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
距今半個世紀前的一九七〇年代,台灣剛從農業轉為工商社會,家家戶戶「客廳即工廠」,穿梳子、摺藥袋、組裝聖誕燈飾,社會忙著累積財富,經濟發展充滿一片榮景。台灣就在此時與香港、新加坡、韓國,一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戰後嬰兒潮到了這個年紀也長大開始踏入社會,1968年修改九年國教後的第一批學子也已完成學業。種種因素的加乘促使台灣閱讀人口大幅增加。隨著台灣經濟的蓬勃發展,人人都有機會藉由知識翻轉階級、飛黃騰達。很多中南部的高中職畢業生,一畢業就到北部求發展,當時報紙每天都在刊登直銷公司的徵才廣告,上面通常寫著「體健、沒有不良嗜好」,即可加入「高福利、高收入」的行列。而大套書的龐大銷售市場,也就在這個時刻孕育而生。
當時,台英、漢聲、錦繡、光復合稱為「圖書直銷四大天王」。彼時的大套書直銷市場到底有多興旺?由當時的台英社直銷業務團隊,曾為台英創下一年近25億的營收可見一班,而那時整個出版業圖書直銷的總規模約為150億。
對沒有切身經歷過「台灣錢淹腳目」的現在年輕人來說,圖書直銷的過去,到底是一片怎樣的光景,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包括25億這個數字)。想具體一點的比較,可以對照台北的房價。那時非蛋黃區的房子,一戶不過才40~60萬,市場一碗陽春麵,也約莫才5~10塊錢。
「郵購最後三天,每天都來三百多萬,當時還沒有千元大鈔,所以我去郵局領錢時得拿麻布袋裝。我開著福特跑天下去載,然後吹著口哨回家。到了最後一天,許多讀者怕買不到書,直接跑到遠流當時所在的良士大廈,人潮就從12樓排到一樓敦化北路上。會計們的後面有一排紙箱,收到錢,點好以後就往身後的箱子丟。」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如此回憶著當時的盛況。
對於神話般的上古大套書直銷盛況,究竟是何光景,年輕一輩的讀者與圖書從業人員已無從想像。本期專題就帶著讀者們搭上時光列車,一同回顧那「拿著麻布袋裝錢」的暢銷套書史前史。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台灣出版史的「引玉之磚」
上期「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不只是雜誌的專題企畫,更是我們對21世紀前20年台灣文學創作豐碩成果的檢視;評選年份為1970後出生的作家,也可說是對中堅世代的期許與祝福。
由於作家作品資料彙整齊全,初選、複選到決選,過程慎謹,專題推出後回響頗大。網路上討論熱烈,入選的作者、出版社同感欣喜榮耀,也有遺憾與冀望。對於充滿驚異、崎嶇、快樂與憂傷的本世紀前20年,這是我們最有意義的回饋!
接著,我們忙於製作獎盃,邀請資深作家來頒獎,準備在「2021台北國際書展」舉辦頒獎典禮。有25家出版社的60本書、57人獲獎,我們欣喜迎接中堅世代起灶當家!
