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支國際搖滾合唱團
演出者簡介:
團員介紹
吉他:Peter Ng(吳士明,Hong Kong)
鍵盤:Richard Yuen(袁卓繁,Hong Kong)
吉他:Jim Knettle(Canada)
鼓:Donald Ashley(唐龍,Hong Kong)
貝斯:Stephen Hogg(Canada)
主唱:Sarah(崔元姝, Taiwan)
組團經過
Chyna的團員來自幾個不同的國家,他們每個人都長期沉浸在音樂的領域中,他們每個人也都參與過許多合唱團,更重要的,他們每個人也能能在團體裏依然保有自己對音樂所堅持的理念。歷經幾番波折,這群人終能結合,而且是在東方,是在台灣,是在你我眼前。也許茫茫的人海、浩浩的世界,人與人的相遇除用「緣份」來解釋,再沒有更適切的答案。
鍵盤手Richard與吉他手Peter的認識早在他們還在香港念高中的時候,六歲便開始學琴的Richard當時還只是玩票性質,而Peter早已經是半工半讀的樂手了。儘管Richard一直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家裏的壓力依然讓他不得不放下鍵盤,負笈到加拿大念大學。
到了加拿大(1970)以後,Richard開始接觸當地的音樂,也認識了不少樂團。當時,Stephen在一個團裏擔任貝斯手兼主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Stephen團裏的鍵盤手離去,Richard便應邀加入接替鍵盤手的位置,並開始隨著樂團在加拿大境內四處表演。不久之後,Richard下定決心要從事音樂工作。於是他休了學,並寫信告訴Peter他的選擇,沒想到Peter接到信後便自香港飛往加拿大與Richard會合,開始在加拿大樂壇闖蕩,前後歷經兩年才又回到香港。
留在加拿大的Richard除了與Stephen繼續玩團外,又在另一個團裏認識了吉他手Jim。生性隨和的Jim13歲時在電視上看過Beatles的表演之後,便立志要加入合唱團,因而開始學吉他及貝斯。而香港這方面,Peter回來後便開始積極籌組合唱團,1974年他與朋友的「Ramband」成軍,不久之後Donald也加入擔任鼓手。Donald6-7歲開始打鼓,由於天生具有強烈的節奏感,Donald在自己摸索中無師自通地領略到人與鼓之間的契合。當他看過Peter的表演後,對他的技巧激賞萬分,便主動地向他表示合作的意願,直到在Ramband裏相遇,才開始他們日後二十幾年至今的搭檔關係。
1983年Donald在Ramband解散後另組新團,有一天碰巧他遇到一個美國到香港的朋友,身上穿了一件印著「There's No Rock & Roll in China」的T恤,雖然他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馬來西亞人,但自小在香港出生長大,Donald一直以中國人自居,他不能忍受有人批評中國沒有搖滾樂,乾脆將他所組的團取名為「Chyna」。而之所以有Y跟I之別,則是因為當時香港與大陸的關係相當敏感。果然在Chyna的首張專輯《There's Rrock & Roll in Chyna》推出後,便以一曲〈Within You'll Remain〉打進國際市場,前後至少被翻譯成六種以上不同的語言,而Chyna也於1985年成為第一支前往大陸演出的合唱團體(共9場)。種種優異的成績,讓Donald更加肯定了樂團存在的意義。即使後來Chyna的團員有所變動,他依然堅持到底。
1985年底,Donald與Peter重新將Chyna組織起來,這一次他們更清楚他們所要追求的是什麼。一年後,Richard也自加拿大回香港加入Chyna,而Chyna的新專輯《Back 2gether》,也再度打進billboard排行榜。
1990年Jim旅行到香港,在Richard的邀請下,他參加了幾次香港藝人演唱會的表演,從Richard以前的口述到親眼目睹香港的種種,Jim決定留在這東方之珠的樂壇發展,於是隔年他便打電話回加拿大給Stephen。Jim對香港的形容讓Stephen對這個神秘的東方島嶼更生好感,於是在加拿大其他團員的支持下,他便收拾行囊飛往香港,與Jim一起加入Chyna。這5個人與音樂為伍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一個世紀,種種因緣際會,他們終於在香港會合,整裝待發……
Sarah在高雄出生,在台北長大,學生時代她便與朋友共組合唱團,活躍於校園之間,甚至在Pub駐唱。198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自「紅螞蟻合唱團」出來共組「友善的狗工作室」的沈光遠及羅紘武,並在一年後與友善的狗簽了藝人約。有將近十年演唱經驗的Sarah一直認為,合唱團才是她真正想要的表現方式,於是在她向友善的狗表明她的意願後,雙方便分頭去尋找適當的樂手。在台灣要組一個團談何容易,有幾次Sarah將要接近成功,然而總會有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狀況瓦解了整個夢想,是以兩年過去,仍然沒有結果。
而幾乎是同時,當時任職「滾石唱片」製作部經理的沈光遠,在為新人趙傳製作首張專輯《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1988)時,在香港結識了Donald及Chyna,並且因為一直有許多合作而成了要好的朋友。1991年,當Donald向沈光遠提出Chyna想在90年復出的想法,沈光遠立刻聯想到Sarah。當時Donald也正疑慮Chyna要以哪一種方式復出,於是沈光遠便建議Chyna與Sarah結合,並考慮出版中文專輯,以台灣為出發點,再次進軍世界樂壇。
沒想到這個構想在Chyna與Sarah見面後的彼此欣賞中終於實現,他們一拍即合,而Sarah也飛往香港居住,並開始籌備這張專輯。經過一年多的製作、排練、錄製等工作,1992年這個曾經走紅國際樂壇的搖滾合唱團,終於以全新的面貌在台灣登陸,發行了他們的首張專輯。
