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本月專題推出「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分就詩、散文與小說,選出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各20部,合共60部,所選作家作品,都屬一時之選,讓我們看到了新世紀中壯作家漪歟盛哉,蔚然簇發的勝景。所設定的評選基準,作品以2000至2020年出版為範圍,作家以年在50歲以下(1970年後出生),具中華民國國籍,或曾在此受教育、工作與生活,有作品曾在台灣出版者為限。
1970年後出生的作家,進入新世紀之後,都屬盛年,他們創作力強旺,有不少人已成大家,擁有鮮明且成熟的風格;其中年輕的也已三十而立,著作雖然不多,但出手不凡,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這一個世代,年紀大多落在30~50之間,稱之為當今台灣文壇的主力世代,也不為過。他們出生的時間,適逢台灣政治從威權過渡到民主階段,但同時也是台灣經濟從農業到工業的蓬勃時期;到他們開始發表創作之後(2000~),台灣已解除戒嚴,民選總統,且有多次政黨輪替。這使他們相對於一九七○年代開始寫作的戰後世代作家,擁有更加自由的寫作空間、更加開放的創作視野,以及更加不受羈絆的文學想像。戰後世代作家在一九七○年代出現時,釣魚台、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等事件及鄉土文學論戰相繼發生,本土意識昂揚,現代主義典律開始轉移,到一九八○年代寫實主義取得優勢,這都使戰後世代成為憂國憂民的世代,關注民主改革,強調文學的社會責任。七○後世代則沒有這些羈絆,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由與自主環境,在書寫上更顯得雍容自在、顧盼生姿。
在2020年,回看近20年來七○後世代作家的整體表現,有「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的欣喜。每一個世代有每一個世代的臉容和聲音,為他們出發的時代和書寫的社會留下強固的感覺結構。《文訊》製作的「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專題,既周詳也深入地讓我們看到七○後世代作家斐然可觀的創作成果。除了入選者,還有數以倍計的入圍者,共同構成台灣文學的新星座、新星群,並且燦熠生輝,引人注目。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2016年2月號《文訊》做過「小說引力──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專題。編輯部從台灣近千部小說中篩選404部,再由學者專家從中初選101部,作為票選基礎,廣邀各世代作家、學者、編輯、出版人記名票選出台灣長篇小說30部。上海、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則由各地評選小組,共選出10部。
相隔五年,2020年末,站在21世紀即將消逝的第一個20年,回顧似遠又近的20世紀,既欣慰又哀傷;瞻望未來,文學長河依舊毫不遲疑的往前奔流;而2020這一年,我們面臨世紀規模的大疫情,一場沒有武器卻更殘酷的戰爭,不免興起對人世、對生命無措、無助之感。此刻我們能做什麼?文學、閱讀能撫慰安定人心?我們無法等到答案,只想為努力的作家、辛苦的出版社、愛文學的讀者,留下屬於這個新世紀的文學印記,勾勒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美學況味。
近幾十年,官方、民間策畫了許多文學獎,都卯足勁比誰的獎金高。這雖然不是壞事,但以一篇文章拿下高額獎金,加上征戰北中南可能都得獎,一年獎金遠超過作家一本書的版稅。而作家持續創作、努力超越自己;編輯盡力挖掘引導,企劃行銷絞盡腦汁,期待市場青睞。這件需要上中下游通力合作、長期投入、辛勤灌溉的產業鏈反而被漠視忽略。就算紙本書式微,出版社面臨與電子書並行出版或轉換的陣痛期,此一艱難時刻,仍有許多精彩作品競相產出。
我們要如何做?為了呼應文學世代嬗遞,文學創作與社會環境變遷,也和五年前「小說引力」區分,此次推出「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對象是1970後(含1970)出生的作家,從「詩、散文、小說」三個文類各評選出20本,共60本。
編輯部先收集整理三個文類「2000年元月~2020年9月」出版的書目。此一工作除了網路,「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定期蒐集、典藏文學書籍,並在《文訊》官網上持續提供的每月書訊,幫了大忙,每本書我們都看得見摸得著。初選書單出來,每個文類再由複選委員三人各挑20本進入決選,入圍決選書單作品每個文類由五位決選委員分別細讀,最後再經過每場三小時的決選會議,共同推出這個文類的20本代表作。
決選會議前的評選時光,多位委員經常到《文訊》資料中心査書,他們說大部分的書都讀過,僅有極少幾本錯過了,還好我們能馬上提供,也還有時間可以閱讀。看到評選委員頻繁進出、認真閱讀,令人感動。任務艱鉅,評審費卻有限,全出於付出的熱忱。最後選出57位作家的60本作品(三位作家跨文類入選)。作家年齡集中在30~50歲,唯一黑馬是26歲的曹馭博。我們看見文壇中堅世代交出漂亮的成績單,不負歲月的提煉,起灶掌廚了。文學的道路上,接力的火把不停地傳遞,永不熄滅!
