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
台灣時間3月4日的周末上午,在台馬華小說家張貴興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受頒紐曼華語文學獎時說道:「如果我一輩子留在婆羅洲的話,我可能早已放棄文學創作。」張貴興20歲以前的散文多刊於馬來半島的《學生周報》,文筆清新,頗受讀者青睞,中學畢業後赴台深造,參加文學獎屢有斬獲,遂以小說家身分冒現台灣文壇。
跟張貴興同時在《學生周報》發表的商晚筠,來台後受到文學獎肯定,成為小說家,出版頗獲佳評的《癡女阿蓮》。比張貴興年長的李永平,或比他年輕的黃錦樹、陳大為、鍾怡雯、吳龍川、賀淑芳、馬尼尼為、梁金群、吳道順,或更年輕的鄧觀傑、馮垂華,他們「在島嶼寫作」,他們當然是MIT,既是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也是在台馬華文學(MahuaLit in Taiwan)。
這些馬華作家,不管是否在馬時已開始寫作,或來台後成為創作者,台灣與台灣文學對他們的影響,都是強大的。台灣文學對他們的影響,日後轉化爲對馬華文學的影響。
馬華文學場域的台灣影響,至少可從幾個面向來檢視:台灣文學對華文閱讀與創作的影響;馬華寫作人赴台後持續創作,延續書寫志業;馬華文青在台起步書寫,修練成為文學創作者。這些面向即構成本期《文訊》馬華文學專題的五個區塊:(一)台灣文學的影響;(二)馬華文學創作場域;(三)馬華文學出版與市場觀察;(四)「我們在台那些年」——馬華書寫者來台求學、參與文學活動與在台出版歷程;以及(五)在台作者的雙重文化視野。這也是五種觀看馬華文學的方式。而想怎麼看馬華文學,跟馬華人想讓非馬華讀者看到什麼,其實一樣重要。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因緣際會下,我入手了一臺電子閱讀器。簡直進入嶄新的世界,工作、睡覺以外,幾乎都能用來讀,好比說等捷運的幾十秒時間,通常不太可能拿實體書出來(首先你得要有空著的雙手,抓緊時間趕快翻到要閱讀的頁面,還要注意別讓書籤噴出去,人潮中慌忙撿書籤的狼狽相光想就……),但如今不同的電子裝置互相同步,單手划划手機就打開一本書,人群空隙間,感覺自己正在用破碎的時間抵抗時間的破碎,好不得意。
也入手了一直覺得大部頭以致於只能正襟危坐閱讀的《南洋讀本》電子書。缺點是不如實體書翻頁查找來得便利,按回目錄嫌麻煩,索性隨著編排閱讀下去,一下現代詩一下古典詩,那些迢遙陌生的物事使判斷力發澀,小說散文也混沌不明了,反倒顯出一種獨特的樂趣。書中不但文類、文白不拘,所收作品廣泛觸及「南洋」此一概念裡450萬平方公里的水域和地形,只以主題劃分,不同地域的文本散落各輯,一如島嶼的星羅棋布。這樣的安排我想對應的是編輯策畫之核心—對抗華語語系研究的反離散概念,凸顯風土人情不斷互動與互生,展示其在文本中的自然流淌。這與錦忠老師起的專題名呼應—即便落地不生根,也能開出一朵花來。
「Bunga Raya:落地開花的馬華文學」專題原名「我們這班留臺生」,客座主編自然要邀請留臺的學長之一,出身馬來半島彭亨州、現為中山大學外文系約聘研究員的張錦忠教授擔任;然而臺灣的影響力實超過留學這一路徑,兼以希望放入對馬華文學之原鄉的關注,討論後遂擴大企畫主軸。
