,從而呈現出有別於既往人類中心主義的滅絕敘事。例如,范杜倫在《飛行路線》(Flight Ways, 2016)(暫譯)探索印度禿鷹瀕危現象的原因,竟然來自於印度自二十世紀中葉起社會生活型態轉變,人們過度使用抗生素藥物並累積在家禽家畜體內,加上印度禿鷹習於與人類共域生活因而成為毒物累積鏈最終站的環環相扣關係。范杜倫也藉此提醒我們:「物種滅絕」是一個多物種現象,而非如媒體報導常見的「某某物種的最後一隻個體死亡,代表著此物種就此滅絕」敘事,暗示著物種滅絕是只關乎單一物種的單一事件。重要的是,一則關於印度禿鷹如何瀕臨滅絕的多物種敘事可以讓我們警覺: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將啟動其所屬的多物種社群及其動態關係網的改變,甚至由此造成其他物種族群數量或增加或減少的連鎖效應。而如果我們希望挽救更多物種免於滅絕的命運,就必須深刻了解這些物種在其與人類相關的多物種關係網絡裡的位置與連結性。
斯旺森(Heather Anne Swanson)、利恩(Marianne Lien)等人類學與科技與社會研究學者在《馴化與野性》(Domestication Gone Wild, 2018)(暫譯)一書中也提出,如何以多物種網絡重新看待「馴化」這個看似尋常、總是由人類單向地馴化某一種非人生物(如牛、馬、犬、貓等)的主流敘事。9 斯旺森的日本養殖鮭魚研究指出:鮭魚的養殖飼料除了改變沿岸微生物族群的特性,更隨著洋流而影響到太平洋另一端的北美野生鮭魚棲地,並由此改變了北美溪流的營養循環。這個案例說明了馴化絕非人類與單一物種之間的故事,而會進一步促發許多超乎預期的新生態與多物種關係。以上的多物種研究提示我們,人類的行為總有其預期與不可預期的生態後果,我們有義務細察這些人類與非人物種的相遇經驗,才能在更為深廣的理解基礎上,審慎尋思與調整最適宜的介入手段。有別於古典的環保與動保典範,多物種研究強調的是人與非人世界的交互關係,而非將人類視為外在於自然且優於動物的存在;也因此,除了環境倡議、動物保護、為動物發聲,多物種研究更強調應該將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重新置放於各種「大於人」、「多於人」的多物種網絡中,以期更為全面且妥適地回應當前地球生態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四、想像一個不只是人類的「多物種正義」世界
多物種研究嘗試打破人類中心主義及此主義所衍生的人與動物、自然與文化二分,以及各種去關係化的個體主義。然而除了「打破」,同樣重要的是「打造」新的語彙與概念工具來實踐一個去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而這正是女性主義理論家哈洛威(Donna Haraway)長期致力的工作。哈洛威曾提出過一個關鍵概念「同伴物種」(companion species):同伴物種不是同伴動物,而是比同伴動物更寬廣的概念。同伴物種的最小單位是物種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單一個體的存在(某隻貓,或某隻狗)。藉由這個關係性的概念,哈洛威提醒我們所有物種(在此採取擴張性的定義,包含但不僅限於生命體)從演化觀點來看,無一不是透過與其之前以及同時的物種之間的特定關係而成為自己、同時也成就他者的共同性存在。以我自己近年在宜蘭溪流時常遇見的日本瓢鰭鰕虎(Sicyopterus japonicus,俗名日本禿頭鯊)為例,一隻日本禿頭鯊不只是一個生物個體,也是一個銘刻著千萬年多物種演化關係的行動肉身記憶體。每隻日本禿頭鯊身上都長著為了溯河攀岩而演化出的、由兩側腹鰭癒合而成的吸盤,以及一個又寬又圓以便快速刮食藻類的大嘴巴,而這就是日本禿頭鯊與其他物種、石頭、水流、河海、氧氣等其他廣義的「物種」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同伴物種」關係最佳例證。
