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大家都愛奮鬥且成功的故事,商管勵志的書籍向來都有著群眾。小時候老師教誨說看歷史名人傳記會有所啟發,現在來看一則老師課堂教學所做的實況紀錄:
「皇上認真聽講,反覆練習,親手繪圖,對不懂的地方,立刻提出問題,就這樣整整幾個小時和我們在一起學習。然後把文稿留在身邊,在內室裡反覆閱讀。同時,皇上還經常練習運算和儀器的用法,復習歐幾里得的主要定律,並努力記住其推理過程⋯⋯有一天皇上說,他打算把這些定律從頭到尾閱讀十二遍以上⋯⋯皇上使用這些儀器,有時測量某座山的高度,有時測量某個顯眼地方的距離。這些測量都是在隨駕朝臣面前進行的。」
這位學霸皇上正是康熙大帝。寫下紀錄的則是康熙帝的西洋老師、法國傳教士白晉(Joachim Bouvet),他於《中國皇帝康熙傳》(Portrait historiqu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Paris,1697)表述了康熙對學習的認真探究。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對陌生的知識開放認識和探研,不僅於聽聞,不限於理論,康熙帝還親自實作。結合理論與實務,這樣的精神展現在「畫琺瑯」器物上:既然如此喜歡,那就努力去得到它吧!「畫琺瑯」是西洋來的新技術工藝,從原物料的取得、製作過程的反覆試驗,到專業人才的聘用,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這是一場創業。
從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宮成立造辦處琺瑯作坊,中間經歷多少人的血淚汗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兩廣總督楊琳奏摺:「奴才從前止知琺瑯出自外國。今見皇上御製,精巧鮮明,遠勝外國百倍。」康熙皇帝硃批:「法琅大內早已造成,各種顏色俱已全備。」康熙五十八年(1719),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奏進西洋什物呈覽,康熙皇帝硃批:「選幾樣留下,法瑯等物,宮中所造已甚佳,無用處。嗣後無用找尋。」康熙可謂是創業成功,還可以將新創的琺瑯器贈送給西洋人,內心的潛台詞應該是:我做得比你好啊,送給你,不客氣喔。
不要誤會,成功不是終點,是另一個起點。沒有一位老闆,會滿意知足於現況,套句政治上常講的場面話「高興一天就好」。實際上,康熙帝仍堅持必須往更為精進的層面改良優化,他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硃批兩廣總督楊琳的奏摺雖是自得於「法琅大內早已造成,各種顏色俱已全備」,下一句卻是「但奏摺中九月內差人送京之語,到京之時再試看」──繼續延攬人才,繼續試驗研發,繼續突破天際。本期專題「康熙御製彩瓷」,以藝術史文物本身來看是「風格故事」,以展覽單元架構來看應是「創業故事」。創業是場認識自我的過程,有意志信念,去行動實踐,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真的很成功嗎?部分彩瓷還是有著釉色不均勻、釉表有小氣泡等不成熟感。世界持續前進,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因事不同,從無到有很困難,研發創造很艱辛,在生活中能不斷地優化,或許就該視為一種成功,而對得起本心的過程很重要。出刊日10月1 日是中秋節,月刊在每個月之中創造,這過程很重要,謹以本期「時令」欄目的宋人〈浣月圖〉祝福大家:「掬水月在手」,得失虛實中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