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3D建模/協作機器人助力 智慧工廠效能/安全提升
工業4.0討論度持續升溫,也已經從理論概念逐漸落地實現在各種應用之中。機器人、機器手臂等自動化機械裝置的導入亦逐漸提升,其應用範疇更持續擴大中。同時,3D數位化實體模型亦能協助廠商在設計階段就開始優化生產流程。
近年來,各國際大廠開始試圖將人工智慧(AI)技術導入智慧產線應用之中。如愛普生(Epson)在2017年展示了自主性人工智慧雙臂機器人;深耕人工智慧市場的GPU大廠輝達(NVIDIA)也在2018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8)期間,宣布推出針對機器人設計的AI晶片Jetson Xavier,期待能使工業用機器人可以與人類安全地並肩工作,並針對各種變化進行調適。
在2018年,智慧製造最明顯的進展之一,就是機器人視覺(3D Vision)、雷達技術以及電容技術等感測器技術大幅精進。同時,市場對縮短產品週期和彈性製造需求的增加,也促使了機器人在自動化進程上靈活度和效能的提升。
七軸機器手臂運動空間更勝六軸
多軸機械手臂的開發應用對於節省人力、取代人類進入危險工作環境以及提升精密加工品質都有很大的幫助。機械手臂精準、低誤差的特性,對於產品品質的掌握度有其優勢,能有效減少品管所花費的時間與人力。
工研院IEK機械與製造系統研究所經理熊治民(圖1)指出,在人力需求高、工作環境差、應用需求較為單純的應用領域最為適合導入機器人。如具大量組裝需求的3C產品製造廠、高工作危險性的金屬鑄造廠皆相當適合導入機器人以取代人力。然而,目前以台灣的各類製造廠商看來,導入比例估計還未突破30%,依然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作者簡介:
※新電子科技雜誌簡介
新電子科技雜誌於1986年創刊,以台灣資訊電子上下游產業的訊息橋樑自居,提供國際與國內電子產業重點資訊,以利產業界人士掌握自有競爭力。雜誌內容徹底執行各專欄內容品質,透過讀者回函瞭解讀者意見,調整方向以專業豐富的內容建立特色;定期舉辦研討會、座談會、透過產業廠商的參與度,樹立專業形象;透過網際網路豐富資訊的提供,資訊擴及華人世界。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www.me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