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山河˙家國˙難民情:調景嶺小故事

出版日期:2015-10-01
調景嶺,寄居在香港的民國情在那左派、右派、西方政治權貴都將之棄如草芥的年代,那些捨身衛國的孤軍、荒山濟民的教士、無知無助的稚子,如何在那窮山惡水掙扎求存還不忘尊嚴與夢想?是哪種處境和克難精神為那天涯海 ...

瞬間

作者:黎翠華
出版日期:2018-12-01
這本小書收錄了作者近年的散文,每篇都描述一個不同的地方,又不多不少滲雜了一些「過去」。情景跟歷史或回憶揉合在一起,複雜的組合,光和影並列,尋找時間和空間的交錯點,是作者的一個新的探索。「瞬間」是本書的 ...

離群者

作者:陳志堅
出版日期:2019-06-01
唯有香港,才會孕育出如此濃重的生命故事,當中尖銳觸碰到社會各個隱秘的面向:不斷擠壓、縮小的都市空間,滯重而重複的後工業生活,把人類當農場家禽制式管理的官僚系統,資本財團控制、終至吞噬了個人,以及生命中 ...

匯智散文二十年選:回首

作者:陳德錦
出版日期:2018-07-01
這部散文合集的文章,是從十八位本地作家的個人作品中精選出來。二十多篇散文,有大自然的抒寫,有生活瑣事的敘述,有記人憶舊,有說理狀物,筆調不同而同樣情味深厚、風格雋永。閱讀集內文章,不但可欣賞作者個人情 ...

消寒帖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21-01-15
《消寒帖》收錄作者廿四篇全新散文,寫人敍事抒情說理,隱約間意趣盎然。作者進一步落實「抒理」與「古典陌生化」的創作理念,閒情閒事都寫得別具特色,是作者繼《灰闌記》、《隱指》、《梅花帳》三本獲獎(中文文學 ...

木芙蓉

作者:胡燕青
出版日期:2020-07-17
胡燕青覺得詩不是用來嚇唬讀者的。詩因詩人心有所感而產生,也因讀者深受感動而成就。她的這本詩集寫親人、師長、生活圈子裡的小朋友以及我們珍惜的香港野花,還有我們所愛的家園。詩親和,也高越;詩靈秀,也日常。 ...

黑白丹青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16-12-01
《黑白丹青》以「人物素描」為總主題,共分內篇和外篇。內篇寫父親、母親、妻子、丈人等;外篇寫古今中外人物,包括梅艷芳、楊升庵、柳如是、周作人、汪精衛、高伯雨、王君如、杜國威、馬拉拉、哀綠綺思等。作者寫人 ...

隱指:朱少璋散文集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10-10-01
延續以往作品的氣韻,作者從摩挲古物的過程中,把自己對中國文化孺慕之情表露無遺。同時,他嘗試透過文章與讀者一起參透古人的情感世界,並從字裡行間顯出一種古典式的「忘我」。文章寫來詞文懇切,文理自然,既具氣 ...

文學.香港30位作家的香港素描

出版日期:2013-12-01
專訪華文文創、學術、音樂界人物,一窺各地華人、移民、學者面向本土與大陸的各種省思,深刻啟示都源於個人歷練。香港有黃詠詩、彭浩翔、鄧小樺、陳耀成、聶安達、小喆、樊錦詩、彭金章、方寬烈;台灣有方文山、張鐵 ...

梅花帳(增訂版)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17-09-01
本書具見作者對人生、文藝、品味及價值的深思與灼見。作者融合抒情與說理,別闢新徑以「抒理」筆法落脈於濃淡剛柔雅俗莊諧之間,成功營造「感性」與「磊落」兼容的散文風貌。澳門著名畫家亞正為本書精繪二十八幅插圖 ...

灰闌記:朱少璋散文集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07-05-01
書中,他把那一塊塊斑駁的鏽蝕面,湊拼成一段段文字,歲月流逝無聲,文筆書寫有情,讀者也許可以在這輯散文中找到一點點的共鳴。【曾獲獎項】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雙年獎. ...

盛開的桃金孃

作者:陳德錦
出版日期:2008-01-26
大學教師金海空,回到他的出生地做學術研究。同行的青年助手梓森,愛上了跑來幫忙的女大學生絲晴。本來要作精神治療的金海空,因絲晴的出現勾起了對舊同學麗雅的記憶。梓森和絲晴的戀愛糾葛未了,金海空打算置身事外 ...

師生之間

作者:鄺龑子
出版日期:2016-12-01
這冊散文小集,是以師生交流及教育因緣為主軸的文章及書信。作者於二零一四年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傑出教學獎」;《師生之間》是獎項計劃中兩個寫作及研究項目之一。文集是問道和教學體驗的自然累積,內容緣事隨心 ...

海上生明月:侯汝華詩文輯存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18-01-01
本書合輯侯汝華的詩歌、散文和小說,全面展示侯汝華的創作成就。書中收錄《海上謠》和《時代筆語》兩種珍本中難得一見的詩文材料,別具價值。. ...

靈山夜話:黃兆漢雜文選

作者:黃兆漢
出版日期:2018-09-01
本書收錄作者的53篇作品。全書分成四部分﹕一、生命歷程,二、生活叢談,三、談文說藝,四、學術邊緣。全書共二十六萬言。從本書,讀者可窺見作者在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所思所想和所感,甚至所見,更甚者,他們或可窺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