本期專題「暢銷套書的史前史」,是繼2005年開始、2009年接續的「資深人文出版社系列報導」的另一發展。之前兩階段(2005~2013)八年間完成了48家人文出版社,結集成兩本專書。起心動念是受到2000年末,中國大陸辛廣偉煌煌460頁《台灣出版史》的刺激與喚醒。台灣自己的出版史,眾皆言應為,卻遲遲無人動筆,反而由中國大陸的學者領航,心中五味雜陳。
辛廣偉在該書〈跋〉中敘述源起:「台灣出版業雖較發達,但出版研究上有缺憾」。對自己費時三年,辛苦蒐集資料、訪尋、撰述的大作,他謙虛的說:「隔岸觀景,霧裡看花,畫貓類虎,自是必然。惟一人之思,一身而為,一家之言,雖或大謬,亦無大礙。引玉之磚而已。」
而「玉」在哪裡?公部門,有1947年成立的行政院新聞局,1973年增設出版事業處,2012年成立文化部,裁撤新聞局,有關出版相關業務移轉至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學界,早期的新聞、大眾傳播系所,偶或開設編輯、採訪課程。1997年南華管理學院成立台灣第一個「出版學研究所」。出版的民間社團,三個公協會、一個全聯會,另有台北書展基金會、中華出版基金會……。
但台灣的出版史呢?誰來寫?出版產業在生存不易的重擔壓力下,每日疲於奔命,已心力交瘁。公部門、研究出版的學界,不易掌握出版產業全貌,深入瞭解其歷史脈絡、上中下游的運作實務,致無感無心,或心餘力絀,畢竟這是曠日廢時、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於是《文訊》自不量力,加快腳步,持續展開自創刊以來對文學、人文出版社紀錄的堅持,才有《台灣人文出版社30家》、《台灣人文出版社18家及其出版環境》兩本專書的成果。從出版前輩椎心泣血的經驗中,更深刻體會出版環境的詭譎多變與充滿挑戰。
一九七○年代前後,出版界處處生機,卻也遍地詭雷,眾多出版社大起大落、樓起樓垮。當時市面上動輒出現十幾、二十鉅冊的全集式大套書,內容多為美術、歷史、博物館、百科全書類,都印刷精美,裝幀講究,美輪美奐,引來購買者眾,似乎落實了以閱讀導正時尚「書櫃取代酒櫃」的訴求。
緣此,企畫了「暢銷套書的史前史」專題。我們邀請當年的局內人,現今仍在業界奮戰的決策者、執行者、協力者,一起參與座談,回顧過往,也瞻望未來。此外,邀請學者專家撰文,探討從兒童科學教育起家、1962年創辦的光復書局,以及由兼具學者作家身分的白先勇於1971年創辦的晨鐘出版社。
往者已矣,讓我們藉助前行者的智慧經驗,拓展出版的新路。台大博士後研究員鍾秩維在本期〈學院的內與外:小論「晨鐘」〉一文中,給了我們極佳的詮釋。
「銀光副刊」為資深作家搭建專屬舞台,讓他們不用擲筆興嘆,也昭告文壇:即便明月不再,容顏更改,喜愛寫作的心依然澎湃,不僅人在,作品同樣精彩!
2021「銀光」邁入第13年。粉墨再登場,顧盼更生姿,「銀光」將恆久散發不凡魅力。有原撰稿的王文興、李有成、愛亞、鍾玲、蕭蕭、劉靜娟、樂茝軍、童元方,又邀約夐虹、李黎、奚密、黃永武、張錯、隱地。精彩可期,請拭目以待。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報告】
台灣出版史的「引玉之磚」
上期「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不只是雜誌的專題企畫,更是我們對21世紀前20年台灣文學創作豐碩成果的檢視;評選年份為1970後出生的作家,也可說是對中堅世代的期許與祝福。
由於作家作品資料彙整齊全,初選、複選到決選,過程慎謹,專題推出後回響頗大。網路上討論熱烈,入選的作者、出版社同感欣喜榮耀,也有遺憾與冀望。對於充滿驚異、崎嶇、快樂與憂傷的本世紀前20年,這是我們最有意義的回饋!
接著,我們忙於製作獎盃,...