《文訊》既是立足臺灣、服務臺灣讀者為多的雜誌,自然先要指認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連結紐帶,子單元「邂逅臺灣文學」有請留臺學長姐李有成、鍾怡雯撰文,以及「沒留臺的」莊若分享在網路的史前時代,臺灣的出版品、流行文化如何隔著海影響馬華文藝青年。「我們的園地」盧姵伊談《什麼?!詩刊》、蔡曉玲談花踪文學獎、許通元談《蕉風》、梁靖芬談《星洲日報》的文學副刊,相較此地,彼方馬華文學的編輯們,多了不只一點的毅力和使命感。「島與半島:馬華文學出版觀察」同樣先聚焦臺灣與馬華文學的接口,特別是現今的出版成果及背後契機,資深出版人胡金倫綜觀為文、有人出版社總編輯曾翎龍特別談到如何將書「反推銷」到臺灣,葉福炎提出實際數字,指出當地的馬華文學出版生態及困境。「在臺文學因緣」則收錄四篇抒情文字,呈現各樣的疏離感,黃昏星李宗舜懷想流星般的神州詩社和永難追回的文青歲月、在臺馬華健筆黃錦樹,那堅持的姿態有如自家園中,即便落地生根卻不結果的榴槤蜜和紅毛丹。龔萬輝以領文學大獎的一次「返臺」經歷,寫出某種包括在外的悵然。雖然與生活的臺北有各種格格不入,馬尼尼為點出創作補助足以支撐專職寫作,這是在原鄉所不能。最後,邀請來臺時間各有長短、不同世代的三位馬華作者,分享他們思考上、閱讀上、生活上現在式的臺灣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馬華作家分享的清一色是臺北經驗(除黃錦樹寫了南投家中的果樹),鄧觀傑說「發現自己對臺北的掌握已超越了許多臺灣北漂青年」,我確實比他更不熟臺北。鍾怡雯在〈北緯五度〉說「時間和空間拉開距離。因為離開,才得以看清自身的位置」,甫獲2023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的張貴興則說「如果我一輩子留在婆羅洲的話,我可能早已放棄文學創作。」有時離開才更容易回去,飄零的花果注入異方風物,日久天長,也能長出繁花與盛果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報告】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因緣際會下,我入手了一臺電子閱讀器。簡直進入嶄新的世界,工作、睡覺以外,幾乎都能用來讀,好比說等捷運的幾十秒時間,通常不太可能拿實體書出來(首先你得要有空著的雙手,抓緊時間趕快翻到要閱讀的頁面,還要注意別讓書籤噴出去,人潮中慌忙撿書籤的狼狽相光想就……),但如今不同的電子裝置互相同步,單手划划手機就打開一本書,人群空隙間,感覺自己正在用破碎的時間抵抗時間的破碎,好不得意。
也入手了一直覺得大部頭以致於只能正襟危坐閱讀的《南洋讀...
目錄
【編輯室報告】 ◆蘇筱雯
【自由談】
一個人的嘉南平原 ◆楊富閔
父者的辨識與遲來的顯影——我看《日麗》 ◆石曉楓
飲食考察的方法之一 ◆胡川安
【本期專題】Bunga Raya:落地開花的馬華文學
Bunga Raya落地開花,文學展顏——五種觀看馬華文學的方式 ◆張錦忠
偶然 ◆鍾怡雯
我的一九六○年代——初識台灣文學 ◆李有成
我們這些沒留臺的 ◆莊若
生手的天真——《什麼?!詩刊》與青年文學生態 ◆盧姵伊
馬華光環——花踪文學獎的代表性與效應 ◆蔡曉玲
移植馬華文學館的《蕉風》 ◆許通元