簡言之,同伴物種的概念鬆動了林奈(Carolus Linneaus)以降習於將物種逐一分開談述的物種個體主義,而將我們看待物種的角度還原至人類、物種與自然環境之間多元且複雜的生態性關係。對於人類來說,同伴物種不是在研究或者探詢誰是人類的同伴物種,而是將人自始至終視為是同伴物種。人與動物確實有差異,但是,這個差異是更為開展且多元的光譜,絕對不是「人類vs.動物」這種二分法可涵納。
理解「同伴物種」這個概念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理解哈洛威所謂「接觸區」(contact zone):同伴物種的關係就發生在接觸區。一條河流就是一個多物種接觸區,魚、蝦、浮游生物、藻類、水泥固床工、石頭、各種形式的水體、生物屍體與營養鹽、化學污染物、塑膠垃圾、不同的人與非人生物與非生命之物在一條河流中以持續或者稍縱即逝的方式相遇,誰和誰會成為同伴物種,誰與誰不是同伴物種,取決於某一個時空下特定接觸區裡的特定共同構成關係。這些特定接觸區裡的特定多物種關係並非總是萬物和諧、共生共存的美好狀態。生命之網裡的關係有競爭也有合作,有共存也有殺戮。此外,接觸區也非常可能涉及不同物種間、因人類而起、卻不只體現在人類內部關係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我將這些不只體現於人與人之間、而亦涉及人類與其他非人類物種之間的多於人類的不對等權力關係稱為「多物種權力關係」,也將此不對等權力關係的修補過程稱為「多物種解殖」(more-than-human or multispecies decolonization),其目的正在於追求「多物種正義」(more-than-human justice)。
且讓我以自己的福壽螺研究為例來具體說明。原生於阿根廷的福壽螺被人類移入台灣,而福壽螺耐熱、好水、高繁殖力、喜歡吃綠色植物幼苗的特性,又與台灣自日殖時期以來以濕式幼齡秧苗插秧法的主流稻作耕作模式高度契合,再加上台灣缺乏福壽螺的天敵,以至於福壽螺在水田中大量繁殖而成為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物種」。值得注意的是,福壽螺除了吃水稻秧苗造成農民損失,也對台灣的水域生態系造成傷害。福壽螺會攝食以水田生態系為家的其他水生植物與水生動物(如小雨蛙的蛙卵)。此外,為了抑制螺害,許多稻農施灑化學合成的殺螺藥(聚乙醛、三苯醋錫)或者屬於天然資材的苦茶粕,而這些藥劑也會傷及水田裡的魚蝦螺蛙等生物。我們可以說,福壽螺對台灣水稻田裡包括水稻在內的其他許多生物,形成了因人類而起的、多面向的多物種殖民關係。
然而變動正是多物種關係的常態。福壽螺剛來台灣時沒有任何天敵,正因為當年首度遭逢福壽螺的台灣水田濕地生態系中,沒有曾經與福壽螺共享演化歷史的同伴物種。但是四十年後,作為福壽螺主要棲地、也是多物種接觸區的台灣水稻田裡,已經有許多本土物種在與福壽螺共享的四十年短期演化歷史中,學會了以各自的方法食用福壽螺,例如宜蘭水田中常見的彩鷸、紅冠水雞、中華鱉、柴棺龜與光潤金線蛭等,都是吃福壽螺的高手。換言之,因著人類失敗的馴化行為而流入台灣各地的福壽螺,在與台灣水田生態系相遇近半世紀後,早已促動一套新的多物種互動網絡。與此同時,我所身處的宜蘭友善耕作小農社群也出現不少新農人,藉由手撿螺的農法選擇保存了一個相對多樣的水田濕地生態系,同時也因為此生態友善的作為而進一步吸引更多以生態為念的倫理型消費者,從而打造了一個連結水稻、福壽螺、水田生物、生態型農友與消費者的「怪親緣」社群。若先前慣用的、以化學農藥或者苦茶粕全面性的殺螺,從而也造成水田生態系裡全面性的生態滅絕,是一種人類中心主義所主導的「單一種植」思維,那麼友善手撿螺農法所反映的則是一種以生物多樣性為中心的多元種植思維,其背後所追求的正是希望修補人類對於其他物種(或者透過其他物種而對其他物種)有意或者無預期為之的生命型態殖民。