台灣第一支國際搖滾合唱團
演出者簡介:
團員介紹
吉他:Peter Ng(吳士明,Hong Kong)
鍵盤:Richard Yuen(袁卓繁,Hong Kong)
吉他:Jim Knettle(Canada)
鼓:Donald Ashley(唐龍,Hong Kong)
貝斯:Stephen Hogg(Canada)
主唱:Sarah(崔元姝, Taiwan)
組團經過
Chyna的團員來自幾個不同的國家,他們每個人都長期沉浸在音樂的領域中,他們每個人也都參與過許多合唱團,更重要的,他們每個人也能能在團體裏依然保有自己對音樂所堅持的理念。歷經幾番波折,這群人終能結合,而且是在東方,是在台灣,是在你我眼前。也許茫茫的人海、浩浩的世界,人與人的相遇除用「緣份」來解釋,再沒有更適切的答案。
鍵盤手Richard與吉他手Peter的認識早在他們還在香港念高中的時候,六歲便開始學琴的Richard當時還只是玩票性質,而Peter早已經是半工半讀的樂手了。儘管Richard一直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家裏的壓力依然讓他不得不放下鍵盤,負笈到加拿大念大學。
到了加拿大(1970)以後,Richard開始接觸當地的音樂,也認識了不少樂團。當時,Stephen在一個團裏擔任貝斯手兼主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Stephen團裏的鍵盤手離去,Richard便應邀加入接替鍵盤手的位置,並開始隨著樂團在加拿大境內四處表演。不久之後,Richard下定決心要從事音樂工作。於是他休了學,並寫信告訴Peter他的選擇,沒想到Peter接到信後便自香港飛往加拿大與Richard會合,開始在加拿大樂壇闖蕩,前後歷經兩年才又回到香港。
留在加拿大的Richard除了與Stephen繼續玩團外,又在另一個團裏認識了吉他手Jim。生性隨和的Jim13歲時在電視上看過Beatles的表演之後,便立志要加入合唱團,因而開始學吉他及貝斯。而香港這方面,Peter回來後便開始積極籌組合唱團,1974年他與朋友的「Ramband」成軍,不久之後Donald也加入擔任鼓手。Donald6-7歲開始打鼓,由於天生具有強烈的節奏感,Donald在自己摸索中無師自通地領略到人與鼓之間的契合。當他看過Peter的表演後,對他的技巧激賞萬分,便主動地向他表示合作的意願,直到在Ramband裏相遇,才開始他們日後二十幾年至今的搭檔關係。
1983年Donald在Ramband解散後另組新團,有一天碰巧他遇到一個美國到香港的朋友,身上穿了一件印著「There's No Rock & Roll in China」的T恤,雖然他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馬來西亞人,但自小在香港出生長大,Donald一直以中國人自居,他不能忍受有人批評中國沒有搖滾樂,乾脆將他所組的團取名為「Chyna」。而之所以有Y跟I之別,則是因為當時香港與大陸的關係相當敏感。果然在Chyna的首張專輯《There's Rrock & Roll in Chyna》推出後,便以一曲〈Within You'll Remain〉打進國際市場,前後至少被翻譯成六種以上不同的語言,而Chyna也於1985年成為第一支前往大陸演出的合唱團體(共9場)。種種優異的成績,讓Donald更加肯定了樂團存在的意義。即使後來Chyna的團員有所變動,他依然堅持到底。
1985年底,Donald與Peter重新將Chyna組織起來,這一次他們更清楚他們所要追求的是什麼。一年後,Richard也自加拿大回香港加入Chyna,而Chyna的新專輯《Back 2gether》,也再度打進billboard排行榜。
1990年Jim旅行到香港,在Richard的邀請下,他參加了幾次香港藝人演唱會的表演,從Richard以前的口述到親眼目睹香港的種種,Jim決定留在這東方之珠的樂壇發展,於是隔年他便打電話回加拿大給Stephen。Jim對香港的形容讓Stephen對這個神秘的東方島嶼更生好感,於是在加拿大其他團員的支持下,他便收拾行囊飛往香港,與Jim一起加入Chyna。這5個人與音樂為伍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一個世紀,種種因緣際會,他們終於在香港會合,整裝待發……
Sarah在高雄出生,在台北長大,學生時代她便與朋友共組合唱團,活躍於校園之間,甚至在Pub駐唱。198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自「紅螞蟻合唱團」出來共組「友善的狗工作室」的沈光遠及羅紘武,並在一年後與友善的狗簽了藝人約。有將近十年演唱經驗的Sarah一直認為,合唱團才是她真正想要的表現方式,於是在她向友善的狗表明她的意願後,雙方便分頭去尋找適當的樂手。在台灣要組一個團談何容易,有幾次Sarah將要接近成功,然而總會有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狀況瓦解了整個夢想,是以兩年過去,仍然沒有結果。
而幾乎是同時,當時任職「滾石唱片」製作部經理的沈光遠,在為新人趙傳製作首張專輯《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1988)時,在香港結識了Donald及Chyna,並且因為一直有許多合作而成了要好的朋友。1991年,當Donald向沈光遠提出Chyna想在90年復出的想法,沈光遠立刻聯想到Sarah。當時Donald也正疑慮Chyna要以哪一種方式復出,於是沈光遠便建議Chyna與Sarah結合,並考慮出版中文專輯,以台灣為出發點,再次進軍世界樂壇。
沒想到這個構想在Chyna與Sarah見面後的彼此欣賞中終於實現,他們一拍即合,而Sarah也飛往香港居住,並開始籌備這張專輯。經過一年多的製作、排練、錄製等工作,1992年這個曾經走紅國際樂壇的搖滾合唱團,終於以全新的面貌在台灣登陸,發行了他們的首張專輯。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