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德雷莎小姐報到 Welcome Miss Teresa
作家 / Onegolf 報導
趁著盧曉晴(Teresa Lu)赴美訓練前的空檔,我們難得地請她盛裝打扮,讓讀者們看看迥異於平日總是一身球服的德雷莎小姐。當然,聊的還是她最擅長的高爾夫。
1986年的馬自達日本菁英賽(Mazda Japan Classic),涂阿玉以三回合負3桿的213桿封后,成為首位在這場美、日LPGA共同承認的賽事中奪冠的台灣球員。2013年,這場自 1999年起更名為美津濃菁英賽(Mizuno Classic)的賽事,於 11月 8日至 10日在日本近鐵賢島鄉村俱樂部(Kintetsu Kashikojima Country Club)舉行。前兩天打完落後兩桿的台灣旅日好手盧曉晴,於決勝輪狂飆負 8桿的 64桿,最終反以三天負 14桿的202桿、兩桿之差擊敗韓國球員崔琪拉(Chella Choi),拿下個人轉入職業八年來的首場海外勝利;而且一砲雙響,一贏就美日巡同時開張。這對於職業生涯從美巡起步、再轉戰日巡的盧曉晴來說,無疑是實力與信心的最佳證明。
逐步堆壘經驗與實力
「拿下這場冠軍真的是解脫,因為八年來都沒贏,自己繃得非常緊。這次終於破蛋,感覺像是放下一塊大石頭,輕鬆多了!」盧曉晴表示,語調中還真能聽出如釋重負的感覺。的確,冠軍對於職業選手來說,除了實質的優渥獎金外,更重要的是那象徵最高榮譽與自我肯定的冠軍盃。儘管從2005年轉入職業以來,盧曉晴曾經五度站上頒獎台,但都是在她的故鄉台灣;對於主戰場在海外的她來說,遲遲無法在「大聯盟」勝場開張,不免壓力上身。雖然這位總是面帶甜美笑容又帶點兒靦腆的淡水小姑娘,一直以來都不會把奪冠、拿獎金后等雄心壯志掛在嘴上,但這並不代表她缺乏旺盛的求勝企圖心。就如她所說的:「我不會一直說自己要贏,我就是把自己能做的做好,然後好好把握機會。」
事實上,盧曉晴的日巡首勝有機會更早開張,但是在最終關頭總是欠缺臨門一腳,在 2013球季四度屈居第二。她印象最深的是四月份的山葉女子公開賽,最後在延長賽輸球。「打到正規賽最後一洞剩九號鐵進攻果嶺,只要打 par就能贏,結果我打柏忌。」還有八月底北海道的宜得利女子公開賽,「我最後一輪打 65桿,最後一洞剩 100多碼,我還打安全球,結果打par。照理說該積極攻旗竿的,這樣還有奪冠機會!」盧曉晴語氣略帶婉惜地說道:「不過,當時我就是做不到。」
這些與冠軍失之交臂的慘痛經驗,反而都是讓她更加成長茁壯的養分。盧曉晴認為每一場比賽都是學習的機會,從中記取教訓,逐漸成長,變得更加成熟;並告訴自己該攻就得積極進攻,別那麼膽小,也才造就了 11月美津濃菁英賽的精彩逆轉秀。
幸運需要實力做為後盾
那場比賽盧曉晴最後一天出發前落後兩桿,被編在倒數第二組。前九洞三博蒂一柏忌,進帳兩桿;但是前一組的韓國選手崔琪拉大發雌威,前九洞狂抓五鳥,躍居領先。「進入後九時,我跟桿弟說今天又沒戲唱了。」盧曉晴笑著說:「但我想要放手打打看,更積極地進攻旗竿。」結果 par 3第11洞精彩地將球送到邊邊角角的旗位旁,搶下博蒂後,開始越打越順,鐵桿與推桿都能照著意思走,從第 11到14洞接連四鳥入袋。「我當時並沒想到自己能奪冠,因為球場並不難,大家都有機會,我只是打得更積極點,希望能拿下更多博蒂。」盧曉晴說。
她認為,par 5第 15洞搶攻失誤、但最終順利救平標準桿,是整場比賽的決勝點。關鍵的救 par推桿進洞,讓她吃了定心丸,接著在第 17洞與第 18洞才能「幸運」地推進兩記難度都頗高的博蒂推桿。「事實上,打完 18洞之後我還不太確定自己是否能贏,因為還有最後一組。在確定贏球之後,只能說,快樂的不得了!」