這樣的追求,也呼應了女性主義人類學者帕雷納斯(Juno Parreñas)的婆羅洲紅毛猩猩多物種民族誌研究,其中指出:「解殖」從來不該只是關於改變人與人之間的殖民關係,也不只包括探詢那些人治理生態、以何種方式治理等政治生態學的提問,還更在於拓展我們關於生命與生態的核心提問:究竟哪些人/物種被視為值得活,以何種方式活?哪些人/物種又被視為應該死,以何種方式死?特定人群的自我與生活世界如何建構在與特定物種的特定關係之上?身而為人,我們又願意對這些關係做出何種許諾?要言之,帕雷納斯認為多物種解殖是關於嚴肅地重新思考既有的、如何與非人類他者共享這個地球的實作方式,而解殖的契機則始於追問:我們如何嘗試超越由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所定義的自由、暴力,及其所默許甚或鼓吹的物種屠殺,轉而實驗性地創造與特定他者相關聯的方式?可以說,在理解福壽螺於台灣水田生態系裡展演的多物種殖民關係後,宜蘭友善耕作的稻農嘗試以鑑別度最高的手撿螺人為介入模式來除螺,從而與多樣的水田生物建立起較好的共生關係。而這就是在辨識與反思既有的多物種殖民關係後,轉而嘗試追求「多物種正義」的「多物種解殖」過程。
五、同伴動物PK野生動物?
回到本文序言提到當前正趨白熱化的「動保vs. 野保」對立,多物種研究到底可以提供什麼觀點?我的回答是:首先,事實上沒有一種叫做「多物種」的觀點可以拿來透析所有的爭議。多物種研究能夠提供的不是一種觀點,而正是希望大家放棄對於「一種觀點走天下」的渴求。多物種研究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必須放棄人類與動物二分,也放棄自然與文化二分的預設,回頭認真看待在特定的情境中,究竟相關的人與其他非人生物之間,到底有誰、在什麼時候的什麼情況下、發生過什麼樣的具體連結?唯有在這些真實處境中,我們才有辦法搞清楚到底是誰、在哪個處境中、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而和誰的利益發生了什麼樣的具體衝突,也才能夠據此做出判斷與選擇。
也因此,我們無須落入「我支持野生動物或者同伴動物」的假對立,而正該具體探究,當下「同伴動物PK野生動物」的爭議究竟從何而起?我們可以先從制度面來觀察。根據野生動物救傷單位的統計,野生動物遭犬貓攻擊的致傷數量於二○一四年後迅速攀升,提醒我們表面上看似是「野生動物vs.遊蕩犬貓」不同物種間的生存衝突,其實與彼時台灣經歷的遊蕩犬貓管理政策轉向大有關係。二○一三年底,檢討收容所不當撲殺犬貓的議題電影《十二夜》引發社會關注,立院在強大的輿情壓力下於二○一五年初通過動保法修正案,於二○一七年初正式實施收容所的「零安樂」政策。而在所有公立收容所迅速飽和,民間人士隨意棄養、放養、餵食遊蕩貓狗的既有人狗互動模式又難改變的狀況下,台灣的遊蕩犬貓數量自此失控成長,也才導致遊蕩犬的活動範圍與淺山地區的野生物種棲地愈形重疊。換言之,看似是遊蕩犬與野生動物的衝突現象,其問題根源卻還是來自「不同人類」之間,在飼主責任、絕育政策、安樂政策、收容資源、餵食政策等環環相扣的議題上立場的衝突與矛盾。
