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臺灣民俗技藝表演服飾探究

出版日期:2022-01-01
本書以民俗技藝表演服飾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臺灣民俗技藝表演服飾的演進與功用,並針對不同時期民俗技藝演出服飾的形式、類 別、功能,及演出效益,與民俗技藝表演之關聯性,作一探究。書中一律使用「民俗技藝」一 ...

臺灣民間鑼鼓巡禮

出版日期:2011-03-01
《臺灣民間鑼鼓巡禮》:採集八種臺灣民間鑼鼓音樂,包括北管(扮仙戲)、南管(戲)、舞龍舞獅、打溜子、內山鑼鼓、車鼓陣、宋江陣、水族陣等。. ...

蔡文姬 新編崑劇

出版日期:2017-12-01
內容大要藉由崑曲表演呈現才女蔡文姬一生的風采。 首齣〈憂世託孤〉次齣〈邂逅賢王〉參齣〈穹廬歲月〉 肆齣〈別夫離子〉伍齣〈府堂大會〉陸齣〈胡笳訴怨〉. ...

戲曲風華六十載: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慶專輯(一套三冊不分售)

出版日期:2017-04-01
今年適逢建校一甲子,為歡度六十周年校慶,編纂專書回顧六十載之校史文物,探求本校歷史發展之根源,取名《壓箱瑰寶,亮相!─戲曲文物多寶格》,取意自古時皇帝將頭等寶物收於「多寶格」中,故而納編者俱為本校精選 ...

原鄉陶夢:蔡爾平彩鑲瓷暨陶藝創作

出版日期:2009-02-01
蔡爾平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大自然花草鳥獸,色彩炫爛,充滿童真之趣。他常說:「我是用三把土捏塑了人生,就是鄉土、陶土與園土。」自認憑著「三把土」成家立業、安身立命,沒土就如魚沒水,有如被拔離土地的樹,不知如 ...

新編客家大戲:蓬萊尋寶-桃源記(光碟)

出版日期:2017-10-01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時期,一位名叫薛奇龍的年輕人,在暮春時節裏,冒著生命危險從福建登船渡海,經過艱難的航行,終於橫越險惡無比的黑水溝(台灣海峽),客家族群不惜跋山涉水、行走萬里,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來到 ...

歌仔戲經典劇目教材—《三趕呂洞賓》

作者:邱秋惠
出版日期:2017-12-01
將經典劇目《三趕呂洞賓》編著成教學教材,內容含蓋了劇本、劇情介紹、人物介紹、身段分析、曲譜整理,以及舞台走位圖等。以指導學生學習道具功法為目標,教導生行研習摺扇、旦行學習手絹,透過詳細的文字解說和圖像 ...

香妃

作者:萬裕民
出版日期:2017-12-01
民國38年顧正秋老師率京劇團來台,新編演出《香妃》,之後顧老師親自指導復興劇校的學生演出,幾度傳承,《香妃》成了復興的招牌大戲。2016年眼看京劇學系大學部同學角色行當齊全,是再度接棒傳承《香妃》的好 ...

楊宗保與穆桂英-不打不相識

出版日期:2016-06-01
歌仔戲,是台語文與戲曲表演藝術的結合,與人們的生活亦曾有緊密的情感聯結。 長期致力於傳統戲曲教學領域,實有感歌仔戲人才培育繁難,及教材匱乏之困隘。民間團體在經費、劇本、音樂資源短缺的困窘下,無法有足具 ...

歌仔戲扮仙戲:福祿壽三仙會

出版日期:2011-03-01
以【扮仙】系統中的三仙-福、祿、壽為主要內容,建立【扮仙】系統教材,包括【扮仙】的表演方式、演員身段、口白內容等,並輔以DVD影音光碟,清楚易懂,提供歌仔戲教材,具傳承之意義。. ...

戲韻藝情:戲曲人物國際書畫名家邀請展

出版日期:2017-04-01
為慶祝國立臺灣戲曲學院60週年校慶,特邀請國父紀念館及各大專校院、相關藝術協會共同合作舉行校慶展覽,以致慶賀。. ...

腳底真功夫:傳統戲靴製作

出版日期:2011-03-01
以戲靴師傅李玉修的故事為背景,介紹戲靴與角色、傳統戲靴的製作過程、工具與材料等等,並拍攝人文紀錄影片,完整保留戲靴的製作過程。. ...

臺灣媽祖文化展

出版日期:2008-12-01
台灣媽祖信仰之盛,舉世罕見;媽祖信仰早已成為台灣最具社會能量的民間信仰─不僅信徒最眾、資源最豐、媽祖廟最多,甚至連廟宇建築,都由於能號召最好的匠師,而打造出一座座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民間藝術殿堂。台灣媽祖 ...

龎均油畫藝術展

出版日期:2009-01-01
龎均,1936年出生於上海的江南文人世家與藝術家庭;父親龎薰琹是著名的油畫家,為中國第一代留法學生,在1925~1930年留學於巴黎,並於1931年於上海組織「決瀾社」,發表「決瀾社」宣言,為首次在中 ...

瀚海藏珍:中華文物學會30週年紀念展

出版日期:2009-02-01
中華文物學會正式成立於1979年1月20日,以復興中華文化,倡導中華文物之鑑藏及研究為宗旨。當年由政大張壽平教授等多位藏家同好,共同發起創辦。以推廣中華文化為職志,大力提升國內文物收藏、鑑賞、交流與研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