目錄
【編輯室報告】 ◆封德屏
【自由談】
〈浮光流影〉
張繼高先生二三事 ◆吳鳴
〈行旅者的世界史〉
1924╱台灣╱珊瑚熱 ◆蔣竹山
〈台灣設計田野〉
前衛又復古的未來感——台灣六○年代文藝裝幀的流變與突變 ◆黃子欽
【專題】暢銷套書史前史:台英社、光復書局、遠流、錦繡
那些年,我們一起賣的直銷書——訪問前台灣英文雜誌社副總林訓民 ◆佐渡守
從兒童科學教育出發——回顧光復書局 ◆張耀仁
那些年,我們都買的大套書——「台灣出版史料調查與研究系列講座」座談記錄 ◆陳學祈
林衡哲的出版夢——從新潮與楊牧談起 ◆楊宗翰
學院的內與外:小論「晨鐘」 ◆鍾秩維
【特輯】
昨日的記憶 ◆劉靜娟
青島東路七號四樓 ◆鴻鴻
無論如何我愛獨立 ◆顏艾琳
從鹹派到肉桂捲 ◆鄧九雲
深夜燈塔 ◆鍾旻瑞
【談文論藝】
〈少年新詩簿〉
鯨渣優劣論 ◆唐捐
〈投稿〉
香港《素葉文學》因緣——書面答王家琪博士問 ◆鄭樹森
在地,轉化,新生——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李敏勇
【草原副刊】
舊書兄弟 ◆吳茂松
等待 ◆余佩珊
更遼闊的行走 ◆魯蘆
太陽者 ◆陳偉哲
腐爛膚色 ◆陳偉哲
此刻 ◆靈歌
皮諾丘 ◆林念慈
【人物春秋】
〈資深作家〉
清風長撫詩曠野——專訪蕭蕭 ◆謝三進
〈文壇新秀〉
萬物與心的勾連——專訪栩栩首部詩集《忐忑》 ◆吳緯婷
〈懷念作家〉
無限的思念——憶紀剛、王藍,黃美之 ◆周愚
【書的世界】
〈名家書評〉
如是,如實——讀木下淳一《記憶中的影子》 ◆袁瓊瓊
文學少女的歷史異想——讀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果子離
人類賴以生存的敘事——我讀菲利普.塞吉安特的《當政客都在說故事》 ◆高大威
當猛虎冬眠——讀鄭宜農《孤獨培養皿》 ◆蔣亞妮
故事.空間.人心——讀蔡素芬《藍屋子》 ◆黃錦珠
〈特稿〉
潘朵拉的鑽石盒子——陳柔縉《大港的女兒》書評 ◆張文薰
當我們在談論小說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讀賀景濱《我們幹過的蠢事》 ◆金儒農
〈投稿〉
靜聽彌賽亞——讀陳宛茜《我們不在咖啡館》 ◆隱地
諸羅走讀趣——渡也《桃城詩》書評書介 ◆江江明
意象敘述與生命哲思——簡政珍《臉.書》的閱讀體驗 ◆陳德清
【我們的文學夢】
真實與想像的平衡——正史與小說、小說與劇本的檔案轉換 ◆郭箏
謎與朋友——關於文學創作的一些陳述 ◆童偉格
【島嶼串流】 ◆張凱婷等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姚嘉為等
【銀光副刊】
〈敻虹詩抄〉
《金剛經》的詩音 之一 ◆敻虹
〈張錯詩抄〉
變色龍 ◆張錯
〈日升日落〉
過霧台谷川大橋 ◆李有成
〈星雨樓續抄之十〉
動物方城市 ◆王文興
〈一葉心舟〉
齊邦媛老師給我愈來愈大的驚喜 ◆鍾玲
〈一生忙啥〉
故紙堆裡找外星人 ◆黃永武
〈台語時間〉
媽媽逐去隔壁庄看戲 ◆劉靜娟
問道韞 ◆黃文範
無名指 ◆路衛
【編輯室報告】 ◆封德屏
【自由談】
〈浮光流影〉
張繼高先生二三事 ◆吳鳴
〈行旅者的世界史〉
1924╱台灣╱珊瑚熱 ◆蔣竹山
〈台灣設計田野〉
前衛又復古的未來感——台灣六○年代文藝裝幀的流變與突變 ◆黃子欽
【專題】暢銷套書史前史:台英社、光復書局、遠流、錦繡
那些年,我們一起賣的直銷書——訪問前台灣英文雜誌社副總林訓民 ◆佐渡守
從兒童科學教育出發——回顧光復書局 ◆張耀仁
那些年,我們都買的大套書——「台灣出版史料調查與研究系列講座」座談記錄 ◆陳學祈
林衡哲的出版夢——從新潮與楊牧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