而實際深入遊蕩犬與野生動物衝突的個案,我們又會進一步看到,這些衝突其實都發生在高度人為介入的情境中,也就是哈洛威所說的natureculture,亦即自然與文化的接觸區。在淺山與草原地帶被犬殺的石虎與草鴞,反應的並非遊蕩犬闖入了某種純淨無人居的「自然」,而是犬隻跟隨著人類的居住、開發、休閒、餵食、棄養等各種行為,開始以淺山地帶為活動空間的後果;換言之,犬殺是人類入侵行為的連鎖效應。同樣地,在大學校園裡被狗咬死的白鼻心,看似是自己跑進都市叢林的野生動物,但這些「都市白鼻心」反映的更是野生動物在城市擴張下已經退無可退,只好嘗試去適應城市空間的短期演化效應。再一次,表面上看似是遊蕩犬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物物相殘,其根源還是來自人類的各種行為如何徹底壓縮了野生動物生存空間所導致的多物種殖民關係。將自然與文化的二分重新概念化為「natureculture/自然文化接觸區」有助於我們看穿當前遊蕩犬所引發的各種問題,本質上依然是「人類世」的問題,也就是人類行為如何改變了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系統,並使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的問題。也因此,解決問題的方式絕對不會只限於應否開放撲殺遊蕩犬隻、或者將多少野生動物保護起來的層次—因為這些手段所針對的僅只是改變動物(的行為),而不是改變人類(的行為)。多物種研究一再提醒我們:人們總是在給定的條件下創造歷史,但結果往往不總是出於他們的意志。而就在人類嘗試以他們的意志改造世界的同時,非人物種也持續以他們的方式改造世界,以求在被人類高度壓縮的世界裡求得生存,都市化的白鼻心如此,攻擊穿山甲的遊蕩犬亦然。唯有將人類重新置入這張由人類與非人類生物共同織就的行動網絡中,細心探究紛雜現象背後的連鎖效應與關係,我們才有可能看見問題萌生的糾結之處,也才有辦法尋思解開纏結的可能出路。
動保vs.野保?淺談多物種研究
蔡晏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水稻管理員)
一、前言
近年來,野生動物遭犬殺的新聞頻頻引發熱議: 從台東與苗栗山區的野放穿山甲與石虎、嘉南平原的稀有保育類草鴞、各地大學校園裡的白鼻心,到高雄柴山公園的山羌,這些野生動物的生態區位(ecological niche)與保育位階儘管不相同,卻都難逃共同的犬殺命運。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近四千人為野生動物走上街頭,呼籲各界重視台灣遊蕩犬數量攀升至十六萬隻並威脅野生動物生存的問題,要求檢討台灣現行遊蕩犬管...
推薦序
推薦序
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二十年象徵著一個世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從新生走向茁壯,從狂飆走向紮根,從反思走向展望。然而,學術機構的發展是一項百年大計,客家文化學院和人文社會學系正逐漸成長,正積極邁向下一個更為豐碩的二十年。《流動的界域:從在地、跨域到多物種》是人文社會學系諸位教師各自從其研究領域出發,廣邀臺灣學界同好,匯集一篇篇深入淺出且跨領域的科普式短文,呈現出人社領域既宏觀且多元的核心關懷。
人文社會學系成立二十年見證著時代的轉變。它不僅是解嚴以來社會各界對多元性主體的努力與追求,更意味著台灣高等教育重視在地人文社會發展的承諾。這對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學而言,意義深遠!
