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一般的博物館,
這裡靜靜收藏著世界上所有的失物──
那是誰的頭髮、誰的時間,又是誰的告別?
走進「失物博物館」
一同面對生命中的各種不捨與永恆。
1995年,有個小女孩掉了一隻左手手套。
她找啊找,發現了一個地方,
結果所有不見的東西都在找這裡──「失物博物館」。
這裡有非常多層樓,
裡面是一間間讓人驚嘆連連的展覽廳,
滿滿的都是你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的東西。
像是爸爸的頭髮、各式各樣的水壺,
也可能是失去的耐心、在等待中流逝的時間,
也有可能是走失的狗、漸漸看不清楚的視力……,
有些東西,永遠不該遺失,比如希望;
有些東西,遺失了最好就別再回來,比如戰爭;
有些東西,即使遺失了,也永遠不會被遺忘……
得獎紀錄
✷ 入圍 2023年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書展
✷ 榮獲 2024 年Junceda Award 獎——小說類兒童圖書
✷ 入選西班牙兒童和青少年圖書協會獎——2023 年西班牙最佳加泰羅尼亞圖書編輯
✷ 入圍 2024 年 Atrapallibres 獎
✷ 大加那利島圖書館(Insular Library of Gran Canaria)頒發的 2021 年國際圖畫書獎特別獎
作者簡介:
瑪麗娜.沙耶茲
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她每個週末都拿不同的畫叫醒爸爸媽媽,這個習慣多年來一直都沒變。她喜歡畫貓鬍子、塗色總會超出線外。她會依照色彩整理自己的畫作,但是懶得削筆尖。現在她是插畫家兼教畫畫。曾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希臘雅典、美國芝加哥和德國柏林舉辦畫展。
譯者簡介:
葉淑吟
西文譯者,永遠在忙碌中尋找翻譯的樂趣。譯有《海盜女孩爭霸戰》、《巨人的時間》、《亞哈與白鯨》等,作品橫跨小說、童書、繪本和電影。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人 (依首字筆畫順序)
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名人推薦:推薦人 (依首字筆畫順序)
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推薦序
穿梭在《失物博物館》,喚起「失去」時刻的同情共感
文/繪本星球212-7版主-藍依勤
讀完瑪麗娜‧沙耶茲的《失物博物館》,我的腦袋裡面第一個浮現的景象是很多年前曾去過一次的臺北捷運遺失物中心。印象中是一間不大的辦公室,有很多的櫃子、抽屜和紙箱,裡面裝滿了各種從平凡無奇到令人詫異的物品,如果以收藏品的角度來看待,這裡絕對稱得上是一座小型的失物博物館。我報上遺失物的類別和特徵,一邊好奇觀察那些不知能否回到主人身邊的東西,一邊殷殷期盼服務人員在查找後能給我好消息,可惜我的失物還沒「入館」。日子久遠,現在我已經毫無記憶當時心急如焚找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了,換句話說,我不只「弄丟」了有形的物件,連無形的記憶也「遺忘」了。
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失去」,都被沙耶茲當成《失物博物館》的其中一部分展示。沙耶茲以她的插畫和文字創造了一個超現實的空間,專門收藏每個人在生活中丟失的東西——無論形體的有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失去」這個世界的大門。這座博物館不僅展示了在生命當中遺失的物品、感情、時間和經歷,也帶領讀者重溫這些失去所附加的情感和回憶。
