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日本終戰七十年
日韓甫達成慰安婦賠償與道歉協議,然而二戰結束已七十年,諸國對日本的侵略史實仍有許多分歧觀點,更多的是殘留在各地的傷痕與遺跡。去年多場戰爭主題的展覽與電影,或許也是日本現代社會危機所引發的反應。從藤田嗣治的戰爭畫創作,到近代電影和通俗劇對戰爭的描寫,本期專題將呈現更深刻的戰後探討。
同時,大選逼近,始終處於弱勢的文化政策,正因為過去四年的施政成果並不理想,今年依舊要繼續大聲爭取!典藏今藝術與「群氓之聲」、「大內藝術節」合作以大型看板向政府提問「我們有博士級的政經訴求,卻只有___級的藝文想像」希望喚起關注。同時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將於1月9日進行論壇與直播,以此繼續為文化政策發聲!
複調之域:博物館如何書寫亞洲
1979年,日本福岡市立美術館(Fukuoka Art Museum)以「亞洲美術展」(Asian Art Show, Fukuoka)開始關注亞洲的藝術創作,隨後更成立福岡亞洲美術館及雙年展,積極探討亞洲藝術的內涵;1993年,澳洲昆士蘭美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則以「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sia-Pacific Tr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將思考軸線擴及太平洋區域。而台灣藝術界對於「亞洲」的探詢,約莫始於1990年代中期以降因著身分認同的渴求,陸續從藝術創作及展覽實踐上展開台灣、亞洲彼此關聯的探詢;2007年,國立台灣美術館創辦「亞洲藝術雙年展」,細緻地關注亞洲情境下的藝術個體生存現實及美學趨勢。2015年年底,以亞洲藝術為定位的故宮南院正式開幕,開啟了台灣訴說亞洲歷史的另一篇章。
有別於各地以特展策畫、創作實踐來考察亞洲議題的模式,本專題嘗試以博物館機構做為對象,觀察以亞洲為名的博物館機構,包含去年底甫開幕的故宮南院,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以及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Fukuoka Asian Art Museum),透過對於機構定位使命、典藏及展覽規畫架構的梳理,勾勒博物館機構各自如何書寫亞洲,共譜獨屬自身的亞洲曲調。
此外,適逢去年10月博物館學委員會亞太分會年會(ICOM-ICOFOM-ASPAC)在台舉辦,本專題亦專訪澳大利亞分會(ICOM-Australia)主席赫斯特(Robin Hirst),呈現澳洲博物館對於文物歸還的思考,一探亞洲命題下的機構實踐與路徑。(文.規劃/編輯部.共同製作/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總統,文化未來「事」?
文│高子衿
為慶祝建國百年而在2011年推出的音樂劇《夢想家》,耗資高達2億製作卻只有兩場正式的演出,爭議延燒月餘,藝文界不滿當時的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將此案導向狹隘的藍綠鬥爭,藉此轉移對於文化政策失衡的公共討論焦點,故而發起「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聯署活動,並趁勢舉辦史無前例的「開啟文化元年: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座談,邀請三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宋楚瑜、馬英九針對文化政策發表政見,並回答由12位文化界代表提出的現場提問。
時隔四年,台灣又來到總統大選時刻,總統馬英九當年承諾「四年內將文化預算從1.3%提高至總預算的4%」,但根據去年度的文化部預算總額看來,僅佔中央歲出總預算1 兆9,597 億的0.9%,明顯跳票。而本屆總統候選人所提出的政策,少見著眼於文化項目,更缺乏實際與迫切的舉措,以及對於台灣文化願景的擘畫。
向來關心文化政策走向的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去年底發起了「總統,未來事?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邀請民間團體和個人參與,不刻意遷就政治人物的行程安排、也不涉入特定政黨的文化政見,以開放式的議題討論,主張要讓文化論述回到民間的主體發聲。論壇將先在網路上票選出討論主題,並於今年1月9日當天現場進行公民討論過程,凝聚議題共識,簡述出民間認為台灣當前亟待面對的政策訴求,後以新聞稿方式向大眾與媒體發布,以督促總統候選人或文化部門主管,在選前、選後能夠提出長遠而明確的規畫藍圖。自2011年參與「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座談,本刊責無旁貸的協同舉辦了此次的行動論壇,日前更於台北內湖區域,以戶外看板「我們有博士級的政經訴求,卻只有__級的藝文想像」先行拉開討論的序幕。
文化權利是最貼近人民日常生活的公民權利,無論政策內容的評價好壞,幾乎每個國家的文化部門,都會定期向民眾公布與說明階段性的文化措施與未來展望。對於近十年來並未提出文化政策白皮書的台灣而言,連政府年度總預算的1%都達不到的文化部,這個政府部門中最小的部會,始終未能獲得足夠的重視。期待一個具整體性、持續性與符合社會脈動的文化政策提出,身為對於台灣文化發展的關注者與研究者,我們會持續的追問下去。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總統,文化未來「事」?