守田的機會與挑戰——〈文藝春秋〉及馬華文學創作場域之主場手記 ◆梁靖芬
思索大疫年——馬華文學與非文學書寫在臺灣出版 ◆胡金倫
有人,旅臺的人,在臺灣 ◆曾翎龍
長銷的困境——本地馬華文學出版市場的一點觀察 ◆葉福炎
驀然回首——我在七年的文學足跡 ◆李宗舜
一切都成了老生常談 ◆黃錦樹
睡袋、二手菸和文學獎 ◆龔萬輝
怨氣成就了寫作 ◆馬尼尼為
何處為「家」——馬華文學的「雙重文化的創作視角」座談側記 ◆汪卉婕
【聚光燈】
群眾的狂歡與疲憊的心——訪談王幼華《福爾摩沙疲憊》 ◆蕭鈞毅
島嶼浮世繪——談王幼華的《福爾摩沙疲憊:超.禁忌!社會荒謬劇》 ◆高嘉勵
【與TSO有約】
我最好的旋律都來自……——布拉姆斯D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周志文
【人物春秋】
戴著桂冠的永恆少年——專訪劇作家陳世杰 ◆吳洛纓
9786269650293——訪鄒佑昇《集合的掩體》 ◆廖啟余
他已忘卻了他的名字——記白萩 ◆顧蕙倩
白髮多時故人少——悼念丁邦新學長(上) ◆吳宏一
紀念先父紀弦老師一一○歲冥誔 ◆路學舒
【星雲大師懷念特輯】
佛光普照文學 ◆王鼎鈞
記憶與文學的一點佛緣 ◆巴代
命中注定遇見佛 ◆鍾文音
慈悲的巨人——星雲文學獎對我的意義 ◆周遠馨
文學星雲獎綻放的人文光芒 ◆朱和之
受益大師身體力行的恩德 ◆吳玲瑤
人間星雲——文字般若照大千 ◆趙俊邁
感恩福緣——緬懷大師 ◆蓬丹
【談文論藝】
山村洛神花 ◆唐捐
《水滸傳》前生故事的聯合影響 ◆高全之
繼續勇健為文——兒童文學家蔡榮勇其詩其人 ◆紀小樣
【我們的文學夢】
非常S的世界,有點M的我——伊格言的文學夢 ◆伊格言
【書的世界】
他出發找最愛,今天也未回來──讀陳慧《弟弟》 ◆蕭義玲
不僅僅是育兒詩,更是一本生命詩想的創作論──讀游書珣《靑雪踏踏》 ◆余欣娟
身後體檢──讀江佩津《修復事典》 ◆吳億偉
安靜的瘋狂著──讀楊莉敏《濃霧特報》 ◆張瑞芬
來自馘首年代的聲音:尤巴斯.瓦旦《魂魄YUHUM》 ◆朱惠足
以金針繡出似錦繁花──《向陽研究資料彙編》評介 ◆須文蔚
群星連線──金光裕《鷺過滄海》序 ◆徐錦成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澳門、北美 ◆陸奧雷、李秀臻
【草原副刊】
外婆史:牙齒 ◆嘉升
守護 ◆劉曉頤
自縊 ◆洪萬達
逆旅 ◆辛金順
【銀光副刊】
入 ◆夐虹
我已經上了毒癮──手記不停 ◆王文興
嬉皮亂象中的理想主義 ◆鍾玲
我生一抹——寫在八十歳 ◆陳蒼多
同安街巷風情 ◆王岫
秋語寄友 ◆李淑評
當愛上一個城市 ◆昆南
浴火鳳凰 翡翠青瓷 ◆李展平
【編輯室報告】 ◆蘇筱雯
【自由談】
一個人的嘉南平原 ◆楊富閔
父者的辨識與遲來的顯影——我看《日麗》 ◆石曉楓
飲食考察的方法之一 ◆胡川安
【本期專題】Bunga Raya:落地開花的馬華文學
Bunga Raya落地開花,文學展顏——五種觀看馬華文學的方式 ◆張錦忠
偶然 ◆鍾怡雯
我的一九六○年代——初識台灣文學 ◆李有成
我們這些沒留臺的 ◆莊若
生手的天真——《什麼?!詩刊》與青年文學生態 ◆盧姵伊
馬華光環——花踪文學獎的代表性與效應 ◆蔡曉玲
移植馬華文學館的《蕉風》 ◆許通元
守田的機會與挑戰——〈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