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賣故事的人大塊商業展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專刊

出版日期:2014-12-01
此書為「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專刊,內容主要談到臺灣近代到當代臺灣社會中不同移動、遷徙的故事,故事除了包含1860年代以後奉主之名而來的西方傳教士、1955年因戰亂而來的浙江外海大陳島人、 ...

珍藏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選要圖錄

作者:

石文誠

出版日期:2010-12-0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選要圖錄,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專文:主要介紹臺史博藏品蒐藏政策與策略、臺史博蒐藏概況。(2)館藏選要:主要介紹史前文物、原住民文物、地圖、16-19世紀西文書、清代契書、 ...

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專刊

出版日期:2011-12-01
臺南府城是清代臺灣政經運作的核心,是清代臺灣的首府。自17世紀起至19世紀中葉左右,是府城認同與文化形成的時期,也就是清朝統治時期的臺灣,同時也是本展覽所設定主要回顧的歷史時期。  本展覽主要核心精神 ...

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

本書主要介紹「異文化的相遇-臺灣島的機會與選擇」展覽內容及展覽文物,展覽內容描述臺灣與西方人的文化相遇,及思考臺灣人所面臨的機會與選擇。 . ...

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澎湖巡迴特展展覽手冊

出版日期:2010-12-01
這次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澎湖生活博物館合作舉辦之「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特展,除了原有展示內容外,特別增加有關澎湖豐富的異文化相遇的歷史與故事,包括1604年澎湖與荷蘭人的初會、馬公港 ...

遇見臺灣:一個多元文化的島嶼

出版日期:2009-04-01
二手書徵求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赴德國 Kreismuseum Oberhavel展覽圖錄專刊. ...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8期(108.11)

出版日期:2019-11-01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8期(108.11). ...

觀臺灣第60期(2024.01)-1624?

出版日期:2024-01-01
觀臺灣第60期(2024.01)封面故事1624?1624年是臺灣史的開端嗎?從考古發掘與原民觀點來看,還有哪些「歷史」尚未被述說?關於1620年代起造的熱蘭遮堡,學者又有哪些新的發現?這一期的《觀. ...

觀臺灣第56期(2023.01)-多重宇宙

出版日期:2023-01-01
觀臺灣第56期(2023.01)-多重宇宙封面故事在歷史尚未書寫之前,已有不同人群、政權、帝國,在此這座島嶼交會、碰撞。不同的主體間,可能因著他人目光或行動而回望自身,重新建立或打破自我與他者的邊際, ...

觀臺灣第37期(2018.04)

出版日期:2018-04-01
二手書徵求
. ...

觀臺灣第41期(2019.04)-南洋 洋南

出版日期:2019-04-01
二手書徵求
南洋是一個以中華帝國為核心而發展出來的地理空間概念,中國自視為中心,命名周遭東西南北大小各種洋。南洋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意涵,但不論是南洋或東南亞,多數臺灣人其實說不清東南亞有哪些國家。除了關注新住 ...

「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展覽專刊

出版日期:2024-02-01
1624年是臺灣與世界相遇的年份,也是臺灣歷史重要的記憶點。「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回顧臺灣在17世紀進入世界舞臺,躍上世界貿易網絡,成為東西方兩大航線交會點的歷史,集結了來自日本、荷蘭等16 ...

在北緯52.8度遇見台灣:一個柏林北方的國際展覽紀實

出版日期:2010-06-01
本書內容以輕鬆的撰寫風格介紹一個博物館如何策劃一個中小型的國際展覽,從展覽主題發想、展品選件、展示設計製作、國際包裝運輸、佈展、開展等等,透過生動活潑的插畫引導,帶領讀者從一個文物的旅行看到策展過程中 ...

臺灣女人記事【生活篇‧歷史篇】

出版日期:2015-12-01
本套書分為《臺灣女人記事.歷史篇》與《臺灣女人記事.生活篇》,歷史篇是內容是以臺灣歷史上所發生的重要女性事件為主,從荷蘭時代開始至2007年為止,舉凡相關的人物、事件、法律、規約、貞節牌坊、教育、體育 ...

觀臺灣第43期(2019.10)-紙上宣傳戰

出版日期:2019-10-01
二手書徵求
「我認為政治漫畫家是十項全能藝術家,因為他必須在許多領域創作,而且他不僅是一個幽默家,他還是一名記者。」——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特約政治漫畫家Kevin Kallaugher政治漫畫流通、創生與影響,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