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暢銷5折起島嶼裡的遠方認知作戰執行長日記倫敦東京平等聯經50不反應的練習絲路新娘讀冊選讀宮部美幸慷慨的感染力深夜食堂東京日日2解密AI智慧製造長照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密道德經(1)——從帛書《老子》談人生修行法則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1-11-18
出版社:布克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面對社會動盪、人事糾紛、生命無常,人如何找到自我定位?人為何要修道?又想從短短《道德經》裡找到什麼人生啟示?且看由范明公透過儒家、道家及佛法與《道德經》融會貫通後開創更高維度的思想及見解來體會和感悟兩 ...

白話本莊子1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0-06-08
出版社:寫作天下
二手書交易資訊
我們知道,儒、釋(佛)、道三教合一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論內涵。因而,要了解傳統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道家文化;而要了解道家文化,則不能不提及<莊子>一書。事實上,先秦之際,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 ...

白話本老子1 (二手書)

作者:張應杭
出版日期:2010-05-04
出版社:寫作天下
二手書交易資訊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儒、道互補構成其最基本的表現方式,因此,如果說要知道儒家思想,我們不可不讀<<論語>>的話,那麼,要瞭解道家學說的源與流,就必須認真研讀<<老子>>一書。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及其後學 ...

我的第一本論語(1書+1CD)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8-01-08
二手書交易資訊
小學生必讀的論語故事,提升智慧思考的指標從古聖先賢的經典中,敎孩子走人生正確的道路 《論語》涵蓋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方面的內容,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經典著作,被譽為東方人的聖經。本書 ...

白話本論語(1) (二手書)

作者:林在勇
出版日期:2009-11-04
出版社:寫作天下
二手書交易資訊
《論語》這部書雖不是孔子親作,卻是與他有直接接觸的高材生親與聞見並向再傳弟子轉述的,當時也已經過印證、考訂。《漢書‧藝文志》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 ...

老子道德經(1) (二手書)

作者:奧修
出版日期:2005-11-25
出版社:奧修
二手書交易資訊
 老子說:「那些遵循途徑的人將會走入歧途,漸漸、漸漸地,他們將會越走越遠離他們自己。其正的求道者無需遵循途徑,因為所有的途徑都會引導到其他的地方,而真理就在此地。」  【譯序摘錄】老子的「道德經」是一 ...

心體與性體(1)(平) (二手書)

作者:牟宗三
出版日期:1989-0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宋明儒學亦名曰「性理之學」。「性理」之得名、普通以為始自明道之言「理」或「天理」以及伊川之言「性即理」。實則「理」之一詞是就道體性體之實而帶上去的,理字並無獨立之實。. ...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1) (二手書)

作者:蔡志忠
出版日期:1986-07-15
二手書交易資訊
感謝漫畫家蔡志忠全力投入製作,他為了畫「自然的蕭聲莊子說」,讀了不同版本的「莊子」,其精神尤為可佩。更感謝「老蓋仙」夏元瑜教授、郭立誠教授、羅龍治教授在用功治學之餘也抽空「看漫畫書」,並且慨然賜序,使 ...

智慧不老:韋政通教授八十演講錄-法鼓人生學院叢書1 (二手書)

作者:韋政通
出版日期:2009-07-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論語》、《孟子》辛老師的私房經典課(1) (二手書)

作者:辛意雲
出版日期:2019-12-04
二手書交易資訊
論語──給我們安心、安身、立命。孟子──給我們性善民本的處世哲思。孔孟之道以「人與人性」為主體,自我覺醒以及生命覺醒,進而享有來自生命的悅樂,開展智慧。儒家思想是一種代代更新的思想,為現實人生尋求最適 ...

中國節日故事1春節(精)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4-03-01
出版社:人類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慧菴存稿(1):慧菴論學集 (二手書)

作者:古清美
出版日期:2004-07-01
出版社:大安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光慧生活叢書(1):跨越生命的恆河 (二手書)

作者:楊煌震
出版日期:2003-05-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孟學思想史論(1)平裝 (二手書)

出版日期:1991-10-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孟學思想史論》撰寫之目的在於闡明孟子思想的特質,釐清其所蘊涵的問題,並進而探討東亞思想史上孟子學詮釋之發展軌跡。全套書預計三卷:卷一解析孟子思想的特質;卷二預定探討中國思想史上孟子學的流變;卷三預 ...

生活的智慧/1O27P0 (二手書)

作者:吳進安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