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博物館與公共政策

出版日期:2022-07-19
出版社:藝術家
本書為博物館系列叢書之一,以宏觀的論點討論博物館與公共政策。編纂的架構以政策循環模式為主,包含:議程設定、政策的形成、政策施行及政策評估。從政策的哲學、政策的形成開始探究;再來討論政策的制定與其產物; ...

藝術策展人手記:呂鵬的東方想像

作者:陳義豐
出版日期:2015-05-07
出版社:新銳文創
想辦什麼藝術展覽?該怎麼撰寫企劃書?展覽預算怎麼抓?展覽執行進度怎麼訂?該如何宣傳展覽?如何進行媒體操作?從布展到撤展,都要注意哪些事情?藝術策展人才養成指南,入門、上手、再成長就看這一本!藝術策展人 ...

44個文化部:法國文化政策機制

出版日期:2010-01-01
法國設立文化部已近50年,從開始的摸著時頭走路的實驗模式,逐漸發展成一套獨立的方法學,並自成一個特殊的學術研究領域。此一寶貴的法國經驗,在本書都有精闢的敘述法國設立文化部已近50年,從開始的摸著時頭走 ...

藝術陪伴:給孩子一點愛,讓他們走更遠

出版日期:2023-04-18
「藝術的意義在於釋放靈魂,激發想像力,並鼓勵走得更遠。」—— Keith Haring(普普藝術家)  人生也許並不如想像公平,每個人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際遇。所幸許多基本生存權利是平等的,其中,「 ...

色彩新論:從心理設計到科學應用

出版日期:2023-01-25
色彩的表達與生產技術自古以來便挑戰古今中外無數匠人的才華與智慧,顏色在溝通上會產生的的誤差與色彩品管的判定,究竟有沒有一個明確的基準?到了20世紀,人類掌握與管理色彩的能力獲得突飛猛進的進展,國際照明 ...

翰墨風神:故宮名篇名家書法典藏篆書隸書卷

出版日期:2009-01-01
本卷收泰不華書《陋室銘》、吳叡書《道德經》、蕭(奭鬥)書《尚書·無逸篇》、陸士仁書《千字文》,透過四位不同時期書法家的筆墨,盡顯篆書與隸書獨具之古雅風采。另外,本卷特點在於一書多用,既可作書法欣賞,又 ...

翰墨風神:楷書卷

出版日期:2009-01-01
本卷收趙孟頫、鮮于樞所書《道德經》和文徵明書《赤壁賦》、《歸去來兮辭》,透過趙、鮮之書,可對比同一時代不同書家之風神。透過文書,則可體會同一書家,不同年紀之筆墨韻味。另外,本卷特點在於一書多用,既可作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增訂新版】

出版日期:2023-11-29
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 時隔14年,全面增修刪訂,內容更具完整性與參考價值本辭書內容分為〈原住民音樂〉、〈漢族傳統音樂〉、〈當代音樂〉、〈流行音樂〉四篇,【增訂新版】除對第一版辭書中 ...

破繭重生的美麗

出版日期:2016-08-31
二手書徵求
★ 十位顏損傷友,十種傷疤,十個傷疤背後的生命故事。★ 由彩妝造型師替十位傷友量身訂造,設計出十種獨一無二的彩妝造型。★ 透過本攝影集,希望能夠給正在為生命奮鬥的人一些希望與力量,美麗的人生應該從心出 ...

行政法人之評析:兩廳院政策與實務

作者:陳郁秀
出版日期:2010-02-16
兩廳院自改制以來,已歷經二屆董事會,其機構定位、組織架構、運作機制、預算額度與自籌經費比率,以及內、外部的監督程度等議題,關乎其是否可以發揮功能、達成既定的公共任務與目標,也是國內各相關單位行政法人化 ...

公共藝術在台灣—臺灣公共藝術的策略與執行實錄

作者:陳惠婷
出版日期:1997-03-15
出版社:N/A
. ...

無聲‧有夢︰典藏「藝術行者」陳庭詩

出版日期:2017-12-25
臺灣現代版畫領銜先鋒、鐵雕大師陳庭詩精采故事真摯動人的文字,上百幅精美作品及生活寫照與生命真誠對話、不屈服時代動盪艱困,淬鍊大師極致美學隨書附贈陳庭詩故事高畫質影音光碟,國際藝術巨擘的生命鉅獻,不容錯 ...

「水墨,結束了嗎?再現筆墨精神」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2023-02-14
二手書徵求
2021年,雄獅美術五十週年,在努力耕耘美術文化的半世紀以來,深切感受到具文化之悠久歷史能量的水墨畫,近年已面臨邊緣化的危機。有鑑於此,雄獅美術除持續透過出版水墨相關好書,以期盼能改善此一情勢外,更於 ...

光影的長河: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

出版日期:2011-10-25
二手書徵求
跨越時空光影的致敬一本對華語影史最厚重的情書  近幾年國片起飛齊鳴、逐漸在國際影壇綻放光芒,回顧華語影史的長河,過去歷史的乖隔與彼此發展的歧異,依然讓許多出色的華語電影被埋沒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底。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