儘管文學出版市場艱困,文學創作仍以蓬勃之姿,展現她的堅毅不撓。此一時刻,推出「21世紀上升星座」,是向大家宣示我們對文學、對出版的信心與期待。恭喜57位創作者,恭喜在這條道路上堅持的出版社。
成果與大家共享,除了本期以專題呈現,也將在明年「台北國際書展」舉行頒獎典禮、相關講座及推廣活動。
七等生過世,蕭義玲教授撰述追憶文章〈他下馬為他的告別舉杯——我所認識的七等生及其作品〉。文中以「文學史之城、創作的宣言、寫作的主題與焦點、追求理想戀人的藝術、我所知道的晚年七等生」五個段落,娓娓道來,令人動容。讀到「他有時孤獨,然而不論怎樣的景況,仍維繫著精神的獨立,自始至終,他是表裡如一的人」「美與誠實,是通往自然與神祕之道,小說家與畫家七等生同樣堅持、堅定於此」,不禁喟嘆:作家一生,得讀者、論者、友者理解若此,應無遺憾。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報告】
2016年2月號《文訊》做過「小說引力──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專題。編輯部從台灣近千部小說中篩選404部,再由學者專家從中初選101部,作為票選基礎,廣邀各世代作家、學者、編輯、出版人記名票選出台灣長篇小說30部。上海、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則由各地評選小組,共選出10部。
相隔五年,2020年末,站在21世紀即將消逝的第一個20年,回顧似遠又近的20世紀,既欣慰又哀傷;瞻望未來,文學長河依舊毫不遲疑的往前奔流;而2020這一年,我們面臨世紀規模的大疫情,一場沒有武器卻更殘...
目錄
編輯室報告 ◆封德屏
自由談
〈隨想曲〉
《合唱》◆周志文
〈龔鵬程專欄〉
命運共同體的法西斯 ◆龔鵬程
〈寫給日常的詩〉
落在心上的大雪 ◆向陽
〈找一角〉
忠實於己 ◆賀淑芳
〈四百擊〉
空白:《讀小津全日記》◆毛尖
〈交換陰影〉
密林 ◆韓麗珠
專題
〈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 〉
新世紀‧新世代‧新輿圖——「21世紀上升星座」專題觀察 ◆向陽
向大師取經,向大眾學習——二十一世紀小說20年 ◆范銘如
過去的20年,與未來的20年——小說複審觀察 ◆詹閔旭
【21世紀上升星座:小說類】
20年來散文總觀察 ◆陳芳明
現實的想像迷宮——「21世紀上升星座」的散文複審觀察 ◆鍾文音
【21世紀上升星座:散文類】
轉折下的光譜——20年台灣詩人及作品觀察 ◆鴻鴻
放射或塌陷——「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詩類複審之推薦報告 ◆陳政彥
【21世紀上升星座:詩類】
特別報導
白先勇╳奚淞:浪子回家了──《孽子》舞台劇形式與情感之美 ◆陳明緯
以字結緣,以愛相守──2020 年第32屆文藝雅集 ◆黃基銓
《北投,從前從前》──作者與繪者,想說的是…… ◆粘忘凡、孫心瑜
人物春秋
〈資深作家〉
文文仔生活,淡淡仔媠──訪散文作家劉靜娟 ◆董柏廷
〈懷念作家〉
他下馬為他的告別舉杯──我所認識的七等生及其作品 ◆蕭義玲
誌念忠誠的新聞導師官麗嘉 ◆謝斐如
草原副刊
靜老的海,朗朗的山群──致田園作家陳冠學 ◆趙文豪
斧朽 ◆紀小樣
為一個詞,安身 ◆吳俞萱
書的世界
〈名家書評〉
詩人晚期風格的潛意識迷宮──評羅智成詩集《荒涼糖果店》◆須文蔚
愉悅與踰越──讀李昂《密室殺人》◆朱嘉翰
十月野鳶尾──讀馬翊航《山地話/珊蒂化》◆張瑞芬
光和影的雕刻──讀范俊奇《鏤空與浮雕》◆龔萬輝
拼裝挑戰家庭?──讀Ami亞海《拼裝家庭》◆黃錦珠
魔都異鄉人走進新感覺作家群──徐禎苓《時間不感症者:重返魔都1930》中的空間、時間和感知 ◆黃雅莉
讀心樹,燦爛的笑容──我與雅子的文學因緣 ◆吳晟
日日是好日!──序王壽來《心靈的綠洲》◆陳幸蕙
古人共閒燕,翰墨相娛嬉──序楊子澗《邀古人談詩》◆余境熹
談文論藝
〈此岸彼岸〉
長留青春的痕跡──徐訏《鬼戀》中的生死情愛 ◆楊明
〈投稿〉
一位華裔詩人在美國寫詩 ◆非馬
我們的文學夢
海洋閱讀 ◆廖鴻基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麥勝梅等
島嶼串流 ◆柯品文等
特稿
英雄孔溫.窟哇 ◆席慕蓉
銀光副刊
〈舌尖到心底的溫暖〉
雲華無盡藏 ◆蕭蕭
〈星雨樓續抄之十七〉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王文興
〈蒙罕城傳奇故事之八〉
惡之華 ◆張系國
〈夜雨西窗〉
雪殘何處覓春光──憶靜農吾師 ◆童元方
月光與大石臼 ◆林錫嘉
紅玉米 ◆張默
編輯室報告 ◆封德屏
自由談
〈隨想曲〉
《合唱》◆周志文
〈龔鵬程專欄〉
命運共同體的法西斯 ◆龔鵬程
〈寫給日常的詩〉
落在心上的大雪 ◆向陽
〈找一角〉
忠實於己 ◆賀淑芳
〈四百擊〉
空白:《讀小津全日記》◆毛尖
〈交換陰影〉
密林 ◆韓麗珠
專題
〈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 〉
新世紀‧新世代‧新輿圖——「21世紀上升星座」專題觀察 ◆向陽
向大師取經,向大眾學習——二十一世紀小說20年 ◆范銘如
過去的20年,與未來的20年——小說複審觀察 ◆詹閔旭
【21世紀上升星座...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