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套書不分售)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3-03-15
二手書交易資訊
一部橫跨兩世紀、關於大時代與眾多經濟學天才的生命與心靈的經濟學史新經典。你將從歷史舞台上,看到每個經濟學天才的理論背後,那曖曖含光的靈魂血肉,以及智慧熱情。《紐約時報》暢銷書《波士頓環球報》推薦新書《 ...

南方的社會,學(下):行動作為倫理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0-09-30
出版社:左岸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南方是什麼?南方,是帶有倫理判斷的抵抗!「南方」的興起,源自國家現代化理論幻滅,走向「全球化」資本流動與商品流通。尤其冷戰後,國際間不再只以政治系統(第一、第二、第三世界)或貧窮程度(已開發、開發中) ...

什麼都能算,什麼都不奇怪─超級數據分析的祕密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8-11-10
二手書交易資訊
為什麼Google與亞馬遜比你更了解你的品味?賭場為什麼不讓你繼續輸錢?數學公式如何幫你找到另一半?應徵工作時,你知道自己是因統計分析而吃了閉門羹嗎?生活裡,數據無所不在,決策只靠經驗與直覺,已不夠看 ...

超級關係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0-11-26
二手書交易資訊
*《80/20法則》(The 80/20 Principle)作者最新力作二十一世紀的科學──網絡科學 現今高科技時代,人與人的連結程度愈高,網絡效應也愈明顯。而在網絡特有的集中效應之下通常只會出現少 ...

W效應─女性已達成經濟獨立,邁向影響力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0-08-02
二手書交易資訊
過去20年,富裕國家女性對全球GDP貢獻,已超過中印兩大國。發展中國家競爭力的再提升,有賴女才力的開發與運用。達成經濟獨立的女性要站起來,發聲、串聯、影響、改革;在各個領域衝破30%的「女才比例」,W ...

真實的謊言:揭開民調與統計的黑 (二手書)

出版日期:1996-01-23
二手書交易資訊
「民意調查會害死人!」一位落選的政治人物說。不只政治上如此,無數披著科學研究外衣、實際上經過人為操縱的各項調查數字,還隱身於消費行為調查、醫學研究報導、扣應調查、廣告策略、食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等;在 ...

新工作潮 (二手書)

出版日期:1995-12-03
二手書交易資訊
不久的將來,世界有一半的人每天要工作十二小時,另一半的人,會失業。「一個蘿蔔一個坑」將成神話,特遣員工、臨時工、契約工將全面佔領市面,這將成為一個職位虛化、消失的「美麗」新世界……。. ...

萊恩的願井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7-07-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個地方最需要乾淨的水,那一定是非洲,讀小學一年級的萊恩這天心情不太好,他剛聽到一件讓人難過的事。驚訝之餘,萊恩忙著努力做家事賺錢,想在非洲完成鑿井的願望。一年後,在烏干達的安哥拉小學附 ...

二十一世紀工作論:勞工被人工智慧取代,我們的工作、生活與社會將往哪裡去?會變得更糟或是更好?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7-07-06
出版社:商業周刊
二手書交易資訊
科技愈進步,人愈被取代,薪水愈賺愈少工作者、企業、政府最關心也最急迫的問題在機器為王、勞力過剩的時代,未來該往哪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推薦★工作是人的天性——工作讓我們餵飽家庭,建立日常 ...

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0-04-18
二手書交易資訊
法蘭西斯.福山是美國最深刻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書為我們開啟掌握世界脈動的新視野。在《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裏,他率先描 ...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6-04-22
出版社:商業周刊
二手書交易資訊
「基本工資能幫助窮人?」「有錢人有義務回饋社會?」「機器人與電腦化會造成失業?」讓美國經濟教育基金會學者團隊帶你→回歸經濟學原理,誠實破除52個常見迷思不用盡信專家名嘴、不再盲從、不被唬弄,重新理解經 ...

城市的未來,應該要是什麼樣子?:公民世代,用智慧科技搭建明天的樣貌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4-09-05
出版社:臉譜
二手書交易資訊
Uber、4G、g0v、Hackathon……翻轉城市,公民造鎮時代來了!城市、建築、汽車、手機……生活中的一切工具都飛快地「智慧化」,在科技迅速發展、徹底改造地景和生活習慣之際,是否該停下腳步想想這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