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驗屍官傳奇:讓屍體說話,四十年與殘酷凶手的智力對決

出版日期:2018-06-06
《CSI犯罪現場》真實版,直擊「聖昆丁監獄」深入人性最黑暗面,揪出犯罪背後動機亞馬遜四點五顆星好評,讀者齊聲讚嘆:「無法把這本書放下!」全球各大權威媒體書評一致讚揚國際刑事鑑識權威李昌鈺博士台灣版專文 ...

海明威才沒有這麼說:名言真正的作者,佳句背後的真相

出版日期:2019-06-12
名言界的福爾摩斯,鍵盤上的柯南真正的作者――只有一個!這本書還了我一個清白!――海明威……沒有這麼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蜘蛛人說的?彼得帕克覺得惶恐、覺得壓力山大!「給孩子魚,不如教他怎麼釣魚。 ...

邏輯後綴學:讓世界重拾平衡的智慧之書

作者:非是
出版日期:2023-08-09
出版社:

文化
這個世界充斥著各種爭論,是是非非,誰說得清?真理,是否真的越辯越明?「因果關係」,又是否必然?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不如先搞清楚,究竟「是」是什麼!一般人的思維,是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懂得按情況採取對應 ...

美國福爾摩斯:海因里希與催生鑑識科學的經典案件

出版日期:2021-09-08
出版社:行路出版
他是二十世紀發展現代犯罪調查技術的第一人,早在CSI(犯罪現場調查)一詞尚未出現時,便已發明各種鑑識技術,被譽為「美國福爾摩斯」的他,因哪些經典案件與創新作法,奠定歷史地位?*****傳統辦案方法束手 ...

多樣性:認識自己,接納別人,一場社會科學之旅

作者:山口一男
出版日期:2017-09-21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都有其價值,正因為這樣,人才是人。這本書,是一位社會學家所創作的故事。懂一點社會科學,能不能讓人生更美好,更了解自己,也了解這世界的道理?這就是作者寫作的初衷,希望透 ...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

作者:王汎

出版日期:2019-11-01
出版社:允晨文化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Alfred L. Kroeber 語)的「為何」這個問題,我並未作比較全面的回答,因為那並不是當初下筆寫這篇短文的用意。我原來想做的是針對華人學術界一向缺乏寬鬆、自由,帶啟發性 ...

赤裸裸的共產黨:共產主義如何危害自由世界

出版日期:2019-09-11
出版社:八旗文化
剝下共產主義「進步理念」的外衣《赤裸裸的共產黨》會讓你不寒而慄,一部倒著讀的《共產黨宣言》美國陸軍情報學院、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均列為了解共產主義的必讀之作美國前總統雷根FBI開創元老胡佛局長川普內 ...

死亡盲飛:737MAX客機的空難悲劇與波音帝國的衰落

出版日期:2022-07-16
出版社:臉譜
兩架全新機型客機,在相隔五個月的兩場空難裡,奪走三四六條人命,隱藏在災難背後的,是一個百年企業巨人的腐朽衰亡……震驚全球的航空事故,埋藏了什麼樣的弊病與隱憂?曾經領導民航科技發展的偉大企業,為何成為無 ...

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案發現場的蠅蛆、蒼蠅與甲蟲……沉默的目擊者如何成為破案證據

出版日期:2019-06-29
出版社:麥田
※獻給重度犯罪小說迷的完美禮物※▍生動描述+死亡調查實例+法醫昆蟲學故事 ▍本書十分引人入勝,倘若你沒被成團的蠅卵、蛆蟲,還有各種節肢動物嚇得退避三舍。(警語:用餐時請勿閱讀本書;注意胃食道逆流)★☆ ...

來自阿普頓的五十一封問候:亞瑟.本森的文學思想與教育理念再現

出版日期:2023-02-15
!完整收錄英國知名教育家亞瑟.本

51封翻譯信箋!!詳實呈現作者時正經時幽默、嗆辣而不失重點的人生觀察!既是多產作家,也身兼春風化雨的職責,從這些書信中,可一窺本森的文學思想與教育理念,以及對社交的觀 ...

非洲失落的白色部落:探險家、科學家與一段改變人類命運的假說

作者:羅賓

出版日期:2018-05-10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二手書徵求
一個來自聖經的故事,一個你從未聽聞的假說,如何讓無數知識分子、探險家、納粹領導者著迷不已?最終,對二十世紀的人種屠殺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非洲刮起的「白色」旋風傳教士李文斯頓失蹤了!一八七一年探險家史坦 ...

讀書的價值

作者:

博嗣
出版日期:2019-07-03
出版社:世潮出版社
發現閱讀的價值讓自己的視野更深、更廣、更自由為什麼在今天這個時代,書依舊無法被取代?《全部成為F》人氣推理小說家

博嗣帶你窺探閱讀的本質「理科系」推理小說家森博嗣,從小就不愛看「大人規定的書」、「學校 ...

夜,驟然而降: 了解自殺

出版日期:2000-09-05
二手書徵求
今天,自殺是全球十五至四十四歲男女性的主要死因,分居第四及第二位,而且有年齡下降的趨勢。自殺並非失意人的專利,古今中外的騷人墨客、科學家等社會顯達人士也都曾徘徊在生死的邊緣。是誰第一個想到要用這種極端 ...

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公民教育的核心,從思辨、論述到說服的藝術

出版日期:2018-05-31
出版社:臉譜
在幹話充斥的當下,我們更要洞悉公眾語言《紐約時報》執行長、前BBC總裁馬克.湯普

剖析為何走過一九八四的年代、數位革命之後,民主更顯脆弱,社會更冷漠?《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作者邁可.桑德爾特別推薦「從 ...

真諦論(精裝)

作者:劉鑫韜
出版日期:2017-11-24
出版社:

文化
人性在真理面前無論多麼可惡的人也會心服口服。人性在虛假真理面前,無論多麼善良的人也會裝聾扮啞。人性在暴力和恐嚇面前,無論多麼懦弱的人也會義憤填膺。世界上沒有所謂固定模式上的好人壞人之分,有的只是在無知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