文│高子衿
為慶祝建國百年而在2011年推出的音樂劇《夢想家》,耗資高達2億製作卻只有兩場正式的演出,爭議延燒月餘,藝文界不滿當時的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將此案導向狹隘的藍綠鬥爭,藉此轉移對於文化政策失衡的公共討論焦點,故而發起「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聯署活動,並趁勢舉辦史無前例的「開啟文化元年: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座談,邀請三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宋楚瑜、馬英九針對文化政策發表政見,並回答由12位文化界代表提出的現場提問...
目錄
EDITORIAL編輯手記
044 總統,文化未來「事」?∣高子衿
COLUMN今專欄
052 三位總統候選人的文化政策主張∣王嘉驥
054 自省的藝術∣馮光遠
NEWS焦點新聞
056 國際.中國.台灣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074 一張畫,涵藏濃厚的山林之情 關於陳澄波、上山滿之進的原民文化情結探究
075 山海之歌 從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一作的再現談起∣蕭瓊瑞
078 餘生當為台灣盡力論一視同仁的文人總督:上山滿之進∣楊欣儒
FEATUREI專題企畫
082 日本終戰70週年:戰爭遺緒和歷史記憶的反思│(企畫)高子衿
084 戰後七十年,透過藝術怎麼看戰爭?
藤田嗣治的戰爭畫全面展出與小澤剛的「回來的畫家F」│岩切澪
088 時延與未果 沖繩的終戰現在進行式│許芳慈
092 尋找跨越「戰爭之框」的可能性 當代日本戰爭電影與通俗劇的辯證與重寫│沈昆賢
FEATUREII專題企畫
096 複調之域:博物館如何書寫亞洲
098 亞洲 從故宮南院出發│李怡芳、陳品倩
102 從跨文化貿易再探亞洲藝術史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觀點│李依恬、陳瑋彤、潘家榆
106 以藝術穿梭亞洲的往昔今朝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程元、錢又琳
108 日本,在脫亞入歐之後 福岡亞洲美術館的亞洲誌│楊安妮、周依潔
110 亞洲地區博物館的文物歸還議題 專訪國際博物館協會澳大利亞分會主席赫斯特│李亦晟
REVIEW深度評論
112 業餘者的政治│王聖閎
116 科技劇場再思考 《Render Ghost》與未來意識│鄭文琦
120 本來萬籟俱寂,突然擲地有聲 策展如何引人「入勝」│梁寶山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122 靈山 黃承遠的心與畫│呂鴻君
ART TALK相談室
124 「對話」李禹煥│周婉京
SPOTLIGHT藝壇注目
128 攸關城市地位與亞太藝術發言權 布理斯本APT8│丘德真
132 十年磨一劍 羅中立獎學金十週年回顧展│韓晶
136 跳脫敘事分析的霸權理徑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模型演進」│李素超
138 「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入圍藝術家群展兼探訪瑪麗亞工作室│李素超
140 中國年輕一代的藝術新貌 第三屆華宇青年獎公佈│高子衿
142 揭開不為人知的羅浮宮祕密 「L’OUVRE 9 」漫畫收藏展│高子衿
144 海王星-想像之徑 席時斌個展│林怡秀
OBSERVATION藝點觀察
146 談醜聞藝術│Nathalie Heinich(翻譯)陳貺怡
150 全球化城市電影節慶的假象 從台北電影節風波談起│陳韋臻
154 在陽台談策展 自然感知,與「鬆」企畫│張玉音
156 FLORA 連結自然與藝術的策展/駐村機構│施昀佑
FORUM藝術論壇
160 人間對話錄-文化生產篇12 小調的反叛-當公共精神變成左翼藝術的情調│高千惠、南方朔
164 藝術造鎮 都市裡的畫廊聚落與區域形象│(整理)林怡秀、高愷珮
CROSSOVER跨界視野
168 在敘述之間 淺談肯特里奇多媒體歌劇《露露》/《拒絕時間》│李雪萍
SPECIAL REPORT高雄藝博會特別報導
170 產業、藝文與地域的美學共振 第三屆2015高雄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吳樹安
SNG展覽直擊
174 國際.中國.台灣
CALENDAR展覽快訊
213 展覽月報│編輯部
EDITORIAL編輯手記
044 總統,文化未來「事」?∣高子衿
COLUMN今專欄
052 三位總統候選人的文化政策主張∣王嘉驥
054 自省的藝術∣馮光遠
NEWS焦點新聞
056 國際.中國.台灣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074 一張畫,涵藏濃厚的山林之情 關於陳澄波、上山滿之進的原民文化情結探究
075 山海之歌 從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一作的再現談起∣蕭瓊瑞
078 餘生當為台灣盡力論一視同仁的文人總督:上山滿之進∣楊欣儒
FEATUREI專題企畫
082 日本終戰70週年:戰爭遺緒和歷史記憶的反思│(企畫)高子衿
084 戰後...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