正式進入故事前,有這麼一段前言:「1995年,有個小女孩掉了一隻左手手套。她找啊找,發現了一個地方,存放著所有不見的東西,滿滿的都是你那些以為再也不會見到的東西。」以年紀和名字來看(瑪麗娜‧沙耶茲出生於1988年),這位常常丟三落四的小主角瑪麗娜,正是作者瑪麗娜‧沙耶茲本人。故事並未交代瑪麗娜如何發現或為什麼要前往這座奇特的博物館,讀者幾乎是有些猝不及防地就跟著母女倆的腳步進入館內,穿梭於各種關於「失去」的奇特展廳。
她們所走的參觀路徑從最具物理性和生活感的物品開始,如:單隻手套、水壺,逐漸進展到更為抽象與更具情感性的概念,如:時間、耐心、能力,展示主題的變化反映了我們生活中「失去」的多樣性,如果試著以「lost」這個英文字理解這種多樣性,它所包含的複雜意義就有遺失的、迷途/迷惘的、逝去的、錯過的、浪費掉的、失敗的、過世的、被破壞的、難以理解的、失去控制的等。展廳裡的物品看似靜靜被動接收觀眾/讀者的視線,但它們進一步隱喻的是那些我們難以觸及或無法重獲的某一部分情感、回憶或生活,將時光在觀看的那個當下拉回那些「失去」的時刻,激起個人或是集體層次上的同情共感。
沙耶茲以博物館作為故事場景是相當聰明的選擇,博物館原就是系統性收藏與展出豐富館藏的場所,她以「失物」做為展覽切入點,藉由文圖策展,邀請讀者以逛展的心情參與。文字兼具瑪麗娜觀展的感受與展廳的說明之用,圖像則是讀者和瑪麗娜一同觀看的展品,在既是閱讀也是參觀的過程中,對以各種形體出現的「失去」產生更多思考與回應,詮釋「失去」這個概念與各種象徵符號。比如在「失去的頭髮」展廳裡,她這樣描述:「光是1981年,就有一億五千七百萬人掉頭髮,變成禿頭。」我查不到沙耶茲選擇這個年份的理由,但若細想這句話,也許會在心裡泛起漣漪,究竟是自然掉髮、生病,又或是其他原因?而看到「失去耐心廳」正中央那個未完成的巨大魔術方塊、左上角糾結成一團的耳機線、繞了頁面一大圈的長長鞋帶,是不是會覺得既視感強烈,深感共鳴它們確實會讓人急速失去耐心?而失去耐心的原因又是什麼?在一個接一個的展廳中漫步,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也跟著冒出來:我們是主動失去,還是被迫失去?伴隨失去的是鬆了一口氣,還是更為執著的念念不忘?我們意識到自己曾經失去了什麼嗎?我們不想失去或害怕失去的又是什麼?有什麼是我們永遠不會失去的嗎?
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一邊欣賞各種失物,一邊看著瑪麗娜在好奇、熱情和疑惑之間不斷變換的表情,直到最後進入情緒最為濃稠的展廳——那些從生命中退場的摯愛肖像,還有那些讓人有時失去自我的質疑與茫然。失去有大有小,有輕有重,失去有時確實痛楚難忍,但失去也會帶來新的改變,而且具有正向意味的改變。
《失物博物館》巧妙結合失落、情感、時間、死亡和自我等多重主題,以輕盈而幽默的方式呈現「失去」這一普遍卻能刻骨銘心的經驗。再怎麼謹慎小心或是不願面對,我們總是會不斷不斷失去。也許我們不一定能立刻直視它或接納它,但它們以及我們賦予其上的情感,可能就在失物博物館裡,耐心等待我們造訪喔。
穿梭在《失物博物館》,喚起「失去」時刻的同情共感
文/繪本星球212-7版主-藍依勤
讀完瑪麗娜‧沙耶茲的《失物博物館》,我的腦袋裡面第一個浮現的景象是很多年前曾去過一次的臺北捷運遺失物中心。印象中是一間不大的辦公室,有很多的櫃子、抽屜和紙箱,裡面裝滿了各種從平凡無奇到令人詫異的物品,如果以收藏品的角度來看待,這裡絕對稱得上是一座小型的失物博物館。我報上遺失物的類別和特徵,一邊好奇觀察那些不知能否回到主人身邊的東西,一邊殷殷期盼服務人員在查找後能給我好消息,可惜我的失物還沒「入館」。日子久遠,現在我已...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