隨著八○年代解嚴以來,台灣在政治改革、社區運動以及社會轉型皆面臨重大的轉變。在半導體出身的張俊彥校長任內,致力轉型為綜合型大學,與新竹地區教育文化及政要人士,共同籌謀具有在地實踐的客家文化學院,為校園挹入一股新氣息。二○○三年教育部正式通過成立客家文化學院及人文社會學系與傳播科技學系二系。這一段校園學院發展,見證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即高等教育從科學救國,進而轉向思考大學的本質、社會責任,以及全面性的知識發展對臺灣學術發展的意義,以及思考
大學如何成為一個為探究人類文化的知識堡壘。
以人為主體出發是所有大學教育與知識的核心。也因為如此,日本、歐洲、美國所謂的頂尖綜合大學,便包含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若沒有這樣基於人為主的觀念,那充其量只會是流於表面上、庸俗式的「大學」。
人文社會學系對陽明交大是重要的提醒。她包括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與文學的基本學科訓練,在各領域的學術研究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性。綜觀此論文集的內容,可以看到以人文社會學系師生的宏觀研究,包括近三十年來的台灣社區運動、族群與
身分認同、政治與人口遷徙,乃至重新思考人類在環境生態中的新反思,不僅表現強烈的跨學科對話,也呈現紮根社會的學術企圖,背後是豐富又深刻的土地與人文關懷。
今年(2024)五月,我們通過校務會議,將原先交大與陽明的二所人文社會學院合併,改稱為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這是陽明交大對於人文社會重視的一小步展現。客家文化學院所在之六家校區原為一傳統客家聚落,是陽明交大在地與本土關懷的重要基地。未來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與客家文化學院之間的合作,也將成為人社領域長期發展的關鍵。跨學科對話、族群與社會關懷、文化實踐與創生是人文社會學系不變的重心,我支持並期待客家文化學院二系能夠在校園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與各學院並
行,繼續一同為臺灣社會與大學教育打造更豐饒的知識世界。
推薦序
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二十年象徵著一個世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從新生走向茁壯,從狂飆走向紮根,從反思走向展望。然而,學術機構的發展是一項百年大計,客家文化學院和人文社會學系正逐漸成長,正積極邁向下一個更為豐碩的二十年。《流動的界域:從在地、跨域到多物種》是人文社會學系諸位教師各自從其研究領域出發,廣邀臺灣學界同好,匯集一篇篇深入淺出且跨領域的科普式短文,呈現出人社領域既宏觀且多元的核心關懷。
人文社會學系成立二十年見證著時代的轉變。它不僅是解嚴以來社會各界...
作者序
主編序
潘美玲
本書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成立二十周年的專書文集。人社系的特色在於「跨學科性」,含括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以及文化產業領域(包括文學和戲劇)。此文集主要是向社會大眾展現本系教師在各自學術領域關注的議題以及實踐的方式,透過各種文類的形式表現,並就主題邀集學術同好共同完成的科普作品。因此,這本文集的作者並不限於人社系的教師,還包括教師的學術社群網絡。為與更多的讀者對話,我們不限於使用傳統學術論文的格式,而是讓每位作者自由選擇合適表現的文體,包括人社系以及客家學院的研究和反思,或者長期學術田野歷程的紀錄,可以是階段性的學術研究成果,抑或文學戲劇的評論,也有回憶的隨筆等。因此這本專書作為人社系二十周年的慶生文集,不是學術論文合輯,也非工整地按照學科來分類,反而是透過對議題的多元視角論述,以及不同文類的眾聲喧嘩,展現交錯融合的人社界域。換句話說,不濃妝豔抹、盛裝打扮的方式,而是相邀同好一起辦桌,以最貼近人社系跨領域的學術日常來對話、辯論,並以共做的方式來表現。
雖然文類筆觸多元多彩,但本書內容所觸及的議題卻是關鍵而嚴肅的。人社系設立於二○○四年,隸屬於客家文化學院。人社系座落的時空座標,正面對全球化動力所重構的世界,特別是結構抽象性和界線弱化及產生的社會後果,從而全球湧現另一股「反全球化」或「另類全球化」的呼聲。前者表現在對另類界線的重建,不管是實質或象徵性的形式,後者表現在對這個新的另類全球化的重新詮釋。這樣的基本語彙建構了社會科學與人文學針對新興的社會現象以及知識論建構的起點。而族群與在地,在這個全球化脈絡的知識論架構當中,不但有其無可取代的角色,甚至在這個高度變動而不確定的風險環境當中,成為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價值與凝聚社會共同體的必要。
