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流亡中的民主:印度流亡藏人的政治與社會(1959-2004)

作者:蘇嘉宏
出版日期:2005-06-01
1959年,解放軍入藏,在詭譎不安的氣氛下,達賴喇嘛出走印度;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出亡,也是一部分藏族開始將近半世紀來的流亡。在異國他鄉艱困的環境中,達賴喇嘛以藏傳佛教的慈悲、智慧與毅力,帶領藏人篳路藍縷 ...

消失的國民:近代中國的「民族」話語與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

作者:王柯
出版日期:2017-03-17
中國王朝時代的政權之所以能夠讓「周邊」及「異民族」自由自然地與中國交流和融合,皆因長期崇尚「德治」這一超越「民族」和時代的價值,從而延續其統治的正當性。進入二十世紀後,這一歷史趨勢卻戛然而止—周邊開始 ...

遙想「德先生」-百年來民主與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

作者:潘光哲
出版日期:2011-12-21
一九一二年,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建立。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脫離朝代統治,告別專制獨裁,與世界現代文明潮流同波共行,隨後,人類共同追求想望的「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在五四運動中正 ...

國際秩序與中國外交的形塑

出版日期:2014-01-31
部分國際關係學者將國際秩序定位為無政府狀態時,堅稱國家為主權的擁有者,其上不再有太上政府,以防止國家實權被剝奪。然而,我們依然可發現在無政府狀態下,各類國家衝突、國際戰爭此起彼伏,實際上國際秩序並非井 ...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

作者:葛兆光
出版日期:2017-05-12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 ...

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勵思想研究

作者:薛化元
出版日期:1993-02-01
出版社:N/A
.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