單輪九博蒂、一柏忌,負 8桿的 64桿是盧曉晴職業生涯的最低桿,而且發生在她最需要的時候。不過,如果你曾收看這場賽事的轉播,會發現她幾乎每次博蒂推桿得手時,總是面露靦腆的笑容,彷彿自己也無法置信;這和大多數頂尖球星信心十足、振臂替自己喝采的肢體動作,大異其趣。對此,盧曉晴謙稱有好幾記推桿確實不容易,像是第 18洞 12呎下坡右曲,她只想著能兩推進洞就好,沒想到球就進了,真的很幸運。不過,就像南非傳奇球星蓋瑞普雷爾(Gary Player)的名言:「我練得越多,我就越幸運。」對於盧曉晴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美到日八年有成
盧曉晴的職業生涯起步算是順遂的,一開始就成功進入最高殿堂美國LPGA,也站穩了腳步。讓人好奇的是,為何她會在 2010年捨美赴日,離開美巡,轉投日巡懷抱?「因為那時候美國的比賽場次減少,就想說去日本看看。去打了幾場比賽後,發現日本也不錯,比賽多、交通方便,而且離家近、食物又好吃。」盧曉晴說:「想說美國待了好幾年了,何不換個地方、換換空氣,看看會不會好一點。」此外,儘管美巡的獎金較高,在世界高壇的地位也略勝一籌。不過,盧曉晴認為在日本打比賽氣氛更好、觀眾更多,讓球員們感覺更受到鼓勵與重視。「美國的比賽球迷較少,只有大賽人才多一點。」盧曉晴說:「而日本社會對於女子高球可說是非常狂熱,球迷很多、很熱鬧,很有比賽氣氛。」
前四年的美巡歷練磨練出扎實的揮桿與短桿技巧,後四年的日巡經驗則累積了更成熟的球場策略與心理強度,讓盧曉晴終於在去年攀上生涯巔峰,一勝外加 14場前十名,以 94,793,600日圓獎金高居日巡賞金榜第三名,是近年來台灣旅日選手之最,也超越旅美的盧建順與曾雅妮,成為去年度獎金最高的台灣高球選手。
未來仍以日本為重心
更重要的是,美津濃菁英賽的勝利,意謂著盧曉晴能以冠軍姿態,重返太平洋對岸的美巡賽場。不過,很顯然的,這並不在她今年的規劃中。「我還是會以日本為主,美國那邊只會撥空去打三場比賽,包括年初的新加坡、美國女子公開賽以及新的皇冠盃。」盧曉晴解釋:「我並沒有申請回復美國 LPGA的會員資格,因為如果這樣,我回頭打日巡必須場場都申請,很麻煩,而且如果比賽時間衝突捨日本打美國,也會被罰款。所以,現階段我還是把重心放在日本。」
的確,人各有志。從盧曉晴口中,你絕對聽不到那種成為世界球后、完成大滿貫等的雄心壯志,她只會不改俏皮口吻地說道:「讓自己更進步,然後贏越多冠軍越好。」這是非常務實的想法,針對自己不足之處去努力,讓自己更強,自然更有機會贏得更多冠軍,一步步地邁向巔峰。
也因為如此,去年從年初忙到年底的盧曉晴,今年連在台灣過年的時間也沒有,一月中旬就會飛往美國找教練亨利萊斯(Henri Reis)進行訓練,針對自己的弱點再強化,包括體能、揮桿,還有她目前認為自己最不足的推桿。所以,今年元月份的 TLPGA三場賽事,球迷將無法看到盧曉晴的精彩表現。「我真的很想打,畢竟是在台灣舉辦的比賽;不過,如果打了就沒時間去美國訓練了。」盧曉晴遺憾地表示。
外柔內剛
儘管年方26歲,但已經在職業高壇征戰多年的盧曉晴,儼然已經成為球場上的沙場老將。當被問及她能給予年輕一輩的高爾夫選手什麼建議時,德雷莎小姐彷彿變身成為德雷莎修女,語重心長地說道:「我覺得現在的贊助商很幫助小朋友,資源和過去相比變得更豐富。但或許要思考一下,錢會不會來得太容易了?當你得到別人的支持與襄助時,是不是更要以嚴謹的態度要求自己,更加努力,以更好的表現來回報。而不是覺得這樣就有錢拿,反而放鬆懈怠。要知道,人家幫你絕對不是應該的!」
這就是盧曉晴,已經在世界高壇打響名號的Teresa Lu。她擁有傳統台灣女性的特質,外柔內剛。不會相當強勢地力求表現,甚至在歷練多年後總還是有點兒羞於成為鎂光燈焦點;不過,她的內在力量強悍巨大,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非常努力認真地,耕耘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