人社系以基礎學科為裝備,將族群、社群在全球化現實環境裡的介入建構作為主軸,並拓及環境議題以及文化產業的應用等關懷與實踐。二十年來所開展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專業,在地理空間的尺度上連結跨國與在地:以臺灣為主體,從在地社區、組織,產業、國家政策等層級進行,並開展跨國的移地研究,包括中國華南、東北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連結。在研究領域的範疇上,開展跨域與跨物種的搭建組合:進行不同學術領域的合作與對話,例如歷史學與人類學、科技與社會、經濟與社會、人類與物質、以及跨物種與環境等關係。
客家研究是專業學術深化,同時也是本系進行社會實踐的具體議題和場域。本系所提供「客家研究」的課程並非制式的源流論述,而是從解構的取向、族群互動的歷程、區域歷史與環境生態,乃至從國族建構與認同政治的理路來重新建構客家知識體系。在這個意義上,「客家研究」就是「在地研究」,與「地方社群」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歷年來本系老師參與客家研究已經累積的幾本具有議題代表性的專書成果,例如:(1)莊英章、連瑞枝編,《客家•女性•邊陲性論文集》(台北:南天書局,2010);(2)莊英章、簡美玲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上、下)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3)張維安等編,《客家族群與國家政策》(台北:客家委員會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15);(4)張維安、連瑞枝編,《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5)河合洋尚、張維安編,《客家族群與全球現象:華僑華人在「南側地域」的離散與現況》(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調查報告150)(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20);(6)張維安、簡美玲編,《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21);(7)張維安、潘美玲、許維德主編,《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21)。
在此人社系成立滿二十周年之際,以「流動的界域:從在地、跨域到多物種」為主題,由本系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就「客家研究的再思索」、「環境史與多物種正義」、「漢與非漢,高地與低地:人類學與歷史學的交匯」、「移民與難民:跨界流離與身分認同」、「劇場評論、影視劇評、詩評」等五個議題進行書寫,並提供各議題的簡介內容,幫助讀者掌握個別議題的要旨。每一個議題以跨領域共作的方式展開,這亦是本書的特色之一。全書整體呈現二十年間在六家這個校區,轉化為教育研究基地所開展出來的,從在地到跨國,進行跨域和跨物種的交錯融合之研究所累積的成果與社會實踐。此外,也是人社領域學者處於全球化脈絡下,作為人的存在價值與社會共同體的凝聚挑戰,提出了針對「社群/族群的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以及從各種關係面向的「界線弱化下的界域與流動」,反思共同體的生成與危難,以及能動性之可能。
以「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而言,羅烈師以個人從一九九四年起參與社區計畫的經驗中,研究、教學與實踐共構並進,反思社區主體性與地方性在全球、國家與族群的多重向度結構下進行的建構或重組。黃紹恆從經濟史的角度出發,提出在台灣的「客家」研究,到底是族群問題還是階級議題的論證,並對當代客庄文化的永續提出迫切的警示。柯朝欽則提出要用整體史的角度,而非單一民族國家的分析單位,將「南洋/環南海地帶/東南亞」視為一個獨立的區域整體,有助於理解華南的客家人如何和資本主義遭逢而往南洋遷徙的過程。
