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食
療癒收場一天
N i g h t E a t i n g
工作後,回家前,需要一段緩衝時光
吃喝是一件民生必需事,肚子餓了總得吃東西,維持身體機能、餵飽口腹之慾,人生基本大事莫過於此。
一天三餐,附和著現代人作息與工作的步調,也各自展現不一樣的生活情調;我們曾經在第一期談過早餐,找了一些朋友分享他們喜歡吃早餐的理由,引起許多人開始重視吃早餐這件事,而願意好好騰出一段時間留給早餐,滿足充實地開展一天。這次,我們以夜食為主題,想聊工作下班後,一天結束前的這頓餐食,大家會怎麼度過?
夜食的定義,以現在來說會隨每個人的時間而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下班、有人晚下班,晚上七點前能吃完晚飯很幸福,似乎有符合養生的標準,但八點過後用餐的大有人在。很多時候一群人的聚會,彼此工作告一段落的時間不一,要湊到人數到齊,往往開飯也是八點之後的事了。夜食的形式呢,過去外食經驗總是常見三兩成群、或一夥人聚會開懷用餐,漸漸地,獨自一人晚餐的行動,已悄悄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自然發生,選一個想待的地方、想吃的食物,一人獨享這份浪漫,不用再等人喬時間,就是單純慰勞自己。
也許你的夜食是吃正餐、或者吃宵夜,選項從夜市、熱炒、居酒屋、小飯館、路邊攤到咖啡店都有,但唯一共同的是,無論一個人或一群人,透過吃東西這件滿足自然本能的行為,配上夜幕低垂帶來的感性,達到經過緊繃一天過後的放鬆狀態,人在餐桌上會反映出最真實自然的樣子,和周遭朋友吐露心情,與鄰座不認識的客人聊天、向店老闆話家常⋯⋯,在一天結束前卸下裝備、沈澱自我,把自己慢慢調回完整的狀態,然後以暖暖的心情回家。
網路基因的總經理Mouse通常到八、九點才下班,夜市是他鍾情的選擇,夜食對他來說不僅填飽肚子,也是一天告一段落的儀式;《深夜食堂》中文版譯者丁世佳習慣在居酒屋用餐,和師傅能挨著吧檯聊天的感覺很能拉近人與人彼此的距離。一陣子不見的音樂人趙之璧,和我們聊音樂圈的人下班後都去哪裡吃飯⋯⋯,還有各地的夥伴們提供了一些在地人的深夜食堂口袋名單。希望簡單的夜食行為,能療癒每個人帶來更多力量。
封面故事
Night Eating
Part 01 不同身份工作者的夜食側記
夜食不光填飽肚子是一天告一段落的儀式
夜晚的提拉米蘇勾起對家人的記憶
吃喝療癒了人生的真實滋味
一盤涼麵解決音樂人的宵夜
隨性穿著顧自一人享用晚餐
工作後回家前去獨自吃飯滿足自己
異地的深夜覓食探險
Part 02 店開到深夜的老闆現身說法
不醒目的店面是人與人一起聚的地方
深夜熟悉的街角總有一縷光亮指引方向
週末限定療癒人心的食堂
通宵賣到中午的杏仁茶老店
電影人打造生活場景邀客人來坐坐
一件事
在冰島移動累積日常生活與信念.蒐集夏末倫敦一本本椅子書的風景
清湯掛麵才是最深奧的味道.設計職人專屬工作服讓創作更順心
演員用生命資源替換角色.時光慢留當沒有東西可看時才能真正看見
不信美好生態喚不回.記憶裡刻畫的那些味道.台北僅存穿越時空的鐵道文化
用熱情守候有機茶園收入不多卻很快樂.紀錄片是尋找事實而不是說故事
專欄
張曼娟:清脆的,透明的,冰涼的
馬世芳:「倒行逆施」,重回單聲道
羅文傑:有機筊白筍小農的禮物
聊聊天
傅月庵× 林芳如:編輯不是文青苦工,編輯書,更編輯人生
創作對話
紙膠帶變換日常新面貌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
嘎荔兒想聽的音樂.徐明瀚想看的展覽.陳冠宇想看的表演.左一喜愛的書籍
吳俞萱喜愛的書籍.黃揚名想看的電影
作者簡介:
小日子享生活誌
《小日子享生活誌》簡稱《小日子》,是一本於2012年4月創刊發行的生活風格雜誌,原為雙月刊,從當年七月開始更改為月刊發行,創辦人為黃威融、沈建宏、劉奕成。每一期雜誌發行針對不同的主題切入故事,將設計、建築、美食、音樂、電影、閱讀...等故事,以生活風格的角度刊載出來。
網站:http://www.oneday.com.tw/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goodlittle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