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還是去大陸化/雨文
左派將香港民間堅持的「去大陸化」污名化為「去中國化」,梁振英時代將使這場角力愈演愈烈。
校本條例疑為國教開綠燈文/溫朗鈞、蘇曉欣
香港政府早前宣布擱置倍受爭議的國民教育科,卻交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科。在校本條例草案下,學校法團校董會毋須理會辦學團體,可隨時開設被疑為洗腦的國民教育科。
真正的國民教育從不讚美——專訪香港大學歷史學者馮客(Frank Dikotter)/袁載俊
民主制度下的教育是要讓年輕人了解政府的運作方式、公民的責任和人權的內涵。這樣的教育並沒有讚美國家的內容。
一國兩制:昨日與今日的想像/羅小朋
一旦中央政治危機爆發,港人治港就容易演變成粵人治粵?
作者序
長平
我和媽媽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七歲女孩小可天真可愛,喜歡塗塗畫畫。有一天,小可的爸爸跟我說,你快去支持一下小可。我打開他發來的連結,看見小可的一幅畫,畫的是一個小寶寶趴在媽媽的背上玩耍,童趣盎然。原來這是一個繪畫比賽,題目叫做《我和媽媽》。老師把小朋友的作品貼到網上,向社會公開徵集評分。小可的爸爸說,他本來不想拉票,但是別人都在拉,對小可不公平;得分太低,怕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於是我去看了看得分排名,小可的作品位居中間偏下。得分最高的一幅,畫的是北京天安門伸出兩隻大胳膊,左右摟抱着香港和澳門的標誌建築,作者五歲。
我感到難以言說的悲哀。我對朋友說,看看我們的學校教育有多可怕。小可的爸爸說,這不是學校搞的活動,而是來自小可參加的一個民辦繪畫班。我問,那麼這是一個向黨獻禮的主題競賽嗎?小可的爸爸說,不是,就是一次普通的課堂作業。
這就是「國民教育」的成果。
首先,這種比賽形式否定差異,抹殺個性。每一個小孩都有各自不同的「我和媽媽」的故事或者想像,每一個小孩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只要來自孩子的真情實感,每一種顏色、每一根線條都值得珍貴。這種年紀的小孩,以及這樣的主題,並不適合用來評比。但是,中國的教育認為,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為了找到這個標準,可以隨意否定別人的感受和尊嚴。
其次,以天安門代表祖國媽媽,擁抱終於歸家的海外遊子香港和澳門,這樣的創意並無不可。但是,以五歲小孩的認知能力,這不大可能是他/她的真實理解和想像,而是來自生硬的意識形態灌輸。
第三,灌輸這種觀念和圖景的人,並不是專職的意識形態宣傳者,或者系統化的學校,而是一個民間的繪畫技能培訓機構。這樣的機構,不會接到直接的宣傳指令,也沒有這方面的任務。
第四,評分者並非來自專門的宣傳機構,而是孩子家長、親友和社會公眾,也沒有直接的政治壓力,他們把最高分給了這幅畫,並附言讚其立意高遠,想像豐富。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孩子的家長或其他機構拉票作弊的可能。但是,這種小事不可能有直接的政治操縱。
我很擔心,經過這樣的比賽,小可以後也會畫這樣的作品。
以上文字,本來是關於香港「去中國化」還是「去(防)中共化」的討論。寫到最後,我想起了這個故事。在它面前,道理都顯得多餘,故而替換之。
長平
我和媽媽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七歲女孩小可天真可愛,喜歡塗塗畫畫。有一天,小可的爸爸跟我說,你快去支持一下小可。我打開他發來的連結,看見小可的一幅畫,畫的是一個小寶寶趴在媽媽的背上玩耍,童趣盎然。原來這是一個繪畫比賽,題目叫做《我和媽媽》。老師把小朋友的作品貼到網上,向社會公開徵集評分。小可的爸爸說,他本來不想拉票,但是別人都在拉,對小可不公平;得分太低,怕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於是我去看了看得分排名,小可的作品位居中間偏下。得分最高的一幅,畫的是北京天安門伸出兩隻大胳膊,左右摟抱着香港...
目錄
【主編的話】
【封面】
去中國化還是去大陸化/雨文
校本條例疑為國教開綠燈文/溫朗鈞、蘇曉欣
真正的國民教育從不讚美——專訪香港大學歷史學者馮客(Frank Dikotter)/袁載俊一國兩制:昨日與今日的想像/羅小朋
【特別報導】
諾獎之後,讓我們再莫言一會兒文/常遠
精神分裂:極權時代的文學與政治文/黃靜
政治是你的生命/馬建
他用人性慾望與體制周旋/陳希我
【中國】
任建宇案:勞教制度的終結者?文/余聲
我為什麼發起公民聯署廢除勞教/王成
【香港】
鄭經翰自述:我就是一場風波/ 鄭經翰
中央對香港媒體已不再是溫水煮蛙,而是到了滾水煮蛙的邊緣,DBC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經濟】
國富民窮,誰來買單?/趙思樂
央行缺乏獨立性,貨幣政策為政治權力服務,金融體系維繫着超額壟斷利潤,本是萬業之母的金融,已成中國經濟體的毒瘤。
【台灣】
壹傳媒敗走台灣 這一堂三年的課/許建榮
謝長廷中國行挑動民進黨爭/李蔚
馬英九政府的 「人權分裂症」文/康依倫
馬政府藉人權為由推動「陸生納健保」,但人權的大旗舉得愈高,馬政府的「人權分裂症」就愈明顯。
【國際】
我在弗吉尼亞州給奧巴馬助選/映見
西哈努克與共產黨的詭譎友誼/段宇宏
【人物】
韓連山:公民廣場上的171小時/曠達
一場反國民教育科的絕食運動,以18歲的中學生開場,由63歲的韓連山結束。他總共堅持了171個小時。
【文化•專題】
門為誰 「常開 」?——從香港政府總部看抗爭的空間政治/劉冉
最令人懷念是親切的空間——專訪香港新政府總部設計師嚴迅奇/劉冉
【文化•讀書】
「中國散沙」有力量——專訪Scattered Sand作者白曉紅/劉冉
【文化•書評】
70年代好兒女/廖偉棠
【文化•現場】
低迷年代的日韓新影像/周澄
【文化•廣場】
紅領巾的解放/班
紅/韓松落
我的紅色小史/楊佳嫻
【文化•詩歌】
10月八日紀事/藍藍
【專欄】
中國民主化的瓶頸/夏明
十八大與過渡時代的團派、太子黨/張倫。
不談政治是一種幻想/艾未未
馬里哀歌/寧二
莫言的記者證/奚長老
女生平等夢想不遙遠/羅世宏
歷史的尺子/楊瀟
【主編的話】
【封面】
去中國化還是去大陸化/雨文
校本條例疑為國教開綠燈文/溫朗鈞、蘇曉欣
真正的國民教育從不讚美——專訪香港大學歷史學者馮客(Frank Dikotter)/袁載俊一國兩制:昨日與今日的想像/羅小朋
【特別報導】
諾獎之後,讓我們再莫言一會兒文/常遠
精神分裂:極權時代的文學與政治文/黃靜
政治是你的生命/馬建
他用人性慾望與體制周旋/陳希我
【中國】
任建宇案:勞教制度的終結者?文/余聲
我為什麼發起公民聯署廢除勞教/王成
【香港】
鄭經翰自述:我就是一場風波/ 鄭經翰
中央對香港媒體已不再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