「界線弱化下的界域與流動」分別在「漢與非漢」、「人與非人」、「公民身分與無國籍」等議題的呈現。「漢與非漢」的單元當中,簡美玲的「田野與學徒」的反思民族誌,以身為度地呈現了研究者在田野的主體經驗,以及自我與田野歷程交互對話的旅程。黃淑莉從一部雲南阿卯部族古歌文本的改寫/無法改寫,凸顯族群文本的「歷史真實」是如何反應了行動者的「當代真實」,文本空間因此是從傳統與現代交互構作的產物。高雅寧在中越邊界的靈媒儀式場景,同樣採集到有別於歷史記載的社會現實面貌。陳麗華分享了個人歷史學的探尋過程,回到歷史現場,透過田野的自我體會到歷史的真實,同時也如學徒般地學習,改造了自我看待歷史的方式。連瑞枝則從自身的族群經驗,對於歷史敘事的種種反思,展現解構重組既有認知的可能性。因此「漢與非漢」不在於分類本身,而是從現代「穿越」回到歷史的時間和現場共譜的文本,研究者同時也在文本之中,因此故事繼續被書寫。
「人與非人」的環境史與多物種正義,提出了「不只是人類」和「非人他者」共存的觀點。蔡晏霖介紹人類學的多物種研究,從人類中心主義的單一思維,轉向生態的多元思維從而翻轉多物種的殖民關係,而達到「多物種正義」的過程。盧正恆以石滬研究,重構台灣歷史與全球歷史的連結,再現台灣西海岸的濱海社會曾經存在多元生計模式的樣貌。朱華瑄則重現台灣米如何從其多樣的生物特性,在資本主義和殖民帝國的雙重結構壓力之下,從家園的生命之網,轉化成服務於商品化邏輯的虛構商品,從而改變了台灣人餐桌的米食文化。而侯嘉星提出魚藤藥劑產業鏈是依循著日本帝國資本主義的路徑,其中政治、而非經濟,成為主要的支配形式。洪伯邑、王麒愷以台灣高山茶為例,農民和社區面對氣候變遷產生的水資源困境,是如何擾動了社區的團結。萬尹亮提出多物種的食物公民基礎設施,是作為民主和公民社會中使食物系統公平和永續的重要關鍵。「人與非人」的視角拓展,既是解殖的過程,也是行動的綱領。
「公民身分與無國籍」是移民與難民的核心向度。跨國流動的離散,不只是以民族國家為界線的「界域與流動」,更是人生而為人的求生與安頓的基本需求。潘美玲從流亡印度的西藏難民所擁有的不同難民身分與選擇,點出個人對更好生活的追求,與難民社群的維繫之間的兩難。劉堉珊提供了難民再移動的身分協商—在追求公民身分的同時,卻又保留難民認同作為與社群的連結,不流動或再流動都得面對自我公民身分的選擇。而以台灣人旅居在日本和美國的移民而言,何義麟描述了戰後在日台灣人為了堅持自我認同,必須面對無國籍的處境,以及其向日本政府爭取身分的過程。許維德則以「台美人博物館」的設立,講述台灣人在美國爭取族群身分的奮鬥故事。這些生命故事交融在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的敘事當中,持續質問著自我生存與社群歸屬之安立。
「界線弱化下的界域與流動」的幾個議題單元是多元並置的,而非線性的關係,讀者可以嘗試用不同的順序組合來閱讀。最後本書有三篇文學組所提供內容:蘇子中的劇場評論、段馨君的影視劇評、與楊小濱的詩評,分別對於跨文化劇場的省思、個人即是政治的劇情觀點,以及文化身分的主體性闡述,從不同的媒介文本豐富了文學界域的表現。
這本合輯的意義不在於回答學術問題,而是要激發不同領域的學習與相互觀摩:有資深學者學術集成式的武功秘笈,也有新進學者的創新視角。對於人社領域的學生而言,能從議題討論當中學到單一學科的論述,以及不同學科看待議題的方式,在多元並置的觀點間獲得啟發。對於大眾讀者而言,本書更具社會永續的深遠價值︰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自動化所引發的工業革命4.0,帶來更快的效率和更多的便利性,然而同時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挑戰。若人類還是固守著科技掛帥的意識型態與經濟至上的單一化想像,不確定性和風險將如影隨形,不只是威脅著生命,同時也是文明的浩劫。人為何而為人,社群如何存續,依舊是人類與萬物共存的恆常議題。《流動的界域:從在地、跨域到多物種》代表著人社領域學者對於當代人類面臨處境的實作與回應,超越了學科的界線的跨學科,與他者共存的跨物種,共思文明永續之路。
主編序
潘美玲
本書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成立二十周年的專書文集。人社系的特色在於「跨學科性」,含括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以及文化產業領域(包括文學和戲劇)。此文集主要是向社會大眾展現本系教師在各自學術領域關注的議題以及實踐的方式,透過各種文類的形式表現,並就主題邀集學術同好共同完成的科普作品。因此,這本文集的作者並不限於人社系的教師,還包括教師的學術社群網絡。為與更多的讀者對話,我們不限於使用傳統學術論文的格式,而是讓每位作者自由選擇合適表現的文體,包括人社系以及客家學院的研究和...
