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聯經50代謝深夜食堂東京日日2慷慨的感染力中年之路長照巴奈解密AI溫度的正義我不是想死京都進擊的巨人與自己和解

銀髮族營養保健

出版日期:2018-12-01
本書編寫主要目的在於期望能提供銀髮族正確健康資訊,針對銀髮族一般營養概念及生理發展歷程常見之毛病,如老化、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與痛風、骨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肝臟疾病、 ...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出版日期:2022-04-01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圖錄,呈現1920-4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及相關人物所處的社會。. ...

【Hello Kitty系列繪本1】奶奶的生日

出版日期:2019-02-12
出版社:小光點
二手書徵求
風靡全球、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Hello Kitty首部原創系列繪本!由台灣三麗鷗全新手繪,與資深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人──陳櫻慧老師聯手打造,以貼近幼兒的成長經驗,結合經典可愛的Hello Kitt ...

【Hello Kitty系列繪本3】我的新朋友

出版日期:2019-09-12
出版社:小光點
二手書徵求
風靡全球、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Hello Kitty全新系列繪本!台灣三麗鷗與資深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人聯手打造,以貼近幼兒的成長經驗,結合經典可愛的Hello Kitty形象,帶領孩子在故事裡快樂成 ...

【Hello Kitty系列繪本2】最棒的網球比賽

出版日期:2019-05-31
出版社:小光點
二手書徵求
風靡全球、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Hello Kitty全新系列繪本!台灣三麗鷗與資深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人聯手打造,Hello Kitty這次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到臺灣參加網球友誼賽,這是Hello Kit ...

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

出版日期:2019-12-06
他是公共知識分子、思想家,更是實踐者,堅定持續長達半世紀的社會改造運動朋友都叫林孝信「老林」。他創立《科學月刊》,以熱情吸引參與者,在現實中創造條件,以運動的方式推進科學知識普及;他投入保釣運動,將不 ...

臺灣建築50年1971~2021

出版日期:2021-12-10
本書主要是以台灣建築五十年為背景,網羅國內知名的建築師和學者專家,探討台灣建築各方面演變,如羅時瑋教授探討台灣社會、經濟五十年來的變革對建築的影響;阮慶岳教授研究台灣建築思潮的演變;吳光庭教授和張樞建 ...

走進跨領域和自主學習的通識課

出版日期:2017-12-10
本書經由授課老師們的分享,可從中觀察到雖然不同的大學各有不同的通識課程修習規劃,但整體而言,各大學的通識課程在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效之餘,在教學方法上力求突破,提出許多貼近社會、融入生活的課程構想。 本書 ...

生命抉擇與個人成長

出版日期:2018-07-30
這是一本每個讀者都可以加入,變成共同作者的書。書中討論的諸多主題,例如選擇自己的學習風格、了解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的經驗對自己目前的影響、成年的獨立挑戰、維持健康的身心靈、處理壓力、理解愛與親密關係、性別 ...

賞花三部曲:陳麗光個展

出版日期:2012-07-01
賞花,這項富詩意、具雅興、由來已久的文化活動,似乎已淡出高度科技化的現代生活。藝術家

陳麗光

致力於以藝術創作提醒人們重拾生活中的閒情逸致,提高精神生活的層次。本次市民畫廊的個展,在「賞花三部曲」的主題下 ...

眉批學庸

作者:陳光政
出版日期:2017-09-15
儒家的政治哲學非大學篇莫屬。儒家的人生哲學非中庸篇莫屬。二者相得益彰,輝映古今。. ...

眉批論語

作者:陳光政
出版日期:2014-09-01
司馬遷何以能撰作博覽古今的《史記》?最主要是他嫻熟國家的文書檔案,再加上跟著武帝遊遍名山大川,又有深厚淵源的家學,個人的聰明才智也夠,在忍辱負重的使命之下,終能成就歷史的偉業。以後觀古,孔子有幸生在周 ...

愛恨交加話中國

作者:陳光政
出版日期:2019-02-01
本書前半段以78篇小文,記錄由滿清結束後民國建立、北伐至政府播遷來臺、政黨輪替,百年間兩岸所經歷之事件。作者生於其間,期盼將所見之動盪更迭及其心境,訴諸文字傳於後世;後半段以43篇小文,分享至九寨溝旅 ...

湖濱詩記

作者:陳光政
出版日期:2018-01-10
本詩集共收錄作者的111篇有關湖的詩作,從憶湖、遊湖等點點滴滴,都以文字委婉敘述,讓文字轉成畫面映入讀者眼中。. ...

眉批孟子

作者:陳光政
出版日期:2017-09-15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二者乃相為表裏,不可分割。因此,孔學是孟學的原泉,而孟學是孔學的滙注。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