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也是物,我們又怎樣像丟棄其他舊物一樣丟棄它?在設想回收地球升級再造的可能性之前,不妨投入一條或許能與緊纏著地球的消費鏈抗衡的,易物鏈。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易物鏈」
在南涌種檸柑的本地農夫結青與天敵、制度對抗,與社區平台建立起「南涌共榮圈」。
城市研究員袁智仁走訪夜冷墟市,從不同故事讀到一門有深水埗特色的「地攤經濟學」。
藝術家林若曦和張瑋晉從「升級再造」中找回物的「前世今生」,重新建立人與物的關係。
「彼此」由朱少璋、張婉雯、楊天帥、李日康、劉清華、許雅舒舉辦一場選物展,以文字翻攪記憶中與物的交遇與輪迴,台灣插畫動畫師卓霈欣作畫。
「譯界」瑞典詩人Freke Räihä寫〈瑞典樹〉,擬仿客體化的操作,勾出物質共存的脈絡。
新系列專欄「物語」一連四期,由游靜、唐睿、顏峻每期分享各種與物的羈絆。
專題小說由台灣作家李屏瑤想像一群未來小孩以物建教,拜物為神。
「漫漫」由香港與台灣的畫家韓幸霖和日安焦慮就主題「消失」展開分格對話。
專欄及創作
第四十屆台灣「時報文學獎」得主洪昊賢全新系列小說「沒有過去的人」,一連四期講一些「沒有記憶」,也不去記憶的人。首篇〈揸寶馬送大麻〉,一個九龍市井青春的故事,篇名來自香港獨立樂隊「南洋派對」的歌詞。
「二端鈄說」,由黃涵榆、李薇婷、楊焯灃三人分別論述國際知名安那其人類學學者與行動者大衛.格雷伯的思想,並與當下作出對照。
「書評陣」應亮讀完兼有尖銳批評、感性回憶的《抗命女聲》後,嘗試從雨傘和身份有關的回憶,記敘到當前與將來;林三維從《烏有》分析妮可.克勞斯在作品中「平行時空」般的雙線敘事結構、陳子馨談最新一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伊絲.葛綠珂詩中的先知與詮釋者語言。
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短篇小說組得獎作刊載,首篇是季軍得主廖宇青的〈唯有無聲無息地愛〉。
更多精彩內容:黃炳從一場滑鼠交易中反擊他人對天蠍座藝術家的攻擊;飲江與陳子謙對寫詩三組……
作者簡介:
《字花》是香港一本雙月刊文學雜誌,於2006年4月創刊,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用
文學視角直接介入社會文化議題。專題以外,每期均有文字、視藝和跨媒體創作,以及文學、影
視和文化評論,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
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網頁:http://zihua.org.hk/
Facebook專頁:字花 | https://www.facebook.com/fleursdeslettres/
水煮魚文化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yfish001/
目錄
展讀.物事
關天林/啟首語:物現
專題:易物鏈
人物
金靜/一個人的抗爭,一個人的山檸柑
袁智仁(原人)/夜冷的一門經濟課
張煒森/更新「物」與社會的關係,從升級再造說起:訪張瑋晉與林若曦
彼此
張婉雯/茶杯裡的理智與情感
楊天帥/二次大戰牛奶
朱少璋/「二手」典故
許雅舒(Rita)/豉油
李日康/消失
劉清華/從土裡來回人間
譯界
為燃燒而生
Freke Räihä/瑞典樹
專題小說
李屏瑤/走神
物語
游靜/毛巾頌
唐睿/周作和父親的樓梯底舖
顏峻/對象
漫漫:消失
韓幸霖
日安焦慮
黃炳專欄/炳觀點:變成滑鼠衝向她
洪昊然專欄/沒有過去的人:揸寶馬送大麻
香港文學開引號
第二十五站 《我城》
第二十六站 武俠小說
續航指南
書評陣
應亮/重逢:讀《抗命女聲》
林三維/妮可的分身——讀妮可‧克勞斯《烏有》
陳子馨/未言說與暗示的敘事者:談露伊絲.葛綠珂詩中的先知與詮釋者語言
二端斜說
黃涵榆/大衛.格雷伯與我們所處的世界
李薇婷/假如把藝術視為一種物質化的生產方式
楊焯灃/弱者的武器:日常抵抗
起格
飲江、陳子謙/對寫三組
milo_sophy/如果我們沒有性慾
岸賢/詩三首
空‧龍貓/詩兩首
景/我還沒有看見他變老
貓與海/龐然巨物
馮曉彤/Sometimes I really
恆/台北四天三夜
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短篇小說組季軍
廖宇青/唯有無聲無息地愛
壓卷
劉亮雅/學舌‧後現代‧民族主義:一九九○年代台灣後殖民論述
展讀.物事
關天林/啟首語:物現
專題:易物鏈
人物
金靜/一個人的抗爭,一個人的山檸柑
袁智仁(原人)/夜冷的一門經濟課
張煒森/更新「物」與社會的關係,從升級再造說起:訪張瑋晉與林若曦
彼此
張婉雯/茶杯裡的理智與情感
楊天帥/二次大戰牛奶
朱少璋/「二手」典故
許雅舒(Rita)/豉油
李日康/消失
劉清華/從土裡來回人間
譯界
為燃燒而生
Freke Räihä/瑞典樹
專題小說
李屏瑤/走神
物語
游靜/毛巾頌
唐睿/周作和父親的樓梯底舖
顏峻/對象
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