目錄
推薦序/林奇宏
主編序/潘美玲
輯一 社群與族群
社區參與三十年/羅烈師
客家與經濟史研究/黃紹恆
環南中國海的客家人:一個「整體史」的探索/柯朝欽
輯二 環境史與多物種正義
動保vs.野保?淺談多物種研究/蔡晏霖
滬:濱海社會與海洋環境史的交織/盧正恒
資本主義下的生命之網:日治初期台灣米的社會生態鉅變/朱華瑄
由植物打造的帝國主義:農藥作物魚藤的發現與台灣總督府栽培事業/侯嘉星
傷痛地景的驅力:氣候變遷下的水與茶山社會/洪伯邑、王麒愷
從蜜蜂危機思考食物民主的社會基礎設施/萬尹亮
輯三 漢與非漢,高地與低地:人類學與歷史學的交匯
族群研究:歷史轉向的時代經驗/連瑞枝
田野與學徒/簡美玲
消失的古歌、未竟的歷史:從《仰駱仰都卯齒卯婁兜》思考族群文本的價值/黃淑莉
靈媒與英雄:中越跨境儀式研究/高雅寧
行走田野,穿越古今:歷史人類學的探尋/陳麗華
輯四 移民與難民:跨界流離與身分認同
層級化的難民:印度流亡藏人的身分差異與經濟機會/潘美玲
漫漫公民路:藏人難民的流亡與跨國(再)遷移/劉堉珊
歸化與離境之外──在日台灣人的永住權與國籍選擇/何義麟
台美人有一個夢:鄭寶鼎博士和「台美史料中心」的創建/許維德
輯五 劇場評論、影視劇評、詩評
由《茶金》回首歷史/段馨君
是驚異奇航?還是跨文化迷航?趨近《鄭和1433》──一個跨文化表演詮釋角度的課題/蘇子中
離散寫作與換喻主體:當代海外中國詩中的文化移置/楊小濱
推薦序/林奇宏
主編序/潘美玲
輯一 社群與族群
社區參與三十年/羅烈師
客家與經濟史研究/黃紹恆
環南中國海的客家人:一個「整體史」的探索/柯朝欽
輯二 環境史與多物種正義
動保vs.野保?淺談多物種研究/蔡晏霖
滬:濱海社會與海洋環境史的交織/盧正恒
資本主義下的生命之網:日治初期台灣米的社會生態鉅變/朱華瑄
由植物打造的帝國主義:農藥作物魚藤的發現與台灣總督府栽培事業/侯嘉星
傷痛地景的驅力:氣候變遷下的水與茶山社會/洪伯邑、王麒愷
從蜜蜂危機思考食物民主的社會基礎設施/萬尹亮
輯三 漢...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